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_第1頁
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_第2頁
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_第3頁
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_第4頁
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

環境評價水電站環評內容一、工程概況二、工程分析三、環境現狀四、環境影響預測評價五、環境保護措施六、結論及建議一、工程概況分析:工程開發背景中需簡要說明流域自然概況、流域水電開發規劃和開發現狀(說明梯級已建、在建工程)、規劃環評的開展情況、工程開發在流域中的作用及流域開發存在的環境問題。工程概況介紹中需闡明工程開發任務、開發形式、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等,工程項目組成要完整,包括主體工程、施工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儲運工程、辦公及生活設施、水庫淹沒及移民安置等部分。要給出工程平面布置圖、樞紐施工總布置圖等圖件:給出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工程特性指標(包括壩型、壩高,各種水位、庫客、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多年平均發電量、工程占地、占用基本農田、工程土石方量等)。簡述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規劃方案(包括淹沒面積、人口,搬遷、生產安置人口,遷建、新建城鎮及工礦企業情況,復建專項設施等)。給出工程工期組成(準備期、籌建期、主體工程建設期、完建期)、施工組織、施工期高峰人數、總投資、環保投資。如項目屬于復核項目,要闡明復核的原因、復核的主要內容以及設計變更情況。如項目已進入施工準備期,要闡明“三通一平’’施工前期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展。(一)工程開發背景1.流域概況及其水資源利用狀況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干流河道全長1062km,天然落差4175m,全河流域面積為77400km2(不含青衣江),年徑流量470億m’。大崗山水電站壩址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石棉縣挖角鄉境內,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2727km2,占大渡河流域面積的81%。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010m3/s,年徑流量315億m3。(自然概況)根據《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調整報告》,大渡河干流推薦22級開發方案,大崗山水電站為第14個梯級,上游銜接硬梁包水電站,下游銜接龍頭石水電站。目前,大渡河干流按照水電開發規劃已經建成了龔嘴和銅街子兩個梯級電站;瀑布溝、深溪溝和龍頭石3座水電站正在建設中。(流域水電開發規劃和開發現狀)2.流域規劃環評情況根據環評法的規定,流域規劃開展了環評工作。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調整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了由四川省環境保護局會同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持召開的審查會。規劃環評要求大崗山水電站項目環評時應重視對施工期“三廢”的污染防治;應分析、評價電站建設對風景區外圍保護地帶生態環境及景觀的影響,尤其是工程取料和棄渣的影響,以及工程完建后的植被恢復措施的設計,應與風景區景觀相協調,起到美化景觀的作用,避免電站建設對風景區實驗區等其他區域的影響;進一步落實珍稀保護魚類和特有魚類的保護性和補救性措施。(規劃環評的開展情況、工程開發在流域中的作用及流域開發存在的環境問題)3.項目前期工作開展情況2005年3月編制完成《四川省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環境影響評價大綱》,并進行了技術咨詢;2005年8月編制完成《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施工前期準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已經四川省環保局批復,目前工程已開展施工前期準備項目的工程建設。鑒于大崗山水電站涉及風景名勝區的外圍保護地帶,2006年1月編制完成了《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對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影響專題評價報告》,已通過四川省建設廳評審,同意項目實施。(二)工程概況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雅安市石棉縣和甘孜州瀘定縣境內,壩址距下游石棉縣城約40km,距上游瀘定縣城約72km。2.工程開發任務及建設規模

本工程的開發任務為發電,電站裝機容量260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114.50億kW.h。電站采取堤壩式開發,水庫正常蓄水位1130m,死水位1120m,正常蓄水位時庫容為7.42億m3,調節庫容1.17m3,具有日調節性能。3.工程項目組成和施工規劃(節選)

本工程的樞紐建筑物由混凝土雙曲拱壩、泄洪消能建筑物和引水發電建筑物三部分組成。壩頂長度622.42m,最大壩高210.00m。工程土石方開挖總量為2025萬m’(自然方),最終棄渣總量為1968萬m’(松方)。工程擬設石料場2個、棄渣場3個。施工期建設征地面積共計690.48hm2,工程永久占地和水庫淹沒及影響面積共1444.15hm2,不涉及基本農田。

