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培訓講義-1_第1頁
綜合布線培訓講義-1_第2頁
綜合布線培訓講義-1_第3頁
綜合布線培訓講義-1_第4頁
綜合布線培訓講義-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enericCablingSystemforbuildingandcampus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講座03二月2023課程目的掌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更全面的了解綜合布線系統了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了解智能布線系統第一部分綜合布線系統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數據中心第三部分智能布線系統課程內容總目錄綜合布線與傳統布線與傳統布線相比,綜合布線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清晰,便于管理和維護。

2、材料統一先進,適應今后的發展需要。

3、靈活性強,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

4、便于擴充,節約費用,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綜合布線系統標準與規范內容如下: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GB50311-2007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標準內容介紹GB50311-2000與-2007對比規范對于設計的作用1.布線標準國際組織國際標準化委員會/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

(ISO/IEC11801國際綜合布線標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EN50173-X)北美工業技術標準化委員會:電信行業協會/電子行業協會TIA/EIA(TIA568,TIA569,TSB)EIA/TIA568B電子電信工業協會綜合布線(設計)規范

EIA/TIA569電子電信工業協會綜合布線(安裝)規范

EIA/TIA-606電子電信工業協會綜合布線(標識)規范

EIA/TIA-607電子電信工業協會綜合布線(接地)規范EIA/TIA942數據中心數據機房設計規范國際布線標準對應關系標準ISO/IECCENELECTIA/EIA性能ISO/IEC

1801&Amd.2EN50173-1TIA568C.2/C.3辦公室布線ISO/IEC11801EN50173-2TIA568C.1工業布線ISO/IEC24702EN50173-3TIA1005住宅布線ISO/IEC15018EN50173-4TIA570B數據中心布線ISO/IEC24764EN50173-5TIA942智能建筑ISO/IEC15018EN50173-4TIA862A測量(現場測試)IEC61935-1EN50346TIA568.1/B.2.10TIA568C.0/C.2光纖測量方法ISO/IEC14763-3EN50346TIATSB140管理ISO/IEC14763-1EN50173-1TIA606B路徑和空間ISO/IEC14763-1EN50173-2TIA569B接地IEC60364-1EN50310TIAJ-STD607A室外布線EN50173-3TIA758A10G以太網布線ISO/IEC24750EN50173-99-1TIATSB155綜合布線系統ISO/IEC1801&Amd.1EN50173-6TIA568C.02.布線標準國內組織協會標準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CECS72:95《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行業標準

信息產業部(YD/T926-2001《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國家標準

信息產業部,國家建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GB/T50311-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2-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驗收規范》)綜合布線系統最新國家標準

GB50311-2007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GB50312-2007綜合布線工程驗收規范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2007-04-06發布2007-10-01實施其它相關布線國家標準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2007年7月1日,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辦公、商業、文化、媒體、體育、醫院、學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建筑及通用工業建筑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JGJ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2008年8月1日,本規范用于城鎮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民用建筑的電氣設計,不適用于人防工程、燃氣加壓站、汽車加油站的電氣設計。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1993年9月1日,本規范適用于陸地上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主機房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電子計算機機房的設計。本規范不適用于工業控制用計算機機房和微型計算機機房。GB50311-2007內容瀏覽GB50311-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3.1總則3.2術語和符號3.3系統設計3.4系統配置設計3.5系統指標3.6安裝工藝要求3.7電氣防護及接地3.8防火附:條文說明

總則為了配合現代化城鎮信息通信網向數字化方向發展,規范建筑與建筑群的語音、數據、圖像及多媒體業務綜合網絡建設,特制定本規范。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綜合布線系統設施及管線的建設,應納入建筑與建筑群相應的規劃設計之中。工程設計時,應根據工程項目的性質、功能、環境條件和近、遠期用戶需求進行設計,并應考慮施工和維護方便,確保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綜合布線系統應與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等統籌規劃,相互協調,并按照各系統信息的傳輸要求優化設計。綜合布線系統作為建筑物的公用通信配套設施,在工程設計中應滿足為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業務的需求。綜合布線系統的設備應選用經過國家認可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鑒定合格的、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品。綜合布線系統的工程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相關術語及符號更多請參考GB50311-2007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英文縮寫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或解釋TE Terminalequipment 終端設備TOtelecommunicationsoutlet信息插座模塊。TPtelecommunicationsphone語音信息點VTDtelecommunicationsdata數據信息點DAPAccesspoint接入點CP Consolidationpoint 集合點FD Floordistributor 樓層配線設備BD Buildingdistributor 建筑物配線設備CD CampusDistributor 建筑群配線設備LIU

