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都亭初級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有史學家認為,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接連發生,層次分明的連在一起,形成一場“總運動”。這場“總運動”的基本趨勢是(

)A.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轉型 B.技術、制度、文化漸次轉型C.由農耕經濟向工業化的飛躍 D.政治上由專制向民主化轉變參考答案:D2.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況,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曾召開許多重要的會議,下列表述完全正確的是(

)①中共一大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工人運動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③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④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鄉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A3.“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著象牙,歐洲人手里拿著《圣經》;500年后,歐洲人手里拿著象牙,非洲人手里拿著《圣經》。”這句話突出了近代以來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的A.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融合

B.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沖突C.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參考答案:A早期殖民擴張的特征和影響。材料中“象牙”代表經濟,“《圣經》”代表思想文化;材料體現了近代以來,歐洲人從非洲掠奪了經濟,同時又將西方的思想文化帶到了非洲,這體現了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融合,故選A。4.“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國家(包括共產黨國家)在美國威信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辈牧现械摹稗D折點”是()A.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B.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正?;疍.中日邦交正?;瘏⒖即鸢福嚎键c:FO: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關鍵信息“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再結合知識分析即可.解答:A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是1953年;B抓住材料中“聯合國歷史”及“反西方國家”等信息及時間限定可知,此歷史事件是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正?;?972年;D是1972年與材料表述不符.故選B.5.“自秦始設丞相,不旋踵而亡?!裎页T主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這里的“我朝”指的是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參考答案:C6.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遂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薦舉為孝廉。這一材料反映的是A.科舉制

B.察舉制

C.刺史制度

D.九品中正制參考答案:B7.梁啟超認為“彼美國者有兩重之政府,……美國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國而為一共和國也”。這主要是指美國實行A.議會制

B.聯邦制

C.總統制

D.三權分立參考答案:B8.下表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

①在1720—182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總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長率,高于整個歐洲地區。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高于英國②

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在色當俘獲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及其親率的近十萬法軍。先進的社會制度是奪取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③

蘇聯糧食產量1954年為8560萬噸,1956年為12500萬噸,1958年為13470萬噸。赫魯曉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以來的20年間,三個經濟體間已發展出更寬、更深、更高效的供應鏈。三國互惠,使墨西哥一躍成為發達國家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赫魯曉夫改革所取得的相關成效。根據題干圖片信息分析可知:A、B兩項表述的結論明顯有悖史實,排除;D項表述也違背史實,墨西哥沒有一躍成為“發達國家”;進一步分析可知,C項表述的結論比較客觀和準確,符合史實。9.二戰后初期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不包括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B.世界銀行

C.“關貿總協定”

D.世界貿易組織參考答案:D略10.柏克在《法國革命論》指出:“1793年末,幾乎全法國的教堂都被關閉或改成了‘理性廟’;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稱;激進的婦女在菜市、路口巡視,強迫其他婦女一律穿長褲、戴紅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種‘民主的專制’的泥潭”,這表明這一時期的法國A.推翻了封建等級制度B.—定程度上背離了自由原則C.使人民獲得政治權利D.實現了政治民主與社會平等參考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法國大革命中,教堂被強制關閉、行政命令各色人等必須以公民相稱,婦女被強迫一律穿長褲戴紅帽,由此可知,革命者陷入到一種“民主的專制”的泥潭,可見革命有些背離了自由原則,故選B;材料主要說明大革命時期的法國,—定程度上背離了自由原則,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大革命時期對人民的限制,沒有涉及使人民獲得政治權利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革命者陷入到一種“民主的專制”的泥潭,并非強調政治民主,排除D。11.對下圖所示數據解讀最準確的是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完全形成B.西方國家工業革命完成C.英國取得“世界工廠”的地位D.工業革命推動了國際貿易發展參考答案:C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確立時期,與題意時間信息不合,故A項排除;依據題干中時間信息可得出當時西方國家工業革命未完成,故B項排除;圖片中顯示英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遙遙領先于其他各國,體現了英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故C項正確;“工業革命推動了國際貿易發展”在圖示中并未體現,故D項排除。【點晴】解題時緊扣圖示數據,通過“1860年各國占全球國際貿易的比例”可得出英國所占國際貿易的比例處于遙遙領先,然后結合英國“世界工廠”的知識解答即可。12.1949年后,中國積極主動的融入世界。將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①重返聯合國