工程總工期為97個月,施工高峰人數為9108人。工程總投資1744784.50萬元,其中環境保護投資28413.6萬元,約占1.6%。4.移民安置

工程占地和水庫淹沒涉及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的田灣鄉、挖角鄉、新民鄉和甘孜州瀘定縣的得妥鄉、得威鄉,共需生產安置4366人、搬遷安置5214人。5.工程運行

電站汛期(6—9月)按汛期排沙運用水位1123m運行;其余時間(10月一翌年5月)水位在正常蓄水位1130m和死水位1120m之間變化,進行日調節。二、工程分析分析

規劃協調性主要分析工程建設與最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計劃》《城市總規》《土地利用總規》《水資源規劃》等綜合性規劃、專項規劃以及敏感區域規劃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綜合比選各工程設計及施工工藝方案,并對工程推薦的生產、施工組織和電站運行方式進行環境合理性分析。明確水庫、電站的運行方式,給出典型斷面工程典型日、年流量水位過程線。不同類型、不同運行方式的電站,環境影響差別很大。對于引水式和部分混合式電站,閘、廠址間河段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脫水現象,對該河段生態、用水單位、景觀等影響較大。對于日調節電站,下泄流量、流速日內變幅較大,下游河道水位日內漲落明顯,對下游用水設施(尤其生活用水)、航運影響較大。對于調節性能好的年調節、不完全年調節電站,水庫水溫穩定分層,下泄低溫水對水生生物、農灌作物影響較大。對于抽水蓄能電站(主要為上庫),可能會對區域景觀、旅游資源產生影響。此外,與流域梯級內其他電站聯合調度運行的電站,其運行方式應綜合考慮。采用統計類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對主體樞紐工程部分(分施工期和運行期)和移民安置部分(包括遷建、復建、專項工程)進行影響源分析。施工期主要在掌握主體工程施工內容、工程量、施工時序及施工方法的基礎上識別丁能引發環境影響的環節。運行期影響源包括水庫淹沒及影響實物指標及其損壞的植被類型、面積,工程發電運行方式和樞紐建筑物布置和運用特點,流域梯級開發聯合調度運行等方面。(一)與產業政策及相關規劃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分析

通過分析《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石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總體規劃綱要草案》《甘孜州瀘定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四川省水資源開發總體規劃報告》《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調整報告》《四川省石棉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瀘定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年)》《石棉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0—2015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0—2015年)》《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認為大崗山水電站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與以上相關規劃保持一致性和協調性(二)工程方案環境合理性分析

大崗山水電站在設計各階段,對壩址、壩型、正常蓄水位、施工布置和移民安置等方面做了多方案優化和比選,在充分考慮了環境影響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把工程對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影響降至最低。雖受場地制約,施工企業(挖角村砂石加工廠)布置不滿足環保要求,但可通過措施予以彌補。因此,工程方案在環境保護方面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三)影響源分析(1)施工期。工程開挖、棄渣、占地以及“三廢”及噪聲排放等施工活動,將擾動原地貌、損壞土地和植被、新增水土流失,并降低工程周圍環境質量,對施工區內居民生產、學習和生活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對交通、旅游、土地資源利用、社會經濟、人群健康等產生一定的影響。(2)運行期。工程運行期間,大壩阻隔、水庫淹沒及影響使工程河段的水文泥沙情勢發生顯著改變,河谷區域陸生生境發生改變,大渡河干流水生生境發生明顯變化,對工程河段原有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將產生一定影響。(3)移民安置。大崗山水電站需生產安置2959人,搬遷安置3850人。主要采用縣內與外遷相結合,集中改土改田與分散調整土地相結合的方式安置移民,對當地的土地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社會環境均有一定影響。

影響源分析見表,分別對施工期、運行期、移民安置期的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做了具體分析。三、環境現狀分析:

在介紹區域環境背景的基礎上,主要介紹評價范圍內(包括工程區域及移民安置區)的環境現狀,其中生態現狀評價分陸生生態現狀評價和水生生態現狀評價,陸生生態要闡明植被類型、組成、結構、特點,生物多樣性等:水生生態要闡明是否有魚類“三場”(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游通道分布。特別要明確區內是否有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珍稀動植物和珍稀瀕危特有魚類的分布,其生態習性、繁殖特性等。項目建設涉及自然保擴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要闡明其與工程的區位關系。

