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城市的文物與文化學習目標:1、理清作者寫作思路,把握文章脈絡。
2、辨析文物和文化的差別。
3、理解作者意圖,學會正確看待城市發展與歷史保護的關系。4、學習作者語言運用的技巧,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第1頁/共35頁作者簡介:
馮驥才(1942—),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后到天津市書畫杜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余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作評論室,后轉入作協天津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第2頁/共35頁
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電影文學劇本《神燈》,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以及《馮驥才中短篇小說集》、《馮驥才小說集》、《馮驥才選集》等。
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百味。第3頁/共35頁速讀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樣區分城市的文物與文化的。朗讀文字信息視覺分析器大腦解碼編碼擴大視幅注意力高度集中視幅的大小眼停的次數快速閱讀的技巧:第4頁/共35頁1.作者寫作本文的出發點和意圖是什么?2.作者認為城市文物指什么?3.城市文化又是什么?請思考下列問題:整體感知第5頁/共35頁
在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探索正確處理保護城市歷史文化與發展現代文明的城市文化的方法與途徑。1.作者寫作本文的出發點和意圖是什么?
作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一直關注和思考中國當代的文化建設,作者正是帶著這樣的思考來觀察法國的城市建設的成功之處的;希望中國能吸取巴黎的成功經驗,在自己的城市建設中,科學合理地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第6頁/共35頁2作者認為城市文物指什么?
指名勝古跡,它們多是歷史上的皇家和宗教遺產中的精華。顯示一個城市文化創造的極致。
文物是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東西。在不同時期,具有典型代表的、特別是歷史上修建的許多建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蘊含著的歷史文物價值更為寶貴。
第7頁/共35頁
《善待歷史文物》拓展延伸閱讀第8頁/共35頁
前些時,媒體報道了兩起有關歷史文物遷移的事。先有北京市蔡元培故居因城區改造,有關部門想對其作“移址保護”,經市領導明確指示后,才使故居得以原地保存;繼而有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正覺寺遇難同胞紀念碑”,因一家新開張的酒店而拆移,亦在當地引起不小的反響。文物拆移所以引起媒體和人們關注,在于文物是有生命的,它連結著過去和今天。譬如,今人若提起中國近代史,不能不說到北大和“五四運動”,說到因此被迫辭去校長職務的蔡元培。而蔡元培故居與附近的北大紅樓、火燒趙家樓舊址,則構成“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和見證。
善待歷史文物閱讀第9頁/共35頁
再如,對60多年前那場滅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人們亦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正覺寺紀念碑”原址,便是當年日軍屠殺中國人的現場,碑文刻有“悼念死者,永戒后人,銘記歷史,振興中華”和17名被日軍集體槍殺的僧人姓名,它是記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然而時至今日,日本軍國主義仍在否認南京大屠殺。念及于此,擅自拆移紀念碑,不能不說是在傷害同胞的感情。
作為歷史的印記,文物不僅承載著當年的史實,更關乎后人的心靈和情感需求。如果將其隨便遷移或拆后復制,看似與原物差不多,但其原有的風貌已蕩然無存,真實性大打折扣,勢必會失去紀念意義和悼念警示的作用。第10頁/共35頁
兩起歷史文物事反映出的問題,皆與商業利益有關,或者說是為市場經濟讓路。蔡元培故居因長期缺乏保護資金,院內住著很多居民,故欲借拆遷由開發公司出錢,對其作移址保護。而“正覺寺紀念碑”的拆移,據說是怕它“影響酒店的生意”。應當說,凡文物保護怕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既要保護城市風貌,又要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既要留住歷史文化遺產,又要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時確乎有些兩難。第11頁/共35頁
保存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不能不顧及具體文物的原址原貌。若只顧眼前,將其拆移也很容易,可由此造成城市歷史特色的消失,讓后人去看失去原貌的復制品,那真的歷史又在哪兒?文物是歷史氣息得以存在的延伸和前提,保護歷史環境不能無視文物的原址原貌。而拆移文物或重新復制,難免會切斷其原有的歷史聯系,給后人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然而,靠移址來“保護”文物顯然不是上策,作為歷史文物,不止于名人故居和紀念碑,即便一街一巷甚至一磚一瓦,單獨看,或許保護價值不大,然由其形成的整體面貌看,無不蘊含著人們對往昔的記憶,折射出歷史風貌的特點,進而使整體價值得以升華。第12頁/共35頁3作者認為城市文物指什么?
