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時使用_第1頁
免疫系統時使用_第2頁
免疫系統時使用_第3頁
免疫系統時使用_第4頁
免疫系統時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系統時使用第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一節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一、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體表屏障如果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侵入人體后會怎樣呢?1、組成(1)物理屏障:皮膚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粘膜,呼吸道纖毛。(2)化學防御:如皮膚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胃液的沖洗、唾液中的有些成分具有殺菌作用等。不專門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2、特點第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皮膚對病菌的阻擋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皮膚分泌物如油脂的殺菌作用第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二、第二道防線-非特異性反應攻擊所有侵犯人體的病原體,不專門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某些白細胞和血漿蛋白。1、特點2、組成第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中性粒細胞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活動的能力

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與特異性免疫有關單核細胞:進一步分化為巨噬細胞無顆粒白細胞

顆粒白細胞

(有特殊染色顆粒)白細胞吞噬能力3、白細胞的小知識第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第二道防線發揮功能的過程炎癥:痛、腫、紅、熱可參與清除異物和修補組織

原因皮膚受損病原微生物進入體內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從毛細血管中鉆出,進入受損部位的組織間隙增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1個中性粒細胞可吞噬幾個細菌單核細胞分化成巨噬細胞,可吞噬上百個細菌和病毒(圖)一些白細胞死亡死亡的白細胞及壞死組織、壞死細胞、死細菌和活的白細胞一起形成黃色粘稠液體,稱為膿液。第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特別提示1、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表面等都是外環境,在這些場所中發生的免疫都屬于第一道防線。如胃酸殺菌、唾液中殺菌、汗液殺菌等。如果入侵者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線怎么辦?第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節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一、特異性免疫的作用要求:掌握特異性免疫的概念、類型、抗原與抗體

T淋巴細胞與B淋巴細胞1、免疫應答的概念第三道防線是針對特定的病原體發生的特異性反應。第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來源生來就有后天逐漸形成對象對多種病原體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特點具有非特異性(非專一性)具有特異性(專一性)基礎第一、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作用強弱弱強聯系共同擔負機體的防御作用非特異性免疫:對多種病原體的防御作用。特異性免疫:針對特定病原體發生的特異性反應。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比較第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免疫應答種類抗體免疫應答——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應答——

細胞免疫主要是免疫細胞起作用,直接對抗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主要是體液中由免疫細胞產生的抗體起作用,利用抗體結合體液中的病原體。第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一般具有異物性概念: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特性:特異性大分子性如病毒、細菌、花粉等;但自身衰老或受損的組織、細胞以及癌細胞也會成為抗原。如癌細胞等通常是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000的物質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即被機體視為“非己”的成分糖、蛋白質、氨基酸是抗原嗎?它取決于抗原物質表面的抗原標記人體內的彈片是抗原嗎,為什么?不是。因其無大分子性和特異性。3、抗原第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免疫器官:如淋巴結、脾臟、扁桃體、骨髓、胸腺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物質:抗體和白細胞介素-2等4、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基礎免疫系統扁桃體脾臟淋巴結胸腺骨髓第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淋巴細胞在特異性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從功能上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主要與細胞免疫有關。B淋巴細胞:主要與體液免疫有關。淋巴干細胞(骨髓中造血干細胞的一部分)胸腺鳥類:腔上囊哺乳類:骨髓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注意: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第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鳥類腔上囊(bursaofFabricius

)哺乳動物可能在骨髓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圖解第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二、淋巴細胞如何識別入侵者1、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1)存在部位: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膜上(2)英文縮寫:MHC(3)化學本質:糖蛋白(4)產生時期:胚胎發育中(5)特點:具有特異性,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同卵雙胞胎除外)。(6)作用:被白細胞識別,從而避免被攻擊。(7)病毒、細菌和其他致病因子等抗原物質在它們表面也帶有表明它們的身份標簽(不叫MHC)。誰去識別和區分抗原和自身細胞?如何識別?第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抗原直接被B淋巴細胞識別分化形成效應B細胞群第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病原體肽段巨噬細胞吞噬消化抗原被降解與巨噬細胞的MHC結合抗原-MHC復合體巨噬細胞表面,呈遞出來移到與人體中已經存在的T淋巴細胞上的相應的受體結合3、抗原經過處理后被T淋巴細胞識別第二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三、細胞免疫1、知識準備T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中發揮主要作用。T淋巴細胞輔助性T淋巴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2等蛋白質(輔助性T細胞)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2、作用對象

