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_第1頁
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_第2頁
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_第3頁
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_第4頁
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122023全國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光現象〔精校版含答案〕第一節光的直線傳播一.選擇題1.〔2023·黔東南州〕如圖四種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B2.〔2023·鄂爾多斯〕以下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B3.〔2023·廣西〕如下圖的四種光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4.〔2023·呼和浩特〕以下光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B5.〔2023·重慶〕如下圖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C6.〔2023·麗水〕以下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是〔〕D7.〔2023·衢州〕如圖現象由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是〔〕D8.〔2023·福建〕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鏡的反射等光學問題.圖中的光學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B圖19.〔2023·沈陽〕雷雨天,電閃雷鳴,關于其中物理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A.堵上耳朵聽到雷聲變小,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我們能分辨雷聲和雨聲,主要是依據它們的響度不同C.我們先看見是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光比聲音傳播得快D.我們聽到的雷聲是電磁波二.填空作圖題1.〔2023·株洲〕如圖1為2023年11月14日出現的超級月亮,它看起來比平常大14%,而亮度提高了3成,超級月亮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它的視角比平常要大〔填“大〞或“小〞〕2.〔2023·泰州〕據天文觀測,室女座一類星體向外噴射出超光速噴流,震驚科學界,近期謎底揭開,“超光速〞只是一種觀測假象.如以下圖2所示,噴流用6年時間從A點噴射到5光年遠處的B點,其噴射的實際速度為5/6c,當噴射到達B點時,噴流在A點發出的光已經到達C點位置,此時噴流在B點發出的光才開始傳向地球,因觀測距離遙遠,地球觀測者接收到噴流的光時誤以為噴流只是在水平方向噴射了3光年,所以觀測者測得噴流的速度到達了1.5c〔c為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第二節光的反射一.選擇題1.〔2023·舟山〕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D圖22.〔2023·云南〕以下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A.月光下的人影B.池塘的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淺C.拱橋在平靜湖水中的倒影D.玻璃三棱鏡分解了的太陽光3.〔2023·義烏〕坐公交車時,看到同方向行駛的轎車玻璃窗上出現連續橫移的字,拍攝了其中兩字,如圖3.關于這兩字寫在哪輛車上,從車頭向車尾看,字的順序是〔〕DA.轎車上中興B.轎車上興中C.公交車上中興D.公交車上興中4.〔2023·通遼〕如以下圖所示的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C圖35.〔2023·江西〕如圖乙所示,是小安同學自制的潛望鏡,利用它能在隱蔽處觀察到外面的情況,用它正對如圖甲所示的光源“F〞,那么所觀察到的像是〔〕D6.〔2023·南充〕以下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DA.形影不離B.海市蜃樓C.日食月食D.鏡花水月7.〔2023·德州〕如圖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B8.〔2023·桂林〕“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是白居易的詩句,詩里描繪的太陽在水中的像屬于〔〕DA.色散現象B.透鏡成像C.小孔成像D.平面鏡成像9.〔2023·懷化〕以下所示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B10.〔2023·錦州〕以下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水中倒影B.立竿見影C.海市蜃樓D.日食11.〔2023·赤峰〕如下圖現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2.〔2023·遵義〕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釋的是〔〕AA.樓臺倒影入池塘B.風吹草低見牛羊C.潭清凝水淺D.云生結海樓13.〔2023·昆明〕圖中所示的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4.〔2023·淄博〕關于“鏡中花、水中月〞,正確的說法是〔〕DA.鏡中花是光的反射現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現象B.鏡中花是光的折射現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現象C.鏡中花與實際的花一樣大,水中月比實際的月亮小D.鏡中花與水中月都是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15.〔2023·泰安〕以下成語所反映的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A.水中撈月B.坐井觀天C.一葉障目D.海市蜃樓16.〔2023·咸寧〕如下圖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17.〔2023·宜昌〕如下圖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C18.〔2023·菏澤〕以下光現象中,屬于反射現象的是〔〕B19.〔2023·衡陽〕如下圖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20.〔2023·山西〕以下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C21.〔2023·吉林〕如下圖,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B22.