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模擬練習題【帶答案】_第1頁
2022年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模擬練習題【帶答案】_第2頁
2022年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模擬練習題【帶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模擬練習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單選題(10題)1.關于《長亭送別》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長亭送別》一折選自元雜劇《西廂記》

B.《長亭送別》的作者是王實甫

C.《長亭送別》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

D.《長亭送別》一折的主旨是崔鶯鶯對張生的綿綿情意

2.《蜀相》是一首()A.五絕B.七絕C.七律D.五律

3.孔子對“大同”社會的描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1)社會清平安寧(2)人們安居樂業(3)人們各自為一己私利(4)各有所養(5)奸惡不興

A.(1)(2)(4)(5)B.(1)(3)(4)(5)C.(2)(3)(4)(5)D.(1)(2)(3)(5)

4.“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出自()

A.《陳情表》B.《諫逐客書》C.《大同》D.《秋水》

5.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館》《屈原》《北京人》C.《茶館》《雷雨》《日出》D.《屈原》《茶館》《雷雨》

6.王昌齡的《從軍行》是一首()

A.五言律詩B.五言絕句C.七言律詩D.七言絕句

7.蘇軾《前赤壁賦》中“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所運用的手法有()

A.比喻、對偶B.對比、比喻C.對偶、對比D.擬人、對比

8.我國古代第一個有巨大成就的詩人是

A.屈原B.曹操C.李白D.杜甫

9.

9

“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句中的“暫”字的意義是()。

10.下列關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錯誤的是()A.A.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司馬光

B.李斯——《諫逐客書》——秦王

C.柳宗元——《張中丞傳后敘》——許遠

D.李密——《陳情表》——晉武帝

二、閱讀理解(4題)11.

文章的結尾說:“這個時代再也沒有了錢鐘書,但,是不是也因為這個時代不再寂靜?”請結合全文,探究時代的“寂靜”與產生錢鐘書這樣的大師之間的關系。

12.過秦論

賈誼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余成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梭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絮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篇史論大部分的篇幅用于敘史,上起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下至秦朝滅亡。用心體會這篇文章的內容,然后說說你對作者的結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怎樣理解的。

13.

請簡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點及象征意義。

14.

在第⑥、⑦段中,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想象中的古墻和疏竹?

三、名句默寫題(10題)15.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登建康賞心亭》)

16._________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1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18.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9.江天一色無纖塵,_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0.六朝舊事隨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商女,時時猶唱,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金陵懷古》)

21.青絲為籠系,_____________。(《陌上桑》)

22.人世幾回傷往事,_________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23.洞庭青草,近中秋、_______________。(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錢塘自古繁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四、寫作題(2題)25.請以“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請以“生命”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1.D

2.C

3.A

4.A“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見于晉李密的《陳情表》中,“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5.A

6.D

7.C

8.A

9.B

10.C選項C“柳宗元——《張中丞傳后敘》——許遠”,作者寫錯,應為韓愈。這道題既考查了作家作品,又考查了作品中的人物。

11.①人才的成長與時代有著緊密的關聯。②辯證地看待現代社會不再“寂靜"對人才的影響。③成為大師的關鍵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靜恪守完整人格。①人才的成長與時代有著緊密的關聯。②辯證地看待現代社會不再“寂靜"對人才的影響。③成為大師的關鍵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靜,恪守完整人格。

12.秦滅六國前對各諸侯國處于攻勢因而崇尚詐力不施仁義;六國既滅它已轉為守勢卻依然崇尚詐力以天下之民為敵而不施仁義。這就把自己孤立起來了因而自取滅亡。秦滅六國前對各諸侯國處于攻勢,因而崇尚詐力,不施仁義;六國既滅,它已轉為守勢,卻依然崇尚詐力,以天下之民為敵而不施仁義。這就把自己孤立起來了,因而自取滅亡。

13.云南的“云”的主要特點是素樸、單純。云南的“云”的象征意義:始終堅守一個莊嚴偉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發展統一到國家民族發展的同一目標上:抗戰必勝(抗戰到底)。云南的“云”的主要特點是素樸、單純。云南的“云”的象征意義:始終堅守一個莊嚴偉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發展統一到國家民族發展的同一目標上:抗戰必勝(抗戰到底)。

14.①通過古墻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于讀書和寫作。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③寫想象中的古墻和疏竹使行文搖曳多姿富有變化。①通過古墻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于讀書和寫作。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③寫想象中的古墻和疏竹,使行文搖曳多姿,富有變化。

15.水隨天去秋無際水隨天去秋無際

16.梧桐更兼細雨梧桐更兼細雨

17.獨愴然而涕下獨愴然而涕下

18.青楓浦上不勝愁青楓浦上不勝愁

19.皎皎空中孤月輪皎皎空中孤月輪

20.但寒煙芳草凝綠《后庭》遺曲但寒煙芳草凝綠《后庭》遺曲

21.桂枝為籠鉤桂枝為籠鉤

22.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依舊枕寒流

23.更無一點風色更無一點風色

24.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東南形勝三吳都會

25.說“勤”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經說過;“業精于勤”。這就是說,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勤,對好學上進的人來說,是一種美德。我們所說的勤,就是要人們善于珍惜時間,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實踐,勤于總結。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樹者,在其歷史的每一頁上,無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寫著一個閃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漫游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德國偉大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和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年輕的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的有關上千本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識青年曹南薇,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聰慧。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但是,他氣不餒,心不灰,為克服這個弱點,戰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風霜,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邊走邊做演說,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國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讀熟。可是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知與日懼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了一個博學之士。這說明,即使有些天資比較差、反映比較遲鈍的人,只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同樣也是可以棄拙為巧,變拙為靈的。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一個人的知識多寡,關鍵在于勤奮的程度如何。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永遠不會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地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酬報,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高爾基說過:“天才出于勤奮”。卡萊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這就是說,只要我們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個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見的人,是一定能夠體會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26.生命的價值生命是寶貴的,他對于人來說只有一次。可是,人究競怎樣活著才有價值呢?是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地混日子嗎?是整天沉湎于吃喝玩樂之中,過那公子哥兒的生活嗎?還是日夜打著小算盤,不顧他人,只想讓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更好一點嗎?都不是!我們說:能夠為人類的幸福而奮斗不息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的。“活著就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的名言。是啊,活著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是生命有無價值的分水嶺。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許多優秀人物,如夏禹為了治水,在外九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李時珍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風飲露,出沒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四十年功夫,寫成了《本草綱目》這部巨著。他們都名垂千古,博得人民的稱贊。在現代,更有無數革命志士把個人的生命和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和寶貴的生命都貢獻給了人類解放事業,為我們創造了今天這樣美好的生活。可以說,他們的生命的價值,達到了正數的極限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確實,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是臨危不茍,舍生取義,還是奴顏婢膝,畏死偷生,這是檢驗生命有無價值的又一重要標尺。文天祥以他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他的名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拒絕大元宰相的誘惑,慷慨就義,連敵人也嘆服不止。這樣的生命,真可說是永垂不朽呢!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輩出,遠遠勝過古人,劉胡蘭、邱少云、董存瑞、黃繼光、羅盛教、蔡永祥、歐陽海?真是舉不勝舉。他們為人類的幸福而死,雖死猶生。他們的精神和事跡,將永遠光照史冊,砥礪后人。生命的價值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他停止生命以后,還能以他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這是蘇聯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的確,死后還能以他創造的一切繼續為人民服務,這等于生命在延續,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事實上,如果一個人是為著人類的幸福去奮斗的,其生命的價值一定不僅表現在生前,而且表現在死后。奧斯特洛夫斯基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