光接線單元SWHUB網絡交換設備0F UTPS-FTPPiMF…….RJ45RJ11…..SFF Smallformfactorconnector 小型連接器:SC STLC….dB : NEXTFEXT ACR IL RL…….(測試術語)……..系統設計相關內容系統構成(7個部分)系統分級與組成(A~F系統分級,光纜)纜線長度劃分(跳線,水平,主干)系統應用(配線,干線,建筑群,語音,數據)屏蔽布線系統(應用環境,高于3V/m)開放型辦公室布線系統(開放性)工業級布線系統 (惡劣環境)系統設計綜合布線基本結構定義工作區配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間進線間管理GB50311-2007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建議七個部分綜合布線系統基本結構傳統布線的系統結構劃分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1傳統定義工作區:模塊,面板,跳線,CP點 規范定義工作區:跳線 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2傳統定義水平子系統:線纜 規范定義配線子系統:模塊,線纜,配線設備,設備線纜及跳線 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3傳統定義管理間子系統:配線設備,設備線纜及跳線,機柜 規范定義管理間:建筑物配線設備(機柜) 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4傳統定義主干子系統:光纜,銅纜 規范定義主干子系統:干線光纜和銅纜,及配線設備 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5傳統定義設備間子系統:配線設備,設備線纜及跳線,機柜 規范定義設備間系統:機柜(同樓層管理間屬于同一個系統) 規范定義的子系統與傳統定義的子系統的區別6傳統定義建筑群子系統:光纜,銅纜 規范定義建筑群子系統:干線光纜和銅纜,及配線設備 區別總結系統的劃分是為了更好的理解綜合布線系統能在實際中盡快的運用新的規范和標準。系統配置設計工作區 配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間進線間管理系統指標3類、5類布線系統應考慮指標項目為衰減、近端串音(NEXT),時延。5e類、6類、7類布線系統,應考慮指標項目為插入損耗(IL)、近端串音、衰減串音比(ACR)、等電平遠端串音(ELF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衰減串音比功率和(PSACR)、等電平遠端串音功率和(PSELEFXT)、回波損耗(RL)、時延、時延偏差等。

(信道與鏈路的不同標準)屏蔽的布線系統還應考慮非平衡衰減、傳輸阻抗、耦合衰減及屏蔽衰減。光纜的衰減(OM1,0M2,OM3,OS1)安裝工藝要求工作區電信間 設備間進線間纜線布放電氣防護及接地電力電纜距離電氣設備距離接地電磁防護GB50311強制條款:7.0.9當電纜從建筑物外面進入建筑物時,應選用適配的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應符合設計要求。50311新舊規范變化性能標準的提高2000年頒布的是超5類線標準。新規范增加了6類、7類的綜合布線系統,系統分級也從四級增加到了六級。內容的細化舊規范將綜合布線系統劃分為六個子系統,而新規范增加了一個子系統——進線間。舊規范對于工作區提供了三種配置:最低、基本、綜合配置,舊規范對于工作區的面積的定義沒有考慮到建筑物不同的功能特點,新規范對于具有特殊功能的其他建筑物作了定義。范圍的擴大

新規范的范圍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項目中常見的民用建筑物上,還延伸到了工業布線領域上。銅纜布線系統的分級與類別注:3類、5/5e類(超5類)、6類、7類布線系統應能支持向下兼容的應用補充知識系統分級支持帶寬(Hz)支持應用器件電纜連接硬件A100K

B1M

C16M3類3類D100M5/5e類5/5e類E250M6類6類F600M7類7類數據可參見GB50311-2007帶寬的單位是Hz(赫茲),指傳輸信道的寬度,與應用無關。速率的單位是b/s

