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_第1頁
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_第2頁
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_第3頁
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_第4頁
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探人體皮膚穴位的電位差1103科設李景元3110000143浙江大學穴之間電壓變化的奇異現象,并以此推測人體各處穴位存在一定的高低,為日后針灸、人體研究提供參考因素。并提出利用人體點位精確穴位、提高針灸療效、查看疾病等假設。關鍵詞:皮膚電位;學位電位;人體電位分布一、課題背景圖一、勞宮穴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行氣血、營陰陽,是進行物質和信息交流的途徑,對針灸臨組織的理化特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12〕,但至今仍無統一的意見〔1,2環認識的深入,人們在臨床和實驗中不斷發現微循環與經絡現象有一定的相關性,并提出中的區帶,經絡是經脈區帶以外的微循環,穴位是微循環開放的集中點,經絡現象是人體微循環與包圍微血管的肌肉纖維,支配微循環的神經系統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現,經脈和穴位的存在部位是一定的。趙紅等研究了針刺“足三里”對經絡線上微循環血流量的影響,量增〔3。鄭利巖等以激光多普勒血流儀為檢測手段,對低頻聲循經傳導時,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經脈線皮膚微循環血流量的影響做了研究,結果表明經絡輸聲后,兩經經脈線的皮膚微循環血流量明顯增加(P<0.05),而非經脈線皮膚微循環血流量沒有顯著統計圖一、勞宮穴圖二、涌泉穴圖二、涌泉穴為密切的關系〔4。張棟等人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儀對微循環與經絡的關系也做了深入研究,發現針刺或電刺“內關穴”對手掌和手臂的微循環產生較大影響〔5,邵毅全等人也對勞宮等穴位的多普勒血流在無任何刺激情況下進行了測試,發現左右手內外勞宮穴血流〔6用光鏡與電鏡方法研究皮膚低電阻點與高電阻點的表皮結構〔7。人們發現人體本身的諸多因素,如心理、神經系統、新陳代謝、體液等不僅明顯地影響著皮膚的微循環血流〔8顯著地影響人體的經穴皮膚阻抗〔9,程紹魯等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阻抗具有振蕩波動特性〔10〔11。關系的研究還鮮見報道,文獻〔6〕雖然在這方面進行了嘗試,但其研究并未涉及皮膚經穴血流灌注和皮膚電位的關系。本文以勞宮穴為參考點,測試了左右勞宮穴與十指十宣穴(指尖)、十指指腹(非穴位點)、合谷與涌泉穴之間的皮膚電位,通過對電位分布的研究,發現了勞宮穴(圖一)與涌泉穴(圖二)之間電壓變化的奇異現象。二、實驗儀器和實驗環境實驗采用AC15型靈敏電流計,內阻1.1KΩ89KΩ,阻尼時間<4sf=2.×10-10安/度。靈敏度指向“×0.0127℃-29℃的室溫下進1915三、實驗觀察測試時,在待測點涂上導電液,將靈敏電流計的正負接線柱裝上探頭后連接在人體兩8表示電流大小為8度×2.2×10-10安/度=17.6×10-10安培。由于皮膚阻抗呈波動性〔10〕,光指針數據取其均值。人體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容積導體〔11〕,經穴具有低阻高容特性〔1〕,容易給測量帶來干擾與噪聲,被測對象與測試人員之間應盡量減少相對運動,保持皮膚電位相對穩定。勞宮穴與身體同側穴位實驗觀察右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右腳涌泉穴均接“-”(或“+”)極時,所測電流大小方向數據1結論1:1的反接電流,除食指與小指的指腹(非穴位點)外均增大。左手勞宮穴接左手指尖、指腹、合谷穴及左腳涌泉穴左勞宮穴接“+”(或“-”)極,左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左腳涌泉穴均接“-”(或“+”)極時,所測電流大小和方向數據如表2所示。結論2:左勞宮接“+”極時,與左手十指十宣及指腹,合谷的電流為“-”,說明左勞宮穴電位低。而左勞宮與涌泉穴之間的電流為“+”,說明左勞宮電位高。