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癌細胞、移植器官中的異體細胞。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記憶細胞毒T細胞活化的輔助性T淋巴細胞可分泌多種蛋白質注意觀察被感染細胞表面3、細胞免疫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病原體巨噬細胞靶細胞(已被感染的體細胞或癌細胞或異體細胞)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MHC復合體抗原提取呈遞輔助性T淋巴細胞白細胞介素-2等分泌促進與細胞上相應受體結合分裂分化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與細胞上相應受體結合,活化消滅二次免疫反應相同的病原體再次入侵被吞噬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分泌穿孔素,使靶細胞溶解而死。

被感染的靶細胞裂解死亡,那靶細胞中的病原體呢?

病原體重新進入體液中,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發揮作用。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細胞免疫中能夠識別抗原的細胞有哪些類型?能夠特異性識別的細胞有哪些?2.細胞免疫中有B淋巴細胞參與嗎?3.活化的輔助性T淋巴細胞的作用是?4.吞噬細胞參與了細胞免疫嗎?它還參與了哪道防線?5.哪些細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吞噬細胞、各種T淋巴細胞各種T淋巴細胞4、細胞免疫中值得思考的問題沒有產生白細胞介素-2等多種蛋白質促進細胞毒T細胞的增殖分化參與了細胞免疫,還參與了第二道防線

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四、體液免疫1、知識準備B淋巴細胞在體液免疫中發揮主要作用,但輔助性T淋巴細胞也發揮了作用。

效應B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的抗體分子,作用于體液中(細胞外)的病原體和毒素。2、作用對象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化學本質:蛋白質形態:Y形特點:每一種抗體的結合位點只能與一種抗原匹配產生及分布:成熟的B淋巴細胞將相應受體移動到位于細胞膜上(也就是結合抗原的受體分子),效應B淋巴細胞能產生并分泌這些受體分子形成抗體

。抗體主要分布于血液和體液中。3、抗體的相關知識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B細胞活化后成為漿細胞第三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淋巴因子抗原(細菌)吞噬細胞(識別、處理、呈遞)T細胞(識別、呈遞)B細胞(識別)

效應B細胞記憶細胞抗體抗原抗體結合吞噬細胞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刺激二次免疫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直接激發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應B細胞,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增殖、分化合成分泌釋放白細胞介素-2輔助性T細胞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病原體巨噬細胞抗體B淋巴細胞抗原-MHC復合體抗原提取呈遞輔助性T淋巴細胞白細胞介素-2分泌促進與細胞上相應受體結合致敏分裂分化記憶B細胞效應B細胞(漿細胞)與細胞上相應受體結合,活化分泌抗原結合中和凝聚

二次免疫反應相同病原體再次入侵4、體液免疫的過程被吞噬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體液免疫中能夠識別抗原的細胞有哪些類型?能夠特異性識別的細胞有哪些?(2)效應B細胞可以由什么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記憶B細胞的作用?吞噬細胞、輔助性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記憶B淋巴細胞(注意效應B淋巴細胞不能識別)5、體液免疫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輔助性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記憶B淋巴細胞B細胞和記憶B細胞當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體內時,短時間內能增殖分化形成效應B細胞。即在二次免疫應答中起作用。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效應B淋巴細胞與其他淋巴細胞相比,什么細胞器特別發達?(粗面)內質網、高爾基體等(4)抗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抗體與細胞外的病原體和毒素結合致使病毒一類的抗原失去進入寄主細胞的能力致使一些細菌產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致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質)凝聚而被巨噬細胞吞噬(5)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名稱的由來分別作用于細胞內部和體液(細胞外)中的病原體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6、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區別和聯系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作用對象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癌細胞和異體細胞細胞外的病原體和毒素作用的方式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靶細胞并使之裂解抗體與病原體和毒素發生特異性結合聯系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原體通過血液循環而散布2.當抗原一旦侵入寄主細胞內部,體液中的抗體就不能于這些病原體直接發生特異性結合,而必須通過細胞免疫來消滅和清除3.細胞免疫作用使嵌有抗原MHC復合體的細胞而裂解死亡,暴露抗原,與抗體結合而被消滅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主動免疫被動免疫自然主動免疫人工主動免疫自然被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患者患過傳染病或隱性感染后自然產生了免疫力。:對機體進行菌苗、疫苗、類毒素的預防接種,使其產生特異性免疫力。:通過胎盤、初乳,將抗體傳遞給胎兒。:對機體輸入免疫血清(含特異性抗體)等,使其獲得一定免疫力。五、免疫可以戰勝許多傳染性疾病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免疫接種或預防接種的定義