②中日邦交正?;?/p>

③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④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參考答案:C13.下列三幅漫畫,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變化。有關漫畫內容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圖(a)時期實行計劃經濟,商品憑票供應B.圖(b)時期生活物資匱乏,商品供應不足C.圖(c)時期市場經濟體系建立,商品供應充足D.圖片說明經濟體制在改革中不斷完善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依據圖片中的信息和時代背景來回答。圖(a)依據憑票買可知是計劃經濟;圖(b)中“無貨”可知生活物資匱乏;20世紀90年代,物資充足,但并沒有建立市場經濟體系,因此C項錯誤。三幅圖體現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這是改革的結果。14.《明太祖實錄》記載明初中央“設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頑(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斑@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不設丞相,緩和君臣矛盾B.各機構平等,避免權力集中C.各部權限分明、效率提高D.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依據材料表述,題中的這一做法是明太祖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結合所學知識,明太祖廢除丞相的目的是加強君主專制,丞相的廢除使皇權得到空前的提高。故選D。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明朝廢除丞相1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缎脸髼l約》中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內容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B.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C.禁止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D.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參考答案:C1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贝送{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進行了正面戰場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參考答案:D17.日本外務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動蕩的90年代與日本外交的新展開》中寫道:“當今世界20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美歐各占5萬億美元,日本為3萬億美元……這也是共同分擔國際責任的結構比例。要建立國際新秩序,就離不開5:5:3的合作。”這表明日本的企圖是A.不愿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

B.謀求成為政治大國C.與美歐進行軍事抗衡

D.確立美歐日三足鼎立格局參考答案:B18.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的歷史事件是A.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B.巴黎公社的成立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分析選項,B項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C項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而十月革命是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爆發的,排除A項;D項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故選C??键c: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俄國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意義【名師點睛】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①性質: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②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③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了一個缺口,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④十月革命將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也為俄國的社會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19.“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追求。隋唐后,他們實現這一理想的主要途徑是A.等待朝廷察舉

B.投筆從戎戍邊

C.依靠門第做官

D.參加科舉考試參考答案:D20.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根本依據是(

)A.北洋軍閥的統治阻礙了社會進步

B.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C.中國的革命仍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D.中國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參考答案:D21.二戰后,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是(

)A.《羅馬條約》B.《巴黎條約》C.《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D.《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參考答案:A22.《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這反映了當時A.周室衰微,王命的令而不行B.尊王攘夷,大國爭霸C.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鼎象征著國家最高權力,禹有鑄九鼎象征九州之說。作為諸侯國的國君楚王敢于問周天子的代表鼎的輕重,表明楚王有取代周天子的野心,反映出當時王權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壞。故選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破壞23.《世界近代史》:“1870年以后,隨著科技的巨大進步和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興起,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要求的資本也就越來越多……此外,資本主義的激烈競爭也加速了大資本吞噬小資本的進程?!痹撁枋隹衫斫鉃锳.形成了資本主義工廠制 B.克服了生產的無計劃性C.出現了新的生產組織形式 D.引發了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參考答案: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了壟斷組織的出現。資本主義工廠制形成于第一次工業革期間,故排除A;由“資本主義的激烈競爭也加速了大資本吞噬小資本的進程”可知并沒有克服生產的無計劃性,所以B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而不是根本變革,故排除D;由“1870年以后”“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要求的資本也就越來越多”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壟斷組織開始出現,故選C。 24.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鉆出第一口油井,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產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萬噸。石油產量的增加得益于A.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B.電力的廣泛運用C.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D.壟斷組織的形成參考答案:C【詳解】從材料“1870年,全世界生產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萬噸”并結合所學可知,石油產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答案為C?;瘜W工業的迅速發展、電力的廣泛運用、壟斷組織的形成都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但是都不是石油增產的原因,排除ABD?!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要求學生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過程和特征來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科技發展的突出表現和影響,特別是石油工業和內燃機使用發明的影響。25.古代統治者在任用地方官員時,時刻不忘對地方官員的監察與管理,曾經起過監察地方官員作用的官職不包括(