簡要介紹區內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地表水環境質量庫區及上游地區工業極不發達,工業污染源少,庫區及庫周兩岸人口稀少,耕地分散,農藥、化肥施用水平也低;水質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為主,主要來自距庫尾上游40km的瀘定縣縣城生活污水排放,但其廢水總量不大,且距離較遠。根據監測結果,大崗山水電站庫尾一龍頭石庫尾河段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滿足Ⅲ類水域要求,表明工程河段水體未受污染。(二)大氣環境質量工程周圍河谷地區工業不發達,無大氣污染型工礦企業;根據監測結果,工程區的TSP日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三)聲環境根據監測結果,雖工程涉及河段區域無固定工礦噪聲源分布,但受大渡河水流聲、省道211公路交通噪聲的影響,位于省道211公路旁和大渡河干流附近的居民點、小學晝間和夜間噪聲監測值超過《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1類標準的情況時有發生。(四)生態環境

大崗山水電站位于大渡河中游偏上河段,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隨高程的變化明顯,河谷地區四季分明;瀘定一石棉干流沿岸因受焚風影響為一少雨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為掌握評價范圍內陸生生物多樣性現狀,專業單位對該區域陸生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和水生生態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專題調查與評價。工程河段河谷低海拔地帶受人為活動影響,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沖積土等,有機質含量豐富,多呈微堿性至中性,土壤侵蝕較為嚴重;植被以灌叢和栽培植物為主;受人類活動頻繁影響,水庫淹沒影響區和施工區野生動物以常見小型獸類為主,無大型野生動物及珍稀保護動物出沒;生境在森林地區但常到河谷區域覓食的有7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鳶、普通焉、雀鷹、松雀鷹、紅隼、楔尾綠鳩、灰頭鸚鵡和兩種四川省重點保護的鳥類鷹鵑、棕腹杜鵑。大崗山水域及相鄰河段魚類組成相對簡單,發現魚類14種,包括省級保護魚類重口裂腹魚、青石爬鮡,以及長薄鰍、齊口裂腹魚等8種長江上游特有魚類。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化,該河段已無國家Ⅱ級保護魚類虎嘉魚分布;其他魚類資源也呈資源量下降趨勢。魚類產卵場主要分布在本工程壩下和壩址上游30km橋以上河段,彩虹橋一磨西溝溝口段(支流)是較大的幼魚索餌場和魚類越冬場。(五)社會環境(略)(六)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將以貢嘎山為中心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內的部分區域劃定為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11055km2,其中風景區面積6724km2,外圍保護地帶面積4331km2。風景區由貢嘎山主景片和塔公、伍須海、瓦灰山三個外圍景片構成(景片內又分為11個景區)。在這四個景片之間設置有外圍保護地帶。大崗山水電站位于風景名勝區的風景區以外,處于外圍保護地帶的外邊緣位置。工程建設征(用)地面積僅占外圍保護地帶面積比例約0.15%,占風景名勝區面積比例約0.06%,距風景區最近水平距離約0.8km,不涉及任何重點保護對象,其建設符合《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功能劃分和保護培育規劃要求。(七)移民安置區環境現狀

大崗山水電站移民安置分兩縣縣內安置和雅安市內外遷安置兩大部分。縣內安置區:縣內安置主要采用就地后靠建房安置、調整耕地分插建房安置、開發改造土地集中建房安置和進挖角鄉集鎮集中復合安置四種。安置點均位于大渡河河谷區域,海拔1600m以下的地區,因此環境現狀同樞紐工程部分。7個集中安置點土地利用主要為園地、荒山荒坡、旱地、未利用地等,均需進行改土改田和基礎設施建設。外遷安置區:雅安市內外遷安置點為天全縣,位于雅安市西北部,東接雅安市,西至二郎山頂接瀘定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外遷移民涉及天全縣仁義鄉和老場鄉共7個移民分插安置點,均具有以下特點: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水田和早地,周圍地貌為緩坡或緩丘帶壩,土壤為水稻土,耕作歷史悠夕,區域內渠道設施完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完備,居民點配套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移民就醫和子弟上學能得到保障。(八)敏感保護對象

