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3100字一、財務管理的現狀
財務管理受經濟管理體制所決定。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經營了一個從社會主義方案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四十多年來,企業總結財務成果,可以概括為四個過程:一是總結實現利潤的過程〔利改稅以前〕;二是總結實現利稅的過程〔利改稅期間〕;三是總結實現稅費的過程〔開徵“兩費〞以后〕;四是總結安置社會就業的過程〔企業
出現普遍虧損以來〕。即企業總結財務馬果,從實現利潤降為實現利稅,從總結實現利稅降為實現稅費,從總結實現稅費降為解決多少社會就業。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的總結過程,這同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密切的關系。則,企業的財務狀況又是如何呢?我們先從下面兩組有關統計數據來看:1、統計部門的數據。從1991年至1995年,全國國有企業歷年的虧損額分別為367億元、370億元、486億元、648億元和883億元。2、清產核資部門的數據。到1995年4月30日止,全國清產核資的國有企業30.2萬戶,資產總額為74.721億元,負債總額為51.76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959億元,資產負債率已從1980年的38.7回升為69.3。資不抵債、財產損失、虧損掛賬大于所有者權益的占國有企業數的37.2。上述兩組統計數據,雖有統計口徑、賬實差別、增值減值、少列多報等因素影響其準確性,但足以表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應當引起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重視的。二、產生現狀的原因
以企業而言,它是從事生產、流通、效勞等經濟活動來滿足社會需要而獲得盈利,進行自主經營,實行獨立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而是作為政府的從屬體,聽口令、做動作成為企業的機械行為。政府管理企業習慣于行政管理辨法,無視經濟管理和法律管理對管理企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來分析,可以找出很多財務管理上的弊端。但由于財務管理是受到經濟管理體制所決定的,因此,主要的原因首先在于經濟管理體制本身,而不是在于經濟管理的根底——財務管理。
首先,在于政府決定企業行為。由于企業不是法人資格的實體,而是作為政府的從屬體。因此,從企業的開辦、經營者的任命、廠房場地的選址、機器設備的購買、生產工程確實定、勞動人力的組成,生產資金鐵籌集、原材燃料的組織、產品銷售的渠道、經營成果的要求,無不要靠“紅頭文件〞和行政首長的“拍板〞。這種政府決定企業行為的管理方法,必然產生盲目性。其突出表現在:①以行政區域辦企業;②規定企業的和政級別;③以行政級別配備行政干部;④明天討論生產工程要求企業今天瀉出可行性報告;⑤根據上級要求決定企業接收多少社會就業;⑥以產值作為生產任務考核指標;⑦遞增下達企業生產增長比例……。
其次,在于企業不顧市場取向。由于政府決定企業行為,企業經營者既沒有管理財產權,也就不用承當財產的責任。這樣一來,企業經營者的決策;決心服從政府的方案,保證職工資的發放,全力為完成和超額完成產值任務而奮斗,以到達對上交得了差,對下說得過去。為此,企業經營者的行為取向不在于市場,而是在于完成產值方案。出現了:高產值的先安頓生產,沒有設備能力的超負荷生產,其次價高的繼續生產、同行業重復的搶著生產,賒銷拖欠的還要生產,能安頓職工上班的就要生產。上述各種不顧市場取向的行為,雖然能夠完成產值任務,必須要導致產品積壓,資金周轉遲緩,虧損不斷增加,企業負債率高。據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統計,由于產出廢品,每年損失近1000億元,超過國有企業全年上交的利潤。在企業大叫資金聚缺的情況下,1994年底產品庫存比年初增加1000億元,僅庫存產品此一項沉淀的資資金就已達4000億元。國家統計局對8省市2586戶虧損企業的調查說明,由于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虧損的達80以上。
第三、在于財務管理不健全。由于企業不顧市場取向,必然放松經濟核算,更不要健全財務管理。其主要表現有:①投資運作由首長決策,財會人員無權參與;②認為財務管理束縛企業手腳,財務機構人員可有可無;③財務人員素質要求不高,能編制財務報表就可以;④能服從“指示〞的就使用,不聽從“指示〞的就撤換;⑤強調企業要有自主權,拒絕財稅審計部門的檢查監督。近幾年已出現一些怪現象,由于財會人員不受聘用,停薪外出打工,企業停產半停產,財務人員無上班,企業年終會計報表無人的編制。對此,財政部門能負責其編制財務報表期間的工資,請財會人員回來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才能完成財政部門年終決算匯編工作,以利財務決算報表的逐級上報。
二、采取對策的思路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今年改革工作的重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F代企業制度的根本特徵是“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是一個互相聯系的統一體,缺一不可,必須全面理解和貫徹。但是,只有在產權清晰的根底上,才有責權明確,才會政企分開,才能管理科學。因此,現代企業的財會制度,應體
現產權關系清晰、財會政策公平,企業自主理財、銜接國際慣例的原那么。要全面實行?企業財務通那么》和?企業會計總那么》,認真地探索產權清晰的路子,理解法人財產權的意義,樹立科學理財的觀念,加快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別離,促使企業真正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加強財務管理的主要對策應該是:1、財務管理必須直接參與投資的決
策,以追求最大的投資效益。在方案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活動由政府部門直接支配,沒有自主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取得理財自主權和法人財產權,資金的營運是企業經濟管理的核心。資金的營運關系到企業投資的方向和效益。因此,財務管理直接參與資金營運的決策已成為企業開展的必然要求。所以,財務管理必須運用管理會計的辦法,對資金鐵投入和產出,如何降低本錢和增加利潤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反映,以提供企業經營的決策,選擇最大的投資效益。2、財務管理必須保證有效償債能力。以樹立企業最正確產業信譽。在方案經濟條件下,企業應以建立起財產的約束機制,由于沒有財產管理權和承當財產的責任,國家對企業財產擁有支配權,則,國家對企業實際上負有無限的責任。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已成為政府及政府部門無法推卸的包袱,政府和政府部門要擔負起幫忙企業消化包袱的責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理順國家與企業的產權關系;實行出資者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別離。對國有企業而言,國家作為出資者享有財產所有權,從管理國有企業轉變為管理國家資產;對國家和市場而言,企業作為獨立的產品生產者享有法人財產權。法人財產權要求企業建立資本制度和資產經營責任制,促使企業自負盈虧的責任落到實虧。因此,財務管理必須保證有效償債能力已擺上企業決策議程,它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開展,關系市場經濟秩序的運轉,關系到社會的穩定。
3、財務管理必須健全標準管理方法,以利接受社會和國家法律的監督。在方案經濟條件下,管理企業偏重行政伎倆的管理,無視經濟和法律伎倆的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行政、經濟、法律伎倆是經濟規律所決定的。如何健全標準管理方法?〔1〕全面實行?企業財務通那么》和?企業會計準那么》以及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清理和調整企業資產負債結構;〔3〕要賦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