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_第1頁
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_第2頁
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_第3頁
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_第4頁
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第一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吳躍雄:湖北大學本科學歷,湖北省教育專家庫專家、中學高級教師、咸寧市“名師”、中國西部教育特聘顧問、國家中級心理咨詢師、企業管理高級培訓師、曾任城關中學校長。主講簡介第二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大風車寄宿小學

Dafengchejisuxiaoxue做一個有“智慧”的好家長制作:吳躍雄主講:吳躍雄第三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家長們:“無論您在工作崗位的責任多么重大,無論您的工作多么復雜,多么富于創造性,您都要記住:在您家里,還有更重要、更復雜、更細致的工作在等著您,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教育孩子是門學問,需要講究方法策略,需要講究藝術,還需要講究“智慧”。第四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注重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當前家庭教育的“誤區”

⑴、重物質滿足,輕精神給予。父母過多注意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給予充分的滿足,卻不注意充實兒童的精神世界,致使一些孩子精神生活極其貧乏,非常不利于其個性的健康發展。

⑵、多身體關心,少心理指導。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教師,可在現實中,有些家長過分關注孩子身體方面的發育,卻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導致了大量兒童心理異常的出現:孤僻和抑郁心理狀態、對抗和逃避心理狀態、恐懼心理狀態、嫉妒心理狀態…⑶、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素。家長關心的焦點是智力因素的發展,而對情感、意志、興趣、愛好、個性等非智力因素(情商)的發展卻缺乏應有重視,致使在孩子智力發展的背后卻隱藏著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危機。教育界有句名言:“德育不合格是危險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體育不合格是廢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⑷、重腦力勞動,輕體力勞動。對孩子嬌慣寵愛的另一個結果,就是不讓孩子參加必要的體力勞動。失去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責任意識。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第五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走出“贊賞”的誤區第六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良好的道德品質才是人生成敗的關鍵!1、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它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來看待,充分認識培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緒和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重要作用。

2、要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即孩子的情感、意志、興趣、愛好、個性等非智力因素(情商)的發展。3、要注重孩子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自主意識、自強意識、勤儉節約意識、創新意識、艱苦奮斗精神等的培養。第七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二、注重反思自己的責任學習農民種莊稼的做法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和父母!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老師和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和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但做法卻截然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未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孩子學習或某方面不行時,家長卻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孩子,很少反思自己的過錯!第八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正視孩子成長的事實,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隨著孩子的長大以及成人感的增強,孩子從心理上獨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這相當于孩子第二次“斷奶”。作為父母一定要正視這一現象。問題的焦點在于:孩子對自己發展的認識超前(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了);父母對孩子發展認識滯后(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視了孩子的成人感這一不可忽略的事實)。父母應該正視孩子的成長的現實,不能再把孩子作為支配的對象,子女也已不再依從于父母,而成為獨立的自我了。父母不應該為失去自己的權威而失落,而應該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尊重他們所需要的隱私權,遇事多同他們商量,以良好的溝通和朋友關系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引導。第九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四、注意把握時機,引導幫助孩子

家長往往因為工作忙、生活壓力大等而忽視孩子的煩惱和“心事”。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困難,想找家長幫忙、傾訴時,許多家長不是把握時機,不以平和的心態與孩子交流,而是不耐煩,甚至埋怨孩子給大人添麻煩、不懂事等,從而錯過了傾聽孩子心聲、錯過了引導幫助孩子成長的時機。使得以后孩子再有什么“心事”不和您說,日子久了,孩子的問題越積越多,與家長的隔膜越來越深,再來交流就出現障礙,最后導致家庭教育失敗。(有時間多陪陪孩子)第十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女孩手拿獎狀,在等爸爸回家。突然,電話鈴響了,小女孩興沖沖的跑了過去,問媽媽:是爸爸嗎?媽媽回答:不是。小女孩失望的回到自己的房間。樓下的汽車聲又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急忙跑到窗前,看是不是爸爸回來了,然而她又一次失望了,并撅起了小嘴。開門的聲音傳來,她跳下床,拿著獎狀高興的跑了出去,以為這一次肯定是爸爸回來了,可她還是沒有看到爸爸的身影。小女孩的表情是多么的失望……最后,小女孩拿著獎狀睡著了,在睡夢中還叫著:爸爸……這時,電視畫面上打出了一行字:“有時間多陪陪孩子!”