通過對工程區域環境敏感對象的資料分析、現場調查和專項測量,確定工程主要環境敏感對象分布見表。分別根據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列出各自的敏感對象,并寫出它們的分布情況。四、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分析:根據評價因子識別及篩選結果,結合環境敏感對象及環境保護目標,確定重點評價內容,并在時間上按施工期、運行期分別進行評價。(1)水環境影響評價重點。對水文情勢的影響:主要考慮電站運營后,因水庫、電站運行使庫區和大壩下游河道流量、流速、水溫等發生變化產生的影響。因不同類型、不同運行方式的電站,環境影響差別很大,根據工程分析結果相應預測水文情勢變化及其對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具體:引水式和部分混合式電站,明確減脫水河段長度,評價對該河段生態、用水單位、景觀的影響;日調節電站,分析對下游河道流量、水位日內變化情況,評價對下游用水設施(尤其生活用水)、航運等敏感保護目標的不利影響;調節性能好的年調節、不完全年調節電站,明確下泄低溫水的沿程變化情況,評價低溫水對水生生物、用水單位(如農灌作物)的不利影響。根據專題設置,該章節有些預測內容也可放在生態、社會等其他要素中闡述。對水質的影響:重點預測評價工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對河流中SS濃度的影響,運營期(包括移民安置)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對庫區、壩下游(特別是減脫水河段)及河口的水體水質影響,水體富營養化的影響。對水溫的影響:主要針對調節性能好的年調節、不完全年調節電站,明確下泄低溫水的沿程變化情況,評價低溫水對水生生物、用水單位(如農灌作物)的不利影響。此外,還應關注工程截流、水庫初期蓄水期間的水環境問題。(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對地形地貌的影響,工程施工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大壩阻隔和水環境改變對水生生態及魚類的影響。

水生生態影響要分析水文情勢變化造成的生境變化,對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高等水生植物的影響,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水生生物和珍稀瀕危特有魚類的種群、數量、繁殖特性、“三場”(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分布、洄游通道以及重要經濟魚類和漁業資源等的影響;

陸生生態影響要分析水庫淹沒、工程占地、施工期及移民安置過程中對植被類型、分布及演替趨勢的影響,對陸生動物分布與棲息地的影響,對生態完整性、穩定性、景觀的影響。(3)聲環境和大氣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工程施工或交通噪聲對周圍居民(學校)及局部聲環境質量的影響。(4)社會環境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對當地交通的影響,工程施工、電站運行對土地利用的影響,電站運行對當地經濟狀況、就業機會的影響。(5)移民安置環境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對移民生活、就業和經濟狀況的影響,移民安置區土地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具體:從安置區土地承載力、環境容量等生態保護角度進行農村生產移民安置的土地適宜性評價;新建、遷建城鎮對環境的影響(污水處理廠、垃圾場選址等);遷建工礦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結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復建專項設施對環境的影響。(6)環境地質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水庫形成及電站運行對庫岸穩定及誘發地震的可能性分析。(7)對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域影響評價重點一般包括與敏感區的區位關系、對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對保護對象的影響。1.對局地氣候的影響

由于大崗山水庫水體增加和水面擴大對河谷區域降雨、氣溫、濕度等干熱氣候條件有所改善,將有利于工程區植被的修護和改善,但因為水庫為河道型水庫,其影響范圍較小,預計在庫周高差100-300m,對局地氣候的影響不大。2.對陸生生態的影響分析

大崗山水電站開發擾動地表面積不大,涉及陸生生態系統面積較小,占大渡河中游河流生態系統總面積的比例更小。大崗山水電站影響區所轄大渡河中游河段生態系統屬較大尺度空間的生態系統,體量較大,生態系統越大,內部結構層次網絡越復雜,系統的穩定性越高,抵御外界干擾和沖擊的能力就越強,因此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完整性角度來講,大崗山水電站對工程涉及河段陸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造成的影響很小。3.對景觀生態體系的影響分析

