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方法_第1頁
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方法_第2頁
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方法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性病害,只可預防,防治效果很差,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赤霉病危害的小麥,食用后易引起人畜中毒。赤霉病的病癥是小麥在乳熟時,穗部發白死亡,在潮濕的環境下,其穗上生有紅色霉層,經風雨傳播又可重復傳染危害其它小麥。我縣近年發生均較重。根據赤霉病發生規律,結合我縣小麥苗情和氣象局資料,預計我縣小麥赤霉病將大發生。一、預報依據:1、小麥品種有利病害發生。我縣小麥主栽品種對赤霉病抗性不強,高感品種比例較大,赤霉病流行風險高。局部田塊播種量大,群體密度高,田間郁閉;因小麥播種時間拉長,導致抽穗期拉長,整地質量普遍不高,田間秸稈裸露和大小苗現象較普遍。這些因素均有利于赤霉病發生危害。2、“兩期”吻合度高,有利病菌侵染。今年子囊殼發育進程較常年提前約2-5天,小麥抽穗也約在4月15日至20日,預計病菌子囊抱子釋放高峰期與小麥易感病生育時期吻合度高,有利于赤霉病菌侵染流行。3、氣象條件適宜:據縣氣象部門預報,2022年3月26日至4月14日我縣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2成,降水分別在3月26~28日、4月4—6日和4月12—14日全省有3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4月中旬后,我縣小麥普遍進入抽穗揚花期,陰雨天氣將利于赤霉病發生流行。利于病菌抱子侵染和病菌發育。二、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意見1、防治策略:按照“全程防控、分區治理、分類指導、統籌兼顧“防治策略,采取“預防為主、主動出擊”和“適期防治,見花噴藥”的防控措施,選擇防效好且對毒素抑制作用強的藥劑,適時開展統防統治,減輕病害發生程度,降低毒素含量,確俁我縣小麥生產質量平安。2、化學防治:防治適期:全縣要緊抓小麥齊穗至揚花期開展第一次預防(見花打藥),施藥后5-7天開展第二次預防,尤其要加強對專用品牌糧食生產基地的赤霉病防治工作。3、防治時間:在小麥抽穗后至楊花之前噴藥預防,時間約在4月15日-4月20日。4、防治藥劑:選擇滲透性強、耐雨水沖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復配農藥。每畝可用:1、31%丙環福美雙(13%丙環嘎+18%福美雙)懸浮劑60毫升,40%戊哇咪鮮胺(13.3%戊嗖醇+25.7%咪鮮胺)水乳劑40毫升,30%嗖醒戊嗖醇(10%叱嗖叫菌酯+20%戊嗖醇)懸浮劑40克,48%氧烯戊嗖醇(36%氟烯菌酯+12%戊嗖醇)懸浮劑50克,單劑有:5、25%氧烯菌酯懸浮劑100克,30丙硫菌嗖40-45毫升,20%氟嗖菌酰羥胺50-65毫升等藥劑5、防治藥械:優先選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智能植保無人機、機動彌霧機、電動噴霧器等施藥機械。防止使用擔架式噴霧器等進行防治。一次預防要按照防治藥劑說明書推薦用藥上限用足藥量、配足水量,均勻噴霧。植保無人機施藥應添加飛防助劑,提高噴霧質量,保證防治效果。注重應用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積極開展以小麥赤霉病為主的多病蟲害總體防治。6、考前須知:藥劑選擇以小麥赤霉病防控為重點,統籌做好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等病害兼治工作,推行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交替輪換使用,防止或延緩產生抗藥性。鑒于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