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家庭暴力的方案3稿_第1頁
減少家庭暴力的方案3稿_第2頁
減少家庭暴力的方案3稿_第3頁
減少家庭暴力的方案3稿_第4頁
減少家庭暴力的方案3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防與控制家庭暴力的方案案例導入:“結婚3年多,光李某記得的就被打了20多次,就連孩子哭了都會被挨打,她非常惶恐、沒有自信。”2015年3月李某因家暴而報警,7月再次報警時,獲得婦聯組織積極介入,委派專業社工和長沙市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萬薇進行干預。1月21日,派出所通過前期的走訪、查閱法援律師提交的證據以及和張某電話溝通后,認定家庭暴力的事實,決定根據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向張某發出該所1號家庭暴力告誡書。在簽發告誡書后,由于張某不愿來派出所領取告誡書,派出所根據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把家庭暴力告誡書留在張某的住所,采用拍照方式記錄送達,并邀請基層組織負責人見證,同時向張某發送通知短信。岳麓區法院明確了如下人身安全保護事項:“禁止被申請人劉某某對當事人周某實施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辱罵、恐嚇等方式實施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禁止被申請人劉某某騷擾、跟蹤、接觸當事人周某及其相關近親屬。”同時明確:“被申請人劉某某若違反本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將對其予以訓誡,并可根據情節處以1000元人民幣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該保護令有效期為6個月,自本裁定作出之日起生效。隨著反家暴法的出臺,家暴問題再一次被放在民眾面前。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界定家庭暴力呢?(一)家庭暴力的界定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的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及其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通過法律的規定我們可以意識到,家暴已經不僅僅只發生在配偶之間了,虐待父母,體罰孩子也被歸入到了家暴法中。家庭暴力的特征2.1.、行為的隱蔽性家庭是一個個小小的團體,每個團體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不一樣的事情,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每個人對隱私權越來越看重,正如家庭一樣,很多家庭里面發生的事情外面的人是很難發現的,所以家庭暴力很難被外人所了解,如今更是出現了一種狀況就是,越是地位越高或者是只是文化水平高的家庭里,家暴更加難發現。并且在很多人的眼里,出軌的妻子遭到丈夫的毒打不算家暴,小孩子在學校里面,或者在平時生活中調皮做出了一些錯誤的行為而遭受父母的體罰不算是家暴。2.2、時間的連續性家庭暴力在很多時候并不僅僅只發生過一兩天,在很多情況下,它會伴隨著受害者一生,并且在這一生中,受害人的身體遭受著毒打,在精神上更是遭受著不為人知的摧殘。2.3、后果的嚴重性家庭暴力不僅僅只是對身體上的傷害,還有對精神方面,性方面的傷害也尤為重要,當一個人遭受到家庭暴力的時候,并且沒有發泄的渠道,他們就會把這些怒火積壓在心底,在某一個階段爆發出來,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我國在涉及家暴的故意殺人案件中,占全部故意殺人案件的近10%,小孩子如果在有家暴情況下的環境成長,其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在充斥著家庭暴力成長下的孩子,其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并且容易養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甚至會發展成有暴力傾向的變態人格。(三)家庭暴力的發生的原因:人權意識薄弱我國婦女的人權意識非常薄弱,這不僅僅發生在那些沒有受過知識文化熏陶的女性,有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婦女在人權這一方面依舊不夠重視。早期的人權概念里面并不包括婦女在內,“婦女人權”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93年維也納世界人權大會中提出來的。所謂婦女人權就是保障婦女的尊仰,維護婦女的權利,發展婦女的人格,我國憲法當中寫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日本憲法規定全體國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71年法國著名女革命家發表了婦女與女公民權利宣言等等,盡管這些宣言跟規章都意味著我們婦女的權利有所提高,但是依舊沒有改變婦女在社會中處于最底層的生活狀態和不平等地位,婦女的權利依舊等不到保障,婦女的意識依舊沒有得到解放,很多婦女依舊不在乎自己的人權,不認為自己在家庭里面有人權,并且很多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在骨子里面依舊深受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在現代人權跟儒家思想發生沖突時,很多女性依舊選擇站在儒家思想的一邊。施暴者自身的原因很多施暴者由于在小時候自己親身經歷過家庭暴力,長大以后,這種影響會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他的腦海里,所以,當自己結婚之后,也會受小時候的影響,對配偶,子女,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進行施暴。