左手勞宮穴接“-”極時,與十指十宣、指腹、合谷及涌泉的電流為“-”,說明勞宮穴電位低。從表2知,勞宮穴一直處于低電位:而左手勞宮與左腳涌泉卻因交換兩探頭的極性,電位的相對高低發生了逆轉,反接電流的量值同時也變小,相差一個數量級。除左手姆指尖、指腹與食指指腹外,勞宮與十指及合谷的反接電流均減小。勞宮穴與身體異側穴位實驗觀察左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左腳涌泉穴均接“-”(或“+”)極時,所測電流大小方向數據3結論3:右勞宮穴接“+”,除左腳涌泉穴右偏外,皮膚電流均為負,說明右手勞宮穴較左手指尖、指腹、合谷的電位均低,而比左腳涌穴電位高。右勞宮穴接“-”時電位均低于左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左腳涌泉穴。因交換其極性而發生逆轉,電流的方向雖然改變,但大小在同一個數量級。左勞宮穴接“+”(或“-”)極,右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右、腳涌泉穴均接“-”(或“+”)極時,所測電流大小方向數據如表4所示。結論4:左勞宮穴接“-”極,左手勞宮穴電位均低于右手指尖、指腹、合谷及右腳涌泉穴。分析表4,除右腳涌泉穴外,左勞宮穴均處于低電位。左手勞宮與右涌泉穴交換兩穴位觸點的探頭極性后,電流方向發生變化,即兩者電位的高低發生變化,反向電流與正向電電流均不減。四、結果討論:人體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容積導體〔11,十指是其尖銳端,而勞宮穴卻位于平滑區域,其電位應低于十指,實驗結果驗證了這一點。右勞宮與身體兩側穴位的反接電流總是增大,而左勞宮穴的反接電流總是減小;其規律與右勞宮穴血流大于左勞宮的血流灌注量〔6有類〔11有關,還待進一步實驗觀察。奇異現象的發現,啟示我們,可利用無源電位測試儀,去發現類似勞宮與涌泉電位變化之類的奇異現象,系統研究人體電位分布,為經絡循行線上的機體組織的理化特性研究開出一新的研究方向。五、猜想與展望:Wiegele,Schober,Kuder[13]等科學家們電位的穴位作為基準電位,模擬出人體各出穴位的相對電勢。則能:一、更科學地了解穴位和人體各個穴位之間的關系。二、通過數據做出相應儀器來精確定位人體穴位位置,從而增加針灸的精確性。希望有機會能驗證自己的猜想并以此推進醫療事業的發展!參考文獻:(1)張建國,李偉.穴位的實驗研究與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6):536-(2)胡翔龍,馬廷芳.中國經絡現代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86-88.3J(4)鄭利巖,郭述金,林庶如,吳成舉.循經聲信息對經脈線皮膚微循環影響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1,28(1):685-686.5)J(6)邵毅全,唐潔嬡,張新龍,唐建民.激光多普勒儀對人體經穴皮膚血流灌注量的觀察〔J〕.激光雜志,2007,28(4):81-82.(7)李自雙,歐陽克清,張顯全,俞為群,蔡紹皙.大白鼠皮膚低電阻點的成因初探〔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2(3):101-106.TCochrane,SBSheriff,AJMBoulton,JDWardandRMAtkins.LaserDopplerflowmetryIntheassessmentofperipheralvasculardis2orders?Apreliminaryevaluation〔JClin.Phys.Physiol.Meas.,1986,7(1):31-42.KimDW,KimHS,LeeDH,etal.Importanceofskinresistanceinthereverseiontophoresis-basednon-invasiveglucosemonitoringmC〕.Proceedings-26thAnnualConferenceoftheIEEEEngineeringinMedicineandBiologySociety,2004,2434-2437.程紹魯,鄭毓新,余登,周日秀,劉蕙娟,陳發金,黃平,曾允萱.443現象觀察〔J〕.針刺研究,2000,25(2):109-111.蔡少川,張志勇,吉小軍,施文康.人體穴位伏安特性測試儀的設計與實現〔J制,2006,14(9):1278-1280.張軍威,楊新明,陰彥林.激光多普勒血流測定對真皮下血管網皮瓣監測的臨床意義〔J環學雜志,2008,1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