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第一講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_第1頁
專題二第一講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_第2頁
專題二第一講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_第3頁
專題二第一講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_第4頁
專題二第一講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歷史備課組雄縣中學2012.2.27.專題二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拒中國近代史(1840—1949年)一個形態兩個時期兩對沖突兩大任務四條線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鴉片斗爭爆發——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朝后期(1840—1911年)→北洋軍閥統治(1912—1927)→南京國民政府統治(1927—1949)1919五四運動18401949約80年約30年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A、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沖突B、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沖突A、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B、民主革命——求得國家富強和人民富有A、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侵華史(必修Ⅰ專題二)B、中國人民為變更屈辱地位,奮起抗爭、抗拒侵略、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必修Ⅰ專題二、三;選修Ⅰ專題九)C、先進的中國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究史(必修Ⅲ專題二)D、近代工業、近代科技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必修專題Ⅱ三、四第1課)18401842鴉片斗爭18561860其次次鴉片斗爭18831885中法斗爭18941895中日甲午斗爭1900八國聯軍侵華斗爭193119371945抗日斗爭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反割臺斗爭義和團反帝運動抗日救亡全民抗日兩條線索:①列強不斷入侵;②中國軍民奮勇抗拒所謂半殖民地,是相對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個國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事實上在政治、經濟等都確定程度上受到外國限制和奴役的社會形態。即主權不能完全自主。---歷史沉淪所謂半封建,也是相對完全封建而言。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事實上社會狀態已漸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斷發展壯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列強侵華,國門洞開:歸納1:列強侵華的主要事務:鴉片斗爭(1840—1842年)其次次鴉片斗爭(1856—1860年)甲午中日斗爭(1894—1895年)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局部侵華(九一八事變1931)全面侵華(1937—1945年)歸納2、列強侵華的主要方式:A、軍事:發動一系列侵華斗爭B、政治:扶植代理人簽訂不同等條約,進行政治瓜分C、經濟:鴉片走私掠奪賠款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D、文化:奴化教化掠奪文物文化滲透鴉片斗爭前夕的中國和英國中國英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綜合封建主義,日益腐敗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落后的自然經濟

財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發達裝備陳舊,營務廢弛船堅炮利閉關自守,愚昧無知殖民擴張封建統治,危機四伏資本主義快速崛起1.鴉片斗爭(1840-1842)①干脆緣由:為了疼惜鴉片走私活動②根本緣由: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變成它掠奪原料的基地和傾銷商品的市場③導火線:1839.6林則徐虎門銷煙虎門銷煙廣場(1)緣由:中英南京條約及附件⒈簽訂時間:1842年8月29日

⒉主要內容

①賠款2100萬銀元

②割讓香港島

③五口通商

④協定關稅

⑤附件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間(1842)*

開創了列強勒索賠款的先例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領土主權被破壞,香港成為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基地

東南門戶被打開,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關稅主權被破壞中國成為關稅最低的國家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供應了便利條件條約中哪一條最能體現英國發動鴉片斗爭的本意?1)1842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2)《南京條約》附件(2)結果——第一批不同等條約的簽訂3)其他:領事裁判權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即租界片面最惠國待遇中法《黃埔條約》:中美《望廈條約》:賠款:開創了列強勒索賠款的先例,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割地:領土主權被破壞,香港成為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基地通商口岸:東南門戶被打開,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關稅:關稅主權被破壞中國成為關稅最低的國家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供應了便利條件(3)鴉片斗爭中清朝為什么會失敗?從中應吸取哪些教訓?有什么啟發?失敗的緣由:根本緣由——腐朽落后的封建主義不能戰勝先進強大的資本主義(中英兩國在社會制度、經濟實力和軍事裝備、科技等綜合國力方面存在著巨大的質的差距。干脆緣由——軍事指揮不當,策略上左右搖擺。教訓:落后必定挨打,妥協必定失敗。啟示:應保持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與時俱進;堅持對外開放;反映和代表最廣袤人民的根本利益。(4)鴉片斗爭對中國政治、經濟、思想的影響?戰后中國社會的變更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起先淪為兩半社會,簽訂不同等條約,國家主權起先遭到嚴峻破壞(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中國成為列強傾銷商品的市場和工業原料產地。漸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步解體萌發開眼看世界的新思想提倡者:林則徐、魏源主見:“師夷長技以制夷”專著:《海國圖志》等(2007年高考廣東文科基礎)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斷是

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不同等條約②

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③

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④人民解放軍占據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D例題: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斗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A、中國社會性質起先發生根本變更B、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戰敗

