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冰心“福州三大才女”林徽因廬隱福州冰心/林覺民故居福州三山公園塑像李唯建(1907-1981四川成都人。1925年清華大學吳文藻(1901-1985),江蘇江陰人。1917年考入清華。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博士。梁思成(1901-1972)廬隱生平與創作(1899~1934)
1.感傷的童年時代:
1899年5月4日出生,原籍福州閩侯縣南嶼鄉嶺東村。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父黃寶瑛,清光緒十四年舉人,母親是一個不曾讀書的舊式女子。出生時恰逢外祖母去世,被視為不祥之物。1901年父親前往長沙任知縣,黃英隨行,不被喜歡。1903年父親因心臟病在長沙去世。寄居在北京舅家,受盡歧視。1909年入教會慕貞書院小學部住讀,學習單調嚴酷。2、快樂的求學生涯1912年入北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小,1913年入師范預科。1917年畢業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國立高等女子師范專科學校國文部。女高師的才女們馮沅君1917年考入國文部1922年考入北大國學門研究生1923年秋天創作《隔絕》1929年與清華大學研究院陸侃如馮沅君(1900—1974)蘇梅(雪林)(1899-1999)1919年安慶省立安徽女師附小教書結識廬隱1919年二人結伴同行考入女高師國文系1921年秋赴法國里昂海外中法學院925年提前回國與張寶齡完婚1934年8月作《關于廬隱的回憶》石評梅(1902—1928)陸晶清(1907—1993)
1919年考入女高師體育科1923年畢業任教女高師附中1925年高君宇病逝1928年9病逝,廬隱作悼文1922年秋考入女高師國文科1924年與石評梅共編《《婦女周刊》1926年共編《薔薇周刊》1928年回京料理石評梅喪事,入女師大語文系1931年赴日與王禮錫結婚女高師“四公子”1929年春,程俊英(左一)與廬隱(中)羅靜軒合影時年28歲陳定秀王世瑛“班刊”《文藝會刊》蘇雪林《戲贈本級諸同學》:“子昂翩翩號才子,目光點漆容顏美,圓如明珠走玉盤,清似芙蓉出秋水(陳定秀)。亞洲俠少氣更雄,巨刃直欲摩蒼穹。夜雨春雷茁新筍,霜天秋淮搏長風(黃英君自號亞洲少俠)。橫渠(張雪聰)肅靜伊川少(程俊英),晦庵(朱學靜)從容陽明峭(王世瑛),閩水湘煙聚一堂,怪底文章盡清妙。”以詩句來形容“四公子”中定秀之美、廬隱之雄、世瑛之俏、俊英之少。陳定秀、俊英、廬隱、世瑛四人志趣相投,學術相討,生活相共,衣服相同,時人稱為“四公子”。為表達她們的友誼,四人各做了一套式樣、顏色、布料相同的衣裳:上面淺灰色的罩衫,下面黑色綢裙,裙子中間橫一道二寸寬的彩色緞花邊。1919年3月李大釗在《倫理學》課上倡儀同學演反對封建婚姻的話劇,馮沅君首先提出與程俊英等討論決定,以《孔雀東南飛》為底本,經國文班同學集體創作,改編為五幕話劇,發表于陳大悲主編的《戲劇》雜志上。李大釗親自擔任導演,陳大悲為之助手。程俊英扮演劉蘭芝,馮沅君扮演婆婆,孫貴丹扮演焦仲卿,陶玄扮劉兄,陳定秀扮小姑,公演四天,影響深遠。當時李大釗擔任《社會學》和《女權運動史》課程,介紹馬列主義的理論、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世界勞動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動態。1923年,廬隱以“四公子”生活為題材,創作小說《海濱故人》,小說中露莎、云青、玲玉、宗瑩分別指廬隱自己、王世瑛、陳定秀和程俊英。其中梓青是郭夢良。喜歡云青的趙蔚然是鄭振鐸。1924年王世瑛在父母包辦下,嫁給了比她大十多歲、后來成為政客的張君勵(徐志摩之妻張幼儀的哥哥)。1945年王世瑛因難產在重慶去世。1924年陳定秀與程樹仁(程俊英的叔叔)婚后不幸,丈夫遠去臺灣,一人撫育4個孩子,1952年病逝。