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_第1頁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_第2頁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_第3頁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_第4頁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2課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彭青青浙江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回顧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照片猜想一: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猜想二: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但地球本身不自轉.猜想三:地球在自轉

猜想四: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有多少種可能?“天圓地方說”、“蓋天說”、“渾天說”“地心說”和“日心說”

想一想:“天圓地方說”“天圓地方”是我國古代關于天地形狀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源遠流長、根深蒂固。從秦漢至明清的兩千年間,歷代帝王們均按照這一認識把他們祭祀上天和大地的場所分別建造成圓形和方形,并把這兩種祭壇分別稱作“圜丘”(或“圓丘”)和“方丘”(或“方澤”)。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之前1400多年,中國就出了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科學巨匠張衡。他首次推翻了“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地是圓球形的,并根據自己的理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的天文儀器渾天儀。而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更比歐洲要早1700多年。“天圓地方說”的推翻“蓋天說”

蓋天說又稱天圓地方說,認為天是圓的,像一把張開的傘,地是方的象一個棋盤。

蓋天說是一種原始的宇宙認識論,它對許多宇宙現象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同時本身又存在許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學家一行等人通過精確的測量,徹底否定了蓋天說中“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說法后,蓋天說從此便破產了。“蓋天說”的推翻“渾天說”

渾天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由于古人只能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的想像,來構想天體的構造。渾天說最初認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懸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來又有發展﹐認為地球浮在氣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動﹐這就是“地有四游”的樸素地動說的先河。渾天說認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個“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則附麗于“天球”上運行﹐這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渾天說采用球面坐標系﹐如赤道坐標系﹐來量度天體的位置﹐計量天體的運動。在古代﹐例如﹐對于恒星的昏旦中天﹐日月五星的順逆去留﹐都采用渾天說體系來描述﹐所以﹐渾天說不只是一種宇宙學說﹐而且是一種觀測和測量天體視運動的計算體系,類似現代的球面天文學。

地心說代表人物:托勒密日心說代表人物:哥白尼科學歷史的進程托勒密

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長期進天文觀測。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系統研究日月星辰的構成和運動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學家。他提出了“地心說”理論。

1.認為地球是球體。2.地球處于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圍繞地球轉,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圓周運動,因為人們每天看到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規律的東升西落。地心說1.認為地球是球體。①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將同時看到太陽的升起和落下。②我們向北行進,越靠近北極,南部天空越來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見了,同時卻又出現了許多新的星星。③每當我們從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時,我們會覺得山體在不斷地升出海面;而當我們逐漸遠離陸地向海洋航行時,卻看到山體不斷地陷入海面。

為什么?托勒密的思考:2.地球處于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

如果地球轉動,就必然帶動其他物體一起轉動,如(云、人類)而而實際上人類、云彩和鳥類都可以自由運動。

為什么?托勒密的思考: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圍繞地球轉,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圓周運動,因為人們每天看到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規律的東升西落。為什么?托勒密的思考:哥白尼

波蘭天文學家。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取得可靠數據,提出“日心說”。臨終出版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日心說1.認為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圈。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為什么?哥白尼的思考:1.認為地球是球形。如果在船桅桿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最后消失,這說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為什么?哥白尼的思考:2.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圈。因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無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很難想像。

為什么?哥白尼的思考: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因為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月亮、星星東升西落。地心說日心說不同點相同點地心說1.地球處于宇宙中心,不動。2.日月星辰都繞著地球旋轉。

地球是球形的日心說1.太陽處于宇宙的中心,不動,地球是在運動2.地球、行星都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編制: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