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模四 農業可持續發展要素建模(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測控導航題號知識點易中難農業與自然環境3、54、1012農業與社會環境1、2、116、7、8、913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2017·廣西模擬)“第六產業”是指不僅種植農作物(第一產業),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第二產業)與銷售農產品(第三產業),以獲得更多的增值價值,同時將第一、二、三產業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產業”。在成都溫江區萬春一個叫“土豆傳奇”的基地,每畝每年的綜合產值近10萬元。他們在農業發展中堅持一、二、三產業整合發展,形成了集紫色馬鈴薯種植、副食品加工、游客體驗和農家樂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產基地。據此回答1~2題:1.發展“第六產業”能顯著 ( )①擴大農產品出口 ②提高機械化水平 ③增加就業機會 ④提升產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土豆傳奇”的成功對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啟示是 ( )A.大力發展信息化農業 B.促進農業向多元化發展C.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 D.發展集約型的生態農業解析:1.D2.B第1題,結合“第六產業”的概念,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及銷售,因此延長了產業鏈,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加了就業。但對于農產品的出口和機械化水平沒有顯著影響。第 2題,“土豆傳奇”形成了集紫色馬鈴薯種植、副食品加工、游客體驗和農家樂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因此主要體現了農業的多元化發展。(2016·江西吉安質檢)冬小麥為每年秋季播種,次年春末夏初收獲。下圖為某地區冬小麥生育期(作物從播種到成熟所需的時間)日數圖。讀圖,回答3~4題:3.影響M、P兩地冬小麥生育期日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在該地區冬小麥生育期內,M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狀況是()A.逐漸增大B.先減小后增大C.逐漸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解析:3.D 4.B 第3題,影響冬小麥生育期的主要因素是熱量 ,從圖中冬小麥生育期日數分布可以看出 ,總趨勢是緯度越低日數越少。 M、P兩地緯度相同,熱量差異主要是由洋流引起的,M地附近有暖流經過,熱量條件較好,冬小麥生育期日數較短(120天以內);P地附近有寒流經過,冬小麥生育期日數較長(140天以上)。第4題,冬小麥為每年秋季播種,次年春末夏初收獲,在該地區冬小麥生育期內,太陽直射點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先是遠離M地,后是接近M地,所以M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狀況是先減小后增大。(2016·海南卷,4~6)下圖所示區域中,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年起,這些城市以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回答5~7題:5.該地區蔬菜種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熱量B.水分C.光照D.土壤6.該地區利用溫室種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A.勞動力成本低B.生產技術先進C.種植歷史悠久D.能源供應充足7.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A.減少蔬菜對外依賴B.增加農業經濟收入C.改善當地種植結構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析:5.A6.D7.A第5題,結合經緯度可以判斷該地區位于俄羅斯中部,緯度較高,故熱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的種植,故A項正確。圖示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雖然降水少,但氣溫低,蒸發弱,且有河流流經,故水分充足,B、C項錯誤;圖中信息無法判斷土壤情況,故D項錯誤。第6題,結合上題中的氣候判斷,該地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故利用溫室種植蔬菜需要有充足的熱量,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并有輸油管道連接城市,故能源供應充足。第7題,由材料可知該地區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且波動較大,因此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減少蔬菜對外過分依賴。(2016·浙江三市聯考)讀漫畫“逼牛太甚”,回答8~9題:8.該漫畫反映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過度墾荒,水土流失 B.過度放牧,草場退化C.建設占地,耕地減少 D.森林破壞,土地荒漠化9.下列有利于緩解該問題的措施有 ( )①禁樵禁采 ②嚴格執法 ③土地集約利用 ④退耕還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8.C9.B第8題,從漫畫中可以看出,違法占地增多導致耕地減少。第9題,由于經濟發展導致“違法”占地的發生,耕地資源減少,因此要嚴格執法,減少違法占地的發生。加強對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可以緩解耕地減少帶來的問題。禁樵禁采、退耕還林跟漫畫所示沒有關聯,故B項正確。下圖為歐洲某地區的農業生產土地利用示意圖,當地農民夏季上山放牧、農田兩年輪種和種植橄欖是圖示地區重要的農業生產特點。讀圖,回答10~11題:10.制約該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是 ( )A.水源不足 B.土壤貧瘠C.洪澇頻繁 D.氣溫較低圖中居民在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顯見其適應環境的智慧。其中,在山地地區以放牧蛋白質豐富的山羊或綿羊為主,這是因為()A.山地地勢過低,造成水草不豐B.山地地表崎嶇,羊攀移能力強C.山區過于寒冷,羊御寒能力較強D.山區傳染病多,羊抵抗能力較好解析:10.A 11.B 第10題,由圖示山脈名稱、種植橄欖樹等信息可知,該地區為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較少,易導致農業灌溉缺水。第11題,山地地區地表崎嶇,但水草豐美,適宜牧羊。山羊或綿羊具有較強的攀移能力 ,崎嶇的地表利于減少體內多余脂肪 ,增加體內蛋白質含量。