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必修三專題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3.6.1 蒙昧的覺醒_第1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3.6.1 蒙昧的覺醒_第2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3.6.1 蒙昧的覺醒_第3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3.6.1 蒙昧的覺醒_第4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3.6.1 蒙昧的覺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人文精神的內涵

通常也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

廣義:一主張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精神狹義: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一、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二、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三、主張靈肉和諧、立足于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智者運動啟蒙運動起源復興成熟公元前5世紀公元14——17世紀公元17、18世紀西方的人文精神經歷了哪三次大的演進和變化?教學目標

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一、蒙昧中的覺醒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塔戈拉(公元前5世紀中葉)公元前8、9世紀的希臘神話時代,人們稱宙斯是眾神之王,人類之王,人們按神諭安排事情。“萬物皆源于水,又復歸于水”“世界是一團永恒的火”

---泰勒斯(公元前6世紀)51.以下三則材料關注的對象分別是什么?神自然人1、智者運動興起的背景一、智者的啟蒙(公元前5世紀,希臘)④個人主義的成長,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直接原因)③人才基礎:①經濟基礎:②政治基礎:工商業發展(根本原因)民主政治的發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公民的基本素養什么是“智者”、“智者運動”

(時間、研究對象)?智者運動最主要的代表是誰?有何主張?探究二“智者”:指專門教授雄辯術和修辭學的教師。最主要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智者運動”:指大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希臘興起的關心與人類自身密切的相關問題的運動。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

材料一:“關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也不知道他們不存在。”材料三萬物的存在與否,事物的形態性質,全在于人的感覺。正如一陣風吹過,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愜意,全在于個人的感覺。①否定神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懷疑神靈,否認絕對權威)材料二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②人是萬物的尺度③人的感覺是判斷標準古希臘哲學的發展——智者學派結合材料概括智者學派的觀點主張?

如何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含義?黑格爾說:“這是一句偉大的話。”與以前的哲學家的研究相比,這句話的偉大之處在哪里?含義:萬物的存在與否,事物的形態性質,全在于人的感覺。評價(偉大之處):肯定和強調人的價值;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治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起源)共同探究之一10單個人的個體感覺針對

“神”的世界觀◆人真的是萬物的尺度嗎?

①②③④11過分強調個人感覺,否定客觀真理,傾向于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忽視道德,追求功利智者的那些局限性,引起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的不滿。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他的一生經歷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寡頭統治、雅典城邦被馬其頓帝國統治時期。

既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又是一位個性鮮明、從古至今被人毀譽不一的著名歷史人物。

二、蘇格拉底的智慧結合以下材料歸納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們,熱愛你們。我要教誨和勸勉我遇到的每一個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就是我的教義。”

——蘇格拉底的演講1)“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理性的推崇)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針對“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萬物的尺度”。意義:對理性的尊崇和對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

“美德即知識”是蘇格拉底對道德問題的思考,體現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張。《熊與隱士》

熊和隱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蒼蠅來打擾隱士睡覺,很生氣。它抱起一塊大石頭砸向落在隱士額角上的蒼蠅。蒼蠅飛跑了,隱士的腦袋也成了兩半。熊品德好不好?做了什么“蠢事”?因為無知,釀成了惡果,這說明知識的重要性。為什么會做出“蠢事”?沒有人自愿做惡,之所以作惡是出于無知。2)“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認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識和智慧,“勇敢”到無法無天、無所畏懼,那就會變成“魯莽”這種罪惡。勇敢是不是美德?認識:“美德即知識”是蘇格拉底對道德問題的思考,體現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張。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為什么是那么無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未經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人總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歸根結底會給人帶來好處,邪惡則總會給人帶來壞處

認識:“認識你自己”就是認識做人的道理,是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思考,體現了對理性的尊崇、對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視,豐富了人文主義的內涵。體現了遵守法律,捍衛思想自由和人格尊嚴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油畫)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時年70歲)被控犯有“不敬神”和“敗壞青年”的罪行判處死刑。1.如果承認自己錯了,并表示從此不再說,可以選擇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2.如果攜帶家屬,涕流滿面向法官求情,可以求得寬恕。3.他的朋友買通了獄卒,制定了周密的計劃援救他,只要他愿意越獄逃離,眾多城邦都歡迎他。4.如果發動一場暴動,也可以把當權者推翻。下列是逃生辦法,你認為蘇格拉底為什么寧愿選擇死?智者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同異蘇格拉底和智者的異同思考比較強調人的價值,否認絕對權威忽視道德,追求功利強調人的理性,重視教育Socrates前470—前399年

孔子前551—前479年同:關注人、人與社會;都強調倫理道德;重視教育。異:儒學從維護統治者利益出發,壓制了人的個性發展。而蘇格拉底強調人在社會中的權利責任,有利于人的個性發展。

比較蘇格拉底與孔子思想的異同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三、斯多亞學派的“人生而平等”1.時間: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3世紀初2.代表人物:創始人芝諾、西塞羅、塞內卡等3.主要觀點:

4.意義:(1)第一次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西方人文主義核心理論。(2)是西方古代人文主義精神發展的最高峰。(1)邏各斯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2)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3)人生而平等主要派別(代表人物)哲學范疇主要觀點意義或影響認識人與社會認識自己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人人生而平等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這一西方人文主義的核心理論。斯多亞學派智者運動普羅塔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人類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蘇格拉底對理性的尊崇和對理想自由的追求,是歐洲18世紀啟蒙的源頭。認識你自己美德即知識小結:

相同:以人為研究對象,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體現人文精神1、(2009廣東高考)古希臘人將神塑造為生動逼真的人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古希臘的

A、民主思想B、無神論思想

C、科學思想D、人文主義思想2、“萬物的存在與否,全在于人的感覺。一陣風吹過,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涼爽。難受與愜意,全在于人的感覺。”提出上述觀點的哲學家是()

A.泰勒斯B.普羅塔戈拉

C.蘇格拉底D.亞里士多德3、下列觀點不屬于智者學派的是(

)A.“人是萬物的尺度”B.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C.神的力量高于一切D.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興廢都要以人為尺度C4、普羅塔戈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感知是判斷萬物的標準,與其有相似哲學觀點的我國古代哲學家是(

)A.荀子B.朱熹C.王陽明D.王夫之C5、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這個新方向是

A、創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