A.兩漢時期的刺史

B.秦漢時期的御史大夫C.元朝的中書省長官

D.唐朝的御史臺參考答案:C26.明代,成祖經常召內閣要員密議,批答則由其親筆;正統年間,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成為內閣的專職。這表明A.內閣逐漸取得最高決策權B.丞相制度得以全面恢復C.內閣有效制約了君主專制D.內閣政治地位有所增強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成為內閣的專職”,可見內閣大臣擁有票擬權,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增強,D項正確;最高決策權屬于皇帝,排除A項;明朝已經廢除丞相制度,內閣大臣并不是丞相,排除B項;內閣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產物,并不能有效地制約君主專制,故C項錯誤。27.《十二銅表法》最重要的歷史地位是A.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

B.平民利益的保護傘C.最早限制貴族特權的法律

D.內容最全面的法律參考答案:A28.黃仁宇認為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帝國”,政體還帶貴族性格,世族力量強大;隋唐是“第二帝國”,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現這一轉變主要是因為A.三省六部制的確立B.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C.藩鎮割據削弱皇權D.統治者的開放與包容參考答案:B科舉考試通過才能錄取,廣大下層民眾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符合材料中“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信息,故B項正確;三省六部制屬于中央官制,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藩鎮割據削弱皇權屬于地方制度變化,故C項錯誤;統治者的開放與包容屬于政府政策,不符合材料“官僚政治”的信息,故D項錯誤。點睛:科舉制度是隋唐以來的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設立科目,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它塑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化形態與知識分子的性格與形象,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風氣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29.1937年9月的《群眾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協會的一則賀電:“貴軍受命抗敵,立奏奇功,挽西線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長之焰,捷報傳來,萬眾歡騰?!薄傲⒆嗥婀Α敝傅氖茿.淞滬會戰

B.平型關戰役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參考答案:B30.廷議又稱集議,是中國古代朝廷的議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議事,程序規范,秋序井然,“有軍國大事,則議之。由唐歷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設置了廷議的固定場所,參加者的排編程式固定化,廷議的議程程式化,設有掌管廷議的監議御史。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減少決策失誤的需要