〔2023·郴州〕民諺俗語常常包涵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DA.井底之蛙,所見甚小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C.海市蜃樓,虛無縹渺D.摘不到的是鏡中花,撈不到的是水中月23.〔2023·長春〕以下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24.〔2023·北京〕如下圖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25.〔2023·北京〕如下圖的四個光路圖中,MM′為平面鏡,PO為入射光線,ON為法線,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圖是〔〕A二.填空作圖題1.〔2023·廣元〕一束光AO射向平面鏡,光線AO與鏡面的夾角如圖1所示,那么反射角的大小為65°.現在城市里很多高樓大廈采用玻璃幕墻作裝飾,當強烈的太陽光照射到玻璃幕墻時,就會發生鏡面反射,造成“光污染〞.圖1圖2圖3圖4圖4答案2.〔2023·天津〕一束平行光與鏡面成30°角射到平面鏡上,反射角大小是60°,人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卻看不到反射光,這是由于發生了鏡面反射〔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3.〔2023·無錫〕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為了在硬紙板上同時呈現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將平面鏡水平放置后,帶有刻度的白色硬紙板應與平面鏡垂直,并保持硬紙板A、B兩局部在同一平面內,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需要屢次改變入射光線AO的方向.4.〔2023·河北〕由于光在電影屏幕上發生漫反射,所以人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塊平面鏡使水平面成30°角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3所示〕,那么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鏡面與水平面夾角的度數.5.〔2023·山西〕如圖4所示,是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的光路圖,請你在圖中適當的位置畫出平面鏡,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6.〔2023·成都〕如以下圖1所示,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請按照要求作答:①畫反射光線;②標出反射角.7.〔2023·海南〕在圖2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OB。8.〔2023·鄂爾多斯〕請畫出圖3中人眼通過平面鏡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圖1圖2圖3圖4圖5答案:圖1圖2圖3圖4圖59.〔2023·上海〕在上圖4中,根據給出的反射光線OB畫出入射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大小.10.〔2023·福建〕畫出上圖5中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11.〔2023·東營〕如下圖,護林員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點,請你通過作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答案:12.〔2023·天門〕“猴子撈月〞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如下圖,假設猴子的眼睛用點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點B表示,請畫出猴子看見水中月亮的光路圖,并保存必要的作圖痕跡.答案:13.〔2023·長春〕畫出圖中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答案:三實驗探究題1.〔2023·哈爾濱〕小明和小聰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裝置如下圖.〔1〕∠FON是反射角〔選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鏡面,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OF.假設沿著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現象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時,收集數據如上表:小明分析表中數據,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小聰說,此結論不具有普遍性.請指出實驗中的缺乏并加以改良缺乏:只測量了一組入射角及對應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良:屢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并分析對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律.2.〔2023·蘇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平面鏡M水平放置,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局部組成,可繞豎直接縫ON翻折.〔1〕如圖,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那么紙板F上不能〔能/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朿,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ON在同一平面內.〔2〕小明在測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時只記錄了一組數據〔如表〕,根據這組數據,他不能〔能/不能〕得出關于光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關系的結論,理由: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3.〔2023·威海〕在光現象的學習過程中,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1〕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紙版上顯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徑跡,他想把光的徑跡保存在紙板上以便研究,請你為他設計一個保存的方法:用筆描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路徑.

