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被動安全技術_第1頁
第三章 被動安全技術_第2頁
第三章 被動安全技術_第3頁
第三章 被動安全技術_第4頁
第三章 被動安全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現代汽車安全技術汽車產業概況1汽車安全性研究內容汽車主動安全技術2汽車安全技術法規3汽車被動安全技術453.汽車安全技術分類

汽車安全技術被動安全技術主動安全技術預防安全技術(正常行駛)主動安全技術一次安全性車況、路況檢測改善駕駛視野提高車輛被認性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燈照防眩目自動導航汽車本身防止或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性能事故安全技術(事故前)事故避免系統駕駛操作性提高系統碰撞安全技術(事故當時)被動安全技術二次安全性安全氣囊SRS安全帶行人保護吸能車體汽車發生事故后汽車本身減輕人員受傷和貨物受損的性能抑制安全技術(事故后)減輕二次沖擊阻燃機構自動滅火、報警安全門鎖三、汽車被動安全技術1.安全帶三點式是安全帶最優秀的安全帶組成及各部件作用織帶

足夠的強度、延伸性能和吸收能力的性能鎖扣

既能把乘員約束在安全帶內,又能快速解脫的連接裝置收卷器

安全帶不使用時,收卷、儲存織帶;使用安全帶時乘員不必調節織帶長度;乘員使用時上半身的動作比較自如;為提高撞車時的約束性能,預先將織帶收緊緊急鎖止式收卷器ELR預緊式安全帶控制裝置劃分:一、電子式控制裝置由ECU單元檢測到汽車加速度的不正常變化,經過電腦處理將信號發至收卷器的控制裝置,激發預拉緊裝置工作,這種預緊式安全帶通常與輔助安全氣囊組合使用。二、機械式控制裝置由傳感器檢測到汽車加速度的不正常變化,控制裝置激發拉緊裝置工作,這種預緊式安全帶可以單獨使用。應該經常檢查安全帶的完好程度、固定卡座的固定程度。一旦發現有損壞、松動或失靈現象,應立即進行修理或更換,以確保安全帶整個系統處于良好的有效狀態。不要兩人(包括兒童在內)佩帶同一根安全帶。兒童佩帶的緊急鎖止式安全帶必須有兒童保護裝置。安全帶使用注意事項安全帶不能扭曲,也不應為解開方便而用夾子把帶子夾起來,或只把帶子搭在身上不扣舌,這樣一旦發生意外,安全帶就不起作用。安全帶用過后或座位上無人時,應將安全帶送回收卷器,使扣舌處于收縮位置。若安全帶在使用中曾承受過一次強拉直負荷,即使看不出損壞也應該更換總成,不能繼續使用。更換安全帶時,應采取與原車配套產品,以免影響其效能。安全帶還必須與座椅配套安裝,不能隨意拆卸,車與車之間也不應更換。2.安全氣囊SRS前排安全氣囊:安全氣囊是當被安全帶固定的乘員受到正面碰撞時,緩和其頭部所受撞擊力的輔助固定裝置。側安全氣囊:側面氣囊是在發生側面碰撞時,用來減輕駕駛席和副駕駛席乘員胸部受力的裝置。

窗簾式安全氣囊:于乘員和側窗之間的安全氣囊,當側面發生碰撞時,可以打開來保護乘員的頸部,打開時的形狀呈窗簾狀。安全氣囊分類安全氣囊工作原理汽車行駛過程中,傳感器系統不斷向控制裝置發送速度變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裝置(中央控制器)對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斷,如果所測的加速度、速度變化量或其它指標超過預定值(即真正發生了碰撞),則控制裝置向氣體發體發生器發出點火命令或傳感器直接控制點火,點火后發生爆炸反應,產生N2或將儲氣罐中壓縮氮氣釋放出來充滿碰撞氣袋。乘員與氣袋接觸時,通過氣袋上排氣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達到保護乘員的目的。