指名勝古跡,它們多是歷史上的皇家和宗教遺產中的精華。顯示一個城市文化創造的極致。
文物是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東西。在不同時期,具有典型代表的、特別是歷史上修建的許多建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蘊含著的歷史文物價值更為寶貴。
第13頁/共35頁城市文化又是什么?
城市文化的內容則廣泛的多,更多的表現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整個城市文化的載體;也是城市中真正獨特之所在。
不同的城市發展,因為它們的地理、環境、人文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形成各具特色的風格。第14頁/共35頁《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相像了》拓展延伸閱讀第15頁/共35頁
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相像了,以前出差到很多城市都可以看見相同的商業中心和城市環島,現在的趨勢是也會請一些國外的設計師來做一些城市項目,其實邀請的這些國外城市設計師也沒有這么大的差異,我們發現城市還是會越來越象。要么就是把以前的東西保護起來,就象我幾年前去周莊,周莊就象一個孤島,為了它的旅游性(賺錢工具)而保護,里面保護的確不錯,可到了周莊的周邊,全是卡拉OK和夜總會,因此周莊被保存的是它的表象,而它的精神反而會被忽略。閱讀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相像了第16頁/共35頁
今年由于工作原因去了很多次長沙,那里蓋了很多新的建筑,不過最吸引我的不是這些市政建筑,反而是逛老街區的菜市場,販賣的蔬菜、來往的人才是與其他城市的區別。還有餐館的蒸菜、每個人都嚼的檳榔,老城區的房子、屋子里打麻將的聲音、陰沉潮濕的天氣才是這個城市的文化。
這些年來,我一直住在北京,其實這個城市對我而言已經沒什么感覺了。北京就是一個其實有很多傻的可愛的東西,比如說一個天橋或者地下通道的出口、一些擺在十字路口的花壇,或者弄一個熊貓造型什么的,你能夠驚訝那些東西怎么能那么難看。第17頁/共35頁首先是要有文化內涵。它應當是民俗的、地方的。它必須是歷史的、經典的。城市文化又是什么?第18頁/共35頁
首先是要有文化內涵。國外的大城市都有自己標志性的建筑,其他城市模仿不了,像悉尼的歌劇院、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在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愛群大廈和南方大廈是廣州的標志性建筑,那時,即使是鄉下老太太,只要看到這兩座建筑的圖形她就知道說的是廣州。而今天,我們有那么多高樓大廈,而且比這兩座大廈高的有的是,可是誰能成為標志呢?有誰像上海的電視塔和歌劇院一樣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影響呢?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并且要有歷史延續性才符合文化發展的需要。第19頁/共35頁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第20頁/共35頁老街盧浮宮第21頁/共35頁第二,它應當是民俗的、地方的。如青島市,既保留了當年殖民地的建筑特色,同時新城區的建設也有自己統一的風格,這樣城市就有了自己的獨特形象。第22頁/共35頁第三,它必須是歷史的、經典的。歐洲很多城市的經典意識很強,建筑很講究歷史的延續性甚至視覺的協調性。在巴黎盧浮宮那兒建一個金字塔,他們的國會討論了二三十年才通過,一直擔心它破壞了城市的整體歷史感。如果提議建一個紫禁城,再討論二三十年也是不會通過的。第23頁/共35頁“巴黎的歷史感,并不僅僅來自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和圣母院。那是旅游者的歷史,或只是歷史的幾個頂級的象征。巴黎真正的歷史感是在一片片風光依舊的老街老屋中。”這一段怎樣理解?