,傳輸信道的速度,依賴于應用。帶寬可比作高速路上行車道的數量數據傳輸速率可比作交通流量或每小時車輛的通過數量。信道容量問題,香農定理概括出帶寬B和速率C之間的關系:

C=B*log2(1+SNR)SNR為信噪比改變信噪比SNR可得到不同的傳輸速率C;MHz與Mbps有著一對多的關系。帶寬與網絡速率補充知識線纜長度綜合布線系統信道應由最長90m水平纜線、最長10m的跳線和設備纜線及最多4個連接器件組成,永久鏈路則由90m水平纜線及3個連接器件組成。工作區設備纜線、電信間配線設備的跳線和設備纜線之和不應大于10m,當大于10m時,水平纜線長度(90m)應適當減少。樓層配線設備(FD)跳線、設備纜線及工作區設備纜線各自的長度不應大于5m。布線系統信道、永久鏈路,CP鏈路構成

補充知識配線子系統-線纜的類型同-布線信道及鏈路的纜線和連接器件應保持系統等級與阻抗的一致性。根據終端模塊確定了線纜的介質類型CAT5E,CAT6,CAT7……UTP,FTP……配線子系統纜線應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對對絞電纜,在需要時也可采用室內多模或單模光纜。(GB50311建議)根據建筑的防火等級和系統需求確定線纜的防火等級各種安裝方式橋架走廊先走橋架再走支管布線方式金屬線槽或橋架走廊先走橋架再經轉接點走地面金屬線槽的布線方式支管布線方式轉接點金屬線槽分線盒地面插座通信纜線北美測試標準及分級表參考現行NEC2002版通信線纜防火等級及測試標準測試標準NEC標準(自高向低排列)電纜分級光纜分級UL910(NFPA262)CMP(阻燃級)OFNP或OFCPULl666CMR(主干級)OFNR或0FCRULl581CM、CMG(通用級)OFN(G)或0FC(G)VW-1CMX(住宅級)國內:LSZHCM根據安裝方式和建筑物防火等級,來確定線纜的外皮結構補充知識設計中的應用LSZH:歐洲標準。多數歐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考慮到環保要求將使用低煙、無鹵素線纜作為電力與通信線纜的標準。國內防火等級的主要應用:

低煙無鹵配線子系統-線纜的選型Cat3,4prCat5,4prCat5e,4prCat6,4pr(Roundfiller)Cat6,4pr(Crossfiller)電纜外皮的防火級別:CM–CommunicationMultiPurposeCMR–CommunicationRiserRatedCMP–CommunicationPlenumLSZH–LowSmokeZeroHalogenI安裝設計-線纜轉彎半徑當纜線采用電纜橋架布放時,橋架內側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300mm

纜線類型彎曲半徑(mm)/倍2芯或4芯水平光纜>25mm其他芯數和主干光纜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0倍4對非屏蔽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的4倍4對屏蔽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的8倍大對數主干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0倍室外光纜、電纜不小于纜線外徑的10倍綜合布線電纜與附近可能產生高電平電磁干擾的電動機、電力變壓器、射頻應用設備等電器設備之間應保持必要的間距,并應符合下列規定:①當380V電力電纜<2kV·A,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中,且平行長度≤10m時,最小間距可為10mm。②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中,系指兩個不同的線槽,也可在同-線槽中用金屬板隔開。II安裝設計-電氣防護類別與綜合布線接近狀況最小間距(mm)380V電力電纜<2kV·A與纜線平行敷設130有-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70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①10①380V電力電纜2~5kV·A與纜線平行敷設300有-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150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②80380V電力電纜>5kV·A與纜線平行敷設600有-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300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②150綜合布線纜線及管線與其他管線的間距