安全氣囊打開條件車速一般在25公里/小時以上,但關鍵因素是碰撞發生時的加速度(在國家鑒定試驗中,碰撞瞬時的加速度約為-40g)正面行駛碰撞物體:剛性墻壁或障礙物碰撞角度:只有在車輛正面一定角度范圍內才是打開安全氣囊(有效碰撞范圍),后碰、側碰、翻轉都不會引發安全氣囊打開碰撞物體的剛性:車輛以50公里時速撞向墻壁和撞向沙堆的效果截然不同安全氣囊使用駕駛者應將座位盡量向后移,以便有足夠空間使安全氣囊在發生意外擴張后充分發揮其保護作用。駕駛者不宜傾前控車,坐姿要正確及緊貼座位背椅,且扣上安全帶。12歲以下的小孩應坐在汽車的后排,并扣上安全帶。體重不超過18公斤的幼孩應放在配有幼孩座椅裝置的后排座位,并扣上安全帶。注意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防止引爆時被氣囊拋射出去,從而傷害乘員安全氣囊認識誤區1.并不是所有碰撞氣囊都會打開。傳感器只有在滿足了一定的條件下才會引爆氣囊。比如撞擊必須是發生在正前方,而側撞或被追尾司機位置的安全氣囊都是不會爆開的。

2.安全氣囊并不能保護幼小的兒童。目前的車用氣囊都是針對成年人設計的,在彈出時的巨大沖擊力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不但不能起到保護作用,相反還可能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因此對于兒童來說最安全的位置應該是后排,而且要系好安全帶,對于3歲以下的幼兒還要反置安全座椅。

3.僅靠氣囊不能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

氣囊只能起到輔助保護的作用。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沒有系安全帶的情況下,僅靠氣囊的保護率只有18%左右,而“安全帶+氣囊”的保護作用可高達60%。

汽車技術探秘——安全氣囊3.汽車安全車身安全車身技術要求為了減輕汽車碰撞時乘員的傷亡,在設計車身時著重加固乘客艙部分,削弱汽車頭部和尾部。當汽車碰撞時,頭部或尾部被壓扁變形并同時吸收碰撞能量,而客艙不產生變形以便保證乘員安全。安全車身劃分:一、碰撞能量吸收車身(減少施加于乘員負荷)前后車身的柔性結構可以吸收碰撞能力,減輕人的前沖力能量吸收二、高強度駕駛艙(生存空間)可以分散碰撞能量,維護駕乘人員的生存空間4.安全座椅安全座椅要求

汽車座椅不僅要減輕駕駛員及乘員的疲勞來滿足主動安全性要求,還要與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一起對乘員定位的同時緩解碰撞的強度,使乘員的損傷指標達到最小。主動式頭枕

目的是在后部碰撞中防止由于頭部相對胸部過度后仰而引起的小頸部內傷。5.兒童安全座椅誕生原因:目前車上安裝的安全帶、安全氣囊都是依據成年人的身材、體重設計的,由于兒童的身材、體重不同于成年人,因此如果兒童使用專為成年人而設計的安全設施,非但無法降低傷害,反而會增加對兒童的傷害。兒童安全座椅按固定方式分類

1.借助車上的成人用安全帶固定2.使用專用的兒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統,即ISOFIX系統。

兒童安全座椅使用1.幼兒必須坐在兒童安全座椅上日本汽車廠曾在1999年做過實驗,發現當車輛以時速40公里前進而發生碰撞時,一名5公斤重的嬰兒產生150公斤前沖的力,也就是在40公里時速下,孩子向前沖的力量是體重的30倍,在這個力下,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將孩子抱穩,孩子會在車內像子彈一樣飛起,從而引起嚴重傷害。

2.針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應當使用后向式座椅

兒童在三四歲之前,面朝后是最安全的乘車方式。3.大齡兒童面朝前乘車,應使用標準安全帶配以可調節升降的安全坐墊。

6.安全轉向柱定義:在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能夠有效地吸收碰撞能力,防止或減少碰撞能量傷害駕駛員的轉向柱。7.可潰縮式制動踏板當轎車發生正面碰撞時,駕駛員同時主動做出制動動作,如果此時制動踏板所受到的壓力經過電腦的瞬間判斷達到一定的臨界值,該制動踏板就會自動脫落或折斷,從而使駕駛員右腳受到的沖擊力降至最低,避免駕駛員腳部受到嚴重創傷。8.下沉式發動機下沉式發動機設計是為了在發生正面撞擊時使發動機不至于侵入到駕駛室,從而可為駕乘人員保留更大的生存空間。8.能量吸收式保險杠注意:吸能裝置不代表安全的保險杠吸能裝置主要是緩沖碰撞和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