B.提高中央機構的行政效率 C.起到了限制、監督皇權的作用

D.君主權力獨裁強化的需要參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唐宋時期廷議制度逐漸程式化和規范化,這是在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下,君主為維護獨裁專制而采取的手段,因此D項說法正確,C項說法錯誤;A項說法是廷議制度實施的目的,可以排除;B項說法屬于廷議制度實施的原因,但不屬于主要原因,可以排除。本題答案為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武帝即位十余年間,外事四夷,內興功利,龐大的軍政費用把西漢前期積累的巨額財富消耗殆盡,地方豪強和富商大賈的勢力迅速發展,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成累萬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土地兼并日趨嚴重,農民破產流亡,“背本趨末者甚眾”,為此,漢武帝調整了經濟政策,包括統一貨幣、鹽鐵官營(由政府組織生產、銷售、嚴禁私自鑄鐵、煮鹽)均輸(國家統一征收、轉銷、調運貨物)平準(國家平抑物價)算緡(對商人、工商業兼營者和高利貸者加征財產稅)告緡(對匿財不報或報而不實者,沒收全部財產)等?!幾岳澌i飛《中國秦漢經濟史》材料二宋代的鹽、茶、銅、酒等商品,由政府專賣,成為禁榷,與前代禁榷商品的生產、運輸、銷售全由官方經營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適合官府經營的環節,轉讓給民間工商業者或普通百姓經營,即所謂“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戶部向他報告市舶貿易的收支情況。宋代政府還經常根據實際收入調整各地商稅定額和稅率,調整稅卡布局,懲治那些刁難商人、苛征商稅的官吏。——摘編自汪圣鐸《兩宋貨幣史》材料三漢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從今天廣東出發,可達東南亞和南亞。漢在徐聞縣南七里(今廣東徐聞縣),置左右侯官管理。漢武帝時有外國使者來進獻,漢武帝派譯長帶上黃金和絲綢出海,到這些國家交換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兩宋的海上絲綢之路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可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至歐洲,也可至非洲東海岸,除主干道外,還有許多支線。兩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處設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條或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貴經營海外貿易、買舶商貨物。進出口貨物達400多種,進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藥材等,主要出口紡織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外貿分官營與私營,以后者為主?!幾札R濤《中國古代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武帝經濟政策調整的目的。(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經濟政策發生的變化,并分析其影響。(3)根據材料三,概括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參考答案:(1)目的:解決財政困難;打擊豪強富商,加強中央集權;緩解土地兼并,穩定農業生產。(2)變化:官商分利;重視商業發展,注意商稅的合理征收。影響:促進了宋代商業的發展,增加了政府收入。(3)變遷:兩宋路線比漢朝更發達(航行更遠,線路更多);政府重視海外貿易,管理越來越規范;手工業產品出口種類增多;民間外貿日益發達?!驹斀狻浚?)依據材料中“龐大的軍政費用把西漢前期積累的巨額財富消耗殆盡”得出:解決財政困難;依據材料中“地方豪強和富商大賈的勢力迅速發展”得出:打擊豪強富商,加強中央集權;依據材料中“土地兼并日趨嚴重,農民破產流亡”得出:緩解土地兼并,穩定農業生產。(2)第一小問“變化”,根據材料中“宋代的鹽、茶、銅、酒等商品,由政府專賣,成為禁榷”“宋代把一些不適合官府經營的環節,轉讓給民間工商業者或普通百姓經營,即所謂‘官商分利’”得出:官商分利;根據材料中“宋高宗要求戶部向他報告市舶貿易的收支情況”得出:政府重視商業的發展;根據材料中“宋代政府還經常根據實際收入調整各地商稅定額和稅率,調整稅卡布局,懲治那些刁難商人、苛征商稅的官吏”得出:宋代政府注意合理征收商稅。第二小問“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從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角度分析作答即可。(3)注意審題“歷史變遷”一詞,強調從漢到宋的變化。由材料中“漢代”“可達東南亞和南亞”“兩宋的海上絲綢之路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可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至歐洲,也可至非洲東海岸,除主干道外,還有許多支線”得出:兩宋比漢朝航行更遠,線路更多;由材料中“漢代”“置左右侯官管理”“兩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處設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條或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貴經營海外貿易、買舶商貨物”得出:政府對海外貿易的管理越來越規范;對比漢宋對外貿易的貨物,由材料中“進出口貨物達400多種,進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藥材等,主要出口紡織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得出:手工業產品出口種類增多;對比漢、宋官辦貿易和民間貿易的地位漢代只提到官辦的朝貢貿易,由材料中“宋代”“外貿分官營與私營,以后者為主”得出:民間外貿日益發達,超過官辦貿易。32.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皈依我們神圣宗教的經驗,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鐐惒迹骸逗胶H罩尽凡牧隙?、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爾,覲見王上。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命令我進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發現,并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賜福,我在那綿延六百英里長的小西班牙島(指海地島)上獲得成功,我征服該島并使它的居民納貢?!陡鐐惒歼z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統治此地……人們可以在這里獲得黃金……但我以為陛下最好不采用擄掠的方式去取得黃金。如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陡鐐惒贾挛靼嘌绹鹾屯鹾髸氛埢卮穑海?)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倫布前往東方的目的是什么?從材料二、材料三看,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2分)(2)你怎樣認識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2分)(3)列舉新航路開辟的四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8分)(4)哥倫布等人的活動有何重大影響?(4分)參考答案:(1)材料一所述目的是了解東方風土人情并傳播基督教;材料二、三說明他們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統治,掠奪黃金。(2分)(2)既然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人民納貢,因此跟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2分)(3)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到達印度;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8分)(4)影響:①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4分)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

漢陽鐵廠的建成,聳動中外視聽。然而,由于專制官辦體制的腐敗無能,鐵廠從投產之始便財經虧損。漢陽鐵廠又與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形成系列,一度頗有生機,……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始見盈余外,財政常陷困境,外債沉重,終為日本勢力侵入,無法擺脫半殖民地中國的全社會性悲劇??谷諔馉幊跗冢瑵h陽鐵廠部分冶煉設備西遷重慶,所余被日軍侵占,昔時傲視東亞的雄廠僅留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