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乳腺增生中醫外治論文中的處方穴位總結,中醫外科學論文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發病率占育齡婦女的5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病的88.7%[1]。乳腺增生癥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正常構造出現紊亂,屬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一類病。患乳腺增生的患者其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健康婦女高1.4~1.5倍,且成年女性該病患病率正在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2],因而關注乳腺增生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西醫以為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女性內分泌失調,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加而引發的乳腺疾病。治療以口服激素為主,激素藥物副作用大,服用療程長,而且往往治療效果不理想。中醫學以為,乳腺增生疾病屬于乳癖范疇,主要病因是由于情志內傷,沖任失調,痰瘀凝結,阻滯于經脈;經絡以通為用,乳房經絡閉阻而不通,則氣機不暢,沖任不得灌養乳絡,則導致乳房疾病的發生。運用針灸、推拿等外治療法治療本病已獲得確切療效。中醫外治的方式方法包括:針刺、穴位埋線、推拿、乳房局部艾灸、中藥外洗、中藥貼敷、刮痧、拔罐等。當前中醫外治法根據經絡學講中十四經及十二皮部的理論,通過刺激局部經絡、腧穴或是經皮吸收藥物可維持較長的作用時間,進而更好地到達行氣活血、消瘀散結之成效。但是外治法中穴位繁多,各執一詞,不乏有很多重復的穴位,因而,筆者通過收集近3年78篇乳腺增生中醫外治論文,將其處方中的穴位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其用穴規律。1研究資料與方式方法1.1資料來源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CNKI2018年1月2020年12月〕。以乳腺增生為本文關鍵詞語,二次檢索外治。所有文獻均為國內外專業雜志公開發表的文獻。1.2納入標準1.2.1文獻類型文獻必須是有治愈率,語言僅限于中英文。1.2.2研究對象納入患者的診斷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ZY/TO01.2-94〕制定。1.2.3療效評價標準臨床痊愈:腫塊消失,乳痛消失;顯效:腫塊縮小或數量減少1/2,乳痛明顯減輕,偶有痛感,或僅有輕觸痛;好轉:腫塊縮小或數量減少但1/2,乳房疼痛及觸痛均有所減輕;無效:腫塊無變化或增大,而乳痛無明顯減輕,或單純乳痛緩解而腫塊無縮小。研究有效率時將療效標準斷定為有效〔治愈、顯效、好轉〕和無效兩種,研究治愈率時將資料斷定為治愈和未治愈兩種,分別將資料轉化為二分類資料。1.2.4治則文獻限于干涉措施包括針刺、穴位埋線、推拿、乳房局部艾灸、中藥外洗、中藥貼敷、刮痧、拔罐等。1.3排除標準①干涉措施除治療法外還使用口服某中藥湯劑或西藥等非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等;②重復文獻;③排除各種西醫外治法如手術切除等;④治法中所用穴位不屬于十四經脈之中。1.4方式方法將78篇論文中的所有有用穴位根據穴位所屬經絡、穴位名稱和穴位頻次〔同一個穴位在不同論文中出現的次數〕依次錄入Excel,并進行統計。2結果2.1穴位頻次78篇論文中牽涉穴位共83個,穴位頻次累計865,出現頻率最高的是膻中穴,其次是肝俞、足三里、乳根、屋翳等穴位,穴位頻次排名前十的見表1。2.2穴位分類78篇論文使用穴位83個,按(經絡腧穴學〕[3]中十四經〔十二正經和督脈、任脈〕歸類,詳細頻次見表2。3討論乳腺增生病中醫外治法的選穴特色和規律討論如下。3.1圍繞病因病機,盡顯中醫外治特色縱觀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病機,我們以為腎氣缺乏、肝郁氣滯、脾虛濕盛是乳腺增生病之因,是病之本;而氣滯、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腫塊和疼痛是病之果,是病之標[4]。而木盛則克土,肝郁日久可犯脾氣,致脾虛;子虛則盜母氣,病程日久可及腎,致腎虛;氣滯則津液血無法運行,日久可致痰凝、血瘀。因而,乳腺增生病當從肝論治,其總病因病機為肝郁氣滯,蘊結于乳房脈絡,經脈阻塞不通,輕則不通致痛,重則因肝郁氣滯,氣、血失常而致氣滯、痰凝、血瘀結聚成塊發為本病[5]。