二、非選擇題(共56分)12.(2017·福建泉州檢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烏江鎮位于黑河中游,盛產“烏江貢米”。烏江貢米種植始于唐代,生長周期長,品質優良。上世紀80年代,烏江鎮引進外地高產品種,傳統的烏江貢米種植面積逐年萎縮。2000年,黑河開始實行分水制(每年將上游來水的60%分給下游),此后,張掖市大力推進節水農業,發展種子繁育農業。2013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由于制種玉米面積產值逐年上揚,水稻種植面積逐年縮減,“烏江貢米”幾近銷聲匿跡。2016年,烏江鎮建起“烏江貢米”標準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復“烏江貢米”生產。說明“烏江貢米”幾近銷聲匿跡的原因。(8分)分析張掖能夠建成國家級優質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的自然原因。(12分)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8分)問題①:分析烏江鎮恢復“烏江貢米”生產的原因。問題②:為栽培示范基地種植“烏江貢米”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析:第(1)題,“幾近銷聲匿跡”說明種植的很少。為什么不再種植?主要從三個角度分析:一是材料信息“引進外地高產品種”,說明“烏江貢米”自身單產低——經濟效益差;二是“分水制”——發展節水農業——水稻耗水多——種植面積減少;三是“制種玉米面積產值逐年上揚”說明農業結構調整,改種玉米。第(2)題,主要抓住兩點進行分析,一是“種子優質”——品質好、無污染、蟲害少,結合氣候、水源等進行分析;二是“生產基地”說明適宜種植的面積廣,產量大,結合地形進行分析。第(3)題,恢復“烏江貢米”生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品質好—品牌效應—高端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高,二是對傳統的保護。合理化的建議可從科技和機械化投入、良種改良、生態綠色節水農業發展等角度說明。答案:(1)“烏江貢米”單產較低,經濟效益較差;外地引進的高產大米經濟效益較好;分水制導致張掖農業用水減少,制約水稻種植(水稻種植成本上升),種植面積減少;張掖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8分)張掖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玉米品質優良;并且干燥氣候有利于晾曬和儲存。張掖地區氣候干旱,冬季寒冷,病蟲害少。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水質潔凈;位于山麓沖積扇,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制種產量大;張掖被沙漠和高山圍繞,(北邊是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南面是祁連山)形成了天然的隔離區,使玉米制種較少受到有害生物和有害花粉的侵襲 ;夏季氣溫日較差大,日低溫較低,不利于害蟲生存與繁殖。 (12分)問題①:烏江貢米品質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優質大米的市場需求增加;種植烏江貢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應,拓展高端市場;保護烏江貢米傳統品種和傳統品牌。 (答出4點得8分)問題②:提高科技投入,在保護傳統品種的同時,改良培育新品種;發展節水的生產方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綠色種植,保證產品品質;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答出4點得8分)13.(2016·江西鷹潭一模)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材料一中美兩國是世界主要的玉米生產大國。2007年度,中國玉米產量約為1.47億噸,美國玉米產量約為3.38億噸。美國農業部預測,美國年度玉米剩余量預計將達到1.1875億噸。如此高的產量導致玉米庫存過剩,加之常規能源危機,美國開始以玉米為原料發展能源加工。材料二 下圖為近30年來我國東北部分地區農業類型布局變化圖。指出東北地區近30年來玉米、放牧業、副食品生產布局的變化。(9分)吉林玉米種植區號稱“黃金玉米帶”,其東側的長白山、西側的草原和濕地都是“黃金玉米帶”穩定發展的天然保障,分別分析它們對該玉米帶的“保障作用”。(9分)分析近年來美國玉米產業迅速向現代玉米能源加工業發展轉變的原因,說明我國玉米向能源加工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10分)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圖例,玉米原(新)產地分布、草原分布和副食品生產新(老)基地的分布可直接得到答案。第(2)題,該題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答,一是長白山對玉米帶的保障作用,主要圍繞水、肥等方面作答;二是減少風沙災害對農田的影響。山區森林茂密,草原和濕地使周圍林草生長良好,植被覆蓋率高,能降低風速,固定土壤,抑制風沙危害農田,保護農田。第(3)題,美國向現代玉米能源加工業發展轉變的原因:美國玉米的過剩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玉米向能源加工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玉米剩余不足、技術落后、成本較高等。答案:(1)變化:玉米產區向西、向北擴展;西部放牧業面積縮小(或草地面積縮小);新副食品生產基地在各類城市周圍大量涌現。(9分)(2)長白山區:①地勢高,降水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元旦晚會策劃方案模板
- 元宵節主題活動方案2025年(精彩)
- 2025年幼兒園新學期個人工作方案
- 時尚知識全解析
- 護理科研文獻檢索與管理
- 護理臨床教學病案討論
- 生產簡歷工作總結
- 便秘的評估與護理
- 周口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基礎二細胞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婦產科學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
- JJF(皖) 181-2024 瀝青混合料輪碾成型機校準規范
-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設)
- 航信Eterm指令及其功能描述與分類
- 2025-2030年中國鉀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中藥保健飲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4ESC心房顫動管理指南解讀-完整版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醫院與科研機構臨床研究合作協議書3篇
- 模具廠三年規劃
- 小學二年級《金斧頭》中文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