C、中國長期閉關鎖國狀況被打破D、民族沖突取代了階級沖突A廣州澳門(萄占)九龍司香港(英占)瓊州淡水臺灣廈門福州定海上海鎮江南京九江漢口煙臺北京營口黃海東海黃河運河長江汕頭天津寧波其次次鴉片斗爭形勢圖2.其次次鴉片斗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鴉片斗爭結束1860年英法聯軍侵擾北京1、緣由:根本緣由: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干脆緣由:是列強企圖通過修約擴大侵略權益被拒絕。2、時間:1856~1860年3、經過:第一階段,強迫簽訂《天津條約》其次階段,洗劫焚燒園明圓,簽訂《北京條約》4、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2、其次次鴉片斗爭第一步:侵占中國的臺灣其次步:折服朝鮮第三步:侵占東北和蒙古第四步:折服全中國第五步:侵占亞洲折服世界3、甲午斗爭(1894--1895)狂妄的侵略野心日本的自強……洶洶地破門而來。其擴張主義一起先就訴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傳教開路,顯示了更多的急迫和無情。-----《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清政府慘敗倒戈,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割遼東半島、臺灣。賠償二億兩。增開重慶等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舉借外債,列強進一步限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侵略勢力深化中國內地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內容影響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3、甲午中日斗爭(1894--1895)1、緣由:1)其次次工業革命,主要資國向帝國主義過渡2)日本明治維新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侵略野心膨脹,制定以侵略朝鮮中心的大陸政策3)導火線:朝鮮甲午農夫斗爭(2)清政府政策:妥協退讓,避戰求和;李鴻章避戰自保;慈禧太后祝壽,頤和園-----清政府腐敗無能。(3)結局: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4)《馬關條約》內容: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損害主權,刺激瓜分欲望)賠款:賠軍費2億兩白銀(舉借外債,便于侵略)開埠通商:開放重慶、杭州等為商埠(侵略深化內地)辦廠:允許在通商口岸辦廠,免收內地稅(資本輸出,阻礙民資發展)(5)《馬關條約》的影響對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割地:主權進一步遭破壞,刺激列強瓜分狂潮,民族危機加深。(2)巨額賠款: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階級沖突(3)開放口岸: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化中國內地。(4)允許列強設廠:嚴峻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由以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為主。(5)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6)客觀上促成了社會進步,實業救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覺醒,各階層開展救亡圖存斗爭.如戊戌變法,臺灣軍民反割臺).

鞏固:《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列強侵華特征的是()A.割占中國大片領土B.勒索巨額斗爭賠款C.增開內地通商口岸D.允許在華開辦工廠D4、八國聯軍侵華斗爭是近代列強參與國最多的侵華斗爭,為鎮壓中國人民抗拒斗爭,瓜分中國,帝國主義國家勾結起來,1900年共同侵華。八國聯軍侵華的結果與影響《辛丑條約》內容影響

賠款:賠款4.5億兩白銀設界:設東交民巷為“使館界”駐兵:北京到山海關由列強據守辦人:查辦反帝官員取締反帝組織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形成國中之國限制中國腹地清政府成為“洋人朝廷”標記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影響:條約中哪一條最能體現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第三條最能體現。鞏固:八國聯軍侵華斗爭不同于兩次鴉片斗爭的是()A.威逼到清朝統治的中心京津地區B.以鎮壓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為其干脆目的C.遭到中國軍民英勇抗拒 D.試圖以武力實現其侵略目標B列強持刀宰割中國龍

列強瓜分中國二、瓜分狂朝與民族危機■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1、背景;2、過程;3、影響;《馬關條約》的簽訂,刺激和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爭奪,列強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開端:1895年的三國干涉還遼;終止:1899年,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三國干涉還遼;了解一下形勢發展:①俄國:企圖獨霸中國東北;②法國:俄國的盟國;③德國:意欲在遠東擴大侵略勢力,緩和與俄在歐洲的沖突;1)緣由:《馬關條約》損害了俄、德、法三國的侵略權益;2)目的:不是為維護中國主權,而是列強爭奪中國;3)過程:提出照會,武力強迫;4)結果: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銀3000萬兩;5)實質:列強爭奪在華利益;6)事態發展:日俄斗爭;三國干涉還遼;【探究活動】三國干涉還遼說明白帝國主義在侵華過程中關系怎樣?說明白什么?對當今的外交有何啟示?1)關系:列強之間的關系特征是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奪。2)說明:一切以國家利益為轉移。3)啟示:①國家利益、國家實力確定國家外交;②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承諾。2、瓜分狂潮的具體過程:國別“勢力范圍”割占或租借地德山東強租膠州灣俄長城以北和新疆強租旅順、大連法廣東、廣西云南強租廣州灣英長江流域強租“新界”、威海衛日福建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示意圖俄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北京【讀史感悟】香港是由哪三部分組成的?它又是如何一步步淪陷入英國人之手的?1842年《南京條約》割占1860年《北京條約》割占1898年英國租借地新界