1990年的夏天,年逾90的華東師大古典文學教授程俊英回想廬隱、王世瑛、陳定秀的遇人不善和英年早逝,不勝感慨,創作《海濱故人》的續篇《落英繽紛》。3、漂泊的教書生活1917年畢業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22年大學畢業后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后回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4、驚世駭俗的婚戀1916年與林鴻俊訂婚,1921年解除婚約。寫成文言小說《隱娘小傳》。1923年夏,她不顧家庭、朋友的反對和強烈的社會輿論,與有夫人的郭夢良南下在上海一品香旅社舉行了婚禮。蘇雪林“不應當拿平凡的尺,衡量一個不平凡的文學家?!?925年10月郭病逝,留下只有10個月的女兒。隨后的幾年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后逝世,被悲哀浸透。1928年結識比她小8歲的清華大學的學生—樂天派青年詩人李唯建。1930年秋東渡日本結婚?!对弃t情書集》1934年5月在上海死于難產,年僅36歲。廬隱與李唯建廬隱與郭夢良5、豐碩的文學創作1920年開始創作,有新詩、有雜論。筆名廬隱,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意,不愿人們識其內心世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文學研究會是新文學運動中成立最早、影響和貢獻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園來今雨軒成立,由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郭紹虞、朱希祖、瞿世瑛、蔣百里、孫伏園、耿濟之、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等十二人發起,廬隱為第13號會員。文學研究會成立合影1921.1.4右起,前排:易家鉞、瞿世英、王統照、黃英、楊偉業、郭夢良《一個著作家》(《小說月報》1921-2月10日第2卷第2號,小說)《或人的悲哀》(《小說月報》1922-12月10日第13卷第12號,小說)《麗石的日記》(《小說月報》1923-6月10日第14卷第6號,小說)《海濱故人》(《小說月報》1923-10月10日第14卷第10號、12月10日第14卷第12號,小說)《前塵》(《小說月報》1924-6月10日第15卷第6號,小說)《勝利以后》(《小說月報》1925-6月10日第16卷第6號,小說)《海濱故人》(商務印書館1925年7月初版,短篇集)《郭君夢良行狀》(《時事新報·學燈》,1925年12月7日,祭文)主要著作年表《靈海潮汐致梅姐》《小說月報》1926-11月10日第17卷第11號,散文《何處是歸程》《小說月報》1927-2月10日第18卷第2號,小說《曼麗》(1928年,北平文化學社)《石評梅傳略》《世界日報》,1928-12月《石評梅女士紀念特刊》,傳記《歸雁》(《華嚴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8期,小說)《云鷗情書集》(廬隱、李唯建合著)(神州國光社,1931-2月初版,書信集)《女人的心》(1933年,上海四社出版部,中篇小說)《象牙戒指》(未完)《小說月報》1931-6、7、8、9、11、12月10日第22《象牙戒指》(商務印書館,1934-5月,長篇小說)《火焰》(1936,北新書局)論集:《婦女的平民教育》(1928,上海商務印書館)遺譯:《格列佛游記》(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選集:《雨夜》、《廬隱短篇小說選》(姚明達編,1935年)《廬隱選集》(徐沉泗、葉忘憂編,1936年,中央書店)《廬隱創作選》(少候編,1936年)《廬隱佳作選》(巴雷編,1941年,上海新象書店)廬隱以60多個短篇,4部中長篇小說成為五四第一高產女作家?!