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1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1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1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1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周周清(一)[測試范圍:第22、23課時間:45分鐘滿分:45分]一、基礎清(23分)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4分)丈夫之冠() 往之女家()曾益() 法家拂士()山北之塞() 始齔()無窮匱也() 一厝朔東()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2)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3)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4)達于漢陰,可乎?()(5)雜然相許。()(6)且焉置土石?()3.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中“苦”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必先苦其心志。A.人恒過,然后能改。 B.吾與汝畢力平險。C.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D.餓其體膚。4.下列加點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B.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C.甚矣,汝之不惠!D.河曲智叟亡以應。5.寫出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4分)(1)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2)管夷吾舉于士。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3)方七百里,高萬仞。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4)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義: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寫填空。(4分)(1)孟子認為,大丈夫的標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從反面論述國家也需要磨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能體現移山艱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點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a\vs4\al\co1(二、素養清(4分))8.(國學題)根據你的理解,填詩句。(2分)(1)杜甫在《春望》中運用借代手法,描寫戰爭漫長、思念親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雁門太守行》中寫敵軍兵臨城下的危急形勢和城內將士嚴陣以待的情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綜合性學習題)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兩個問題。(2分)(1)春秋戰國時期,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請你參照示例把下面九項內容分為三組。(只寫序號)(1分)示例:墨家——墨子——快馬加鞭①儒家②愚公移山③孫子④道家⑤孟子⑥知己知彼⑦兵家⑧舍生取義⑨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今社會,我們還需要愚公精神嗎?談談你的看法。(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a\vs4\al\co1(三、閱讀清(18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9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1)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汝之不惠()(3)帝感其誠()(4)越明年()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D.吾欲之南海/輟耕之壟上12.對【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由此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支持。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13.【甲】【乙】兩文告訴我們的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天津】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完成練習。(9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舜發于畎畝之中畎畝:田地B.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責任,使命C.行拂亂其所為拂:違背D.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喻:告訴15.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A.百里奚舉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C.空乏其身D.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16.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從個人和國家兩個不同角度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B.文章開篇以六位先賢的經歷證明:只有出身貧賤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業。C.文章列舉事例和闡述道理相結合,逐層推論,結構緊湊,論證縝密。D.本文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對今天的寫作仍具借鑒意義。

第一單元周周清(一)一、基礎清1.guànrǔzēngbìsèchènkuìcuò(每空0.5分,共4分)2.(1)動詞,到(2)準則,標準(3)了解、明白(4)山的北面、水的南面(5)贊同(6)哪里(每空0.5分,共3分)3.D(2分)4.B(2分)點撥:A項“女”同“汝”,譯為“你”;C項“惠”同“慧”,譯為“聰明”;D項“亡”同“無”,譯為“沒有”。所以選B。5.(1)兼詞,相當于“之于”眾,許多(2)選拔、任用往上托,往上伸(3)古代計量面積用語四個角都是90°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六面體(4)擔心什么何必自尋苦惱,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值得(每個0.5分,共4分)6.(1)(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2)用這些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3)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連內外親屬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4)苦于山北的阻塞,出出進進須繞遠。(每小題1分,共4分)7.(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3)寒暑易節,始一反焉(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每小題1分,錯一字,該小題不得分)二、素養清8.(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1分)(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1分)9.(1)①⑤⑧/④⑨②/⑦③⑥(1分)(2)示例:需要。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懼怕任何困難的精神,只有擁有這種精神,我們才能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不斷前行。(1分)三、閱讀清(一)10.(1)用箕畚裝土石。(2)同“慧”,聰明。(3)被……感動。(4)到、至。(每小題0.5分)11.D(2分)點撥:A項中“其”分別是人稱代詞,他/表反問,可譯為“難道”。B項中“而”分別是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C項中“以”意思分別是把/因為。D項中“以”都是“去、往”的意思。12.A(2分)點撥:愚公之妻只是有疑,并沒有堅決反對。13.①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②【甲】文以神話結尾,【乙】文以議論結尾。(3分)【參考譯文】【乙】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么樣?”富和尚說:“你憑借什么前往?”(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雇船順江而下,尚且沒有成功。你憑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