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自我負責》教案_第1頁
13《自我負責》教案_第2頁
13《自我負責》教案_第3頁
13《自我負責》教案_第4頁
13《自我負責》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1.3《自我負責》教案課題自我負責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到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能夠自省自律,避免做錯事,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良好品質。能力目標培養自己的責任感,鍛煉和增強自己的負責任的能力。知識目標理解個人對社會負有責任;認識個人行為與后果的關系;懂得如何培養責任感。教學重點懂得少年的責任。教學難點責任的含義;理解“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學方法討論法、啟發法、個案探究、講練結合等。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漫畫導入:分析漫畫《誰的責任》(以近段時間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為背景)對此漫畫中當事人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AD)A.他們沒有做到對他人負責

B.他們應承擔責任,但不用吸取教訓

C.他們推卸責任是在維護企業的利益

D.他們應對因自己錯誤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擔責任,同時應該吸取教訓二、講授新課:1.出示圖表配合講解“人對社會有責任”。作為人,我們的生存離不開社會,要從社會中取得物質、精神和情感的滿足。在獲得這一切的同時,人對社會就有了相應的責任。2.出示文段與圖片,講解“成長帶來責任”。在無知的幼年,我們還沒有責任意識和能力。但隨著我們逐漸長大,越來越具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能力,這時我們應承擔的責任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小結:隨著我們的成長、成熟,我們應承擔的責任也將越來越多。(畫線)(板書)一、成長帶來責任3.分享“人生故事”:《打碎玻璃自己賠》。一個12歲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時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鄰居要求按照原價賠付13美元。當時是1920年,13美元可以買125只母雞。回到家,父親問明原因后說,自己打碎的就得自己賠。因為孩子自己沒有錢,于是父親就先借給他13美元,并約定一年后還清。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這個孩子靠擦皮鞋、送報紙掙錢,終于把13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孩子長大后成了美國政壇上的風云人物,他就是里根。思考:這個少年應該賠錢給鄰居嗎?為什么?小結:應該。人的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后果。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打碎玻璃)負責。4.出示圖表配合講解“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人們的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后果(這后果或者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或者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損害)。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使自己的行為產生好的后果,對他人和社會有益,避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事)。有責任感的人,對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認識,勇于承擔應負的責任,不推諉,不逃避,能夠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錯事。(畫線)5.講解“心靈導航”:那么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承擔起哪些責任呢?主要有以下四種:(板書)二、少年的責任(1)對自己負責——努力學習,塑造自我。自己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自己的責任是首要的。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學習階段,自我負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重要責任。努力學習就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怎樣做人做事,怎樣學習娛樂,怎樣交朋結友……(畫線)(2)對他人負責——關心愛護和幫助他人。對他人(如父母、師長、同學、朋友),我們有責任關心、愛護和幫助他們,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3)對集體負責——為集體增添榮譽和力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集體給我們友情、支持和榮譽,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個成員,對集體是有責任的。應該熱心為集體服務,用自己的行為為集體增添榮譽和力量。(4)對社會負責——以良好行為創造美好的社會。一個美好的社會是由許許多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創造的。如果人們都只顧自己,不關心社會,社會就不能發展進步,個人也不會有美好前途。個人行為影響社會,良好行為促進社會發展,不良行為阻礙社會發展。(例如,,以行動支持環保,為有需要的人捐款……)6.研討“班級風景”(P22-23)閱讀“探究園”(P22)“班級風景”中《“這與我無關”嗎?》的四個場景,然后小組討論P23的1、2題。小結:小湖沒有認識到做作業(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小順則忽略了他對家人(奶奶)的責任,小加是缺少對班集體的責任,而小成則是忽視自己作為社會成員應承擔的責任。歸納小結:“少年的責任”(作為中學生要承擔的主要責任)三、鞏固知識,堂上練習教后記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懂得了成長給我們帶來責任,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知道了我們少年的責任有哪些。引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導入新課題: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二、講授新課:(板書)三、做有責任感的人那么,我們怎樣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進一步要學習的內容。1.案例探討。材料一:一輛在繁華鬧市中失控的公交車,撞死一人后又和幾輛車相撞,最后撞在路旁的樹上停下來,車毀人傷。公交車因何橫沖直撞?原因是司機正和一個乘客在車上扭打。當這位肇事司機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忘記了我正在開車。”材料二:一名公交車司機叫黃志全,在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中最后一分鐘,做了三件事:一、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手動剎車閘。二、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三、將發動機熄滅,確保了車、乘客和行人的安全。問:(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黃志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2)對比文中兩位司機的行為,你贊同哪位的人生態度?那是什么樣的人生態度?※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形成清晰的責任意識,懷著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使自我負責成為做人的基本原則。2.個案研討:“沉默”(1)指導學生細讀材料。(2)思考問題1:小杉保持沉默,可以理解嗎?小杉為自己的辯護有道理嗎?(3)思考問題2:如果你是小杉,你認為怎樣做才合適?分析:小杉的例子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杉的態度和做法也是一些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采取的。小杉無意中打碎了商店的杯子,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這個后果是她的行為造成的。小杉缺乏責任意識,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找各種借口為自己辯護。她的沉默是在逃避責任,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態度。她應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任,勇于承擔責任:主動向售貨員承認過錯、賠禮道歉,并作出賠償。※勇于承擔責任,并接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當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了某種不良后果,無論是自己的錯誤還是無意中的過失,都應該勇敢地承擔責任。逃避或推卸自己的責任,如果是小事,至少有損人格;如果是大事,還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嚴重的后果。3.分析“不同選擇,不同結果”。情景一:李杰清晨上學,忘了戴校卡,被值日生攔住,回去拿,還是往里闖?情景二:語文課討論時間,同學欲與李杰攀談,是偷偷聊天,還是力勸同學遵守紀律?情景三:中午,李杰去食堂小賣部買東西,卻因為秩序混亂,屢屢被別人擠到一邊,心里很氣憤。情景四:下午放學,同學邀請李杰去打球,可是李杰是值日生,到底是先打球還是先做值日呢?※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要學會全面考慮問題,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的后果有正確預測,爭取好的結果,避免不良后果。※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頭腦發熱,魯莽行事;不稀里糊涂,盲目行事。懂得“三思而后行”。4.知識歸納:怎樣培養做人的責任感呢?5.贈送“責任名言”。6.閱讀“實踐與評價”《她有責任嗎?》。(P26)小組討論:在這件事情上,小燕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嗎?為什么?分析:(1)在父親做違法的博彩生意時,小燕放棄對是非的判斷,盲目追隨父親做違法的事。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雖然在父親身上,但是小燕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定的責任。如果她當時具有分辨能力,有自我負責意識,即使不能勸阻父親,也不去追隨,就不會造成這種后果。(2)要學會對事物做是非善惡的判斷,懂得事物的因果關系,先思考,后行動,對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