從自然規律的角度來講,大崗山水電站的開發建設使該段位大渡河河流生態系統從一條自然河流演變為人工控制河流,失去了河流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如河流水資源自然流動的河川水文學特征、流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原始特征、水域陸岸水分和物質元素循環交流等。從景觀生態的角度來講,大壩、施工道路等的建設不僅把河流切斷,還把坡面切割成塊,在這些段和塊中可能還有許多人工建筑物,加大原來景觀生態體系的人工痕跡(現已有省道211公路、輸電線路和跨河橋等),成為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混合體。4.對植被的影響

大崗山水電站建設影響的自然植被類型主要有河谷灌叢,尤其是是雅致霧水葛一清香木灌叢和少量的黃精及金合歡灌叢,其次為云南松林:栽培植被則主要是淹沒線以下的河谷階地和坡耕地。大崗山水電站建成以后,可能會由于水分狀況布局的改變而引起周圍植被發生一定的變化,尤其可能會使局部小環境變得濕潤,使旱生河谷灌叢或草叢植被類型向半濕潤的植被類型演化,但這種過程是很長的,影響也只是局部的;而對于大渡河中下游整個旱生河谷景觀不會造成根本性的改變。5.對陸生植物的影響分析

根據對重點區域的實地調查,在壩址附近海拔900~1200m約有維管束植物300種,均為河谷灌叢植被中常見的種類,不存在地方特有種,因此大崗山水電站建設不會對當地及鄰近地區棺物種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嚴重影響。

大崗山水庫形成后,將淹沒人渡河干流及支流海拔1130m以下的所有陸生植物種類,估計有300余種,幾乎都為河谷灌叢中常見種類和農耕地上栽培植物及雜草,因而水庫淹沒對當地植物種類造成的影響也甚小。

大崗山水電站評價范圍內的國家級保護植物有3種,扇蕨、岷江柏和毛紅椿,但工程建設和水庫淹沒對它們沒有直接影響。6.對陸生動物的影響

大崗山水庫的形成將淹沒河谷地帶灌叢地、部分農耕區,使原有的河流生態系統演變為水庫生態系統;同時由于農地、村落的遷移,灌叢地面積的縮小,人為活動影響的增加等,必將引起適應原有生存環境條件的陸生脊椎動物種群結構、生態分布、數量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在建設過程中及壩庫建成蓄水后,一些河谷灌叢林地、部分支溝灌叢及林地和農田區域陸生脊椎動物的棲息地將會損失,使這些環境中的陸生脊椎動物上移或遷徙它地。由于本區內環境特殊,低海拔區植被較為單一,而且多為農墾區,河谷中的陸生脊椎動物種類相對貧乏,所以對陸生脊椎動物總體影響程度相對較弱,各類相關因子不會有重大的改變。同時,水壩蓄水后,水域擴大,水流減緩,為水禽和涉禽、水生獸類(如水獺)、部分兩棲動物(包括蟾蜍)以及部分爬行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將會引起種類和數量上的增加。此外,水庫生態系統的形成,河谷的濕潤度增加,灌叢林密度也將會增加,水域鳥類與灌叢鳥類將得以發展;獸類中的小型種類,尤其是嚙齒類會有所增加。7.水生生物影響預測評價

建庫后,魚類上下游的通道被完全隔斷,水文情勢發生變化,不同程度地改變魚類的棲息環境,使魚類資源受到顯著的影響。大崗山水庫形成后,藍藻門和綠藻門、浮游動物、搖蚊幼蟲和寡毛類的生物量得到顯著增加;水生維管束植物仍將維持現在的貧乏狀況。原適應河道急流中生活的種類如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青石爬跳、黃石爬姚、壯體跳等很難在庫區生存下來,它們將向庫尾以上河段轉移;對魚類繁殖影響比較顯著,對魚類越冬有利;省級保護魚類重口裂腹魚和青石爬跳資源量將明顯下降,甚至不會出現。8.水土流失預測評價

主體工程施工期間潛在最大水土流失場所為棄渣場,其次為施工圍堰。預測時段內防治責任范圍內水土流失量將達到673.67萬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671.14萬t。工程樞紐占地區、交通道路開挖擾動區、料場開采區及施工生產生活區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發生在地表覆蓋層的開挖剝離期間,水土流失亦屬強度以上侵蝕。