當在圖甲上出現反射光OB后,小明將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圖乙方式放置,并以ON為軸旋轉該塑料板,觀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現反射光,他的設計意圖是為了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讓光沿B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如圖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將點燃的蠟燭A豎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側,此時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另一側的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發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調整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的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蠟燭A站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2023·長沙〕小天用圖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請在以下空格中填寫適當內容:

〔1〕圖甲中反射角是44

度;〔2〕圖甲中當入射角變大時,反射光束偏離〔選填“偏離〞或“靠攏〞〕法線;〔3〕如圖乙所示,將紙板NOF向后折,在紙板NOF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這說明了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5.〔2023·泰州〕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圖甲,先將平面鏡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經硬紙板B豎直放置在平面鏡A上,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2〕為了顯示光路,紙板的外表應粗糙〔光滑/粗糙〕些,在紙板上標出刻度是為了方便測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3〕屢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了幾組數據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相等〔相等/不相等〕.〔4〕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其作用是為了顯示法線的位置,然后翻開固定在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出現了如圖乙所示的情景,老師水平方向緩慢轉動圓臺,當我們觀察到紅綠光看起來重合時時,可判斷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6.〔2023·錦州〕如下圖,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硬紙板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硬紙板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1〕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線,這是因為光在硬紙板上發生了漫〔選填“鏡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紙板的作用是顯示光的傳播路徑,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假設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那么在F板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3〕如果將光線沿著BO方向射向平面鏡時,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第三節平面鏡成像一.選擇題1.〔2023·常州〕〔2023·北京〕水平桌面上豎直放置著平面鏡和直立的鉛筆,平面鏡中呈現鉛筆的虛像.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8cm時,像的高度為h1,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s1;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4cm時,像的高度為h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s2.那么以下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DA.s1=s2B.s1<s2C.h1>h2D.h1=h22.〔2023·襄陽〕關于平面鏡成像,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CA.像與物總是大小相等B.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C.物體在鏡中成的是實像D.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3.〔2023·臨沂〕關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其實驗探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使用光屏是為了驗證平面鏡所成像的虛實B.將蠟燭靠近玻璃板的同時像將遠離玻璃板C.做屢次實驗獲得多組數據是為了減小誤差D.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4.〔2023·濰坊〕小麗面向穿衣鏡,站在鏡前60cm處,鏡中的像與她相距〔〕DA.30cmB.60cmC.90cmD.120cm5.〔2023·益陽〕如下圖,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鏡前一定距離處,那么尺子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以下圖中的〔〕A圖36.〔2023·柳州〕如下圖,屬于平面鏡成像的是〔〕A7.如圖1所示,小華靠近平面鏡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將〔〕BA.變小B.不變C.變大D.無法判斷8.〔2023·黔東南州〕如圖2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以下表達正確的是〔〕DA.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實像B.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實物大C.蠟燭移近玻璃板時,像會遠離玻璃板D.蠟燭與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9.〔2023·寧波〕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3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為n,以下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AA.在a點或e點時,m=1,n=0B.在b點或d點時,m=1,n=1C.在c點時,m=2,n=2D.在f點時,m=0,n=0圖1圖2圖3圖410.〔2023·株洲〕〔多項〕如圖4是一女孩通過地面上的鏡子正要打量自己時的情境照片,根據照片,可以判斷〔〕BDA.這張照片不可能是在正午拍攝的B.鏡中的藍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女孩的下半身沒有在平面鏡中成像D.女孩看到了鏡中自己的整個上半身二.填空作圖題1.〔2023·綿陽〕涪江水面平靜,兩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樹高4m,這棵樹在涪江水中的像高4m;小明同學站在樹的對岸河堤上,他的眼睛與樹尖的距離為d樹,與樹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離為d像,那么d樹<d像〔選填“>〞、“<〞或“=〞〕.2.〔2023·大連〕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與蠟燭A相同的蠟燭B,來確定蠟燭A所成的像的位置.那么蠟燭B應該是不點燃〔填“點燃〞或“不點燃〞〕的,點燃蠟燭A的好處是成像清晰.3.〔2023·濟南〕小麗非常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每天上學出門前都要通過鏡子檢視一下,當她走進平面鏡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她在平面鏡中的像離她的距離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2023·河池〕小芳站在穿衣鏡前1m處,鏡中的像與她相距m;銀行ATM自動取款機上方安裝有攝像頭,它工作時成倒立、縮小的實〔選填“實〞或“虛〞〕像.5.〔2023·長春〕小芳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m處,鏡中的像與她相距2m,假設她遠離平面鏡,那么鏡中像的大小將不變.6.〔2023·郴州〕小明同學身高165cm,站在豎置放置的平面鏡前,從平面鏡中看到掛鐘的指針如圖甲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為