逗I故人》:由“心理問題小說”轉向自敘傳抒情小說的界碑《象牙戒指》:創作的藝術高峰廬隱印象程俊英《回憶廬隱二三事》她身材短小,面容黃瘦,使我不禁產生一種莫名的“身世飄零”之感。我欣賞她為人爽朗,對友誠懇。作文一氣呵成,不加藻飾,字跡遒勁,確有才華。她好代同學抱不平,自名“亞洲俠少”,特別對同學中有戀愛婚姻問題者,必挺身相助,故被同學所敬重。廬隱、世瑛、定秀和我四人年齡相仿,她們三人都是一八九九年生,二十一歲,我十九歲。陳定秀是蘇州人,我們三人都是福州同鄉。有抱負,有志氣,有毅力,這是四人相同的,所以很快就成了好友。廬隱說:“我們四人不但志同道合,而且都懂得人生真諦。我們四個人就象戰國時代的四公子,我是孟嘗君,他有狡兔三窟。我的三窟是教師、作家、主婦?!薄敖虝俏业穆殬I,寫作是我的副職,結婚當主婦也是不久將來的事,這就是孟嘗君的狡兔三窟?!薄斑^去我們所理想的那種至高無上的愛,只應天上有,不在人間。你問我婚后的情況,……一言難盡……此豈理想主義者之過乎!”課余之暇,和評梅談心、抽煙、喝酒、哭泣。后來廬隱又和陸晶清同學到我家來,仍舊抽煙、喝酒、哭泣,比前更加憔悴。她對靜軒說“生命是我的,過去的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后我愛怎么做就怎么做,誰也管不了。”她一生追求純潔的、真摯的愛情,不顧禮教的束縛,輿論的非議,魄力之大,非常人所及。但理想畢竟是虛幻,現實終于難逃避,她的婚姻史是坎坷的。廬隱第一次給我的印象,似乎不怎樣動人,身材短小,臉孔瘦而且黃,而且身在客中,常有抑郁無歡之色,與我們談話時態度也很拘束。廬隱到了北京以后好像換了一個人,走路時跳跳蹦蹦永遠帶著孩子的高興。談笑時氣高聲朗,隔了幾間房子,還可以聽見。她同舒畹蓀一樣(即《海濱故人》中之蘭馨),說話時總要夾幾句罵人的話,“屁”字整天掛在口邊。這個極不雅馴的字由她說出來竟變得很有趣。廬隱雖然不大用功,功課成績卻常列優等。廬隱外表雖然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或驕傲得難以教人親近,其實是一個胸無城府,光明磊落的人。廬隱印象蘇雪林《關于廬隱的回憶》她做小說也像功課一般從不起草,一支自來水筆在紙上颼颼寫去,兩小時內可以寫二三千字。但她的小說雖然氣機流暢,筆致爽利,而結構不甚曲折,意境也不甚深沉。生在20世紀寫實的時代卻憬憧于中世紀浪漫時代幻夢的美麗,很少不痛苦的,更很少不失敗。廬隱的苦悶,現代有幾個人不曾感覺到?經驗過?但別人諱莫如深,唯恐人知,廬隱卻很坦白地暴露出來,又能從世俗非笑中毅然決然找尋她苦悶的出路。這就是她的天真可愛和偉大處。
廬隱印象:茅盾《廬隱論》廬隱辭世不到一個月,茅盾《廬隱論》發表在1934年7月《文學》第3卷。廬隱與“五四”運動,有“血統”的關系。廬隱,她是被“五四”的怒潮從封建的氛圍中掀起來的,覺醒了的一個女性;廬隱,她是“五四”的產兒。我們現在讀廬隱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著“五四”時期的空氣,我們看見一些“追求人生意義”的熱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們在書中苦悶地徘徊,我們又看見一些負荷著幾千年傳統思想束縛的青年們在書中叫著“自我發展”,可是他們的脆弱的心靈卻又動輒多所顧忌。我們讀了廬隱的全部著作,總覺得她的題材的范圍很仄狹;她給我們看的,只不過是她自己,她的愛人,她的朋友,——她的作品帶著很濃厚的自敘傳的性質。跟著五四運動的落潮,廬隱也改變了方向。從《或人的悲哀》(短篇集《海濱故人》的第八篇)起到最近,廬隱所寫的長短篇小說,在數量上十倍二十倍于她最初期諸作,然而她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句話:感情與理智沖突下的悲觀苦悶。因為這也反映著“五四”時代覺悟的女子——從狹的籠里初出來的一部分女子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廬隱她只在她那“海濱故人”的小屋子門口探頭一望,就又縮回去了。以后,她就不曾再打定主意想要出來,她至多不過在門縫里張望一眼。廬隱作品的風格是流利自然。她只是老老實實寫下來,從不在形式上炫奇斗巧。