移民安置過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開挖建設過程中也將在局部范圍造成較嚴重的水土流失,對這部分用地在移民安置實施過程中必須及時、有效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破壞當地生態環境。9.社會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社會經濟影響

建設期大量施工人員的生活需求將主要由當地農產品及服務滿足。以施工人員每人每月平均消費200元計,施工期間,平均每年使當地消費額增加1320萬元以上。消費需求的猛增,將促進當地(特別是挖角鄉集鎮)農業、餐飲業和其他服務業的發展,利于地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2)水庫淹沒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大崗山水電站庫區兩縣淹沒影響的人口、耕地占兩縣總人口、耕地面積的比例較小,但是就對庫區各鄉淹沒影響而言,影響則相對較大,因為淹沒影響的河谷地帶是庫區各鄉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好、經濟發展相對成熟的地方。

大崗山水電站水庫淹沒影響雖然給當地造成一定損失和不便,但隨著電站開工、移民及工程建設資金的投入,將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兩縣的部分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3)生態環境用水

由于龍頭石水電站先于大崗山水電站建成發電,因此大崗山水電站壩下即為龍頭石庫區,由于大崗山水庫為日調節運行,不會改變龍頭石水庫入庫徑流的年際,年內和月內水量分配,大崗山電站與龍頭石水電站聯合運行對系統進行日調節,龍頭石水庫及壩下河段水文情勢受龍頭石水電站日調節運行控制。根據《四川省大渡河龍頭石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龍頭石水電站在非汛期日調節期間采取單臺機組帶基荷運行的方式下泄生態流量。在此期間,單臺機組基荷(保證率為45%)為78MW,發電引用流量(即下泄流量)為165.4m3/s。可完全保證下游生態用水要求。”(4)對人群安全與健康影響

工程建設期間外來施工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較多,高峰期施工人數達到9108人,因工區人員集中,人口密度增大,肝炎、痢疾等當地常發病的發生和相互感染的可能性也將增大,對施工人員和當地居民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可能帶來其他疫源性疾病。

由于大崗山水庫為日調節水庫,水庫水位頻繁消落,水庫日常消落10m,因此消落帶落出水面以后不能生長雜草;即使部分庫灣水流平緩有利于蚊幼蟲的滋生,但是水庫魚類增多,蚊幼蟲被魚苗吞食:另外,根據《大渡河龔嘴電站水庫環境影響考察報告》,類比龔嘴電站建成前后庫區人群健康影響,預測大崗山庫區瘧疾發病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下降,當然這種下降不能完全歸于電站興建,而主要是將依靠積極防治的結果。

此外,由于鼠類具有隨人群遷移而遷移、集聚的特性,也易誘發鼠傳疾病,對移民和周圍居民身體健康威脅較大,需在移民搬遷期間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予以防治。(5)對基礎設施的影響

大崗山水電站水庫淹沒和占地涉及的專項設施均在工程完建前進行一次性賠償或改復建,因此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影響較小。

但因大崗山水電站施工期物質運輸量大,對外交通主要依靠省道211公路,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容易在施工期造成旅游交通堵塞。(六)移民安置部分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移民安置區

由于大崗山水電站移民安置點較分散,規模較小,因此經預測移民安置點生活污水對地表水水質影響很小;移民安置區生活垃圾中有機物質多回田或飼畜,僅余少量無機垃圾,但由于安置點較為分散,若不做好垃圾收集與處理的工作,任其散亂堆置,將影響村容及環境衛生;移民安置區將改土改田,產量將大幅增高,但不可避免會新增水土流失;受移民安置影響的植被以荒草地為主,因原荒草地植被稀疏、組成簡單,原有植被類型在附近區域廣有分布,移民安置對陸生植被資源及種群不會造成顯著影響;縣內移民安置區氣候、土壤、水域及傳染病流行情況環境與原居住地相似,傳染病種類不會有明顯變化,而集中安置區更合理的區域規劃、更完善的配套設施、更好的水源及衛生條件將有利于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外遷移民生產、生活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在安置初期,因缺乏足夠的預防、防疫經驗,容易受到當地傳染病的感染,需加強疫情監控、防疫與治療工作。2.專項設施復建環境影響