165cm,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7:20.7.〔2023·棗莊〕一只燕子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當燕子距水面6m時,它的“倒影〞距水面6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虛〔填“實〞或“虛〞〕像,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8.〔2023·慶陽〕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1中作出AB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保存作圖痕跡.9.〔2023·六盤水〕如圖2所示,請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保存作圖痕跡〕.答案:圖1圖2圖310.〔2023·宜昌〕豎起的墻面上有一塊面鏡MN,小女孩站在平面鏡前,她的腳前有一枚硬幣〔如圖3中點A所示〕,請你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小女孩看到硬幣的像的光路圖.11.〔2023·南京〕按要求作圖〔請保存作圖痕跡〕.如圖4所示,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A′B′.12.〔2023·衡陽〕

如圖5所示,A′B′是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保存作圖痕跡〕.13.〔2023·昆明〕物體AB放在平面鏡前,請在圖6中畫出它經平面鏡所成的像.圖4圖5圖6圖714.〔2023·岳陽〕作出圖7中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保存作圖痕跡〕.15.〔2023·攀枝花〕請作出圖8中箭頭狀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答案:圖4圖5圖6圖716.〔2023·南通〕如圖9,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圖8圖9圖1017.〔2023·常德〕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10中作出從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過A點的光路圖。答案:圖8圖9圖1018〔2023·鄂州〕實驗室中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鍍了膜.如圖1所示,是用這種玻璃板做實驗時的情景,那么鍍膜的一面應該朝向像〔選填“物體〞或“像〞〕一側放置,實驗中將蠟燭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1圖2圖319.〔2023·呼和浩特〕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深秋時節一群南歸的鴻雁飛翔在清澈見底而且平鏡的湖面上,如圖2所示.當某只鴻雁距水面120m時,這只鴻雁的倒影與它的距離為240m,該倒影是虛〔選填“實〞或“虛〞〕像,它是由于光的反射〔選填“折射〞或“反射〞或“直線傳播〞〕形成的;當鴻雁緩緩地向更高、更遠的南方飛去時,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將

不變〔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20.〔2023·貴港〕探究平面成像的特點的實驗需要的器材;兩支相同的蠟燭、一塊玻璃板、支架、一張紙、一個光屏、

刻度尺及火柴.實驗情況如圖3所示,放在“燭焰〞上的手指不會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三實驗探究題1.〔2023·鹽城〕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兩個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距離關系的實驗.〔1〕將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紙上沿玻璃板前后兩外表畫線MM'和NN'.〔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與棋子A的像重合.〔3〕在白紙上沿棋子A和B的邊緣畫圖,測量A的右端到MM'的距離lA=4.30cm;測量B的左端到NN'的距離如下圖,其值為lB=4.00cm.〔4〕改變A的位置,將數據記錄在表中,表中有一個數據異常,該數據是7.10cm,它最有可能測量的是A的右端到NN'距離.〔5〕修正〔4〕中異常數據后,比擬lB和lA,發現lB總是小于lA,為準確獲得實驗結論,請你對小明實驗中的錯誤操作進行糾正,答:lA應測量A的右端到NN'的距離.2.〔2023·黃岡〕按要求填空:〔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應選擇較薄〔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做實驗.如以下圖1甲,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實驗時人應該在蠟燭A〔選填“A〞或“B〞〕側觀察.〔2〕如圖乙是某物質溶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判斷該物質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在第6min時處于固液共存〔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3.〔2023·邵陽〕如圖2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該選擇薄玻璃板.〔選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2〕點燃蠟燭A,透過玻璃板觀察到蠟燭

