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09_第1頁
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09_第2頁
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09_第3頁
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09_第4頁
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0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實習區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鑒定方法

一、實習區巖石主要類型二、沉積巖的特征與野外識別三、火成巖的特征與野外識別四項基本特征:物質構成(組份)、結構、構造、顏色巖石三大類:沉積巖、巖漿巖(火成巖)、變質巖根據基本特征可鑒別不同的巖石類型一、實習區巖石主要類型沉積巖火成巖變質巖侵入巖火山巖主要礦物石英、長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礦物等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長石、石英等紅柱石、石榴子石、綠泥石、綠簾石、石英、長石等成層性具有成層性,橫向展布廣少有成層性,多切割圍巖具成層性,但橫向展布有限原巖為沉積巖、火山巖者具有成層性結構碎屑結構,粒屑結構,晶粒結構全晶質結構斑狀結構變晶(余)結構構造各種層理無層理流動構造,氣孔杏仁構造千枚狀構造、片麻狀構造等顏色多種多樣,以灰暗色為主色彩豐富、鮮艷偏黑色、紫紅色其它含有生物化石無生物化石無磨圓的顆粒難以見到生物化石磨圓、分選的顆粒礦物具定向、扭曲、拉長現象實習區三大類巖石特征對比表

1、沉積巖的定義

沉積巖是在地表及地表之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地質體,它是在常溫常壓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學作用和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質經過改造而形成的巖石。或說成是由沉積物固結變硬而成的巖石。2、沉積巖特征主要包括物質組份、結構、構造和顏色。二、沉積巖的特征與野外識別3、實習區沉積巖主要類型陸源沉積巖火山物源沉積巖內源沉積巖礫巖砂巖粉砂巖泥質巖(泥巖、頁巖)火山集塊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碳酸鹽巖石灰巖(灰巖)白云巖硅質巖二、沉積巖的特征與野外識別

4、沉積巖的主要礦物

碎屑巖:石英、長石、白云母碳酸鹽巖:方解石、白云石硅質巖:玉髓(肉眼下光滑致密)粘土巖:高嶺石、蒙脫石等

二、沉積巖的特征與野外識別碎屑顆粒雜基膠接物(1)碎屑結構

碎屑顆粒

雜基膠結物5、沉積巖的兩類結構磨圓度:圓狀(經過遠距離搬運,巖石較硬;如,石英礫巖→次圓狀→次棱角狀→棱角狀(山前快速堆積,大小混雜;如磨拉石)①碎屑顆粒的磨圓度和分選性

分選好分選中等分選差分選性:碎屑的大小均勻度。分選好(經過遠距離搬運)分選差(近源,快速堆積)①碎屑顆粒的磨圓度和分選性

碎屑結構顆粒大小野外識別礫狀結構

>2mm(含量>50%)肉眼清晰可辨砂狀結構

2~0.05mm(含量>50%)肉眼可辨粉砂狀結構

0.05~0.005mm(含量>50%)

肉眼不可辨,放大鏡下可辨,手摸有沙感。泥狀結構

<0.005mm(含量>50%)

肉眼和放大鏡都不可辨,手摸有光滑而無沙感。③碎屑結構及其野外識別①粒屑結構:分為顆粒、泥晶基質和亮晶膠結物三種類型。顆粒-有五種類型:內碎屑、生物碎屑、鮞粒、球粒及團塊。泥晶基質-沉積盆地內形成的小顆粒碳酸鹽巖礦物,充填于顆粒間,起膠結作用。亮晶膠結物-化學沉淀物,起膠結作用。泥晶基質和亮晶膠結物統稱為填隙物。

(2)碳酸鹽巖的結構(2)碳酸鹽巖的結構②晶粒結構由化學及生物化學作用沉淀形成或由碳酸鹽巖重結晶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根據晶粒的粗細可分為:巨晶>4mm

