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復習課件_第1頁
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復習課件_第2頁
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復習課件_第3頁
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復習課件_第4頁
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圖片一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圖片二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2)卓別林。特點:故事情節簡潔明快、動作夸張生動。

成因:電影發明初期,由于技術所限,影片還是無聲影片,因此要求演員必須以簡潔明快的故事情節和夸張的動作語言來吸引觀眾。

(3)電影發明之后,在1927年之前全是無聲電影,格里菲斯對電影制作和攝影技術進行過重大改革,卓別林是這一時期電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隨著影響與聲音結合的技術日趨成熟,有聲電影崛起;電影是電視的先導,1926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20世紀中期世界建立了衛星電視轉播站,通過衛星向全球直播。

(4)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電視為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已經成為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17、(1)默片時代。因為1927年以前的電影全是無聲電影。盧米埃爾兄弟、格里菲斯、卓別林。(4分)(2)原因:濃厚的商業氣息,迎合大眾時尚,投入大量資金,采用大制作、高科技、名導演和大影星。(3分)作用:使許多影壇新秀得以名揚天下,也使現代電影藝術更加繁榮昌盛。(2分)(3)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商業利益的驅動;許多科學家的不斷努力。(3分)

第四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1)了解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呈現的主要流派及其主要成就,用史實說明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影響;(2)了解19世紀以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3)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總體特點(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4)了解影視藝術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舉例說明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課標要求:復習策略

學習本單元內容時應注意三個聯系,一是聯系本模塊的其他單元,把握其規律;二是聯系政治經濟背景,掌握其特征;三是聯系語文等學科知識,理解其內涵。從歷史的角度閱讀文學藝術作品,結合文學藝術成果產生的背景和自己的現實生活,認識人類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樹立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家、各民族不同文化傳統的價值觀念。19世紀: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20世紀:現代主義

一個理論: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表現。文學藝術反映了政治的演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反過來又影響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一、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的主要流派:

19世紀以來西方的文學流派流派時間背景特點代表回避現實,憧憬未來,發掘人的感情世界;想像力豐富的構思和跌宕起伏的情節。

細節描寫,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真實反映社會,暴露黑暗,批判現實罪惡塑造英雄與正面人物。集中表現自我;采取反傳統的形式,很難理解其中的因果關系。浪漫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現代荒誕派戲劇拜倫、雪萊、雨果、海涅等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等貝克特等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19世紀以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對現實失望社會矛盾日趨復雜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一)浪漫主義文學1、背景:

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是劇烈的革命、頻繁的戰爭,腐敗的政治,使啟蒙思想家曾經渴望的“理性王國”一時幻滅。文學家藝術家轉而關注和表現人的內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義。2、代表作:英國雪萊的《西風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英國拜倫的《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唐璜》法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現實與浪漫相結合)德意志海涅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1、背景:

19世紀后,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文學藝術家開始對社會現實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現實主義開始風行。2、代表作:法國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英國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法國司湯達的《紅與黑》俄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俄國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挪威易卜生的劇本《玩偶之家》英國蕭伯納的《蘋果車》法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19世紀20世紀

20世紀,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文學曾經繁榮一時。20世紀上半期,蘇聯文學高度繁榮。高爾基的小說《母親》和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響。20世紀蘇聯文學(三)現代主義文學1、背景: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不斷的經濟危機帶來了大動蕩和大變化,使西方文學藝術產生重大變化,現代主義文學興盛起來。2、代表作:美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法國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19世紀以來美術的主要流派:二、美術的輝煌19世紀:新古典主義美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美術(19世紀30年代前后)現實主義美術(19世紀中期)印象畫派(19世紀后半期)20世紀:現代主義美術(二)輝煌成就:宏觀把握:你知道19世紀以來美術有什么流派嗎?自主復習其產生的歷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特征。19世紀以來繪畫藝術(一)新古典主義美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二)浪漫主義美術(19世紀30年代前后)(三)現實主義美術(19世紀中期)(四)印象畫派(19世紀后半期)(五)現代美術(20世紀以后)特點:理性、嚴整、和諧。背景:法國大革命動蕩年代。追求英雄主義精神。代表:大衛《馬拉之死》、《拿破侖加冕》特點:強調色彩,注重感情。背景:拿破侖統治結束后,對“理性王國”失望。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特點:表現社會現實。背景:資本主義統治鞏固,弊端暴露。代表:米勒《拾穗者》、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特點:強調光色、個人感受。背景:資本主義上升階段,光學科技。代表: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特點:反傳統,反理性,重視內心。背景:戰爭、經濟危機、工業化快節奏、科技發展。代表:畢加索《格爾尼卡》(一)19世紀以來音樂的主要流派三、音樂19世紀:古典主義音樂(18、19世紀之交)浪漫主義音樂(19世紀初興起,19世紀中葉鼎盛)民族音樂(19世紀中后期)印象派音樂(19世紀后半期)20世紀:現代音樂(20世紀以后)

爵士樂(一戰后——二戰前)搖滾樂(二戰后)(二)音樂代表作及歷史地位(1)時代性、多樣性(特點)

貝多芬早年由于受到啟蒙運動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他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其作品充滿了時代精神、蘊涵著革命的力量。特別是《第三(英雄)交響曲》以及《第五(命運)交響曲》,都以英雄為主題,表達了斗爭勝利后的快樂,激發著人們的斗志,激勵著人們與命運斗爭。

隨著社會的變革,在現實的的感染下,貝多芬后期的作品開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更多地描繪了自然美景與人的心靈。《第六(田園)交響曲》中透著農村淳樸的田園氣息,表達了對農村的熱愛。《第九(合唱)交響曲》是“音樂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杰作”。1、從古典主義音樂到浪漫主義音樂(2)貝多芬的歷史地位:(1770—1827)德國人。他是一個承前啟后式的人物,即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新的高峰,又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2、浪漫主義音樂特點:注重抒情性、自傳性和個人心理刻畫的形式,突出個人感受。代表作:①《藍色的多瑙河》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圓舞曲之王”。②歌劇《茶花女》威爾第(意大利)③歌劇《卡門》比才(法國)3、民族音樂特點:弘揚本民族特性代表作:芭蕾舞劇《天鵝湖》柴可夫斯基(俄)4、印象派音樂

背景:受印象派繪畫影響特點:強調音響和音色;捕捉人對外部世界的瞬間印象。代表作:德彪西(法)1892年《牧神午后·前奏曲》;1887年管弦樂曲《春》。5、現代音樂特點:輕松活潑,通俗易懂代表:爵士樂(一戰后——二戰前)搖滾樂(二戰后)電影誕生默片時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