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壁壘_第1頁
知識產權壁壘_第2頁
知識產權壁壘_第3頁
知識產權壁壘_第4頁
知識產權壁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研究----法學111班前言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States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簡稱US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TariffActof1930)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通常禁止進口產品或進口后在美國銷售產品中的不公平行為及不公平措施。337調查的對象為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根據美國法律規定“337條款”調查的是一般不正當貿易和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目錄知識產權壁壘的概念知識產權壁壘的現狀(337調查的基本概況)我國遭遇知識產權壁壘的原因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我國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的概念什么是知識產權壁壘?知識產權壁壘(IPBT)是占有知識產權優勢和先進技術水平的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利用國際和國內的知識產權制度以及相關的國家政策,通過海關扣押、專利圍堵、產權訴訟等方式利用知識產權法所授予的獨占權或超越有限壟斷權的范圍,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下,來限制我國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種種市場競爭措施和策略,以此達到維護其知識產權優勢的目的。知識產權壁壘實質上是一種非關稅國際貿易壁壘,在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措施為國人所熟知以后,它已經逐漸取代前兩者成為困擾我國企業的貿易障礙。知識產權壁壘的現狀知識產權壁壘的現狀過去10年中,美國對中國出口發起的“337調查”案件數量逐年增加,中國已連續6年位居“337調查”涉案國家(地區)的首位。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負責的“337調查”(337Investigations),是典型的知識產權壁壘措施,由于應對時間短、耗費人力物力巨大,每個應訴的企業費用以千萬美元計,而且多針對中小型企業,往往最讓中國出口企業頭疼。知識產權壁壘的現狀據有關統計,全世界科技創新90%以上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我國花費巨額資金建立起來的許多企業,卻由于缺少知識產權,不得不向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繳納巨額的知識產權費。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面利用其占優勢的技術專利,主持國際標準的領導和起草修訂工作;另一方面卻打著保護知識產權的幌子,壟斷技術標準,為我國產品的生產,出口設置新的障礙。而我國企業也確實存在著足以致命的產業技術“硬傷”,“中國制造”的技術短缺、專利缺陷的客觀存在,使跨國公司們設下的種種知識產權陷阱讓我國企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知識產權壁壘對自由貿易產生的影響將日益嚴重。15102050中國日本中國臺灣韓國德國加拿大(單位:起)2011年位居美國377調查前五位的涉案國分布25我國遭遇知識產權壁壘的原因我國遭遇知識產權壁壘的原因1、新貿易主義抬頭隨著WTO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逐漸實行零關稅,這意味著關稅壁壘作為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之一,將不能繼續發揮其保護本國市場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20世紀7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了一些更為隱蔽的非關稅壁壘,其中知識產權壁壘更是成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實行“不公平貿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國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所以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把知識產權作為在國際市場上屹立的重要籌碼之一,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游戲規則。2、激勵相容機制失效基于共同的利益考慮,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相互策動,利用WTO、WIPO等多邊場合,將符合其利益的立場體現在一些國際規則中。但是,在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各國最終都由于采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一,產生設置知識產權壁壘的內在動機和意愿的不同。發達國家利用知識產權保護協定中存在的缺陷,建立知識產權壁壘,不斷濫用這些國際規則進行保護,從而產生了一系列有關專利保護問題。3、知識產權立法不健全我國知識產權立法起步比較晚,雖然相繼頒布實施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眾多相關法律法規,但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立法體系而言,我國的知識產權體系顯然是不夠健全的。目前,我國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不高,企業依法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不夠。雖然我國為了與國際法例相接軌,已開始履行入世時的承諾,相繼對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作了與TRIPS相一致的修改。但在某些具體內容上與國際貿易的規定大相徑庭,甚至留有空白,所以仍需要做好更進一步的、細致的完善工作。4、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我國國內大部分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缺乏對知識產權價值的認識及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意識。至今我國還有很多企業沒有樹立建立品牌的意識,對商標的保護也不夠重視。同時,我國大多數企業都還沒能設立獨立的知識產權部門,沒有專門的員工負責知識產權工作,更沒能建立起知識產權工作制度。而相比之下,國外企業卻非常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5、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動力不足當前,一個國家或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的多少已經成為衡量其國際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創新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但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能力不強,研發意識比較薄弱。最重要的是我國國內企業的專利創新源頭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并且因研發費用較高,所以許多企業自主研發的積極性不強,而國外企業卻十分注重自主研發與創新。在此對比下,我國企業的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顯得非常薄弱,這對國內企業的出口貿易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6、不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仿制、仿冒現象嚴重仿制、仿冒別人的產品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早就引起國外企業的關注,而中國入世使對方等到了向我國國內企業發難的機會。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對我國外貿的影響一是中國出口企業不得不退出退出現有市場,失去了對先進技術和產品進行研究和開發的資格和資本——輸出產品的數量為零。二是中國企業繳納高昂的專利使用費來生產走向國際市場的產品——有產品輸出但是成本、價格提高。我國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壁壘我國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壁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完善法規及預警機制。我國應針對立法的薄弱環節,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保護知識產權。完善專利預警機制,通過對知識產權及專利信息的搜集、分析、預警,為外貿企業提供必要的服務。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我國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一方面,充分調動現有大學、科研單位的力量,建立起知識產權研發、生產基地;另一方面,企業應盡快提高品牌價值,增加品牌的科技含量,以此帶動我國品牌的對外輸出,加快我國品牌建設步伐。提供資金扶持。企業在開發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過程中,國家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壯大其經濟實力。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企業進行定向研究優先提供經費,對有技術創新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獎勵。注重專利文獻檢索。據統計,世界上每年完成的發明成果的92%可在文獻中檢索到。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統計,充分利用專利檢索文獻,可節省40%的研究時間和60%的研究費用。進行專利開發前,應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