極粗晶4-1mm

粗晶1-0.5mm

中晶0.5-0.25mm

細晶0.25-0.05mm

粉晶0.05-0.03mm

微晶0.03-0.005mm

由火山物質構成的結構類型(火山)集塊結構粒徑>2mm,以粒徑>64mm為主火山角礫結構粒徑>2mm,以粒徑64~2mm為主凝灰結構粒徑2~0.0625mm,含量>70%塑變結構粒徑<2mm;以玻屑為主,含量>70%(3)火山碎屑結構(火山碎屑巖)6、沉積巖構造(1)層理概念

細層(紋層):是層理的最小組成單位。厚度很小,成分均一性。它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同時沉積物。

層系:由成分、結構、厚度和產狀相似的同類型細層組成。

層系組:由若干個相似的層系構成,其各層系間無明顯的間斷。

層(巖層):指在基本穩定條件下所形成的沉積單位,由成分基本均勻一致的巖石組成。層與巖層之間有層面分開。根據巖層的厚度分為:塊狀層:大于1m厚層:1~0.5m中厚層:0.5~0.1m薄層:0.1~0.01m微層:0.01~0.001m

(2)實習區常見的沉積構造斜層理-紋層單向傾斜,向下收斂。由單向水流所形成。

底層

頂層

南京湯山鎮古泉S2+3f砂巖中的斜層理流水波痕:由單向流水作用形成,

(2)實習區常見的沉積構造湖山C1g粉砂巖縫合線構造

1)碎屑巖(1)顏色:新鮮色,風化色。(2)構造:層理(3)結構:

1)碎屑部分:砂巖(顆粒大小、含量);礫巖、角礫巖(礫石大小、形狀、磨圓度分選性等)。

2)膠結部分:膠結物,泥質、鈣質、鐵質、硅質;(4)碎屑成分:鑒定石英、長石、白云母、巖屑,估計含量;(角)礫巖,要分別鑒定礫石與填隙物成分,各占百分比。(5)命名:顏色+構造+結構+(成分)基本名稱如,灰白色厚層中粒石英砂巖7、野外觀察沉積巖的方法步驟20南京湖山五通組礫巖21南京燕子磯浦口組角礫巖石英碎屑占90%以上,中-細粒結構,膠結物主要為硅質湖山D3w長石石英砂巖:碎屑中石英占60-90%,長石占5-25%,巖屑<10%。

2)灰巖

(1)顏色:新鮮色,風化色。(2)構造:層理構造(3)結構:晶粒結構,內碎屑,生物碎屑結構(生物種類、數量)(4)命名:顏色+構造+結構+基本名稱淺灰色中層微晶灰巖7、野外觀察沉積巖的方法步驟

南京湖山155.8高地C2h灰巖

南京湖山T1x薄層灰巖

南京湖山T1s瘤狀灰巖(3)白云巖◎

礦物:白云石◎與石灰巖區別:用10%稀鹽酸,不強烈冒泡;野外露頭上具刀砍狀熔溝3、硅質巖◎礦物:隱晶質玉髓(P1g)◎成因:生物骨骼堆積而成(如:硅藻土);火山作用或風化作用使SiO2凝聚。

常見于碳酸鹽巖中。燧石結核形狀復雜,大小不一。結核通常順層分布,排成串珠狀,也可切穿層理。其成因多為成巖后生階段交代形成的。燧石結核●粒徑:<0.005mm●固結無層理的稱泥巖;具有頁片狀層理稱頁巖。●成分:粘土礦物,一般無法分辨(高嶺土、澎潤土、蒙脫石)●性質:可塑性,吸水性(蒙脫石吸水后體積可增大20倍),吸附性,燒結性,耐火性。●成因:粘土礦物經搬運沉積而成.●巖類:頁巖(S1g,C1g)

泥巖(S1g)

