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述職報告靖師附小宋娟娟2023年是忙碌的一年,學校工作的重點是:一、(一)、開展“減負增效”活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承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二)、打造“共興”教師團隊,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充足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推動“三師一建”活動,在工作中要形成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精神,要自我研修,自我塑造,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四)、繼續加強和豐富學校的特色建設,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作為一名高效課堂實驗班的老師,同時又是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每個教師工作成效的重要體現,教育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校在社會的聲譽和形象。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特聘請經驗豐富的陳校長指導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通過三個月的教學實踐活動,我收獲很大。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本版教科書的特點:以“情境+問題串''為基本呈現方式,力圖實現課程內容的展開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過程和課程目的的達成過程四位一體,利學利教,從而促進學生不斷經歷“從頭到尾”思考問題的過程;力圖想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展現數學知識的形成于聯系;獲得與其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發展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愛好,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明確了教材的編排特點之后,在備課中加以貫徹。“三段五步”高效課堂的備課有下列一些環節:(一)、導入——鋪墊遷移1、基本訓練涉及□算,教師出示□算卡片,學生讀題答得數。2、導入新課:教師啟發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出示目的,學生齊讀目的,明確學習規定。(二)、展開探究新知1、自學課本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教師巡回指導。2、自學討論(1)同桌討論,教師巡回指導。(2)分組討論,報告學習結果。(3)全班討論,指名個別學生回答。3、自學小結,學生個別講,教師補充,并板書結論。4、齊讀結論。(三)、練習一一達標檢測,形成技能。(四)、小結一一目的強化運用以上流程,要備好課,必須學習《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數學書、教師教學用書。現在再也不用發愁了,拿到新課時,一方面閱讀課本,再認真閱讀教師用書,最后形成導學案。上課時,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力爭做到高效:1、轉變教師觀念,課堂上教師自始至終是引導者、合作者;2、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會歸納小結;3、創設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總之,通過培訓,我在教學上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非常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簽訂汽車維修合同應注意的關鍵事項
- 2025年深圳年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從業從業資格資格題庫及答案
- 寒假見聞400個字
- 2025年武漢貨運從業資格證結業考試答案解析
- 2025年北海貨運從業資格證考些什么內容
- 氮化鋁陶瓷異形件
- 彈簧電線過電流尺寸規格
- 2025年海南貨運從業資格證題的答案
- 半可分離矩陣
- 半導體激光器遠距離端泵
- 2024年上海奉賢區社區工作者及事業單位招聘17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鋼結構(鋼網架)安全技術交底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橋梁塔柱施工平臺及通道安全技術要求
- MH-T 4019-2012民用航空圖編繪規范
-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診治指南(2023年)》解讀
- 宮頸病變規范化治療流程
- 高二綜評研究性課題研究成果
- 貸款審批通知書
- 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報告
- 2024年江蘇連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鋼筋優化技術創效手冊(2022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