以誘發機體自身免疫應答為目的,預防某種傳染性疾病的方法,是主動免疫。2、免疫接種的歷史(1)最早,我國古代發明的為預防天花而接種人痘。(2)18世紀,詹納用牛痘預防天花。(3)19世紀,巴斯德發明了滅活和減毒的疫苗。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疫苗的類型滅活的微生物分離的微生物成分或其產物減毒的微生物

獲得病毒以后經過一些方法的處理,讓病毒完全喪失活性,再將死亡的病毒輸入人體中,促使人體產生抗體。

將病毒繁殖很多代后,后代的毒性會大大衰減,然后用毒性衰減后的病毒使人體產生抗體。4、疫苗的作用

疫苗通過注射或口服進入體內,產生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種引發二次免疫應答,使機體產生更多的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對相關疾病長期保護。這種免疫方式稱為主動免疫。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被動免疫定義:通過接種針對某種病原體的抗體(抗血清)而獲得免疫力。例如:注射抗蛇毒血清、抗破傷風血清等。6、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的比較方法主動免疫被動免疫免疫方式接種疫苗接種針對某種病原體的抗體機理產生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種引發二次免疫應答,產生大量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作用時間長期有效短期有效第四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1881年,巴斯德成立的研究小組發現了狂犬病的病原體為了得到這種病毒,巴斯德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從患病的動物體內提取。他把分離到的病毒接種到家兔的腦中使之傳代,經過100次傳代的病毒給健康的狗注射時,奇跡發生了,狗居然沒有得病,還具有了免疫力。巴斯德把多次傳代的狂犬病毒隨兔脊髓一起取出,懸掛在干燥的,消毒過的小屋內,使之自然干燥14天減毒。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劑,用生理鹽水稀釋,制成原始的狂犬病疫苗。7、相關資料和練習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如果縱坐標改為“疾病發病程度”,那曲線大致應該是什么形狀的?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六、課堂練習1.免疫是機體的一種重要的保護性功能。下列不屬于免疫過程的是()

A.花粉引起體內毛細血管擴張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體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滅肺炎雙球菌D2.下列有關抗原的敘述,正確的是()A.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B.大分子物質都能成為抗原C.進入體內的生物細胞才能成為抗原D.能引發產生大量淋巴細胞的“非己”物質D3.判斷:抗原必須經過人體的兩道防線才能發生特異性免疫。()×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判斷下列免疫過程分別屬于人體的第幾道防線?(1)胃液對細菌的殺滅作用(2)巨噬細胞的胞吞作用(3)呼吸道纖毛細胞對細菌的外排作用(4)唾液中的溶菌酶(5)體液中的溶菌酶(6)皮膚的阻擋作用(7)炎癥反應(8)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的接觸(9)抗體與抗原的結合一二一一二一二三三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某患兒胸腺先天性缺失,與正常兒童相比,該患兒()A.仍有部分細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體液免疫功能C.體內的B淋巴細胞數目顯著減少D.體內的T淋巴細胞數目增加B6.能夠識別抗原的細胞是()⑴巨噬細胞⑵T細胞⑶B細胞⑷記憶細胞⑸效應B細胞⑹效應細胞毒T細胞A.⑴⑵⑶⑷⑸⑹B.⑴⑵⑶⑷⑹C.⑵⑶⑷⑹D.⑴⑵⑶⑷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BC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7.在臨床上已證實,將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⑴甲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體⑵乙獲得的免疫是()E.特異性免疫F.非特異性免疫DE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人的免疫系統會不會出問題??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病例如:艾滋病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小資料)免疫功能過強免疫功能過弱免疫缺乏病免疫系統功能異常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免疫系統功能是不是越強越好呢?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一、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1、過敏反應定義:又稱變態反應,指機體對外來抗原的異常免疫應答。過敏原:能夠引發過敏反應的物質,類似于抗原。分類:速發型和遲發型。定義:對某些自身組織發生的免疫應答。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2、自身免疫病(僅作閱讀要求)第五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自身免疫病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發生免疫反應,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就成為自身免疫病。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風濕性心臟病:釀膿鏈球菌表面的一種抗原分子心臟瓣膜上的一種物質相似抗體心臟受損風濕性心臟病進攻進攻例子: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對自身成分起作用,發生自身免疫反應。如果自身免疫反應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了損傷并出現了癥狀,就稱為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對自身細胞的抗原識別范圍擴大的結果。在正常機體內的衰老、死亡和突變的細胞都可以成為抗原,而被機體清除,這些細胞已經不是正常的細胞,成為“非己”成分。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的抗體或淋巴細胞失去了分辨自身和外物的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細胞和組織當作入侵的抗原而圍攻之,不但將這些死亡、衰老和變異細胞清除,也常將正常細胞識別成抗原而加以排斥,從而發病。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原)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原接觸到過敏體質的人群才會發生過敏。過敏原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在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過敏原是過敏病癥發生的外因。背景資料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組胺的釋放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過敏反應