A

的像,把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

B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蠟燭B與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等大.〔3〕移開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圖1圖2圖34.〔2023·吉林〕如上圖3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選取完全相同的兩支蠟燭進行實驗是為了比擬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實驗中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是12cm,那么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是12cm.5.〔2023·徐州〕如以下圖1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1〕實驗時,先將方格紙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茶色玻璃豎直放置在方格紙上.〔2〕選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棋子是為了比擬像和物的大小關系.〔3〕如圖乙所示,棋子放在A處,觀察者在B處,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B。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4〕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從白卡片上直接觀察到像?答:不能.甲圖1乙甲圖2乙6.〔2023·荊州〕如上圖2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室提供了平面鏡和厚薄不同的兩塊玻璃板,你應選擇薄玻璃板〔選填“平面鏡〞“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進行實驗.〔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

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觀察前面〔選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蠟燭B

和蠟燭A

的像完全重合,移開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3〕實驗時,將蠟燭A

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不變〔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4〕小華學習了平面鏡成像后,回家觀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塊水平的圓形玻璃轉盤,距轉盤1.8m

高處有一盞燈,該燈通過轉盤成像如圖乙所示.那么燈的像距離該燈3.6m;假設用手撥動轉盤使其水平旋轉,那么會觀察到燈的像的位置不變.〔選填“改變〞或“不變〞〕7.〔2023·安順〕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明準備了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1〕實驗時,小明應選G作為平面鏡〔填字母〕,這樣選擇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為了比擬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小明應選BC兩支蠟燭〔填字母〕.〔3〕實驗時鏡面與桌面必須垂直.〔4〕實驗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燭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沒有看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5〕實驗結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10:35.8.〔2023·德州〕探究平面成像特點:

過程結論①如下圖,點燃蠟燭A豎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移動,使蠟燭B與A的像完全重合,記下A與B的位置,移動點燃的蠟燭A,重做實驗.

②用刻度尺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發現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豎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側觀察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承接蠟燭A的像.

方法用外形相同的蠟燭B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問題討論假設把上述實驗中的玻璃板換成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蠟燭A和凸透鏡的位置如下圖,此時移動光屏可承接倒立、放大的實像.9.〔2023·營口〕婷婷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她在探究時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2〕她選取了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擬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3〕如果實驗中發現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4〕她用白紙記錄的蠟燭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刻度尺去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分析圖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

垂直.10.〔2023·廣西〕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選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在豎直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至看上去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3〕記錄蠟燭B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紙上測得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s如圖乙所示,是7.55cm.通過屢次實驗,比照分析,得出結論: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4〕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選填“虛〞或“實〞〕像.甲圖1乙圖211.〔2023·齊齊哈爾〕艾英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選填“虛〞或“實〞〕像.〔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

不變.〔5〕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艾英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那么蠟燭像的位置

不變〔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12.〔2023·廣西〕下面是小紅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活動過程:〔1〕組裝儀器時,如以下圖1所示,要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的白紙相互垂直〔選填“平行〞或“垂直〞〕;〔2〕在實驗中,小紅看到兩個不重合的蠟燭A的像,為了消除這個影響,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選填序號〕;A.換用較薄的玻璃板