歷史是人類創造的,記載著人類發展史,而真正的歷史是復雜的、綜合的、多方面的,并不僅僅局限于幾處名勝古跡,它們也只能算作典型的代表,而真正的歷史文化卻包含在普通的人民大眾的生活中,也就是存在與風光依舊的老街老屋中。
作者認為真正的歷史感是內在的、含蓄的,體現在隨處可見的老街老屋中。第24頁/共35頁請你談談作者的思路歐洲巴黎由面到點巴黎的歷史感文物文化包含于包含著名勝古跡民居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巴黎圣母院老街老巷老樓老屋城市的精神重于它的使用由大到小層層縮小世界歐洲巴黎歷史現實第25頁/共35頁討論探究:精讀課文,回答問題1、在這個自然段中哪些詞語和句子表現出老街老屋的歷史感呢?斑駁、脫落、生苔的墻壁,方形石塊已經磨圓,石頭臺階仿佛睡了一夜的枕頭……
走在巴黎的老街老巷中,仿佛在溫習一個個久遠的歷史故事,撿拾著一顆顆閃光的文化貝殼。每條街道都足以把你從這個世紀帶回從前。空氣中飄散著文人的絮語,像是陷入了莫泊桑、小仲馬的小說里;像是在聆聽圣桑、拉威爾的樂章;又像是迷失在了畢加索、馬內等畫家的夢境里。第26頁/共35頁2、究竟是誰把這大片大片的老街老屋原汁原味地保護下來了?是巴黎人自己!3、為什么巴黎人要保護這些老街老屋?(1)巴黎那浩大而深厚的文化,正是沉淀在這老街老巷中。(2)這些老屋絕非僅僅是建筑,這些老街也絕非僅僅是道路,它們構成了“歷史文化空間”。巴黎人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長長的根,都深深扎在這空間里。而且這空間又絕非只屬于過去。在文物中歷史是死的,在這文化中歷史卻仍然是活的。從深遠的過去到遙遠的未來,它血緣相連,一脈相承,形成一種強大和進展的文化與精神。(3)城市的精神重于它的使用。第27頁/共35頁寫文章、辦展覽,成立街區保護組織,宣傳他們的觀點。有了清晰的民居保護區和嚴格的保護民居法規。政府的高度重視。形成了自覺而頑強的民意。4、巴黎人怎樣保護城市文化的?第28頁/共35頁5、漫步巴黎,引發了作者怎樣的思考?我們和他們的距離。6、城市的精神重于它的使用。除了巴黎人誰還會這么想?我們?作者的這個結尾有什么含義?作者通過兩個簡短的問句流露出他對中國文物及文化保護現狀的憂慮,尤其是城市文化的保護問題。
城市的使用只是物質上的價值,而城市的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凝聚力的體現,它具有很強大的力量。第29頁/共35頁寫作目的:作者對巴黎城市保護的敘述,不單是為了宣揚巴黎人的精神,更主要的是能讓自己的國家也從中能夠吸取經驗,在自己的國家的城市保護工作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就,表明作者時時關注中國當代的文化建設。從而也表明文章的寫作目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第30頁/共35頁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城市現代化改造與城市文化保護看似一對矛盾。但我想,只要站在歷史的角度和文化的層面,牢記“城市的精神重于城市的使用”就能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城市現代化改造,我所欲也;城市文化保護亦我所欲也,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魚和熊掌能夠兼得!小結:第31頁/共35頁布置作業:課后,請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買小區車庫合同協議
- 質量異議協議書范本
- 貸款養殖協議書范本
- 貸款擔保合同補充協議
- 購買貨物送貨合同協議
- 貨物運輸外包協議合同
- 《第0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教學設計2
- 2025屆廣西貴百河聯盟高三9月調研聯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2025屆東北三省精準教學高三上學期開學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經濟學入門課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委派合同范本
- 受托支付合同
- 鄉村規劃與設計教材課件
- 2023年高考-漢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23年新高考英語復習:讀后續寫專題練習10篇(含答案范文)
- 雙減背景下家校協同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 論文
- 陜西省中考數學歷年(2016-2022年)真題分類匯編習題集(含真題答案)
- 航空油料特種設備修理員-航空油料特種設備修理員精選試題
- 2023年彭澤縣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HY/T 082-2005珊瑚礁生態監測技術規程
- GB/T 4458.1-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視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