中醫外治選穴應嚴密圍繞病因病機。從表1可以得知,排名第一的膻中穴在97.44%的文獻中被選用。膻中穴為任脈的腧穴,又為心包的募穴,八會穴中的氣會,可寬胸理氣、疏肝解郁。(行針指要歌〕中言:或針氣,膻中一穴分明記。肝俞在79.49%的文獻中被選用,可疏肝理氣,與肝之募穴期門合用有平肝、疏肝解郁之效,可謂為標本兼治。合谷為手陽明之原穴,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要穴,二穴合用加強疏導上下陽明經氣的作用,且有養胃健脾之功,不但能夠加強抗病能力而且能夠防止肝火犯胃。三陰交出現的頻率為52.56%,是足太陰、少陰、厥陰經交會穴,可滋陰補腎、調理氣血。除此之外,五臟的背腧穴在各文獻中均有運用。根據本文統計〔見表2〕,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腧穴主要分布在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和任脈上。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重點腧穴的治療作用與本病病因病機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腧穴所歸屬的這些經脈的循行經過乳房或乳房在背部的對應位置上。我們以為針灸治療本病選穴既應注重對肝氣的疏導,氣血的疏通,又要注重任脈。(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勝,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可知,任脈為女子發育,生長,生殖生育最重要的經脈。(素問骨空論〕又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可見,乳腺增生屬于任脈為病的范疇。3.2改變氣郁體質,安內攘外,防治為主氣郁體質作為中醫體質分型中的一種,是以機體臟腑氣機運轉不暢通、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體質狀態。乳腺增生病患者往往對外部刺激反響敏感、強烈,在緊張、生氣等情況下病情加重,一般均與氣郁體質有關。姚實林[6]對氣郁質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有乳腺增生病既往史者易出現氣郁質。郭誠杰等[7-9]臨床研究發現,在治療本病時醫者開導患者思想,注意觀察其心理變化,調暢其情志,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從表1能夠看出,氣會膻中穴使用頻率最高,而肝俞、期門重點治肝,兼可調肝氣。另外,合谷與太沖出現的頻次一樣,均為48.72%,兩者同用可開四關,寬胸理氣、疏肝解郁效力強,為治療氣郁病的要穴。我們總結,乳腺增生病與氣郁體質密不可分,因而在臨床治療當中,以疏肝解郁、調補肝腎為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10],同時醫師一定要兼顧患者的精神因素,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否則,即便這次治愈,由于本身氣郁體質,仍易發作。3.3結合生理病理解剖,探尋求索治療選穴原則當代醫學以為乳腺增生為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正常構造出現紊亂,屬于病理性增生。而王國才教授以為,乳腺增生首先應考慮為一種無菌性炎癥,不僅僅是乳腺,而且包括乳腺周圍軟組織的廣泛炎癥[11]。乳腺的深面組織包括胸部肌肉、筋膜、肋骨、骨膜及走行華而不實的神經、血管,而胸大肌在乳腺增生的發病機制中有重要意義。治療放松胸大肌同時必須顧及胸大肌的拮抗肌和周圍肌肉的作用。本文總結的穴位中乳根、屋翳在胸大肌上;而天宗穴不僅屬胸中之氣街,在胸大肌的拮抗肌岡下肌上。經過治療后,胸大肌變得松軟有彈性,減少了對血管的壓迫,乳腺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炎性分泌物、代謝產物得以排泄,疾病也就隨之而愈。3.4生物全息理論,集預防診斷治療一體中醫外治法對乳腺增生病有獨特的治法和療效,乳腺的全息穴位在背部,刺激背部的腧穴既可預防、診斷乳腺增生病,又可治療乳腺增生病。從表2中可知,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的穴位出現頻率為43.47%。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與乳房相對,又含有乳房在背部的全息腧穴,因而得給與重視。根據脊背部全息刮疹理論,T2~T6段夾脊穴主治胸痛等病[12]。從解剖學上看,夾脊穴附近均有相應脊神經后支伴行,華而不實脊神經與夾脊水平相平行者占54.4%[13]。