她的前期的作品(包括短篇集《海濱故人》及《曼麗》),結構比較散漫:《海濱故人》那樣長的短篇作品,故事的結構頗覺雜亂,人物很多,忽而講到這個,忽然又講到那個,“控制”不得其法。廬隱創作的藝術特點1.題材多是自己及同學、友人、家人的浮沉與悲歡。大體上寫了三個字:我、情、愁著重抒寫自我的心境,自我的情感,總被愁云慘霧籠罩。廬隱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悲哀,苦悶,憤世,嫉邪,視世間事無一當意,世間人無一愜心”(蘇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2.“悲哀”的主旋律身世所致。自幼缺乏家庭溫暖,開始創作后,母親、夫亡、兄凋、友逝,苦浪迭至,心痂百結。時代原因。五四落潮,覺醒的知識女性找不到出路。3.廣泛采用日記和書信形式日記體、書信體、第一人稱,都是便于抒寫個人痛苦的經歷、不幸的遭遇和苦悶彷徨的情緒的表現形式。4.重心境描寫和情緒抒發不注重外部事件的描寫,人物形象多雷同,缺乏清晰度和立體感,結構亦較松散。5.融合中西的婉約文風抒情風格清淺直切,又不失雋麗瀟灑,纏綿悱惻與慷慨悲歌兼而有之。拓展了女性婚戀題材領域?,F代抒情小說的開拓者之一。突破了封建主義的樊籬,呼喊出一個覺醒了的“人之子”的真實心聲;反映了“五四”的時代個性解放思潮的高漲。
廬隱小說的價值
在廬隱的作品中,我們也看見了同樣的對于“人生問題”的苦索。不過她是穿了戀愛的衣裳。在反映了當時苦悶彷徨的站在享樂主義的邊緣上的青年心理這一點看來,《海濱故人》及其姊妹篇(《或人的悲哀》和《麗石的日記》是應該給與較高的評價的。(茅盾《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一集·導言》)唐弢說:“‘五四’的主要精神是反封建。所有反抗舊禮教,反抗買賣式的婚姻,爭取戀愛自由等等,在廬隱的作品里有著鮮明的反映。”(《晦庵書話·女作家黃廬隱》)細讀《海濱故人》
自敘傳的寫法。對女性戀愛、婚姻問題的探究。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感傷、哀怨的基調
《海濱故人》發表于1923年10月10日,12月10日《小說月報》第14卷第10,12號
在現代文學史上最早表現了女大學生們的生活。書寫她們的思想和追求、苦悶和彷徨,抒發了現代女知識分子尋求人生意義和自我價值的心理,流露出強列的女性意識和現代意識。敘寫露莎和四位同窗女友云青、玲玉、宗瑩、蓮裳從聚首言歡到風流云散的過程,以婚戀的襲擾穿插其間,格調凄婉纏綿。小說結構一、浪漫快樂的海濱假日。二、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三、人生的思考和戀愛的煩惱。四、物是人非各分散,海濱故人何時歸?她們都是很有抱負的人,和那醉生夢死的不同。所以她們就在一切同學的中間,筑起高壘來隔絕了。
人間譬如一個荷花缸,人類譬如缸里的小蟲,無論怎樣聰明,也逃不出人間的束縛。回想臨別的那天晚上,我們所說的理想生活——海邊修一座精致的房子,我和宗瑩開了對海的窗戶,寫偉大的作品;你和玲玉到臨海的村里,教那天真的孩子念書,晚上回來,便在海邊的草地上吃飯,談故事,多少快樂——但是我恐怕這話,永久是理想的呵!姐妹烏托邦吾輩于海濱徘徊竟日,終相得一佳地,左繞白玉之洞,右臨清溪之流,中構小屋數間,足為吾輩退休之所,目下已備價購妥,只待鳩工造廬,建成之日,即吾輩努力事業之始。唯欲于此中留一愛情之紀念品,以慰此干枯之人生,如果克成,當攜手言旋,同逍遙于海濱精廬;如終失敗,則于月光臨照之夜,同赴碧流,隨三閭大夫游耳。今行有期矣,悠悠之命運,誠難預期,設吾輩卒不歸,則當留此廬以饗故人中之失意者。姐妹烏托邦露沙聽完,點頭嘆道:“現在的社交,第一步就是以討論學問為名,那招牌實在是堂皇得很,等你真真和他討論學問時,他便再進一層,和你討論人生問題,從人生問題里便渲染上許多憤慨悲抑的感情話,打動了你,然后戀愛問題就可以應運而生了。……簡直是作戲,所幸當局的人總是一往情深,不然豈不味同嚼蠟!”宗瑩說:“什么事不是如此?……做人只得模糊些罷了。”愛情婚姻的陷阱只有玲玉、宗瑩、云青、露沙四個人,站在蓮裳的身旁,默默無言。