碳質頁巖(P2l)4、粘土巖T1X頁巖(湖山棒錘山西端)三、火成巖的主要類型與野外識別1、火成巖的定義火成巖:由高溫熔融的巖漿在地下或噴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巖石。大部分火成巖是由硅酸鹽巖漿冷凝而成的。僅少部分巖石如碳酸鹽、某些花崗巖等是其他成因的。巖石大類超基性巖類基性巖類中性巖類酸性巖類巖石大類SiO2含量<45%45-53%53-65%>65%石英含量無<5%<20%>20%主要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基性斜長石、輝石、角閃石中長石、堿性長石、角閃石、黑云母鉀長石、酸性長石、石英、黑云母侵入巖深成巖全晶質等粒結構,或似斑狀結構橄欖巖輝長巖閃長巖花崗巖淺成巖全晶質細粒等粒結構金伯利巖微晶輝長巖輝綠巖微晶閃長巖,二長巖,正長巖微晶花崗巖斑狀結構輝綠巖閃長斑巖正長斑巖花崗斑巖石英斑巖噴出巖熔巖斑狀、隱晶質或玻璃質結構科馬提巖玄武巖安山巖粗面巖流紋巖火山碎屑巖;火山碎屑結構2、火成巖的主要類型3、火成巖的常見礦物1)暗色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

淺色礦物:石英、長石2)各種礦物的相對含量4、火成巖的結構及其類型結構類型礦物顆粒大小等粒結構顯晶質結構粗粒結構粒徑>5mm中粒結構粒徑5-1mm細粒結構粒徑1-0.1mm隱晶質結構粒徑<0.1mm不等粒結構斑狀結構似斑狀結構1)結構組成巖石的物質的結晶程度、顆粒大小、礦物的自形程度、礦物之間或礦物和玻璃之間的相互關系。2)結構類型1、似斑狀結構:基質為顯晶質,成分與斑晶相同。2、斑狀結構:基質為隱晶或玻璃質。3、花崗結構(半自形粒狀結構):礦物晶形發育不完整,有的是自形、有的呈他形、而大部分為半自形晶。3)實習區火成巖的幾種結構構造

4、輝綠結構:長條狀斜長石晶體的空隙中,充填著一粒他形輝石顆粒。5、塊狀構造:巖漿巖所特有。宏觀上各向同性;礦物排列無規律;巖石呈均勻塊體。3)實習區火成巖的幾種結構構造

1)看顏色,初定性

巖石的顏色反映了礦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巖石分類命名的直觀依據。先確定顏色,超基性巖:黑色-綠黑色;基性巖:灰黑-灰綠色;中性巖:灰色;酸性巖:淺紅;堿性巖:肉紅色。

5、野外肉眼鑒定火成巖四步驟

火成巖的造巖礦物主要是硅酸鹽礦物。暗色礦物有: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和黑云母等;淺色礦物有:斜長石,鉀長石,石英,白云母等。根據礦物種類、含量及共生組合關系,定巖石大類。觀察方法:①指示礦物分兩頭,暗色礦物分中、基性,共生礦物來檢驗。即

石英>20%為酸性巖類;橄欖石+輝石>90%為超基性巖類;斜長石+暗色礦物為中、基性巖類。2)辨礦物,定類名

②中性或基性斜長石肉眼難區別,劃分中、基性巖除色率外、要靠指示礦物、共生礦物來幫忙。暗色礦物:以角閃石為主-中性巖;以輝石為主-基性巖。共生礦物-基性與超基性相鄰,可含少量橄欖石;中性與酸性相鄰,可含少量石英和鉀長石。酸性巖與堿性巖顏色相近,區別在堿性巖中的石英和斜長石含量較少。③具有斑狀結構的巖石為噴出巖和淺成巖,基質是隱晶質結構,肉眼難辨認,主要依靠斑晶來定名。因斑晶一般是巖石中主要礦物形成的,故斑晶礦物也可定類名。

火成巖可分為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三種,分別給以不同的巖石種名。巖體的產狀即巖石形成環境,主要反映在巖石結構構造上。全晶質等粒結構,塊狀構造-深成巖全晶質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淺成巖隱晶質、玻璃質、斑狀結構,氣孔、杏仁、流紋構造—噴出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