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政治理論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題1分,共16分。以下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內帕給恩格斯寫信,請求他為即將在日內瓦出版的餓?新紀元?周刊的創刊號題詞,而且要求盡量用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的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別于偉大詩人但丁的對舊紀元所作的“一些人統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界定。恩格斯答復說,這就是:“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開展是一切人的自由開展的條件。〞這段話說明,馬克思主義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是〔〕
A.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開展
B.實現人類永恒不變的普適價值
C.建設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設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
2.有一那么箴言:“在溪水和巖石的斗爭中,勝利的總是溪水,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堅持就是勝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過偶然性開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著否認的因素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邊這張照片反映出由于氣候變暖,北極冰蓋融化,致使北極熊無處可去的場景,頗具震撼力。它給我們地球上的人類發出的警示是〔〕
A.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人與人之間一切社會關系的核心
B.生態失衡已成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轉的趨勢
C.自然地理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開展的基本決定力量
D.生態環境已日益成為人類反思自身活動的重要前提
4.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這是因為〔〕
A.資本家購置的是勞動力的價值
B.勞動力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C.貨幣所有者購置的勞動力能夠帶來剩余價值
D.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能夠在消費過程中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5.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假設干歷史問題的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了標準的表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將長期是〔〕
A.生產力落后
B.生產力不斷開展的要求
C.經濟文化開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6.“開展才是硬道理〞、“開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開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歷的深刻總結。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開展,而開展的基本目的是〔〕
A.增強綜合國力
B.表達社會主義優越性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使人民共享開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7.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存在開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人文開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
A.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B.加強減排和生態保護工作
C.限制能源開發和利用
D.開展循環經濟
8.隨著經濟的快速開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迫切要求通過深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開展的活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途徑是
A.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高文化軟實力
B.協調開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經營性文化產業
C.開展公益性事業,建設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體系
D.調動社會力量
9.“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在中國最早謳歌十月革命、比較系統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毛澤東
D.瞿秋白
10.1956年4-5月,毛澤東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的?論十大關系?報告中指出“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歷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說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共黨員〔〕
A.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B.開場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C.開場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
D.已經突破社會主義蘇聯模式的束縛
11.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才智成就了科學家,他們錯了,是品格〞以下名言與這段話含義一致的是〔〕
A.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B.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C.不學禮,無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12.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動人的傳說,其中表達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
A.勤勞勇敢
B.團結統一
C.自強不息
D.愛好和平
13.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規定了公民基本道德標準的主要內容。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是:
A.愛國守法
B.老實守信
C.勤奮自強
D.團結友善
14.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根要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視權
C.立法公開、執法公開、司法公開
D.社會生活的法制化、標準化、民主化
15.2009年3月28日xx自治區各族各界萬余人身著節日盛裝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隆重集會。熱烈慶祝:〔〕
A.xx自治區和平解放58周年
B.xx自治區成立44周年
C.xx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
D.首個xx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16.胡錦濤主席在2009年9月二十國領導人比斯堡峰會上發表了題為“全力促進增長,推動平衡開展〞的講話中指出:當前國際社會十分關注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失衡的表現為局部國家儲蓄消費失衡,貿易收支失衡更表現為世界財富分配失衡,資源擁有和消費失衡,國際貨幣體系失衡。導致失衡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從基本上看失衡原因是
A.經濟全球化深入開展,國際產業分工轉移,國際資源流動
B.現行國際經濟體系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
C.各國消費文化主要生活方式
D.南北開展嚴重不平衡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題2分,共34分。以下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項選擇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商務印書館先后出版了多個版本的?新華字典?,除了一些舊的詞條,增加了一些新的詞條,并對假設干詞條的詞義給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對“科舉這個詞的解釋是:〞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而設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1992年版刪去“反動“二字,1998版又刪去“為了維護其統治而設〞直到2008年版刪去了這句話。一本小字典記載著詞語的開展變化也記錄了時代前進的印證,字典詞條釋義的變化說明人們的意識〔〕