本工程需復建省道211(挖角一得妥段)長度22.776km(其中位于樞紐工程建設征地區內2.38km),復建田灣河對外公路長度4.80km,復建新華村連接公路長度5.99km;需復建沙嘴電站和雨灑河電站,以及其他輸電線及通信光纜等。在專項設施改復建過程中,占壓和開挖將擾動地表,產生新的棄渣和開挖面,若不采取有效的工程防護措施和施工跡地恢復措施,會加劇當地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七)對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影響預測

大崗山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符合《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功能劃分和保護培育規劃,對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影響在采取相應措施后均可得到有效減免,不涉及任何重點保護對象,不會改變風景名勝區的結構和功能,不會影響景區的景觀視線完整性和暢通性,對外圍保護地帶的影響在可承受程度之內;同時電站開發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外圍保護區的開發建設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只要注重大崗山水電站建設對風景名勝區的影響控制和保護措施,通過電站建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和保護庫區水域,電站建設同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與保護是可以互為促進,協調雙贏的。

(八)環境風險評價通過對水庫富營養化風險、森林火災風險和壩下地表水污染風險評價分析可知,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情況下,大崗山水電站發生環境風險的幾率較小。五、環境保護措施分析:

根據影響分析預測結果,結合環境敏感對象及環境保護目標,按施工期、運行期分樞紐部分、移民安置區提出各項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由于水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要求達到了初步設計的深度,因此,要求該階段的環評報告書中的各項措施也應與工程主體設計深度相協調,包括:保護的對象和目標、措施的內容、設施的規模及工藝、實施部位和時間、實施的保證措施、預期效果的分析等,在此基礎上概算環境保護投資,并編制環境保護措施布置圖及有關措施設計圖紙。電站的影響方式不同,對應的環保措施也不同。總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對策措施:水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生產廢水(尤其量大的砂石骨料加工系統廢水)、生活營地生活污水處理措施,處理能力要考慮施工期高峰期。庫底清理應提出水質保護要求。運營期,有下泄低溫水影響下游農業生產和魚類繁殖、生長的,要提出分層取水和水溫恢復措施,并從工程設計和管理上給以保證;造成減脫水河段,要根據當地生產、生活、生態以及景觀需水的要求,統籌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確定生態流量,并有泄水建筑物以確保生態流量下泄。陸生生態保護措施:對珍稀瀕危、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物種、名木古樹提出工程防護、移栽、引種繁殖栽培、種質庫保存及掛牌保護等措施。工程施工和移;底安置損壞植被,應提出植被恢復與綠化措施;珍稀、瀕危陸生動物和有保護價值的陸生動物的棲息地受到破壞或生境條件改變,應提出預留遷徙通道或建立新棲息地等保護及管理措施。對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生態保護措施方案分析并進行優化。水生生態保護措施:根據保護對象生態習性、分布狀況,結合工程建設特點和所在流域特征,對受影響的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特有或土著魚類、經濟魚類等水生生物提出增殖放流、過魚設施、棲息地保護、設立保護區、跟蹤監測、加強魚政管理等措施。對所提的措施分析實施效果,并對其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推薦最優方案。氣環境和聲環境保護措施主要針對敏感保擴目標提出相應對策措施,施工期側重于管理方面。監測和監控管理計劃:要提出工程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監測、監控計劃,環境保護管哩制度,工程施工期環境監理內容。移民安置區措施:重點考慮安置區特別是集中安置點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措施,生產及生活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水源)、遷建企業、復建工程(如公路、水利復建等)等過程中需采取“三廢”治理、生態保擴(包括水土保持)等措施,遷建企業時需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如屬“十五小”等企業應關停并轉。(一)環境保護措施項目