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小女孩為了等爸爸回家,看看她的獎狀,一直不睡覺,一聽見電話聲、汽車聲、開門聲,那種興奮的眼光比星星還要美麗,但當她一次次的失望后,失落的眼神,傷心的淚水,還有夢中的一聲:“爸爸”,讓人心碎!

小女孩的心愿是將她得到的榮譽親口告訴爸爸,讓爸爸分享她的喜悅,她一定還想得到爸爸的贊揚和夸獎,也許在這些小小的心愿背后,她還想告訴爸爸更大的夢想,可是……

的確,激烈的競爭,繁忙的職場,讓我們每一天都象轉動的陀螺一樣,一刻都不能停止,一個拍子都不能踩錯,不知不覺中感情變得粗糙起來。可是,我們繁忙的工作是為了什啊?我們的努力工作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如果因為工作,而將生活搞的一塌糊涂,是不是有點得不嘗失呢?

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家長要擔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

孩子,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天使,作為父母,既然給了他(她)生命,就有責任、有義務好好的呵護他(她)、陪伴他(她),伴他(她)成長,直到有一天他(她)想飛也能飛!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有實驗證明,與父親親近時間較多的孩子,理性思維、邏輯思維都要高于僅僅只有母親教導的孩子。許多的男人,用各種理由推卸自己在教育方面應該負起的責任,都是一種很不明智的行為。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五、多創造機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如何做到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不妨做到“四個替代”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1、以肯定和賞識替代否定和貶低

——呵護孩子的自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那怕是一點滴長處家長都要給以明確的肯定,特別是在客人面前適時肯定孩子的長處,會給孩子增取面子,幫助孩子贏得自尊。對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暫時的落伍不能過早的否定,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貶低孩子的能力,因為努力當中不言敗。對于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的批評孩子,這樣做有利于保住孩子的自尊。

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2、以表揚和鼓勵替代批評和斥責

——增強孩子的自信

多給孩子說鼓勵性話。“贊美的話人人都喜歡聽。”(偉人名人也一樣)

對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那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的給以表揚。并且要把孩子的進步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享受表露出來,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責任感,他(她)會更加再接再厲。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并設法克服,不能逃避。“我相信你有這個實力”。(多說這句話)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3、以支持和引導替代訓導和堵塞

——培養孩子自主意識

許多家長往往以年長和經驗豐富自居,喜歡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來強塑孩子,很少顧及孩子的自我感受。實踐證明,這樣不但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抹殺了孩子的自主意識,阻礙了孩子自主能力的提升。因此,家長不防用站在孩子背后的“支持”來替代站在孩子面前的“訓導”,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以科學的“引導”替代強行的“堵塞”,讓孩子學會自主,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和行為空間。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意識只能心平氣和的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分析其危害和后果,使孩子在充分認識的前提下自愿修正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和意識。在孩子沒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強行堵塞只能適得其反。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4、以關注和熱情替代放任和冷漠

——培養孩子自強意識

尤其對于那些學習上暫時落后,或認為是“頑劣”的孩子,更要以極大的熱情予以關注。放任不亞于對孩子的放棄;冷漠只能把孩子推向更遠。孩子如果覺得連自己的父母都對自己失去信心,那他自己有可能更加沮喪。實際上優秀的孩子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都已受到了足夠的關注;而暫時落伍的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更多的是冷漠和批評,他們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孩子。這種需要,自己的家長不給誰還會給呢?所以,家長必須以及大的熱情去彌補孩子這種精神上的渴望,使孩子知道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點燃努力的希望,培養自強意識。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六、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權威的父母——苛求、指責、嚴厲、粗暴、體罰;

后果——畏懼、神經質、閉鎖、憎恨等放任的父母——疏于管教、放任自流;

后果——任性、驕縱、自我中心、驕橫傲慢溺愛的父母——放縱、溺愛;

后果——依賴、外表呈強,內心軟弱民主的父母——對衡的交往討論;結果——愛心、尊重、自主、自立。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建議您對您的孩子:多一分關心,少一分溺愛。多一分勉勵,少一分縱容。多一點表揚,少一點責罵。多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用玫瑰的標準去苛求全世界的花朵,要讓每一朵花都綻放出自己獨特的色彩和芳香。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案例:智慧的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座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門檻效應)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案例:智慧的媽媽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案例:智慧的媽媽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皮克馬利翁效應)

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案例:智慧的媽媽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