還有的施暴者是因為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理想,無法找到合適的發泄口,于是回到家里就是對自己的配偶施暴以此來釋放自己的壓力,還有的是因為施暴者本身的文花水平不高,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領導者,所以對家庭成員施暴是理所當然的。這僅僅只是比較嚴重的家庭暴力產生的原因。在一些高等學歷的人群中,他們知道,打罵,施暴可能會被人知道而攤上官司,于是他們采取了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冷暴力和性暴力,他們可能覺得這些方式不是施暴,而是懲罰他們家庭成員中的一員。這種情況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同樣不可以忽視。外部原因3.3、社會方面的原因很多人的鄰里親戚都知道自己的身邊發生了家庭暴力,但是他們不會并不愿意插手,認為夫妻吵架就是床頭吵床尾和,認為這是別人家的私事,越加不愿意差入其中。還有一部分就是社區組織跟婦聯不太給力,權利過小,很多受害人在受到暴力后會向這些組織尋求幫助,但是這些組織在權威太小,很多施暴者都是抱著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認為他們不能夠懲戒他們。我們應該怎么減少家庭暴力發生的情況呢?加強對反家暴法的宣傳根據新的反家暴法中第二章家庭暴力預防中規定:(1)國家開展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增強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識。(2)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在各自工作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3)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4)學校、幼兒園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5)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家庭關系指導、家庭暴力預防知識教育等服務。(6)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以文明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監護和教育職責,不得實施家庭暴力。反家暴法是實施是許多深受家暴殘害者的福音,在反家暴法中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與一些組織機構都有應該義務去宣傳并且去預防家暴的發生,但是由于家暴的隱蔽性,它是發生在家庭內部成員里面,所以外人是很難的,并且家暴多發生在農村,很多被害人的保護意識不強,并且其中有很多人認為家暴就是家庭里面的事情,秉著“家丑不可外揚”的舊思想,根本就不會向外人尋求幫助,各級政府跟相關組織應該隨時留意身邊的人是否正受家暴的毒害,在了解家庭情況之后對被害人進行心理輔導并且鼓勵她們對家暴說}“不”。領導她們開啟新生活,不再受到家暴的影響。其次就是很多家長在管教未成年人的時候,會對未成年人進行體罰,很多家長會認為這只是管教自己孩子的一種手段,并不以為意,相關的機構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特別是老師應該更加的細心觀察學生,在發現學生的家長有家暴行為的時候,應該及時的領導孩子走出家暴的陰影并且對家長進行思想教育,最后向公安機關報案,及時的將家暴扼殺在搖籃里。國家應該加強婦聯的影響力跟權利,很多受害者在向婦聯反映情況后,婦聯組織也及時的對施暴者進行思想教育,但是很多施暴者認為婦聯的權利過小,沒有威懾力。最后我們可以再影視方面加強宣傳反家暴法,隨著通訊手段越來越快捷,影視方面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一個方面。如果我們能夠多拍一些關于家暴的影視作品,這樣可以更好的宣傳反家暴法,并且增強人們對自己的保護意識。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反家暴法第三章規定(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2)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應當對報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很多人在知道自己身邊正人在遭受的家庭暴力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別人家里面的事情,都不愿意插手,在新反家暴法的出臺中規定任何人在發現正在發生家庭暴力的行為都有權及時勸阻,雖然法律上面規定了這一項,但是依舊會有將自己置身事外的人,這是由于很多施暴者的手段惡劣,使很多人都不敢進行勸阻,害怕傷害到自己,所以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一個獎勵機制,如果單位、個人在對正在進行家暴的行為進行勸阻后,相關部門可是適當對單位、個人進行獎勵。如果單位、個人在進行勸阻的時候受了傷,國家應該全額承擔相關治療費用并且進行獎勵。這樣會使更多的人沒有后顧之憂,從而對家暴進行勸阻。