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件第一次世界大戰_第1頁
復件第一次世界大戰_第2頁
復件第一次世界大戰_第3頁
復件第一次世界大戰_第4頁
復件第一次世界大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英華三溪初中九年級一班歡迎您微笑面對初三苦讀迎接中考圖一圖二圖三圖四

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經濟方面:促進了經濟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政治方面:出現壟斷組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造成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1、上述圖片資料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科技成果?請回顧2、這次變革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1課英、法、德、美比較表項目英德法美186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3243142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5241870-1913年工業增長倍數

1.31.98.14.6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爭奪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存在必然性結論:

觀察表中各國家在不同時期工業產量位次的變化,再比較所占殖民地的位次,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結論?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列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德奧俄意法英突尼斯問題世界市場、殖民地普法戰爭巴爾干半島巴爾干半島

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說:“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議一議1、“要求陽光下的地盤”指的是什么?2、漫畫中德國水兵在英國水兵面前挑釁似地揮揚著德國國旗。德國人憑什么那么“牛”?(或德國“要求陽光下的地盤”的經濟前提是什么?)3、德國在全球為爭奪“陽光下的地盤”都做了哪些準備?4、針對德國的政策,英國采取了什么對策?爭奪殖民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德國工業實力已居世界第二,超過英法拉攏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并瘋狂擴軍備戰,使世界局勢日趨緊張。

協調同法、俄的關系,組成三國協約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兩大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德英法俄意奧匈代表同盟國集團代表協約國集團1879年德奧簽訂同盟條約1882年意加入德奧集團1892年法俄簽訂軍事協定1907年英俄簽訂協約1904年英法簽訂協約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列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具體原因: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兩大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兩大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俄奧兩國的矛盾爭奪巴爾干半島奧匈帝國俄羅斯大國的干預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

普林西普的本來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機,那么他的目的達到了嗎?又造成了怎樣的后果呢?對此你有何認識?

非但沒有挽救民族危機,反而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爭,造成了人類社會的災難。

二、導火線可見其行為并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確行為。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突發事件尤其是個人暗殺等恐怖行為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恐怖行為!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

“一戰的起因”:一、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列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二、具體原因:兩大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形成;兩大集團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三、直接原因(導火線):知識梳理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

德、奧終于找到發動戰爭的借口。在德國的支持慫恿下,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正式對塞爾維亞宣戰。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戰爭。

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三、爆發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塞爾維亞比利時意大利

一戰爆發后,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德奧作戰,這一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協約國進行的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意大利要幫助塞爾維亞實現民族獨立。

D意大利的背信棄義導致了三國同盟的分裂。

請思考保加利亞意大利【B】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四、交戰雙方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凡爾登戰役——“絞肉機”轉折點說明戰爭的殘酷性法與德(1916.2-12)法德展開的一場會戰雙方投入兵力100萬傷亡70萬.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德軍使用了毒氣彈英法聯軍同德軍展開一場會戰。英軍首次使用坦克五、空前的災難1917年,美國、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壯大了協約國力量,加速了戰爭的結束;六、一戰結束2、戰爭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結束。1、加速戰爭結束的因素(1917年的大事)七、戰爭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盡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這一結論的依據是A交戰雙方主要是帝國主義國家B戰爭的深層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戰國的目的是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D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要壓倒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C】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軍費間接費用1000萬(各交戰國總計)英國94.7萬2000萬(各交戰國總計)英國212.1萬1800多億美元1500多億美元法國138.5萬法國304.4萬俄國170萬俄國495萬德國180.8萬德國424.7萬奧匈120萬奧匈362萬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請結合一戰的影響談談對戰爭的認識。

一戰的后果及影響是空前的: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力傷亡!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軍費、費用支出統計表八、一戰的影響:認識:戰爭是殘酷的,戰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應珍愛和平,遠離戰爭!【C】1、“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薩拉熱窩事件

B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其實質是:

A.英法俄與德意奧雙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為列強的主要矛盾

C.歐洲列強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勾結

D.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B】快樂點擊3、下列有關一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源在于薩拉熱窩事件

B.中國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

C.戰場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義的一方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4、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載難逢的機會”向塞爾維亞宣戰。這個“機會”是指A.三國同盟成立B.三國協約成立C.薩拉熱窩事件D.凡爾登戰役【C】【C】快樂點擊一戰中德軍的潛艇一戰中的新式武器圖片所述歷史說明了什么?(或結合圖片談談科技與戰爭的關系)(1)戰爭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2)科技應用于戰爭加劇了戰爭的殘酷性,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災難。課后思考:

這節課到這兒就都講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我們留下的思考還遠遠沒有結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