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監督現場技術(地質錄井)_第1頁
地質監督現場技術(地質錄井)_第2頁
地質監督現場技術(地質錄井)_第3頁
地質監督現場技術(地質錄井)_第4頁
地質監督現場技術(地質錄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質錄井技術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二00五年十二月

目錄一、地質錄井概述二、鉆時錄井三、巖心錄井四、巖屑錄井五、井壁取心錄井六、熒光錄井七、碳酸鹽巖錄井八、鉆遇特殊地層地質錄井的綜合判斷九、氣井與油井的區別十、監督HSE工作情況十一、海洋石油作業基礎(選講)

一、地質錄井概述隨鉆記錄地質資料的過程二、鉆時錄井概念:鉆頭鉆進單位進尺所需的純鉆進時間

要求:井深以鉆具計算為準

應用:地層的可鉆性,可以劃分地層,進行地層對比,卡準取心層位;

裂縫性儲集層,鉆時突然變快,出現鉆具放空,是縫洞發育的特征

三、巖心錄井取心原則巖性、物性、電性、含油性、生油指標、接觸界面、斷層、油水過渡帶對比標準層變化較大、完鉆層位不清楚。完成特殊地質任務取心前的工作準備:地層對比、用品

取心注意事項:丈量方入、割心、觀察巖心出筒巖心出筒觀察:外滲、含氣試驗、破磨巖心丈量巖心收獲率計算巖心裝盒巖心底部標簽巖心分塊編號采集樣品巖心保管巖心分段原則1、巖性、顏色、結構、構造、含油氣性、化石等有變化且長度大于10cm者,應分段。2、筒界、磨損面上下不足10cm的巖心,巖性和含油性不同者要分段。3、不足10cm的特殊巖性、含油砂條帶要分段,繪圖時厚度可擴大至10cm。4、存在沖刷面時要分段。5、小于10cm的一般為巖性條帶或夾層。(一)碎屑巖巖心描述定名原則顏色加含油氣級別加巖性(以結構為主,兼顧碎屑組分)。均一碎屑巖定名及分類(1)主要粒徑在75%以上為均一碎屑巖。(2)分類

碎屑巖分類主要顆粒直徑mm肉眼觀察礫巨礫≥1000粗礫1000~100中礫100~10細砂10~5小礫5.00~1.00砂粗砂1.00~0.50中砂0.50~0.25顆粒明顯,并能估計出粒徑者細砂0.25~0.10顆粒明顯,但不易估計其粒徑粉砂0.10~0.01顆粒不清,須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顆粒,有粗糙感泥<0.01用一般放大鏡也看不到顆粒,咬嚼無砂粒感不均一的碎屑巖復合定名原則(1)定名時后面為主要的,前面為次要的,最前面為更次要的。(2)復合名稱,一般不超過兩種,即同一粒徑顆粒含量大于等于50%者定為主要名稱,50%~25%者定為次要名稱,25%~5%者,為更次要名稱(可不參加定名,應描述)。(3)次要名稱一般在砂巖與礫巖的范圍內:用“狀”表示,如礫狀砂巖,中粒狀細砂巖等;次要名稱一般在粉砂巖與泥巖的范圍內,以“質”表示,如砂質小礫巖、泥質粉砂巖等;主次粒級數量相差較大,更次級用“含”表示,如含礫泥質粉砂巖、含膏粉砂~細砂巖等。(4)兩種粒徑顆粒含量相近50%(±5%),用“~”符號聯接,如:粉~細砂巖。(5)礫石含量5%~25%,砂粒含量超過50%者,定名為含礫(粉、細、中)粗砂巖,如果有兩種砂粒含量相近者,定名為含礫粉~細(細~中)砂巖。(6)特殊礦物、特殊成分或特殊沉積結構,其數量大于15%或面積大于20%者,參加定名。填隙物(雜基及膠結物的合稱)含量25%~50%者,用“質”表示。(1)粘土礦物含量25%~50%,參與定名,如:泥質(粗、中、細、粉)砂巖、高嶺土質(粗、中、細、粉)砂巖、泥質細砂巖、泥質小礫巖等。(2)白堊土為弱固結的粉末狀方解石,在成巖作用差,埋藏不深的地層中,難以結晶固化。含量為25%~50%,定名為白堊土質(粗、中、細)粉砂巖、白堊土質砂礫巖、白堊土質小礫巖。(3)化學膠結物含量25%~50%參與質定名的,常見的有碳酸鹽、硫酸鹽、硅質(蛋白石、玉髓)、鐵質等,如灰質(粗、中、細、粉)砂質、膏質粉砂巖、硅質中砂巖、鐵質細砂巖等。薄片鑒定:對巖心已作薄片鑒定的,碎屑巖定名應參照鑒定報告,如含云細粒次長石巖屑砂巖、含灰細粒石英砂巖、細砂質中粒巖屑砂巖、含礫粗粒火山碎屑砂巖等,其結構應與薄片定名吻合

1顏色基本顏色代碼表

顏色代碼顏色代碼白色0藍色6紅色1灰色7紫色2黑色8褐色3棕色9黃色4雜色10綠色52描述塊狀、干燥、明亮處的新鮮面顏色(1)單色:單一色調,顏色均一,如灰色細砂巖。(2)復合色:兩種顏色構成,次要顏色在前,主要顏色在后,如灰白色粉砂巖。(3)雜色:由三種或三種以上顏色組成,所占比例相近,如雜色細礫巖。(4)色調的差別用“深”、“淺”表示,如淺灰色細砂巖。3碎屑成分碎屑主要由母巖(巖漿巖、變質巖及較老的沉積巖)風化產物及化學沉淀物、少量的火山碎屑及生物碎屑等組成。對碎屑成分的描述,主要碎屑及礦物成分以“為主”表示,其余礦物成分分別以“次之”(25%~50%)、“少量”(5%~25%)、“微量”(1%~5%)、“偶見”(<1%)表示。