1)北極熊,代表俄國,將整個長城以北和新疆作為它的勢力范圍;

2)虎,代表英國,吞食我最富庶的長江流域作為勢力范圍;

3)德國,象一條七寸毒蛇一樣把我國的山東緊緊纏住;

4)狂奔亂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國,一舉伸向我兩廣、云南;

5)小太陽、日本,氣焰囂張,又把我國的福建作為它的勢力范圍。

6)圖的東南部還有一只禿鷹正向中國飛來,它代表美國,是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遲到者”,但它不會吃其它帝國主義國家殘羹剩飯就善罷甘休,而是另有企圖和陰謀的……。勿忘國恥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1、背景;2、過程;3、影響;《馬關條約》的簽訂,刺激和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爭奪,列強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開端:1895年的三國干涉還遼;終止:1899年,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中華民族陷入從半殖民地淪為殖民地的嚴峻危機之中。4、瓜分狂潮的結局;(1)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2)中國人民的抗拒斗爭(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中國的圖謀,列強被迫調整侵華政策,實施“以華治華”的政策。——列強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5、美國“門戶開放”1)緣由:①當列強在華爭劃勢力范圍時,已躍居世界工業強國的美國正忙于美西斗爭,無暇顧及中國②戰勝西班牙,占據菲律賓以后,美國也想染指中國的港灣,但他的軍事力氣還不能與其他列強抗衡③處于美國工商界擁有整個中國市場的須要2)目的:企圖用“機會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強瓜分中國,以保持整個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的自由開放,從而為美國利用其經濟優勢與其他列強爭奪創建條件。3)主要內容和實質:②實質:緩和列強間的爭奪和消弭中國人民的抗拒,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托管體系”。①主要內容: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中的既得利益,要求列強開放勢力范圍,使美國從中“利益均沾”。共同宰割中國4)影響:a.對中國:名義上敬重中國領土主權與完整,事實上是列強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國;中國面臨的民族危機空前嚴峻。b.對列強:承認了列強在華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c.對美國:事實上美國是該政策最大的贏家,它以“機會均等”為手段,利用其經濟上的優勢,為美國參與侵略中國并取得侵華利益創建了條件。鞏固練習:1.1861年,維克多·雨果在給摯友的信中怒斥火燒圓明園的罪行:“在我們眼中,中國人是野蠻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對野蠻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國軍隊B.法國軍隊C.英法聯軍D.八國聯軍2.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斗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A.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戰敗B.長期閉關鎖國狀況被打破C.社會性質起先發生根本變更D.民族沖突取代了階級沖突3.《南京條約》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A.長江口南北諸省沿海地區B.長江兩岸地區C.長江口以北沿海地區D.長江口以南沿海地區4.鴉片斗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主要表現在A.中國不能單獨確定關稅B.英國無權確定中國的關稅稅率C.中國海關須由外國人管理D.中國關稅必需保持低稅率5.列強在中國取得的特權中,對中國產生影響最大的是A.片面最惠國待遇B.領事裁判權C.巡查貿易權D.傳教權6.近代前期列強的侵略斗爭最能體現無視中國人民基本生存權的是A.鴉片斗爭B.中法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7.涉及今日我國四個直轄市中,在近代被開商埠的條約有①《南京條約》②《馬關條約》③《北京條約》④《辛丑條約》A.①③B.①②C.①④D.①②③8.德國同法俄一起干涉“還遼”,充分表明A.俄法德三國是同盟國

B.列強有維護中國主權獨立的一面C.日本已短暫獨霸中國

D.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既沖突又勾結9、在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德軍占據的是()9、在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德軍占據的是()9.在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德軍占據的是

A.大連B.膠州灣C.旅順D.臺灣10.(2001年?全國?7)英國發動鴉片斗爭的主要目的是A.疼惜鴉片貿易B.割占中國領土C.打開中國商品市場D.爭取外交禮儀同等11.(2004年?上海?11)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寶座,(各國)使臣行六鞠躬禮,不跪。階旁設黃案,使以次立讀國書。這件事最早發生在下列哪一個條約簽訂后A.《天津條約》B.《中法新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3.(2000年·春季·13)在《馬關條約》中,最有利于列強對華經濟擴張的條款是A.開拓新的內河航線B.在蘇杭富庶地區開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許日本在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D.給與日本巨額賠款14.(2004年廣東卷)英國通過《虎門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這意味著A.中英兩國的貿易糾紛由英國領事解決B.英國領事享有對《南京條約》的說明權C.中國的司法主權遭到破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