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15993-1995 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是中國關于猩紅熱這一傳染病的診斷與處理的國家推薦性標準。該標準詳細規定了猩紅熱的確診條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方法以及治療和預防措施,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提供統一的操作指導,確保疾病得到及時、準確的識別與妥善處理。以下是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概述:

  1. 診斷標準

    • 臨床表現:猩紅熱以發熱、咽峽炎、典型皮疹(草莓舌、帕氏線)及楊梅舌等癥狀為主要特征。患者通常首先出現發熱,隨后發展為咽喉疼痛、頭痛、惡心或嘔吐等癥狀。幾天后,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從頸部開始向下蔓延至全身。
    • 實驗室檢查:血液檢查可能顯示白細胞計數升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咽拭子或鼻咽拭子培養可分離出A群鏈球菌,這是確診的關鍵。快速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也可作為輔助診斷手段。
  2. 處理原則

    • 藥物治療:一旦確診為猩紅熱,應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類藥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霉素或其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應持續到癥狀消失且無傳染性,通常為10天左右。
    • 隔離措施:確診患者需進行適當的隔離,直至抗生素治療至少24小時且無發熱,以防止疾病傳播。
    • 對癥支持治療:包括控制發熱、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休息以及管理任何并發癥,如心臟炎、腎炎等。
    • 密切接觸者管理: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必要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3. 預防措施

    • 個人衛生:強調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擋口鼻等基本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 疫苗接種:雖然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猩紅熱的疫苗,但接種預防鏈球菌感染的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間接降低某些人群的感染風險。
    • 公共衛生監測:加強對猩紅熱疫情的監測和報告,以便及時采取防控措施。

該標準通過明確診斷依據和規范治療流程,旨在提高猩紅熱的診斷準確性和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同時控制疾病的傳播,保護公眾健康。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頒布
  • 1996-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15993-1995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1頁
GB 15993-1995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2頁
GB 15993-1995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3頁
GB 15993-1995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15993-1995猩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_11.020c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cB15993-1995貍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forscarletfever1996-01-23發布1996-07-01實施國家術監督局技發布年華入民共和國衛生部

E前言范圍2強紅熱的診斷標準紅熱的處理原則附錄A(標準的附錄)紅熱的實驗診斷方法附錄B(標準的附錄)強紅熱的預防·………………附錄C(提示的附錄)貍紅熱的治療

GB15993-1995翟紅熱是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侵犯5~15歲兒童,是兒童常見傳染病之一少數病人在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并發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是我國乙類的法定傳染病之一。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都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的附錄C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佑安醫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蓮芝、吳昌明。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傳染病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貍紅熱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CB15993-1995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forscarletfever1范國本標準規定了貍紅熱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各級醫療衛生防疫機構對貍紅熱的診斷和防治遙紅熱的診斷標準2.1診斷原則須依據流行病學資料、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診則須依賴病原學的檢查2.2診斷標準2.2.1流行病學資料當地有本病發生及流行,可在潛伏期內有與貍紅熱病人,或與扁桃體炎、咽快炎、中耳炎、丹毒病人接觸史、2.2.2癥狀體征2.2.2.1普通型貍紅熱2.2.2.1.1起病急驃,發熱,咽峽炎,草莓舌。2.2.2.1.2發病1~2d內出現貍紅熱樣皮疹,皮膚呈彌漫性充血潮紅,其間有針尖大小貍紅色紅點疹壓之褪色,亦可呈“雞皮疹”或“栗粒疹"。皮膚皺褶處有蜜集的紅點疹。墾皮折紅線(即巴氏線)。同時有楊梅舌和口周蒼白。2~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膚有脫屑或脫皮。2.2.2.2輕型貍紅熱:發熱,咽峽炎,皮疹均很輕,持續時間短,脫屑也輕。2.2.2.3中毒型貍紅熱:嚴重的毒血癥,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休克。2.2.2.4膿毒型貍紅熱:表現為嚴重的化膿性病變。咽峽炎明顯,可有壞死及潰瘍。咽部炎癥常向周圍組織蔓延,引起鄰近器官組織的化胺性病灶或細菌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癥及遷徒性化膿性病變。2.2.2.5外科或產科型貍紅熱:皮疹常在傷口周圍首先出現且明顯,然后遍及全身,常無咽峽炎.2.2.3實驗室檢查(詳見附錄A)2.2.3.1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2.2.3.2咽技子或膿液培養,分離出A組鏈球菌。2.2.4病例分類2.2.4.1疑似病例:發熱,貍紅熱樣皮疹+2.2.3.1。2.2.4.2臨床診斷病例:具備2.2.4.1+2.2.2中任何一項。2.2.4.3確診病例:具備2.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