仿佛蓮裳是勝利者的所有品,現在已被勝利者從她們手里奪去一般,從此以后,往事便都不堪回憶!海濱的聯袂倩影,現在已少了一個。月夜的花魂不能再聽見她們五個人一齊的歌聲。她們越思量越傷心,露沙更覺不能支持,不到婚禮完她便悄悄地走了,回到旅館里傷感了半天,直至玲玉她們回來了,她兀自淚痕不干,到第二天清早便都回到北京了。(蓮裳結婚了)愛情婚姻的陷阱從前在學校時,仿佛是水上沙鷗,活潑清爽。今天卻像籠里鸚鵡,毫無生氣,板板地坐在那里,任人凝視,任人取笑,她只低眉默默,陪著那些釵光鬢影的女客們吃完飯。……第二天天才朦朧,露沙回過臉來,看見宗瑩已醒。她似醉非醉,似哭非哭地道:“宗瑩!從此大事定了!”說著涕淚交流?,撘灿X得從此大事定了的一句話,十分傷心,不免伏枕嗚咽。(宗瑩結婚了)玲玉這時在上海,來信說半年以內就要結婚,露沙接信后,不像前此對于宗瑩、蓮裳那種動心了,只是淡淡寫了一封賀她成功的信。(玲玉結婚了)揭露封建禮教的本質云自幼即受禮教之熏染。及長已成習慣,縱新文化之狂浪,汩沒吾頂,亦難洗前此之遺毒,況父母對云又非惡意,云又安忍與抗乎?乃近聞外來傳言,又多誤會,以為家庭強制,實則云之自身愿為家庭犧牲,付能委責家庭。“你要知道許多青年男女的幸福,都被這戴紫金冠的魔鬼剝奪了!你看那不是他又來了!”她忙忙向那白衣女郎手指的地方看去,果見有一個青面獠牙的惡鬼,戴著金碧輝煌的紫金冠。那金冠上有四個大字是“禮教勝利”。梓青與沙之情愛,成熟已久,若環境順適,早賦于飛矣,乃終因世俗之梗,夙愿莫遂!沙與梓青非不能鏟除禮教之束縛,樹神圣情愛之旗幟,特人類殘苛已極,其毒焰足逼人至死!是可懼耳!
露沙形象分析露沙有著清瘦的面龐和體格,但卻十分堅強,她是“短小精悍”,“她的脾氣很爽快,但心思極深,對于世界的謎仿佛已經識破,對人的交接,總是詼諧的?!庇啄陼r飽受冷刻環境的熏染,養成孤僻倔強的脾氣,而她天性又極富于感情,所以她竟是個智情不調和的人。露沙形象分析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兩個:第一是執著地強烈地追求自由的精神生活:“我平生是講精神生活的,形跡的關系有無都不成問題”。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她的悲觀厭世:“沙履世未久,而懷懼已深,覺人心險惡,甚于蛇蝎!地球雖大,竟無我輩容身之地,欲求自全,只有去此濁世,同歸于極樂世界耳!”露沙形象分析在愛情的外衣下探討人生問題。對于人間時而信,時而疑,神經越加敏銳,閑步到中央公園,看見鴨子在鐵欄里游泳,她便想到,人生和鴨子一樣地不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時雇傭房屋合同范例
- 公章使用合同樣本
- 交學費合同標準文本
- 生態教育在幼兒園的課程設計計劃
- 建立高效的財務團隊協作機制計劃
- 農村光伏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所有合同樣本
- ktv采購合同樣本
- 冰柜鋪貨合同樣本
- 個人正規居間合同范例
- 護理質量與安全分析匯報
- 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印度文化與歷史:大學人文課程教案》
- 老年防詐騙知識講座課件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聯考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中學2021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要求4篇
- DB33-T 1411-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導則
- 檔案管理制度培訓宣貫
- 農機質量跟蹤調查表
-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認定
- 【MOOC】《學術交流英語》(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