其他管線平行凈距(mm)垂直交叉凈距(mm)避雷引下線1000300保護地線5020給水管15020壓縮空氣管15020熱力管(不包封)500500熱力管(包封)300300煤氣管30020電磁干擾綜合布線系統應根據環境條件選用相應的纜線和配線設備,或采取防護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綜合布線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低于3V/m時,宜采用非屏蔽電纜和非屏蔽配線設備。當綜合布線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高于3V/m時,或用戶對電磁兼容性有較高要求時,可采用屏蔽布線系統和光纜布線系統。當綜合布線路由上存在干擾源,且不能滿足最小凈距要求時,宜采用金屬管線進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線系統及光纜布線系統。當電纜從建筑物外面進入建筑物時,應選用適配的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應符合設計要求。屏蔽布線系統綜合布線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高于3V/m時,宜采用屏蔽布線系統進行防護。用戶對電磁兼容性有較高的要求(電磁干擾和防信息泄漏)時,或網絡安全保密的需要,宜采用屏蔽布線系統。采用非屏蔽布線系統無法滿足安裝現場條件對纜線的間距要求時,宜采用屏蔽布線系統。屏蔽布線系統采用的電纜、連接器件、跳線、設備電纜都應是屏蔽的,并應保持屏蔽層的連續性。屏蔽產品分類ISO/IEC11801中推薦的方法統一命名可分為F/UTP(電纜金屬箔屏蔽)、U/FTP(線對金屬箔屏蔽)、SF/UTP(電纜金屬編織絲網加金屬箔屏蔽)、S/FTP(電纜金屬箔編織網屏蔽加上線對金屬箔屏蔽)金屬箔對高頻、金屬編織絲網對低頻的電磁屏蔽效果為佳。如果采用雙重絕緣(SF/UTP和s/FTP)則屏蔽效果更為理想光纖到桌面系統設計連接到計算機網卡端口MT-RJ/LC光纖跳線多模或單模光纜跳線連接到網絡交換設備端口配置:光纖芯數至少應有2芯備份,按4芯水平光纜配置。III安裝設計-纜線,管徑與截面利用率管內穿放大對數電纜或4芯以上光纜時,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50%~60%,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40%~50%。管內穿放4對對絞電纜或4芯光纜時,截面利用率應為25%~30%。布放纜線在線槽內的截面利用率應為30%~50%。線管線槽截面積應用計算

非屏蔽雙絞線纜線徑(外徑)6.5mm線纜根數1234102050100200實際截面積mm242.2584.5126.75169422.58452112.542258450所需線槽截面積mm2

(50%利用))

84516904225845016900建議KBG鋼管直徑mm

(無直角彎時)20202525

建議線槽大小mm*mm

50*2075*50100*50100*100200*100可利用面積(50%)