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定義:預防措施:1)找出致敏原2)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該致敏原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機體在過敏原刺激下,由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吸附在皮膚、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細胞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會和抗體相結合,使上述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等。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過敏原機體抗體某些細胞過敏原釋放物質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全身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消化道過敏(食物過敏性腸胃炎)皮膚過敏(蕁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刺激產生吸附再次刺激導致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類型(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2)后天性免疫缺陷病二、免疫系統功能減退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嚴重綜合型免疫缺失癥(SCID

),因為編碼腺嘌呤脫氨酶(ADA)的基因缺陷造成。已開始應用基因治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第六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這個名叫David的男孩已近10歲了,他生下來就在隔離室中長大。返回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是一種后天性免疫缺陷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極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攜帶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淚液、尿液和乳汁中艾滋病(AIDS)的病原體HIV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感染階段:

一個健康人從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無癥狀期

3)癥狀期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感染階段:1)HIV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癥狀,如發熱、咽喉炎、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在2一3個星期內,這些癥狀會自然消失。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感染階段:2)無癥狀期:約占從感染到死亡整個過程的80%時間,這時的病人被叫作HIV攜帶者,表面上大多數感染者與正常人沒有區別,只是其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與病毒進行著無形的斗爭。感染者的無癥狀期持續的時間可長可短,少則為2年,多的可達20年。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感染階段:3)癥狀期:這時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們的血液中充滿了病毒,每一個免疫細胞的細胞核內有可能被幾百個病毒占據;這時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時根本不會對人的生命產生威脅的普通傳染病如肺炎等,一旦進入艾滋病患者的肌體就會無法控制,此時,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24個月內死亡。

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能夠侵入輔助性T細胞,使T細胞大量死亡,導致人體喪失一切免疫功能。人失去免疫功能后各種傳染病將乘虛而入,使人感染發病,一般在兩年內死亡。若被HIV侵入是腦細胞,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嚴重癡呆、行動遲緩、記憶力喪失等癥狀。

HIV(藍色)輔助性T細胞(紅色)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HIV的增殖過程:①注入核酸(RNA)②病毒RNA逆轉錄逆轉錄酶病毒DNA(T細胞細胞質中)病毒DNA整合在人的DNA中③病毒DNA轉錄mRNA翻譯蛋白質(外殼)④病毒RNA+蛋白質外殼新的病毒(HIV)(T細胞細胞核中)第七十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人類與艾滋病進行了多年的抗爭,盡管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由于病毒的高效變異性,病毒很快就會出現耐藥性,是抗病毒藥物失去作用,雖然能夠有效抑制病毒到仙游方法檢測不到的水平,但根治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第七十二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與異性之間的性接觸。據美國在2600萬男性同性戀者的調查中發現有70%的HIV感染。在非洲的妓女可能是HIV的攜帶者和傳播者。

第七十三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2.血液傳播

①輸入了污染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血友病患者在接受VIII因子濃縮劑時感染

②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的器官、組織、或精液③與靜脈藥癮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或未經消毒的針頭與注射管。

④醫源性感染如醫療器械消毒不嚴等。

第七十四頁,共八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母嬰傳播

圍產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通過胎盤傳播。胎兒也可經產道感染或產后母乳哺喂時傳染。母嬰傳播的機率為15-30%,美國兒童發病率占AIDS的10%,已有1000多例死亡。

第七十五頁,共八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