有薄片資料的,碎屑成分按照鑒定報告,由多到少依次用百分數表示。4結構:一般顆粒粒徑的主次或百分含量及最大、最小顆粒粒徑顆粒形狀礫石形狀:卵圓、扁圓、扁長、圓柱形等。圓度(1)圓狀:棱角已全部磨蝕。(2)次圓狀:已相當磨蝕,棱角圓滑。(3)次棱角狀:棱角明顯,有磨蝕現象。(4)棱角狀:棱角尖銳或有輕微磨蝕痕跡。表面特征擦痕、裂紋、麻點、霜面、腦紋、風刺痕等。分選情況(1)分選好:均一粒徑大于等于70%。(2)分選中等:均一粒徑50%~70%。(3)分選差:均一粒徑小于50%。有薄片資料的,按鑒定報告描述顆粒大小、形狀、表面特征、接觸關系(點、線、面接式或基底式)及分選等結構特征。5構造層理包括層理類型、層面特征、接觸關系、顆粒排列、地層傾角、擦痕等。層理是沉積的基本特征,它是由于成分、結構、顏色、定向性等垂向上的變化而形成的層狀構造。描述層理形態、類型及其顯現原因和清晰程度、組成層理的顏色、成分、厚度等。a水平層理:厚度(細層、紋層)、界面清晰程度、連續性、構成細層的物質界面上是否有生物碎片、云母片、黃鐵礦等特征礦物。b波狀層理:厚度、連續性、界面清晰程度、波長、波高及對稱性。c斜層理:厚度、連續性、界面清晰程度、粒度變化、頂角、底角、形態(直線或曲線)。d交錯層理:厚度、連續性、傾角、交角、形態。e粒序層理:分選情況,由下而上由粗變細(正粒序)或由細變粗(反粒序)的變化規律,其上下地層是否具有水平層理的泥巖或粉砂巖。f洪積層理:層理面,分選情況,垂向上粗細交替情況。g透鏡層理:厚度橫向、縱向變化情況。h脈狀層理:砂質交錯層與暗色泥質薄細層在縱向和橫向上的分布情況。i韻律層理:縱向上粒級變化及重迭情況。j沙紋層理:沙紋層厚、形態、對稱性及疊加情況。k均質層理:厚度、連續性、層理面特征、均質程度。l平行層理:厚度、連續性、層理面特征、平行條紋(剝離線理構造)、沖刷痕及逆行沙波層理。m變形層理:變形褶皺或包卷形態、大小,界面清晰程度及與圍巖的關系。n其它層理,沙丘狀層理、生長層理、羽狀層理、攀升層理等形態、大小情況。單層厚度a塊狀層理:厚度≥100cm,又稱為大型均質層理。b厚層理:厚度50cm~100cm。c中厚層理:厚度10cm~50cm。d薄層理:厚度1cm~10cm。e微層理:厚度0.1cm~1cm。f紋理:厚度<0.1cm。層面特征層面特征主要是巖層頂、底面上的構造特征。a波痕:波高、波長、緩坡、陡坡的投影距離及沉積物粒度的變化情況。b沖刷痕、壓刻痕、侵蝕下切痕外形特征和分布情況。c其它特征,如沙球、沙枕等的大小、形狀。顆粒排列情況a礫石排列的方向性、最大扁平面的傾向、傾角以及與層理的關系。b砂粒排列:主要指細砂級(含細砂級)以上砂粒顆粒排列與成分、層理的關系及顆粒排列是否帶韻律性特征等。地層傾角:巖心中能分辨的層界,應記錄測量傾角,對明顯的交錯層理應描述并拍攝照片。擦痕:表面性質、條紋形狀、表面粗糙程度和透明度。其它構造:包括滑塌構造、斑塊構造、蟲孔構造、植物根系痕跡等。a滑塌構造:構造層內外巖性變化情況,卷曲或揉皺的形狀、范圍,變形、撕裂或破碎程度,是否伴有小斷層。b結核、斑塊:礦物成分、形狀、直徑、表面特征、內部構造與層理的關系和分布狀況。c蟲孔、爬痕、植物根系痕跡:形狀特征和分布情況。巖層接觸關系:根據上下巖層的顏色、成分、結構、接觸界線、接觸面特征等,綜合判斷兩層屬漸變接觸(整合接觸)還是突變接觸(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斷層接觸)、侵蝕接觸及縫合線接觸等。見到巖心的斷層面、風化面等地質現象,應詳細描述其特征及產狀。7孔隙(1)類型:原生孔、次生孔。(2)大小、密度、分布狀態。(3)填充礦物成分、結晶程度及填充程度??p洞(1)類型:張裂縫、壓裂縫。(2)寬度、長度、密度、分布狀態。(3)表面性質。(4)填充礦物成分、結晶程度及填充程度。8膠結物成分:包括泥質、鈣質、云質、膏質、白堊土質、泥鈣質、高嶺土質、鐵質、硅質、凝鈣質等。膠結物含量:大于10%定為較多,小于10%定為較少。碳酸鹽膠結物現場描述(1)強鈣質膠結:用5%稀鹽酸滴定,起泡劇烈,冒白煙,有強的嘶嘶聲,碳酸鈣含量大于15%。(2)中鈣質膠結:用5%稀鹽酸滴定,起泡中~強,不冒白煙,亦有嘶嘶的聲音,碳酸鈣含量10%~15%。(3)弱鈣質膠結:用5%稀鹽酸滴定,起泡微弱,或有輕微的響聲,碳酸鈣含量5%~10%。注:碳酸鈣含量小于5%可視其它膠結物情況描述或不描。(4)云質膠結分級利用碳酸鹽分析的碳酸鎂鈣含量,大于等于15%為強云質膠結,10%~15%為中云質膠結,5%~10%為弱云質膠結。小于5%可視其它膠結物情況描述或不描。膠結類型:分為基底式、點接觸式、線接觸式、鑲嵌式和上述四種的混合式。