充分運用人身保護令措施反家暴法中規定:(1)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2)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應當在七十二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情況緊急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3)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效期不超過六個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護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對實施家庭暴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為了確保被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安全,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再次實施家庭暴力;不得侵擾被害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不得進行酗酒、賭博等活動;經被害人申請且有必要的,責令不得接近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人身保護令期間,如果受害人沒有生活來源,那么被禁止的那一方是否應該在人身保護令期間支付扶養費呢?人民法院在作出人身保護令的同時也應當判決被禁止方支付一定的扶養費,以更好的保護被害人的經濟需求。其次就是關于雙方孩子的撫養問題,很多人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點,認為施暴方是不適合撫養孩子的。但是我們在追究施暴人的責任的時候,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呢?很多施暴方只是對自己的配偶進行施暴,但是對自己血濃于水的孩子有些施暴方是無法下手的,雖然被申請人有家暴行為,但是很多孩子還是愿意跟被申請人生活,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撫養權的歸屬應該怎樣認定呢?反家暴法中沒有對這一個問題進行規定,在婚姻法中規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在撫養權的糾紛中應該考慮孩子的感受,但是施暴方也能不能適用這一規定呢?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并且對自己的行為有了辨認和控制能力,能夠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和社會意義,我們應該充分遵循孩子的意見。4.4、加強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家庭暴力告誡制度是公安機關對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家庭暴力加害人采取訓誡、教育、警示等非強制措施,督促加害人改正違法行為作出的一種治安行政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暴力并不是都可以被人發覺的,例如性暴力,冷暴力,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的身體并沒有達到法律上的輕微傷,那么公安機關在處理這一中家庭暴力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成為了一個難題。我國反家暴法中并沒有明確將性暴力跟冷暴力寫進去。那么,對于正在遭受冷暴力的受害人在報案后,公安機關能否對施暴人開具家庭暴力告誡書呢?我認為,如果公安機關在遇到正在遭受冷暴力的受害人報案時,也應該及時了解情況,并且幫助受害人獲取證據,在獲得相關證據后,也應該向施暴人開具家庭暴力告誡書。但是,冷暴力跟性暴力不管是對于受害者還是公安機關來說,都是很難取證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依靠受害人的個人意志,公權力能難介入其中。學習國外先進的家暴立法制度美國“法律診所”助貧困受虐婦女一臂之力。在美國的一些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的法學院,一般都設有“法律診所”。診所一般都自主管理,無須到政府注冊,不受政府干涉,免費代理貧困婦女兒童受暴力侵害的法庭上訴,以讓受害者獲得公正和安全。美國有眾多的反家庭暴力組織,受虐婦女可尋找這些組織申請幫助。美國的“法律診所”其實跟我國的婦聯有著相同之處,但是在我國,婦聯的權利比較低,并且沒有什么威懾力,也不能代理受暴婦女進行法庭上訴,有些家庭比較貧困,無法請律師,只能依靠法律援助,但是依照這一套程序走下來,耗時很久,并且在上訴期間如果沒有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很有可能會遭受施暴者更嚴重的暴力。并且現實中存在著各級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查院、公安機關等互相推諉,不及時處理受害人的問題,致使受害人沒有任何渠道保護自身的權益。按照我國家暴法第十八條規定: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可以單獨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機構設立臨時庇護場所,為庭暴力受害人提供臨時生活幫助。我國在設立臨時的庇護場所的時候也像美國一樣,由臨時場所的代理人代理受暴婦女跟兒童進行法庭上訴,這樣受暴力侵害的人們不僅得到了一個庇護場所,也得到了法律救助。將“心理傷害”寫進家暴法“傷害”跟“暴力”是屬于不同的定義,有些人為了規避家暴法,對家庭成員不實施暴力,而是利用另外的方法去傷害家庭成員,例如切斷配偶、孩子、父母的經濟來源,用言語威脅,恐嚇,不斷打電話侮辱被害人等方法嚴重傷害了被害人的心理健康。根據新西蘭將恐嚇、騷擾、損害財產、威脅,以及對兒童來說,讓兒童目睹傷害,都是潛在的心理傷害。還有其他例子可循,如勾引、不斷地打電話、羞辱受害人,寫進《家庭暴力法案》。除了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傷害受害人的身體之外,心理傷害比身體傷害更難痊愈,身體上的傷害還能夠愈合,心理傷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所以將“心理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