B.換用較厚的玻璃板

C.調整觀察蠟燭A的像的角度〔3〕消除影響后,移動蠟燭A逐漸靠近玻璃板,觀察到它的像的大小不變〔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4〕實驗中,移去在蠟燭A成像位置處的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選填“實〞或“虛〞〕像.13.〔2023·來賓〕如以下圖2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透明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在玻璃板兩側,請根據實驗答復以下問題:〔1〕為了便于觀察實驗應選在較暗〔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2〕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擬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實驗中,測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5cm,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為5cm.〔4〕實驗中假設移開蠟燭B,用白紙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白紙,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選填“虛像〞或“實像〞〕〔5〕實驗中,小紅發現玻璃板后出現兩個蠟燭A的像,其原因是她選用的玻璃板太厚〔選填“太厚〞或“太薄〞〕圖1圖2圖3圖414.〔2023·濱州〕小濱用如上圖3所示裝置進行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他應選取兩支外形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的蠟燭進行實驗.〔2〕小濱選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3〕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他把蠟燭A放在距玻璃板30cm處,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蠟燭A的距離是60cm;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5〕實驗過程中,小濱仔細觀察,發現蠟燭的像有重影,請你幫小濱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15.〔2023·武漢〕某同學利用如上圖4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透明玻璃板.把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該同學應在玻璃板前面〔選填“前面〞或“后面〞〕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反射〔選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3〕該同學體會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雖沒有平面鏡清晰,但能觀察到蠟燭B〔選填“A〞或“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16.〔2023·湘潭〕如以下圖1所示,小明應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表演“蠟燭在水中燃燒〞的魔術時,把一塊玻璃板豎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豎放一根蠟燭,在玻璃板的前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點燃蠟燭,從蠟燭這邊向玻璃板望去,會看到“蠟燭在水中燃燒〞.〔1〕該魔術現象要明顯,最好在較暗〔選填“明〞或“暗〞〕的環境中進行.魔術中的玻璃板相當于平面鏡〔選填“平面鏡〞或“凸透鏡〞〕.〔2〕水中的“蠟燭〞是實際蠟燭通過玻璃板形成的正〔選填“正〞或“倒〞〕立的虛〔選填“虛〞或“實〞〕像,與實際蠟燭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圖1圖217.〔2023·阜新〕如上圖2是小麗同學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實驗中選擇兩只完全相同蠟燭的目的是為了比擬A.〔填符號〕A.像和物的大小

B.像的虛實C.物距和像距

D.像的倒正〔2〕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實驗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須與水平桌面垂直.〔3〕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逐漸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在其原來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成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填“實〞或“虛〞〕.〔5〕小麗屢次改變點燃的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屢次操作,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規律.18.〔2023·鎮江〕圖1是某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1〕實驗中應選擇較薄〔選填“厚〞或“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將其

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為確定棋子A像的位置,應在玻璃板前方移動棋子B,直到它與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3〕屢次改變棋子A的位置進行實驗,可得到像與物關于