膠結程度:(1)堅硬:一般為鐵質、硅質膠結,用錘擊不易敲碎,斷口棱角鋒利。(2)致密:一般為鈣質、云質、膏質膠結,錘擊易碎、斷口棱角清晰。(3)中等:一般為泥質或少量鈣質、云質、膏質膠結,膠結物較少,錘擊較易碎,能掰開、掰斷。(4)疏松:一般以粉砂質、白堊土質、高嶺土質或少許泥質膠結,膠結物較少(除白堊土質、高嶺土質膠結外),用手指能搓成粉末狀,甚至巖心取出后即成散沙狀。充填情況:礫巖一般描述填隙物的成分、粒徑、數量及其與礫石間的相互接觸關系

9化石(1)種類:一般指出大類,有古生物鑒定資料可定出屬種。(2)形態:外形、紋飾和個體大小。(3)數量和分布情況:用豐度表示相對含量多少,用個別、少量、較多、豐富表示。分布情況有雜亂分散、順層面富集、成層等。(4)保存情況:完整、較完整、破碎。10含有物自生礦物和次生礦物的晶體、脈體(如黃鐵礦、方解石、鹽巖、煤、瀝青、地蠟等)外形、結晶程度、晶粒大小、分布情況,脈體寬度、延伸情況,包裹體、結核、氣孔等大小、形狀、礦物成分、充填程度及其與層理的關系等。11含油氣水情況含油情況:孔隙性、縫洞性含油巖心含油級別劃分見下表。含氣情況:文字描述含油級別含油面積占巖石總面積百分比(%)含油飽滿程度顏色油脂感味滴水試驗飽含油>95含油飽滿、均勻、顆粒之間孔隙中充滿原油,顆粒表面被原油糊滿,局部少見不含油的斑塊棕、棕褐、深棕、深褐、黑褐色,看不到巖石本色油脂感強,染手原油芳香味濃,刺鼻呈圓珠狀不滲入富含油>70~95含油較飽滿、較均勻、含有較多的不含油的斑塊、條帶等棕、淺棕、黃棕、棕黃色,不含油部分見巖石本色油脂感較強,染手原油芳香味較濃呈圓珠狀不滲入油浸>40~70含油不飽滿,油浸呈條帶狀,斑塊狀,不均勻分布淺棕、黃灰、棕灰色、含油部分不見巖石本色油脂感弱,可染手原油芳香味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饅頭狀油斑>5~40含油不飽滿、不均勻,多呈斑塊條帶狀含油多呈巖石本色,灰色為主無油脂感,可染手原油味很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饅頭狀或緩滲油跡≤5含油極不均勻,肉眼難以發現含油顯示,有機溶劑溶釋后,溶液可見棕黃、黃色多為巖石本色,局部偶見褐黃色痕跡無油脂感,不染手能夠聞到原油味滴水緩慢滲入或滲入熒光0熒光系列對比在6級以上(含6級)為巖石本色或微帶黃色無油脂感,不染手個別具有原油味滲入或呈饅頭狀縫洞性含油巖心含油級別劃分含油級別縫洞壁上見原油情況富含油50%以上的縫洞壁上見原油油斑50%-10%以上的縫洞壁上見原油油跡10%以下的縫洞壁上見原油熒光縫洞壁上見不到原油,熒光檢查或有機溶劑滴、泡有顯示,系列對比在6級以上(含6級)含氣無熒光顯示,含氣試驗發現有氣泡逸出含水具有水濕感、鹽霜、鹽晶析出、滴水試驗速滲或緩滲含水情況(1)滴水試驗用滴管將清水滴在干凈平整的新鮮巖心斷面上,觀察水珠的形狀和滲入情況。a速滲:滴水后立即滲入,具水層特征。b緩滲: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立即擴散或緩慢擴散,水滴無潤濕角或呈扁平形狀,含油水層或致密層特征。c微滲:水滴表面呈饅頭狀,潤濕角在600~900之間,表示微含游離水,含水油層或干層特征。d不滲:水滴表面呈珠狀或扁圓狀,潤濕角大于900,表示不含游離水,具油層特征。(2)含水鑒別a水層:見明顯水濕,斷面有水珠外滲現象,久放仍具有潮濕感,巖心表面有一層鹽霜,滴水后立即滲入,有時有硫化氫臭味。b弱含水:具有潮濕感,放一段時間后,潮濕感消失,局部巖心可見灰白色鹽霜斑塊,滴水擴散或緩滲。拍攝照片或巖心掃描巖心中重要的地質現象,若文字不易表達清楚時,應拍攝照片或巖心掃描,如層理的形態特征,礫石及化石定向排列,巖層間的接觸關系,裂縫、節理的分布與巖心柱面的關系,以及特殊的地質現象等,注明圖名、比例尺、所在巖心的位置(塊號、距頂距離)。(二)泥(頁)巖巖心描述1定名按顏色、含油級別、巖性的順序進行巖石定名。泥巖中頁狀層理發育的稱頁巖,不發育的稱泥巖。2顏色參照本程序3.2.11.2。具有次生顏色,如色斑、色帶應單獨描述。3純度指泥巖中砂質、鈣質、云質、膏質、鹽質、碳質、凝鈣質、鋁土質、硅質等含量多少。描述為:富含×質(20%~25%)、含×質較強(15%~20%)、含×質中等(10%~15%)、含×質較弱(5%~10%)、微含×質(<5%)或不描述。有碳酸鹽巖含量分析的,鈣質、云質含量用碳酸鈣、碳酸鎂鈣百分含量表示。4物理性質軟硬程度(1)軟:指甲可畫出痕跡。(2)較硬:小刀才能刻畫出痕跡。(3)硬:小刀用力才能刻畫出痕跡??伤苄裕?)好:吸水后可揉搓成細長條,不易斷。(2)中等:吸水后可揉搓成條,易斷。(3)差:吸水后不能揉搓成條。斷口形狀(1)平坦狀:斷面(破碎面)平坦,但不如解理面光滑,無一定方向。(2)貝殼狀:斷面呈圓滑的曲面,有的還具有同心圈,同心紋,似貝殼的內膜。(3)參差狀:斷面極其粗糙,參差不齊。(4)魚鱗狀:亦稱鱗片狀斷口,斷面似參差狀,斷口不整齊,呈小片剝落。