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地理背景_第1頁
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地理背景_第2頁
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地理背景_第3頁
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地理背景_第4頁
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地理背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黃土高原地理背景

水土流失是指在外力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遭受的破壞及損失,包括水土表層侵蝕及水的損失,是土壤侵蝕的主要形式。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水土流失的地區主要有哪些?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等耕墾歷史悠久的地區和丘陵地帶,以黃土高原最嚴重。

一、黃土高原的地理環境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橫跨青、甘、寧、內蒙古、陜、晉、豫7省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積3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1000~2000米除若干石質山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層黃土覆蓋植被多為次生灌叢、矮林,覆蓋率低,許多地方地表裸露。太行山長城秦嶺烏鞘嶺35°40°100°105°110°115°黃土高原區的位置和范圍40°N34°N1100E1050E一、黃土高原的地理背景讀圖3-1P26(1)范圍: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2)包括省份:青、甘、寧、內蒙古、陜、晉、豫七個省區(3)面積:總面積30多萬KM2,水土流失面積27萬KM2,占90%。1、基本概況

黃土高原的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盤山以東到呂梁山西側,黃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間,最厚在蘭州,達300米以上。黃土分布的面積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黃土粉塵搬運、堆積示意圖(風成說)黃土高原的地貌(圖片點擊可放大)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

不同的類型顯示了黃土地區被侵蝕的不同程度黃土塬:由厚層黃土組成、面積較大,頂部平坦,侵蝕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區。返回黃土梁:條狀延伸的黃土地貌類型返回

黃土峁:呈穹狀或饅頭狀的黃土丘陵。二、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的兩個表現黃土高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黃土高原的環境遭到破壞后,恢復困難二、脆弱的環境位置特殊——過渡性平原→山地、高原沿海→內陸濕潤→干旱森林→草原農業→牧業1.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內因外因表現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處于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從沿海向內陸過渡、從濕潤向干旱過渡、從森林向草原過渡、從農業向牧業過渡的地區,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交錯,自然環境條件不夠穩定。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如濫墾、濫牧、過樵、過牧地質地震災害、水旱災害和氣象災害比較頻繁和嚴重(例子)黃土高原自然災害舉例1920年寧夏海原發生8.5級地震,震中區內建筑物幾乎全被震倒,共造成20多萬人死亡,僅海原縣即死亡7萬余人。1965年陜北、晉西大旱,榆林地區近百萬公頃農田幾乎顆粒無收,調糧1.5億多千克才緩解災情。1983年甘肅省東鄉縣灑勤山南坡發生大型快速滑坡,造成220人死亡,5000多間房屋和200多公頃農田被毀。二、脆弱的環境自然環境條件不穩定,災害頻繁、嚴重地質、地震災害、水旱災害氣象災害、水土流失、土壤侵蝕二、黃土高原脆弱的環境2.環境遭到破壞后恢復困難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歷史記載環境逐漸惡化人類活動加劇人口增加植被減少氣候變干土壤被侵蝕恢復困難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人口增加人類活動加劇植被減少氣候變干土壤遭到侵蝕三、尖銳的人地矛盾農業墾殖歷史悠久,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銳農業墾殖早,易農地區早已開墾人口增長,土地資源壓力大傳統的耕作技術、方式不能增產增收惡性循環生態經濟墾劈自然條件差、生態系統脆弱的邊際土地開辟陡坡毀林毀草人口增長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人均耕地減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壞植被土地退化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下降擴大開荒面積,要更多勞力人口增長和開荒惡性循環示意圖人口增長人均耕地減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壞植被土地退化自然災害頻繁農業單產不穩不高開墾荒地毀林開荒破壞生態平衡需要更多勞力人口繼續增加下一頁人口快速增長人地矛盾尖銳放羊娃的故事記者“你為什么放羊?”答“賺錢。”“賺錢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一碗水,半碗沙1.水帶走了什么?對當地環境和人類活動有何影響?2.帶到了哪里?對那里的環境和人類活動有何影響?思考破壞土壤肥力,造成農業減產加劇溝壑發展,威脅工礦交通設施安全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淤積江河湖庫,(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加劇洪澇災情影響水資源合理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