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2357.1-2004 通信用多模光纖 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相比于《GB/T 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纖系列》,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更新:
-
標準結構的調整:原標準為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涵蓋了多種類型的多模光纖。而新標準采用了分部分的方式,本部分專門針對A1類多模光纖進行詳細規定,提高了標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
光纖分類細化:新標準對多模光纖進行了更細致的分類,明確了A1類多模光纖的具體定義和參數要求,相較于舊標準中的籠統分類,提供了更為精確的技術指標,便于生產和應用中遵循。
-
技術參數更新:隨著光纖制造技術和通信系統需求的發展,新標準對多模光纖的性能參數如模場直徑、數值孔徑、衰減系數、帶寬特性等進行了修訂,以適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長的傳輸距離需求,確保了光纖的互操作性和系統性能。
-
測試方法改進:為了更準確地評估A1類多模光纖的性能,新標準引入或修訂了一些測試方法和程序,包括光纖幾何尺寸的測量、光傳輸特性的測試等,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增強:新標準強調了與其他國際標準的接軌,確保了中國生產的A1類多模光纖能夠與國際上的同類產品在性能和接口上實現良好的兼容與互操作,有利于促進國際貿易和技術交流。
-
規范性附錄的增加:新標準可能包含更多的規范性附錄,提供了詳細的數據表格、測量示例或計算方法,為制造商和檢測機構執行標準提供了具體指導。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文檔簡介
ICS33.180.10M3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2357.1—2004部分代替GB/T12357-—1990通信用多模光纖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Multimodeopticalfibresfortelecommunication-Part1:SectionalspecificationforcategoryA1multimodefibres(IEC60793-2-10:2002,0pticalfibres--Part2-10:Productspecifications--SectionalspecificationforcategoryAlmultimodefibres.MOD)2004-06-08發布2004-1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2357.1一2004次前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4要求附錄A(資料性附錄)本部分與IEC60793-2-10:2002技術性差異對比附錄B(資料性附錄)A1類光纖支持的應用附錄C(資料性附錄)千兆以太網應用
GB/T12357.1-2004GB/T12357《通信用多模光纖》分為如下幾個部分: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第2部分:A2類多模光纖特性:第3部分:A3類多模光纖特性:第4部分:A4類多模光纖特性本部分為GB/T12357的第1部分:第2-10部分:產品規范-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793-2-10:2002《光纖-A1類多模光纖特性》(英文版)。考慮到我國國情,在采用IEC60793-2-10:2002時,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刪除了IEC60793-2-10:2002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其有關的內容在各部分正文中體現。有關技術性差異已編人正文中并在它們所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標識。在附錄A中給出了這些技術性差異對比一覽表以供參考。為了便于使用,對IEC60793-2-10:2002本部分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IEC60793的本部分”改為"GB/T12357的本部分"b)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迎號".".本部分對GB/T12357—1990《通信用多模光纖系列》的相應部分進行修訂.修訂時也參考了國際電信聯盟建議ITU-TG.651:1998《50/125“m漸變折射率型多模光纖光纜特性》和國外其他先進標準。本部分與GB/T12357—1990中1類多模光纖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將題目由《通信用多模光纖系列》改為《通信用多模光纖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增加了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術語和定義”,刪除了原第2章“通信用多模光纖的分類".將原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合并為本部分第4章“技術要求”幾何性能,本部分表1代替了1990年版表2的相應部分,并對某些技術指標作了較大修改,增加了幾何特性測量方法(本部分表2),取消了Alc(85/125pm)類光纖;傳輸特性.本部分表5代替了1990年版表3的相應部分.并對某些技術指標作了較大修改,增加了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本部分表6);增加了光纖衰減不連續性、宏彎損耗等要求;機械性能,用本部分表3代替了1990年版的表4,并增加了測量方法(本部分表4);環環境性能,增加了表7和表8的相關內容:增加了附錄A、附錄B和附錄C。請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部分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陳永詩、李海清本部分代替GB/T12357—1990的相應部分
GB/T12357.1-2004通信用多模光纖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范圍GB/T12357的本部分規定了Ala、Alb和Ald類多模光纖的幾何尺寸參數、光學和傳輸特性、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通信光纜和其他信息傳輸設備中使用的多模光纖。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123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15972—1998(所有部分)光纖總規范(eqvIEC60793-1:1995(所有部分))IEC60793-1-50:2001光纖第1-50部分:測量方法與試驗程序——濕熱(穩定態)Opticf-bers-Part1-50:Measurementandtestprocedures-Dampheat(steadystate))1EC60793-1-51:2001光纖第1-51都分:測量方法與試驗程序——干熱(Opticfibers-Part1-51:Measurementandtestprocedures-Dryheat)IEC60793-1-53:2001光纖第1-53部分:測量方法與試驗程序-浸水(Opticfibers-Part1-53:Measurementandtestprocedures-Waterimmersion)IEC62048:2001光纖可靠性的冪次律理論(Thepower-lawtheoryofoptiealfibrereliability)語和定義本部分使用GB/T15972.1~15972.5中有關的術語和定義。4要求本部分規定的光纖應由玻璃芯和玻璃包層組成,玻璃芯層應具有漸變型折射率部面,并符合GB/T15972.1-1998中4.1規定注:“玻璃”這一術語通常指由非金屬氧化物組成的材料。。某些光纖成分可以全是玻璃組成或者是玻璃和玻璃/硬聚合物組成。4.1尺寸參數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5勞動合同簽訂范本
- 2025房產交易租賃合同
- 智能工廠的能源管理與節能減排方案設計
- 農業智能技術實施方案
- 社交媒體時代的個人信息安全計劃
- 2025商貿有限公司租賃續簽合同(辦公樓租賃合同)
- 農業產業鏈數據采集與分析方案
- 初中地形圖試題講解及答案
- 2025租房中介服務合同
- 電信行業網絡覆蓋優化與擴容規劃方案
- 2025年《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
- 服裝公司品質(質量)管理手冊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教案第10課 相親相愛一家人
- 辦公樓弱電系統設計方案
- 私募投資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合肥二模數學試題及答案
- 不要慌太陽下山有月光二部合唱簡譜
- 干凈整潔的個人衛生習慣
- 光伏補貼申請流程
- 小數與單位換算(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實驗診斷學練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