(5)階梯狀:斷面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略顯臺階狀。(6)鋸齒狀:斷面宏觀上大體平整,具有較均勻的尖凸。(7)土狀:斷面較粗糙、疏松,輕輕拂摸有一層泥土狀灰末脫落,有泥膜,可染手。5構造重點描述泥裂、雨痕、晶體印痕等。泥裂:裂縫形態、張開程度、連通情況及其填充礦物成分、結晶程度及填充程度,上覆巖層的層面特征。雨痕:雨痕或冰雹痕的大小、分布特點及其上覆巖層的層面特征。晶體印痕:印痕的大小、分布特點以及上覆巖層的層面特征。6化石及含有物7含油氣情況裂縫、節理等油、氣或瀝青充填和浸染、熒光顯示情況8拍攝照片或巖心掃描(三)碳酸鹽巖巖心描述1分類及定名原則按碳酸鹽巖的結構分類(1)顆?!?或云)泥灰巖(或云巖):根據顆粒與灰(或云)泥的相對含量細分。(2)晶?;規r(或云巖):主要以晶粒的大小細分。(3)生物骨架灰巖:現場條件無法識別生物骨架類型,不細分類,應描述特征。按碳酸鹽巖的成分及結構組分分類(1)成分分類a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兩種成分組成的巖石類型表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對含量劃分巖石類型巖石類型方解石(%)白云石(%)灰巖類灰巖含云灰巖云質灰巖(或云~灰巖)100~9595~7575~500~55~2525~50云巖類鈣質云巖(或灰~云巖)含灰云巖云巖50~2525~55<050~7575~9595~100b方解石、白云石和第三種成分(如粘土礦物)組成的混積巖(亦稱混合巖)類型c碳酸鹽巖含油氣參與定名,如灰褐色熒光細晶含云灰巖巖類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礦物(%)巖石名稱灰巖類50~7550~7550~755~255~2525~505~2525~505~25含云含泥灰巖含云泥(質)灰巖含泥云(質)灰巖云巖類5~255~2525~5050~7550~7550~755~2525~505~25含泥含灰云巖含灰泥(質)云巖含泥灰(質)云巖泥巖類5~255~2525~505~255~2525~5050~7550~7550~75含灰含云泥巖含云灰(質)泥巖含灰云(質)泥巖(2)結構組分分類分類灰泥含量(%)顆粒含量(%)顆粒內碎屑生物顆粒鮞粒球粒藻粒顆?;規r<5≥95內碎屑灰巖生?;規r鮞?;規r球?;規r藻?;規r含灰泥顆粒灰巖5~2595~75含灰泥內碎屑灰巖含灰泥生?;規r含灰泥鮞粒灰巖含灰泥球?;規r含灰泥藻?;規r灰泥質顆?;規r25~4575~55灰泥質內碎屑灰巖灰泥質生粒灰巖灰泥質鮞?;規r為泥質球粒灰巖灰泥質藻?;規r灰泥~顆?;規r50±550±5灰泥~內碎屑灰巖灰泥~生?;規r灰泥~鮞?;規r灰泥~球?;規r灰泥~藻?;規r顆粒質灰泥灰巖55~7545~25內碎屑質灰泥灰巖生粒質灰泥灰巖鮞粒質灰泥灰巖球粒質灰泥灰巖藻粒質灰泥灰巖含顆粒灰泥巖75~9525~5含內碎屑灰泥灰巖含生?;夷嗷規r含鮞?;夷嗷規r含球?;夷嗷規r含藻粒灰泥灰巖灰泥灰巖≥95<5灰泥灰巖灰泥灰巖灰泥灰巖灰泥灰巖灰泥灰巖成分及結構的定名原則定名(1)結構特征定名(2)構造特征定名(3)縫洞特征定名(4)含油氣特征定名(5)含有物特征定名2顏色參照本程序3礦物成分碳酸鹽巖現場鑒定方法(1)稀鹽酸法(常用5%~10%HCl)(2)碳酸鹽巖含量測定4結構顆粒、泥、特殊礦物、晶粒、生物格架。碳酸鹽巖顆粒、晶粒粒級與碎屑巖碎屑劃分對比粒度mm碎屑巖中的碎屑碳酸鹽巖中的顆粒碳酸鹽巖中的晶?!?.00礫(石)礫屑礫晶1.00~0.50砂粗砂砂屑粗砂屑砂晶粗晶0.50~0.25中砂中砂巖中晶0.25~0.10細砂細砂巖細晶0.10~0.01粉砂粉屑粉晶<0.01泥(粘土)泥屑泥晶5構造(1)迭層石構造(2)迭錐構造(3)鳥眼構造(4)示底構造(5)蟲孔構造(6)縫合線構造(7)其它構造6物理性質7孔隙、縫洞分類(1)按裂縫產狀分類裂縫產狀分類裂縫類別傾角(°)立縫>75斜縫≥15~≤75平縫<15(2)按裂縫寬度、洞徑大小分類縫寬度(mm)定名洞徑(mm)定名>10>5~≤10>1~≤5>0.1~≤1≥0.01~≤0.1<0.01巨縫大縫中縫小縫微縫超微縫>100>10~≤100>5~≤10≥1~≤5<1巨洞大洞中洞小洞孔(3)裂縫按開啟程度及充填情況分類(4)洞按充填情況分類.統計方法(1)縫洞密度(2)面洞率(3)裂縫開啟程度(4)連通情況統計規定充填程度充填物8膠結物9含油氣水情況注意事項:(1)裂縫性碳酸鹽巖含油巖心剛出筒時可能見不到油顯示,靜置8h~24h可見油滲出,出筒8h~24h后應及時對含油情況進行復查。(2)描述巖心時要打開新鮮斷面和裂縫面,觀察附著在縫洞壁上的油膜,聞氣味。未見油斑顯示的巖心,應進行濕照、干照、點滴分析及熒光系列對比分析(達到6級以上定為熒光級別)。(3)觀察和描述縫洞中的原油分布狀態、裂縫開啟程度、孔洞連通情況。(4)出筒觀察無油氣顯示,應具體描述,如縫洞有無鹽晶析出等。含油氣良好的縫洞特征及特殊地質現象,拍攝照片或巖心掃描(四)巖漿巖巖心描述