施工期產生的生產廢(污)水和生活垃圾,通過對砂石骨料生產廢水采取“絮凝+濃縮+脫水+回用”,混凝土拌和樓洗滌廢水采取沉淀處理,修理系統含油污水采用“絮凝沉淀+成套油水分離設備”,生活污水采用二級生物處理“SBR”工藝,生活垃圾處理采用運往石棉縣垃圾填埋場的方式。施工期粉塵對挖角鄉集鎮有一定影響,在優化施工工藝、盡量采用除塵設備的同時,采取灑水降塵、濕法破碎等措施后,挖角鄉集鎮受到的影響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施工交通噪聲、廠房砂石加工系統噪聲、挖角渣場堆渣及回采噪聲以及其他施工機械噪聲對附近的挖角鄉小學和居民影響明顯,除將小學和幼兒園搬遷到噪聲干擾范圍外,還需采用公路隔聲墻、設備隔聲罩、限制施工作業時間和范圍等方法保障居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對于施工期人群健康,采用衛生防疫、加強環境衛生和食品衛生管理等措施進行保護。對于挖角鄉集鎮居民安全,采用預警系統、警示牌、安全教育等保護措施。對于基礎設施影響減免措施,采用提前改建和交通管制等措施。對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制定出了以工程措施為主、生物措施為輔,永久措施與臨時措施相結合的防治體系,主要包括渣場擋渣、防洪、防淘、排水等工程措施,種草綠化等植物措施,從而使工程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對生態環境擬通過設立生態警示牌,加強宣傳教育和施工管理,施工跡地恢復植被,進行魚類增殖放流等預防、恢復與減免保護措施,加強漁政管理。對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措施除各環境要素保護措施外,要求開關站等地面建筑物的造型設計盡量與周圍自然背景相和諧。(二)移民安置部分

結合安置區實際情況,選用修建戶用沼氣池處理安置區生活污水,各安置點生盾垃圾運往各縣垃圾場處理。對于移民人群健康,通過采取新址衛生清理、飲用水源選擇及保護、疫情預防和完善衛生機構等措施進行保護。

移民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庫區專項設施復建工程分別采取“三廢”治理、水土保持、施工期環保宣傳教育和管理等措施減免其不利環境影響。六、結論及建議分析:

結論應對整個報告明確工程建設是否存在重大環境制約因素,其建設的環境可行性。

建議主要針對后續工作,如樞紐工程部分環保水保技施設計、環保監理及水保監測,移民安置區及專項設施復建的環評及環保措施設計等提出相關建議。1.結論

本工程的興建對環境既有有利影響也有不利影響,在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可使不利影響得到較大程度的減緩,使環境影響降低到自然與社會環境可承受的限度內。從環境保護角度認為,只要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保護,大崗山水電站沒有重大環境制約因素,其建設是可行的。2.建議(1)建議結合工程實際進度及時開展環保措施設計工作,嚴格遵循環保措施“三同時”制度,并落實相應費用。(2)本工程專項設施復建工程量大,為切實做好庫周省道211公路等專項設施復建的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建議下階段在單項設計過程中,開展相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3)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落實環境監理和水土保持監測。(4)鑒于現階段移民安置僅達到方案規劃階段,下階段隨著移民安置工作的深入,需進一步調整、優化或補充移民安置區環境保護措施。(5)與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相協調,共同監督工程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對開發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保護好工程周圍的旅游資源和設施,實現保護和開發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環境保護法》第41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1.水電工程的工期組成分幾個階段?答:準備期、籌建期、主體工程建設期、完建期。2.某環評單位在進行某水電站的環評現場調查時,發現該電站在做“三通一平”的施工前期工作,環評單位應如何反應此事?(BDE)A.認為該項目已經違法開工,停止環評工作。B.了解該項目是否已經編制了施工準備期的環評報告書(表)及環保主管部門審批情況。C.“視而不見”,環評報告書編制時忽略或隱瞞該事實D.通過了解發現該項目已開展施工前期的環評工作并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報告書編制中對此有所反映,并闡述、分析已開展工程措施的落實情況。E.通過了解發現該項目施工前期未進行任何環評工作,向有關部門上報反應此事。3.簡述開展引水式電站工程的環評工作應重點關注的問題。答:對于引水式等水電開發方式,重點應明確減脫水河段的長度,評價對該河段生態、用水單位、景觀的影響,落實泄水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