50018752500500010000可放線纜

124459118237開放型辦公室布線系統1采用多用戶信息插座時,每一個多用戶插座包括適當的備用量在內,宜能支持12個工作區所需的8位模塊通用插座。CP集合點安裝的連接器件應選用卡接式配線模塊或8位模塊通用插座或各類光纖連接器件和適配器。(GB50311)信道與跳線的長度關系電纜總長度(m)水平布線電纜H(m)工作區電纜w(m)電信間跳線和設備電纜D(m)1009055998595988013597251759770225工業級布線系統工業級布線系統應能支持語音、數據、圖像、視頻、控制等信息的傳遞,并能應用于高溫、潮濕、電磁干擾、撞擊、振動、腐蝕氣體、灰塵等惡劣環境中。工業布線應用于工業環境中具有良好環境條件的辦公區、控制室和生產區之間的交界場所、生產區的信息點,工業級連接器件也可應用于室外環境中。在工業設備較為集中的區域應設置現場配線設備。工業級布線系統宜采用星形網絡拓撲結構。工業級配線設備應根據環境條件確定IP的防護等級。國際防護(IP)定級補充知識級別編號IP編號定義(二位數)級別編號保護級別保護級別0沒有保護對于意外接觸沒有保護,對異物沒有防護對水沒有防護沒有防護01防護大顆粒異物防止大面積人手接觸,防護直徑大于的大固體顆粒防護垂直下降水滴防水滴12防護中等顆粒異物防止手指接觸,防護直徑大于的中固體顆粒防止水滴濺射進入(最大15°)防水滴23防護小顆粒異物防止工具、導線或類似物體接觸,防護直徑大于的小固體顆粒防止水滴(最大60°)防噴濺34防護谷粒狀異物防護直徑大于lmm的小固體顆粒防護全方位、潑濺水,允許有限進入防噴濺45防護灰塵積垢有限地防止灰塵防護全方位潑濺水(來自噴嘴),允許有限進入防澆水56防護灰塵吸入完全阻止灰塵進入,防護灰塵滲透防護高壓噴射或大浪進入,允許有限進入防水淹6可沉浸在水下0.15~1m深度防水浸7可長期沉浸在壓力較大的水下密封防水8產品的包裝規格(長度介紹)305米=1000英尺MFT1米=1000/305英尺≈3.28英尺1英尺=305/1000米=0.305米5英尺≈1.5米7英尺≈2.0米10英尺≈3米16英尺≈5米30英尺≈10米補充知識配線子系統-線纜的統計系統測試(系統指標)DTX系列DSP系列永久鏈路適配器系統測試(系統指標)3類、5類布線系統應考慮指標項目為衰減、近端串音(NEXT),傳輸延時。5e類、6類、7類布線系統,應考慮指標項目為插入損耗(IL)、近端串音、衰減串音比(ACR)、等電平遠端串音(ELF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衰減串音比功率和(PSACR)、等電平遠端串音功率和(PSELEFXT)、回波損耗(RL)、時延、時延偏差等。屏蔽的布線系統還應考慮非平衡衰減、傳輸阻抗、耦合衰減及屏蔽衰減。綜合布線銅纜測試參數連通性(接線圖)端接線序(WireMap)近端串繞(NEXT)長度(Length)直流電阻(DCResistance)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衰減(Attenuation)功率總和近端串擾衰減(PS-NEXTloss)衰減串擾比(ACR)功率總和衰減串擾比(PS-ACR)等效電平遠端串擾衰減(ELFEXTloss)功率總和等效遠端串擾衰減(PS-ELFEXTloss)回波損耗(ReturnLoss)時延(Delay)時延偏差(DelaySkew)安普布線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數據中心建設目標AMP數據中心解決方案MRJ21高密度銅纜布線系統MPO高密度光纜布線系統AMPTRAC智能布線管理系統TIA-942數據中心布線建議AMP數據中心布線應用案例數據中心建設目標高性能滿足目前的網絡傳輸需求,支持至少1G或10G甚至更高速率傳輸。高可靠性基于標準的開放系統,預先經過工廠測試,確保系統穩定可靠。高密度節省空間,方便設備散熱。可維護性美觀大方,適應頻繁的需求變化,方便MAC維護。可擴展性充分考慮未來業務增長,支持未來擴容需求數據中心標準TIA-942

數據中心(DataCenter)標準TIA-942已于2005年4月正式批準并發布命名為“數據中心電信基礎設施標準”討論了關于數據中心空間及布線方面的有關問題為數據中心提出了設計規范和一些建議性的解決方案

數據中心包括:Enterprisedatacenter企業級數據中心–為計算機網絡提供企業級的中心數據處理的設施。

Internetdata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為其他公司提供數據和互聯網服務的設施中心。

StorageAreaNetwork(SAN)網絡數據存儲區–計算機網絡和相應的數據存儲設施及服務器通常都位于這樣的數據中心。AMP數據中心布線解決方案針對目前數據中心、SAN布線日益增長的需求,泰科電子推出全面的、端到端的數據中心布線系統解決方案:數據中心銅纜解決方案MRJ21數據中心光纜解決方案MPO數據中心智能化布線系統AMPTRAC數據中心的拓撲結構入口設施主配線區域水平配線區域網絡設備跨接和網絡設備電信間辦公室,寫字樓和支持中心跨接跨接和網絡設備紅線代表主干布線藍線代表水平布線水平配線區域水平配線區域數據中心