脊柱兩旁分布著椎旁神經結,它們借節間支連成交感干,交感神經干的交感支與脊神經的連接點在體表的投影與華佗夾脊穴密切相關,故刺激夾脊穴時不但可影響脊神經后支,還可影響脊神經前支,而前支與交感干相聯絡,植物神經為交感神經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刺激夾脊穴與脊神經和交感神經有密切聯絡,并影響植物神經而調節內臟功能。T2~T6節段夾脊穴大致對應T2~T5脊髓節段發出的脊神經后支[14]。此段脊神經分布范圍與胸背部肌肉、乳房關系最為密切:脊神經T2~T5外側皮支分布于胸部外側的皮膚,并分出乳房外側支至乳房,在二、三、四肋間神經前皮支,有分支到乳房稱為乳房內側支。故選取T2~T6節段夾脊穴加強對乳腺增生病的治療。3.5結合西醫學研究進展,探尋求索中醫外治的新途徑當代醫學以為乳房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造成乳腺增生主要與體內E2絕對或相對增加、長時間的P缺乏,使乳腺本質增生過度和復舊不全[15]有關。當前已有實驗證明,膻中、合谷、肝俞、屋翳、天宗、足三里等穴位能夠降低MGH模型大鼠體內E2、PRL和FSH的含量,提高卵巢P、LH和T分泌水平;對MGH模型大鼠性激素間的相關性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能夠糾正MGH模型大鼠體內紊亂的性激素。同時,刺激這些穴位還能夠降低大鼠體內的P16[16]和P53[17]的表示出,防止細胞增殖失控進入惡性增殖階段。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能夠下調VEGF和bFGF,減少病變區域的血流信號,加快血流速度,以改善乳腺組織的微循環、改變乳腺組織的血管數目和形狀,進而到達治療目的[18]。4評析和瞻望近些年來,中醫外治法治療乳腺增生病有較高的治療率,已漸漸被群眾所認可和接受,值得更大范圍的推廣。結合本文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筆者以為有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尋求索。從數據中可知治療乳腺增生病,中醫外治法中大部分處方中都含有膻中穴。根據循證醫學理論,此穴為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要穴。當代醫學以為乳腺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激素的靶器官,由于某種原因此導致內分泌紊亂,但是,選穴的實驗研究和理論研究都較少,其作用機理也尚需進一步研究。其次,乳房背部全息穴位雖可預防、診斷、治療乳腺增生,但若背部本身勞損筋傷易會反響到全息穴位上。怎樣鑒別兩者的區別,對提高臨床預防與診斷、評估療效和病情有很大幫助。以下為參考文獻[1]史琴英,杜小平,呂鳳燕.1639例婦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J].甘肅醫藥,2020,32(1):12.[2]莫淡荷.城鄉育齡婦女乳腺增生的狀況及相關因素[J].調查研究,2018,18(12):142.[3]沈雪勇.經絡腧穴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2.[4]楊利俠.女性乳腺增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業資格行業從業證明(6篇)
- 2025年非金屬相關成型、加工機械項目發展計劃
- 農業機械化合作協議
- 中英雙語采購合同
- 行政管理自考跨界學習試題及答案總結
- 行政管理的融資渠道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創意科技玩具的魅力-玩具設計師
- 行政管理自考未來展望試題及答案總結
- 2025建筑材料采購的合同范本
- 2025購銷合同書范本專業版
- 61850報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2016年度高考全國3卷文綜地理試題(解析版)
- SIPOC培訓教材學習教案
- 江西新定額2017土建定額說明及解釋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2018版(word文檔良心出品)
- 2019年重慶江津小升初數學真題及答案
- 部編版三下語文《宇宙的另一邊》教學課件PPT
-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計價格200210號文
- 育種學 第6章雜交育種
- 附件一∶ 教育部專家實地評估案頭必備材料
- 火災撲救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