巖漿冷卻、結晶凝固而成的巖石稱為巖漿巖。巖漿在地表以下冷卻凝固而成為侵入巖(按侵入距地表深度,可分為深成巖、淺成巖、次火山巖等)。巖漿由火山噴發到地表,冷卻凝固形成的巖石叫火山巖(或叫火山熔巖、噴發巖)。定名以化學成分、主要礦物成分和結構為基礎的綜合分類,確定巖石的基本名稱。有些結構、構造現場肉眼觀察難以確定,能觀察到的現象都要描述,根據鏡下鑒定資料校正。鏡下定名往往帶有幾種特征礦物和結構,在繪制完井綜合圖時,只用基本名稱或帶一種礦物,如鏡下定名為普通角閃石黑云母花崗巖,可簡化為花崗巖或黑云母花崗巖2顏色3礦物成分常見礦物:堿性長石、斜長石、石英、輝石、橄欖石、角閃石、黑云母、白云母等應準確定名,估計百分含量4結構結晶程度(1)全晶質:巖石全部由礦物晶體組成。描述晶粒礦物名稱、粒度、形狀、分布和含量。(2)半晶質:巖石中既有礦物晶體,又有玻璃質。應描述晶粒礦物名稱、粒度、形狀、分布和含量。(3)隱晶質:火山玻璃質發生去玻璃化作用,形成微晶或晶體輪廓不清的隱晶質集合體。(4)玻璃質:巖石全部由玻璃質組成。結晶形態(1)根據顆粒三軸長度關系分粒狀:三軸近似等長。柱狀:兩短軸近似相等,一軸較長。長軸小于短軸三倍為短柱狀(如輝石),長軸大于短軸三倍者為長柱狀(如角閃石)。板狀:兩軸較長,一軸較短。片狀:兩軸較長,一軸極短。針狀:兩軸極短,一軸極長。纖維狀:兩軸極短,一軸特長,成束分布。放射狀:纖維狀、針狀、長柱狀礦物呈放射狀排列(2)根據結晶程度分全自形晶結構:大部分為自形晶。半自形晶結構:一部分為自形晶,一部分為它形晶。它形晶結構:全部為它形晶。晶粒大?。剑?)粗晶:≥5mm。(2)中晶:5mm~≥1mm。(3)細晶:1mm~≥0.1mm。(4)粉晶:<0.1mm。晶粒分布(1)等晶結構:主要礦物的晶粒大小大致相同。(2)不等晶結構:主要礦物的晶粒大小不等。(3)斑狀結構:由成分、晶粒大小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晶粒組成的大顆粒(斑晶)散布在小顆粒隱晶質或非晶質(基質)之中。(4)似斑狀結構: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色斑散布在小顆粒晶質(基質)之中。礦物晶粒的名稱、粒度、形狀、含量、溶蝕情況、基質的結晶程度等。礦物間相互關系(1)交生結構(2)反應結構(3)包含結構(4)輝綠結構(5)花崗結構5構造塊狀構造帶狀構造斑雜構造晶洞構造氣孔和杏仁構造流紋構造球狀構造冷縮節理6俘虜體:形態、大小、成分等。7縫洞描述同本程序。8含油氣水情況參照本程序。(五)火山碎屑巖巖心描述火山碎屑巖是由火山活動形成,和沉積作用相關的過渡類型巖石。是火山碎屑物質在火山口附近原地堆積或由氣流、水流攜帶到異地,經固結或熔化固結等成巖作用形成。1定名火山碎屑巖分類定名原則2

顏色參照本程序。3成分巖屑(塊)、火山彈、浮巖塊與火山渣塑性巖屑、晶屑、玻屑、塑性玻屑4孔隙、縫洞5膠結情況6含油氣水情況(六)變質巖巖心描述1分類2定名3顏色4礦物成分(1)低級(低溫)變質礦物(2)中級(中溫)變質礦物(3)高級(高溫)變質礦物5結構變余(殘留)結構區域變質巖混合巖接觸變質巖氣~液變質巖碎裂變質巖1.板巖2.千枚巖3.片巖4.片麻巖5.變粒巖6.角閃巖7.麻粒巖8.榴輝巖9.石英巖10.大理巖1.注入混合巖(角礫狀混合巖、條帶狀混合巖、眼球狀混合巖、腸狀混合巖、陰影狀混合巖)2.混合片麻巖3.混合花崗巖1.班點板巖2.角巖3.變質砂(粉砂)、礫巖4.片巖5.片麻巖6.大理巖7.石英巖1.蛇紋巖2.青盤巖3.云英巖4.次生石英巖5.黃鐵絹英巖6.矽卡巖1.碎裂巖2.碎班巖3.破碎角礫巖4.糜棱巖5.千糜巖(千枚狀糜棱巖)6.假熔巖.變晶結構.碎裂結構.交代結構6構造變余構造變質構造(又稱變成構造)(1)斑點狀構造(2)板狀構造(3)千枚狀構造(4)片狀構造(5)片麻狀構造(6)眼球狀構造(7)塊狀構造混合構造7孔隙、縫洞8含油氣水情況9巖心入庫四、巖屑錄井1錄取項目2巖屑取樣