鏡面對稱的實驗結論;〔4〕某次實驗后,將光屏豎直放置棋子B的位置,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5〕另一位同學直接用平面鏡來確定像的位置,如圖2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鋪有白紙的水平桌面上,將5節同樣的小電池直立在白紙上,保持電池①的位置不變,移動其它電池,使電池③遮擋住電池①的像和電池②,電池⑤遮擋住電池①的像和電池④,在白紙上記錄下電池的位置如圖3所示,請在圖3中作出電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圖419.〔2023·河南〕如上圖4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放置時要求與紙板垂直.〔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沒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至與蠟像A的像重合,這樣做是為了比擬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假設用光屏替代蠟燭B,在光屏上觀察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選填“實〞或“虛〞〕像.第四節光的折射一.選擇題1.〔2023·黔東南州〕以下成語所描述的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BA.鏡花水月B.海市蜃樓C.坐井觀天D.立竿見影2.〔2023·大連〕以下光現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A.日食和月食B.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來變淺了3.〔2023·蘇州〕以下圖示的光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B4.〔2023·泰安〕如下圖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D5.〔2023·天津〕以下現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A.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B.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會出現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似變淺了6.〔2023·遼陽〕以下光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D7.〔2023·常德〕以下現象中不屬于光的折射的是〔〕CA.潭清疑水淺B.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可以產生彩色光帶C.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D.海市蜃樓8.〔2023·上海〕光從空氣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為60°,折射角可能為〔〕BA.0°B.35°C.60°D.90°9.〔2023·深圳〕以下關于聲現象和光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DA.魚在水中漂——光的折射B.陽光照在云上,云底下會形成陰影區域——光的反射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會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音調和振幅有關D.次聲波預報儀可以預報臺風和地震活動等——次聲波可以傳遞信息10.〔2023·揚州〕如下圖的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11.〔2023·牡丹江〕以下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現象是〔〕C12.〔2023·宜昌〕如下圖的幾個光學現象和應用,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A13.〔2023·天水〕如圖,小強在水中練習潛水,那么能正確反映岸上教練看到水下小強的光路圖是〔〕D圖114.〔2023·綿陽〕如圖1所示,兩塊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磚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內,斜邊平行且相距一定距離.一條光線從空氣中垂直于玻璃磚A的直角邊射入,從玻璃磚B的直角邊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AA.光線aB.光線bC.光線cD.光線d15.〔2023·鹽城〕如下圖,射水魚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蟲擊落,以下圖中能表示射水魚觀察到小昆蟲的光路是〔〕D16.〔2023·濰坊〕〔多項〕清澈見底、看起來不過齊腰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人千萬不要貿然下去,否那么,可能會發生危險,因為它的實際深度會超過你看到的深度.這里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光學規律.以下實例也涉及到這個規律的是〔〕AD二.填空作圖題1.〔2023·濟寧〕一束光在空氣與某透明物質的界面處發生了反射和折射現象,其光路如圖1所示.界面上方為空氣〔選填“空氣〞或“透明物質〞〕;反射角=40°.圖1圖22.〔2023·南京〕如圖2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底,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又能看到“硬幣〞.這是因為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了折射現象.3.〔2023·通遼〕如圖1SA是由水底射燈射出的一條光線,請畫出SA的折射光線和被平面鏡反射處的光線.圖1圖2圖3圖4圖54.〔2023·貴陽〕如圖2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中,請你畫出該入射光線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線。5.〔2023·大慶〕如圖3所示,一束光從半球面上的A點沿半徑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半球形玻璃的球心為O,請畫出這束光線在半球形玻璃左側平面發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圖.答案:圖1圖2圖3圖4圖56.〔2023·大連〕如圖4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玻璃的外表,請畫出進入玻璃的折射光線.7.〔2023·遼陽〕潛水員在水中A點,看到岸邊物體B的像B′,請在圖5中畫出B′的大致位置,并畫出光路圖。8.〔2023·巴彥淖爾〕請在圖6中畫出入射光線AO通過玻璃磚的光路圖.圖6圖7圖8圖9圖109.〔2023·隨州〕如圖7,人眼在E處通過碗的邊緣D點剛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幣的左邊緣A點.現在向碗里緩慢加水,當水面到達C處時,人眼仍在E處,但能通過D點看到硬幣的右邊緣B點.用一條光線示意以上光學現象〔并畫出水面、法線〕.10.〔2023·徐州〕如圖8所示,光從空氣射入水中,請在大致正確的位置畫出折射光線.答案:圖6圖7圖8圖9圖1011.〔2023·來賓〕如圖9所示,一束光沿AO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12.〔2023·阜新〕請你畫出如圖10所示人眼看到水中魚A的大致光路〔A'為魚A的虛像〕.13.〔2023·赤峰〕如圖11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鏡并穿過三棱鏡,請畫出這束光進入三棱鏡和離開三棱鏡后的光線〔畫出法線〕.14.〔2023·常州〕如圖12,運鈔車車廂內,人眼挨著玻璃磚觀察車外,請通過光路作圖〔保存痕跡〕,標出人眼看到車外的范圍.圖11圖12圖13答案:圖11圖12圖1315.〔2023·襄陽〕如圖13一束光線斜射入水面O點處,在O點處發生折射后照亮水底A處,作出折射光線.三實驗探究題1.〔2023·安徽〕如下圖的實驗裝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