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 2013.8.1_第1頁
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 2013.8.1_第2頁
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 2013.8.1_第3頁
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 2013.8.1_第4頁
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 2013.8.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大化發揮課堂作業的資源作用在小學階段,數學課堂作業是在課堂內完成的,下課時,作業本就被收到辦公室,學校經常檢查課堂作業完成情況,以此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為了保持簿本清潔,做到簿本無破損,學生的課堂作業幾乎是不讓學生裝進書包中,本子用完后,就放在辦公室,由老師保管。以上做法,在許多學校都存在類似的現象,這樣做的好處是:簿本整潔,無破損,便于學校檢查作業,能從側面反映出教師的工作量和敬業精神;這樣做的弊端是:課堂作業本由老師保存,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有機會接觸課堂本,學生難以在課后復習課堂作業上的解答方法和技巧,課堂作業只反映了課堂學習的一個環節,但是,學生不可能對課堂作業上的題型、解答方法、解題思想等過目不忘,學生在課后很難整體回憶出課堂上所學知識,學習效率不高。有的老師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要求學生課堂上做筆記,筆記雖好,但是,課堂時間有限,做筆記的過程,導致了教學進度緩慢,甚至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還會加重學生課后學習負擔。為了解決上述教學矛盾,許多教師開始借助教輔資料,希望能找到一種好的教輔,來解決課堂學習上作業與筆記的矛盾問題,想多給學生一些課外有效復習的資源。但是,找遍了書店中堆積如山的教輔材料,很難找到一本綜合性強的教輔,有些家長和學生,不惜資金,買了幾本,不但耗去了資金,還增重了書包,重復練習占去學生大量的時間,搞得學生苦不堪言。重新審視學生的作業,想一想,作業是干什么的呢?作業當然是為學生的進步服務的,作業必須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凡是阻礙學生發展的,對學生作業不利的因素,統統的丟到垃圾簍中。作業不是用來檢查用的,作業不是為了給教師增加教學業績的,作業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作業只是為學生學習進步而設計,做作業的目的,只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發展而設立。鑒于此,課堂作業的設計,應該淡化輔助功能,強化作業的發展功能,可以把課堂作業和筆記整合在一起,最大化發揮作業的資源作用,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發展而設計。以蘇教版六上數學第一章方程第一教時為例,看一份作業設計的案例。1.方程9月2日星期一數學資源(一)等式性質一: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一、分析:(1)數量名稱:見題目(2)用波浪線劃出關鍵句(3)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4)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間有什么關系?小雁塔高度×倍數-少的米數=大雁塔高度或小雁塔高度×倍數=大雁塔高度+少的米數解方程的依據就是等式的性質。二、列式解答方法一:解:設小雁塔高x米。2x-22=642x-22+22=64+22(利用等式性質一)2x=86(化簡)2x÷2=86÷2(利用等式性質二)x=43(化簡)等式性質二: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答:小雁塔高43米。檢驗:把x=43代入原方程左邊=2x-22=2×43-22=86-22使等式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就是方程的解。=64右邊=64左邊=右邊x=43是對的。方程是一個等式,因此,列方程的根據就是數量間相等的關系式。因此,能分析出題目中數量間相等的關系式,是特別重要的解題過程。方法二:解:設小雁塔高x米。2x=64+222x=862x÷2=86÷2x=43答:小雁塔高43米。2.杭州灣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大約36千米,比香港青馬大橋的16倍還多0.8千米。香港青馬大橋全長大約多少千米?一、用波浪線劃出關鍵句。二、寫出數量間關系式青馬大橋長度×倍數+多的千米數=杭州灣大橋長度或青馬大橋長度×倍數=杭州灣大橋長度-多的千米數三、列式解答解:設青馬大橋全長x千米。16x+0.8=3616x+0.8-0.8=36-0.816x=35.216x÷16=35.2÷16x=2.2答:香港青馬大橋全長大約2.2米。3.求x的值。(1)三角形的面積是(2)0.39平方米。s=ah÷2鉛筆錢+文具盒錢=總錢數解:3x+18=19.83x+18-18=19.8-183x=1.8解:1.3x÷2=0.391.3x÷2×2=0.39×21.3x=0.781.3x÷1.3=0.78÷1.3x=0.63x÷3=1.8÷3x=0.6答:x是0.6米。答:每枝鉛筆是0.6元。4.火車每小時行x千米,飛機每小時飛行的路程比火車速度的12倍少40千米。飛機每小時飛行()千米。案例分析:本次作業,主要是針對案例中的第1題進行設計,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掌握諸如ax±b=c這種方程的解法,以及用方程解決這種類型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程的數學思想,積累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因此,作業的第1題,以書中的例題為素材,進行閱讀分析,指導學生如何根據題意進行數量分析,列出方程,體驗解方程的過程,學習檢查和驗算。在進行閱讀分析時,指導學生畫線段圖分析,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練習后,就可以把第1題的解答過程當作一種學習資源,以此類推,解決同種類型的問題。在第1題中,設計了一題多解,讓學生經歷一種數量關系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但是,都是用來解決同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方程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領悟理解和分析在數學上的重要作用。第2題,是一種模擬解題訓練,學生可以模仿第1題的閱讀分析方法進行解題訓練。但第2題并不是第1題的復制,而是略有區別,學生必須要進行仿創造,為學生能獨立解決問題進行經驗建構。第3題,不同于前兩題,需要學生根據前兩題的解題經驗,進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至此,學生能夠反思出:方程是根據等量關系列出來的,解方程的依據是兩個等式性質,不同的等量關系,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方法是靈活的,解方程的過程也是靈活的,沒有固定的解題模式,只要圍繞問題分析得有道理,只要有依據地解方程,就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第4題,是對第1、2、3題的知識儲備,因為,列方程需要用到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學生具備了這些儲備,列方程才能得心應手。這次作業只有4題,但是這四題的設計,都扣住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不僅僅是技能訓練,更多的是閱讀分析訓練、方程思想的訓練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訓練,重點突出,能力放在首位,更加難得的是,把作業當成了資源看待,如果這種資源不離學生左右,當學生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打開作業,就可以獲得啟發,進行仿創造了。作業變成了學習資源,怎樣進一步細化,用好作業這個資源呢?一、作業的功能沒有改變,筆記的功能沒有改變,作業和筆記整合,就構成了學生的學習資源。二、不再使用數學作業本,而是使用硬面抄。作業本不便于保存,把硬面抄變成作業本,只是厚度增加了,不影響老師批改,更便于學生平時積累和復習。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