遲到時間的測定及計算理論計算實測遲到時間(1)依據鉆井地質設計要求,在規定的間距范圍測定,不準確必須重新測定。(2)遲到時間測定標志物易于識別,大小適中不得堵塞鉆頭水眼。(3)遲到時間測定間距,應考慮地層的新老及鉆速的快慢,加密實測。(4)常規情況下遲到時間測定間距(5)進入目的層前100m開始每50m實測一次。巖屑取樣時間泵出口流量無變化變泵時間早于鉆達取樣深度的時間變泵時間晚于鉆達取樣深度的時間,早于撈樣的時間3錄井井段4錄井間距5巖屑質量6巖屑取樣位置7取樣要求8巖屑清洗9巖屑熒光分析10巖屑晾曬11巖屑裝袋12巖屑保管13百格盒裝入規定14巖屑描述

.取樣要求按資料錄取要求取樣,嚴禁隨意取樣。取樣應嚴密觀察槽池液面的油氣顯示情況,記錄油花、氣泡占槽池液面百分比。每次鉆進取樣第一包巖屑前,按巖屑遲到時間將取樣位置處清除干凈。每次取樣后,應將取樣位置處和接巖屑容器中的剩余巖屑清除干凈。巖屑數量少時,應全部取樣。數量多時,采用垂直切撈二分法、四分法等從所接樣中,從頂到底取樣。每次起鉆前,應取全已鉆巖樣,井深尾數大于錄井間距四分之一的巖屑應取樣,標明井深,并與下次鉆至取樣點所取的巖屑,合為一包。遇特殊情況起鉆,未取全的巖屑,下鉆鉆進前應補取。滲漏時,要校正遲到時間。井漏未取到巖屑,要注明井段及原因。鉆遇特殊層段,取不到巖屑時,及時采取措施。側鉆井巖屑取樣:側鉆點在已錄井井段,從開始側鉆就應取觀察樣,一旦發現側鉆出原井眼,按鉆井地質設計要求連續取樣,編號自側鉆出點前原編號順延。

.巖屑鑒別色調和形狀、新成份、巖屑百分比的變化、利用鉆時、氣測等資料驗證

.巖屑描述方法:描述要求、巖屑初描、巖屑細描描述要求:。在自然光下描述干后未過篩的巖屑。。挑選新鮮真實巖樣,逐包定名,分段描述。。巖性、顏色、含油氣性等不同時,均要分段描述。。厚度不到一個取樣間距的標志層、標準層,應按一個取樣間距單獨定名,分段描述。。巖性、電性不符的井段,復查巖屑。。結合班報表的油氣觀察記錄,確定油氣顯示。。巖屑失真或未取到巖屑的井段,描述內容之后注明其失真或未取到巖屑的原因、程度,有巖心、井壁取心資料應加以校正和補充。。用不飽和或欠飽和鹽水鉆井液鉆進,未取到易溶鹽巖巖屑的,描述可參照該段鉆井液氯離子和電導率的變化,并結合鉆井參數和巖屑數量變化情況以及測井曲線特征加以判定和描述。。有薄片鑒定的,參考薄片資料。巖屑初描:巖屑洗凈后,應對巖屑進行初描。(1)掌握鉆時與巖性的關系,了解二者深度的符合程度,檢驗巖屑遲到時間,校正井深。(2)系統觀察巖性,識別巖屑真偽,參照鉆時分層定名,對其中少量的特殊巖性及特殊的結構、構造等,要挑出樣品包好,注明深度,放在相應深度的巖屑上面,以備細描時參考。(3)細致觀察是否有油砂,如有顯示應包一小包,注明深度,放在該深度的巖屑上面。(4)對巖性進行粗略描述,以便掌握巖層層序,為修改地層預告提供依據,粗描要做到新成份出現卡出單層厚度,結合鉆時卡出滲透層,初步判斷油、氣層。巖屑細描(1)大段攤開,宏觀細找(2)遠看顏色,近查巖性(3)干濕結合,挑分巖性(4)分層定名,按層描述.巖屑描述內容參照本程序,兼顧其特點:巖屑形狀、孔隙、縫洞、油氣顯示情況表2-15縫洞性含油巖屑含油級別劃分含油級別含油巖屑占定名巖屑百分含量(%)富含油>5油斑1~5油跡<1熒光系列對比6級以上(含6級)(1)含油情況孔隙性含油巖屑含油級別劃分含油級別含油巖屑(%)油脂感味滴水試驗飽含油>95油脂感強,染手原油味濃呈圓珠狀、不滲入富含油70~95油脂感較強,染手原油味較濃呈圓珠狀、不滲入油浸40~70油脂感弱,可染手原油味淡含油部份滴水呈饅頭狀油斑5~40油脂感很弱,可染手原油味很淡含油部份滴水呈饅頭狀、緩滲油跡≤5無油脂感,不染手能聞到原油味滴水緩滲~滲入熒光0無油脂感,不染手,系列對比6級以上(含6級)一般聞不到原油味滲入(2)含氣