---MRJ21高密度銅纜布線系統高密度1個MRJ21連接器集成48根接觸針,相當于6-12個RJ45接口節省網絡設備空間,降低設備能耗高性能支持10M/100M/1000M以太網標準支持以太網供電標準及VOIP應用,支持最大傳輸距離可達100米。高可靠性基于標準設計,預先通過第三方測試實驗室的測試:IEEE802.3ab千兆以太網零誤碼率測試(BER)IEEE802.3AF以太網供電測試(DTEPower)TIA/EIA-568B銅纜標準測試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工廠端接,預先測試,即插即用模塊化設計,擴展及改動(MAC)方便,減少宕機時間MRJ21連接器和插座MRJ21系統組件跳線MRJ21-MRJ21,MRJ21-RJ45,MRJ21-RJ21非屏蔽,屏蔽LSZH及PVC(防火等級CMP,CMR)Hybrids(RJ21andRJ45)1U配線架24端口GbE(S&A)48端口GbE(AngledandFlat)(S&A)4810/100BASE-T端口(Flat)(S&A)36端口3-Cassettepanel&cassette(S)“S”–標準型“A”–智能型180°45°MRJ21連接系統應用案例數據中心應用水平布線應用

MPO高密度光纜布線系統Original12-fiber24-fiber(2rowsof12)72-fiber(6rowsof12)

護套式設計如同MT-RJ,通過定位針和定位孔的結構來實現多根光纖精確定位。

MPO系統組件

支持SMand50/125,XG&62.5/125MPO光纖盒支持MT-RJ,LC,SCandST型光纖耦合器12and24芯光纖耦合器插盒

可直接安裝在AMP/Netconnect光纖配線箱中MPO-MPO

主干連接跳線(TrunkCable)有12-,24-,36-,72,96芯鏈路跳線可供選擇包括牽引護套(Pullingsock)鏈路跳線的長度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最長可達300m各種防火級別的外皮OFNR,OFNP,LSZH還包括鎧裝型的鏈路主干MPO跳線可供選擇光纖配線箱(Enclosure)機架式(Rackmount)/墻掛式(Wallmount)MPO產品特點

高密度1個MPO連接器集成12-96芯光纖節省機柜占用空間高性能支持10M/100M/1000M/10G以太網標準高可靠性基于標準設計,并經過嚴格測試100Base-FX1000Base-SX/LX10GBase-FX可維護性工廠端接,預先測試,即插即用可擴展性模塊化設計,擴展及改動(MAC)方便,減少宕機時間MPO光纖盒連接示意圖MPO系統Vs.傳統SC光纖系統數據中心布線案例案例研究:新浪網北京數據中心MRJ21案例研究:中石油北京數據中心MRJ21智能布線系統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網絡的SNMP協議,只能管理到七層協議的網絡層。無法管理布線中的跳線。對跳線的插拔無法進行管理,容易造成數據的丟失,造成跳線的管理混亂。手工記錄文檔和管理系統在不同的數據庫之間沒有數據交互記錄文檔的準確率低于100%較高的人工成本和較長的數據更新時間花費由于準確率和所提供信息的分散問題,會造成信息搜集支持部門的工作延期和被誤導。正確的工作實施會變得很慢和花費較高企業的生產力會低于預期的優化結果手工記錄的數據無法達到100%的準確率同時會造成接近爆炸式的成本花費.通常開始時80%的信息記錄準確率在7年之后其準確率會降低到21%左右物理層的狀況設備的移動、增加和變更會變得平常–每年

40%

左右的人員會對其設備進行移動!(FrostandSullivan)不斷變化的帳戶會面臨

400%

左右的混亂

(Multiplemajorfinancialinstitutions)時間一久,出現問題……….這是不是您的網絡機房?智能布線的出現數據、語音、安全、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等的集中化管理所有的網絡基礎設施會被智能化建筑所使用網絡會變得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更加利于管理–尤其是物理層的管理更加安全逐漸發展成智能的結構化布線系統AMPTRAC的系統特性對端對端的物理層基礎設施(配線架的端口,跳線)進行映射和文檔記錄監控所有的物理連接并對數據庫進行實時更新通過SNMP協議發現所有連接到TCP/IP網絡的設備使工作任務流程實現自動化管理利用現有工具和服務把自動化的網絡管理延伸到物理層把商業策略和規則用于智能和實時的物理層基礎設施管理日志、報告、警報和報警的方式用于發現網絡資源和物理層連接的變化智能布線管理系統功能體現實時的監控-自動發現、記錄、監控和管理物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