15巖屑錄井草圖。(五)井壁取心錄井1井壁取心原則

.地層巖性不清楚或需要落實的特殊巖性段。

.設計要求鉆井取心,錯過取心機會的油氣層。

.油氣層段巖心收獲率太低,要求補充的。

.巖屑錄井無顯示,但氣測有異常、測井為可疑層、鄰井為油層的井段。

.當油水過渡帶很寬時,需確定油水界面的。2井壁取心要求.數量應按取資料要求和完成地質任務的需要確定。.巖心長度應大于17mm,巖性符合率應大于90%。同一深度地層連續三次未能取出者可不取。.井壁取心槍出井后,依次對號取出完整巖心,由深至淺順序編號,并在井壁取心設計表上做好標記。3錄取資料要求.基本數據:取心深度、層位、設計取心顆數、實取顆數、收獲率、含油氣巖心顆數等。.井深單位:m,保留到小數點后1位。4井壁取心描述5巖心包裝入庫(六)熒光錄井1常規熒光錄井項目濕照、干照、點滴試驗、系列對比分析巖樣熒光識別熒光分析要求2定量熒光錄井(略)(七)碳酸鹽巖錄井碳酸鹽巖儲層特征:具有三大景象:由于構造力作用形成縫縫洞洞;石灰巖地層經過白云巖化及地下水作用,使巖石收縮和溶解形成縫縫洞洞;古隆起受侵蝕后形成大面積的風化殼,構成了裂縫發育帶???、洞、縫表現出多樣性、突變性和不均一性。裂縫分布有組系性和方向性。構造不同部位油氣井產能相差懸殊。1、縫裂縫按裂縫面與巖層面間的夾角可分為立縫(夾角大于70°)、平縫(夾角小于5°)、低角度斜縫(夾角在5~30°之間)、高角度斜縫(夾角在30~70°之間);按裂縫的成因分構造縫和成巖縫;按裂縫的表現形式分為張開縫(縫間沒有物質充填或沒全部充填)和充填縫(縫間被物質充填無空隙存在);按裂縫寬度分大縫(大于3mm)、中縫(1~3mm)、小縫(0.2~1mm)、毛毛縫(小于0.2mm)。裂縫成組系出現,多與層面成角度相交,一般比成巖縫寬,張開縫多,其中??梢姴梁?,充填物多為方解石、石英、白云石的晶體,這是碳酸鹽巖儲集層油、氣最主要的儲集空間和流動通道2、洞按充填特征可將洞分為溶洞(洞壁呈彎曲不規則形,壁上常附有粘土)和晶洞(為晶簇狀方解石、白云石、螢石等所充填);按直徑大小分大洞(大于10mm)、中洞(10~5mm)、小洞(5~2mm)針孔(小于2mm)。3、結構、構造、重結晶1)結構:碳酸鹽巖的結構有粒屑結構、生物骨架結構、泥晶或微晶結構;殘余結構。2)構造:碳酸鹽巖常見的構造有疊層石構造、鳥眼構造、示底構造、蟲孔構造、縫合線構造等。3)重結晶:重結晶作用可以使碳酸鹽巖的結構改變,由隱晶或微晶結構變為細晶或粗晶結構;生物內部結構也遭破壞,進而使巖石變得疏松多孔,有利于油、氣得儲集。例如川中某井大安寨介殼灰巖重結晶層段,其裂縫和孔洞均發育良好。4、巖屑錄井特征巖屑中次生方解石含量高,方解石的晶形、透明度、顏色和數量直接反映了裂隙和洞穴的發育情況。如果巖屑中見到透明、自形晶完好或具馬牙狀方解石晶簇或透明石英晶體,不管其數量多寡,都說明地下有(比較發育)且未被充填的縫洞存在。當見到半自形晶、它形晶、乳白色的方解石巖屑,則反映地下有裂縫存在,可能已部分或全部被充填。5、巖心錄井特征巖心錄井可以直觀地看見巖心中縫洞的發育情況,可用裂縫(洞)的密度和裂縫的有效密度來表示裂縫(洞)的發育程度;其次,地層裂縫發育,一般難以取得完整的巖心,它們易沿裂縫而破裂成不規則碎塊,所以巖心的不規則破碎程度,是裂縫發育程度的間接標志。6、碳酸鹽巖油氣顯示特征鉆具放空、井噴、井漏、先漏后噴是裂縫性油氣層的顯著特點之一,而且在橫向上井噴層位的差異性很大。由于裂縫滲透率高,井與地層的連通性非常好,當鉆井液液柱壓力稍大于地層壓力,鉆井液便發生漏失。而鉆井液漏失的結果降低了井筒內液面,導致液柱壓力顯著小于地層壓力,地層中的天然氣便大量涌入井內,易發生井涌、井噴。大噴大漏層往往是裂縫性高產油氣層的一個特點。在四川地區,碳酸鹽巖儲層中油氣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即高含硫,川東北羅家寨氣田16H井含H2S高達151g/m3以上。碳酸鹽巖錄井歌謠:蹩跳放空泵壓落,鉆時加快方解多;比降粘升氣泡多,全烴上升氯根增;液面升降間隙涌,味濃起滿下長流。該歌謠比較直觀形象地揭示了碳酸鹽巖儲層特征和碳酸鹽巖錄井油氣顯示特點。八、鉆遇特殊地層地質錄井的綜合判斷

1、鉆遇異常高壓地層(砂泥巖地層)1)鄰井資料:根據泥頁巖密度偏小井段、壓力、測試資料,及測井資料中的電阻率降低、聲波時差增加等,確定工作井可能的異常高壓過渡帶、異常高壓帶井段、層位;在尚未鉆探的區塊,根據地震資料(地震波層速度偏?。┐_定工作井可能的異常高壓過渡帶的層位、頂部深度。做到心中有數。2)鉆時錄井: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在鉆壓、轉速及水力參數一定時,鉆速增加,鉆時相對減小。3)鉆井液顯示: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鉆井液出口溫度增高,密度、粘度下降,氯離子含量明顯增高,出口電阻率(電導率)有明顯變化,鉆井液體積有所增加。4)巖屑錄井顯示: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泥巖顏色較深,成片狀,富含生物化石,粘性降低,不造漿,鈣質礦物成份明顯增加,泥頁巖密度偏?。ㄟx樣時排除重礦物、鈣質礦物的影響)。5)氣測錄井顯示: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氣測含量、基值升高,且高峰顯示持續時間明顯大于鉆穿該層的鉆時,氣體組份比值(C1/C2、C2/C3或C1/C2+C2/C3)降低,尤以C1/C2降幅明顯,當C2/C3≤1時多為欠壓實地層。6)可鉆性(dc)指數: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可鉆性(dc)指數向著減小的方向偏離正常壓實曲線。7)工程參數變化:鉆遇異常高壓地層過渡帶時,鉆進中轉盤扭矩、蹩跳鉆現象增大,起鉆阻力增大,下鉆有遇阻卡等現象,都是其預兆。2、鉆遇孔(洞)、裂縫發育地層:主要是碳酸鹽巖地層,其次是碎屑巖、火成巖地層。1)鉆進顯示:在鉆井工藝條件相同時,鉆時突然降低、甚至放空,伴有蹩跳鉆、井漏、氣侵、井涌(井噴)征兆。2)巖屑錄井:巖屑中可見方解石、石英及其它次生礦物晶體,或火成巖碎屑物,有時可發現次生礦物呈自形晶、半自形晶、透明狀、半透明狀。3)氣測錄井:孔(洞)、裂縫發育地層,若富含油氣,氣測全烴、組份突然大增,一般為高產油氣層。4)鉆井液顯示:鉆井液體積突然增加2m3以上或減少(井漏、失返)。3、鉆遇落差較大的斷層:1)鉆時錄井:鉆井工藝相同時,鉆時突然降低或放空,有時伴有蹩跳鉆。2)巖心、巖屑錄井:通過與鄰井地層對比,可以發現地層的重復或缺失,缺失導致巖性突變;可發現構造巖,如角礫巖、糜棱巖、?;瘞r、片理化巖等;巖心上出現擦痕;巖心、巖屑中可發現大量的亮晶方解石、石英等纖維狀晶體及黃鐵礦等次生礦物。3)鉆井液顯示:可能會發生鉆井液體積突然減少(井漏、失返)。4)氣測錄井:若斷層是油氣運移通道或油氣聚集場所,氣測全烴、組份突然大增,一般為高產油氣層。4、鉆遇不整合面或古潛山風化殼: 1)巖屑錄井:鉆遇過程中,返出巖屑的礦物組合發生突變,一般可發現古土壤風化的燧石、石英、鋁土礦、黃鐵礦、海綠石、錳結核等礦物富集;膠結物、古生物化石組和也發生劇變;若是油氣運移通道,常有殘余瀝青;若是碳酸鹽巖潛山,返出巖屑較雜,常見鈣質等巖溶充填物。2)氣測錄井:若不整合面或古潛山風化殼是油氣聚集場所,氣測全烴、組份大增,一般為高產油氣層。3)鉆井液顯示:常發生孔滲性漏失。5、鉆遇含H2S、CO2、煤氣及其它有毒氣體地層:地質錄井要連續監測,按照HSE有關規定、要求,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九、氣井與油井的區別首先,要明白工作井是油井,還是氣井,是否高含硫氣井、油氣井,正式錄井前,此點必須向現場各施工單位在地質任務交底時交代清楚。1、石油與天然氣的區別(從氣測角度分析):

石油的特性:(1)成份:石油是一種以烴類為主的混合物,由C、H和少量的O、S、N等元素組成,常溫常壓下,C1-C4以氣態形式溶解在石油中。我國大多數油田石油以烷烴為主,其次是環烷烴,芳香烴較少。(2)可燃、發熱量高。(3)密度一般0.75-0.98(也有密度大于1的重油)。(4)具有一定的粘度,隨溫度上升而降低。(5)易溶于有機溶劑(如三氯甲烷、環乙烷等)。(6)具有熒光性:一般輕質油發乳白色、淺藍色熒光,重質油多發綠色、黃色熒光,瀝青質較多的油發褐色熒光。天然氣特性:(1)成份:主要是甲烷(CH4),其次是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戊烷(C5H12)等烴類,以及N2、CO2、CO、氫氣(H2)、硫化氫(H2S)等非烴氣體。(2)可燃性比石油高: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和溫度可自然、易爆。(3)導熱性。(4)吸附性:是氣相色譜分離技術的理論基礎。(5)溶解性:天然氣溶于石油,微溶于水。(6)易壓縮性與膨脹性。2、氣井、高含硫氣井、油氣井、油井的區別:從工程角度和氣測角度分析:(1)氣井:分為干氣井:甲烷(CH4)含量95%以上,重烴含量不足100g/m3;濕氣井:甲烷(CH4)含量95%以上,重烴含量大于100g/m3;由于天然氣易壓縮性與膨脹性:膨脹則降溫,易發生井涌、井噴,甚至易著火燒設備。因此,井控控制技術是其關鍵。氣測組份顯示主要為甲烷(CH4)。(2)高含硫氣井:當氣井含硫化氫(H2S)時,危險性特別大。硫化氫(H2S)濃度危險性標準的劃分是:當硫化氫的濃度>10mg/m3、<20mg/m3時,操作區域的操作人員嚴格按正壓自給型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的功效和時間輪流換班操作;當硫化氫的濃度>20mg/m3時,錄井隊人員推遲或停止作業,并保護好所有錄井資料,隨時向上級匯報現場情況,聽從甲方監督或井隊長的統一指揮;操作區域的操作人員必須配戴氧氣呼吸器和便攜式硫化氫報警儀監測硫化氫濃度的變化。四川羅家寨氣田羅家2井硫化氫(H2S)濃度高達125.53g/m3(井深3179-3288m,三疊系飛三――飛一);羅家16H井硫化氫(H2S)濃度高達151g/m3以上(井深3297-3376/4049m,三疊系飛三――飛一)。所以,必須具備充分條件、做好充分準備后,才能揭開氣層。(3)油井相對來說危險性小多了。氣測顯示為C1-C5均有。(4)油氣井若含氣量較多,相對來說危險性較氣井更甚。氣測顯示為C1-C5均有。十、監督HSE工作情況1原則1.1執行國家和當地政府有關HSE管理法律、法規。1.2遵守作業過程中關于HSE管理的規定。1.3創造及維護健康、安全舒適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是員工的責任和義務。1.4

HSE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1.5建立管理機構是實施HSE管理工作的組織保證。1.6建立監督、檢查、評審制度,使HSE管理工作得以實施。2目標2.1經常進行宣傳教育與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HSE管理意識和水平。2.2

HSE管理工作貫穿錄井作業全過程,使各種風險降至最低程度。2.3提高員工自救、互救水平和專業技能,保護員工健康及人身安全。2.4保護生態環境,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把環境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2.5杜絕爆炸、火災事故發生和危險品的丟失、被盜。2.6防止一切傷害、中毒事故。2.7加強員工的防護和醫療保健,保障員工的健康。3指標量化要求錄井隊應依據管理目標,制定健康、安全和環境指標,要求盡可能量化,應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