A.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B.取決于詞語含義的改變
C.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
D.需要借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表達出來
18.歷史經歷說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證明〔〕
A.科技革命是擺脫社會危機的基本出路
B.科學技術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基本標志
C.社會實踐的需要是科技開展的強大動力
D.科技創新能夠推動社會經濟跨越式開展
19.有一那么寓言講到:狐貍把魚湯盛在平底的盤子里,請仙鶴來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魚湯,結果仙鶴一點也沒喝到,全被狐貍喝去了。這個寓言給人們的啟示是,盡管資產階級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A.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B.這種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C.它的實質是將勞資之間經濟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這種平等的權利是建設在財產不平等根基之上的權利
20.1989年,時任美國國務院參謀的弗朗西斯□福山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西方實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社會形態進步的終點〞和“人類最后一種的統治形式〞。然而,20年來的歷史告訴我們,終結的不是歷史,而是西方的優越感。就在柏林墻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對27國民眾的調查。結果半數以上的受訪者不滿資本主義制度,此次調查的主辦方之一的“全球掃描〞公司主席米勒對媒體表示,這說明隨著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資本主義并沒有取得看上去的壓倒性勝利,這一點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歷史終結論〞的破產說明:〔〕
A.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都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力量起作用
B.人類歷史的開展的曲折性不會改變歷史開展的前進性
C.一些國家社會開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認歷史開展的普遍規律
D.人們對社會開展某個階段的認識不能代替社會開展的整個過程
21.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之所以能夠中國化的原因在于:
A.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B.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需要馬克思主義指導
D.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現實開展模式
22.1952年黨中央在醞釀過渡時期總路線時,毛澤東把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的設想,由建國之初的“先搞工業化建設〞再一舉過渡,改變為“建設和改造同時并舉,逐步過渡〞,這一改變原因和條件是:
A.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因素的不斷增長和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限制
B.為了確定我國工業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C.我國工業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已經完成
23.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
A.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B.中國共產黨帶著全國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
C.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開展的必然選擇
24.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那么是〔〕
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維護祖國統一
C.反對民族分裂
D.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多民族共同繁榮
2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走上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適應的和平開展道路。堅持走和平開展道路,符合中國歷史文化傳統,這是因為〔〕
A.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
B.和平與開展成為時代開展的潮流
C.中國人民在對外交流中始終強調“親仁善鄰,和而不同〞
D.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終是中國人民的精神特征
26.十九世紀下半葉,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時300年,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A.指導思想的封建性
B.對外具有依賴性
C.民主階級的荒唐性
D.民族資產階級的腐朽性
27.國民眾的調查。結果半數以上的受訪者不滿資本主義制度,此次調查的主辦方之一的“全球掃描〞公司主席米勒對媒體表示,這說明隨著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資本主義并沒有取得看上去的壓倒性勝利,這一點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歷史終結論〞的破產說明:〔〕
A.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都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力量起作用
B.人類歷史的開展的曲折性不會改變歷史開展的前進性
C.一些國家社會開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認歷史開展的普遍規律
D.人們對社會開展某個階段的認識不能代替社會開展的整個過程
28.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后,?新華日報?刊出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敵當前,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堅持正確的方針和原那么,防止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破裂,這些方針和原那么包括〔〕
A.又聯合又斗爭
B.有理、有利、有節
C.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D.開展進步勢力,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29.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了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第二條戰線形成的原因是〔〕
A.國民黨政府專制專制、官員貪污腐敗
B.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失利
C.國民黨頑固堅持內戰政策
D.國統區爆發嚴重經濟危機
30.1955年,人民幣學森沖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當有人問他為什么回國時,他說:“我為什么要走回歸祖國這條道路我認為道理很簡單。——鴉片戰爭近百年來,國人強國夢不息,抗爭不斷。革命先烈為興邦,為了炎黃子孫的強國夢,獻出了珍貴的生命,血沃中華熱土。我個人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只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般艱險中,探索追求,不顧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建設者們,在百廢待興的貧瘠土地上,盯住國內的貧窮,國外的封鎖,經過多少個風風雨雨的春秋,讓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想到這些,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丟棄呢〞人民幣學森發自肺腑的言語,對我們在新時期弘揚愛國對我們在新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啟示是〔〕
A.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B.個人的理想要與國家命運、民族命運相結合
C.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具有深刻的內在一致性
D.愛國主義是愛國情感,愛國思想和愛國行為的高度統一
31.政治權利與自由包括〔〕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答復以下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結合材料答復以下問題:
早年,梅蘭芳與人合演?斷橋?,也就是?白蛇傳?,劇情是白娘子和許仙兩個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梅蘭芳在劇中飾演白娘子。劇中,白娘子有一個動作就是面對負心的丈夫許仙追趕、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時候,她愛恨交加、五味雜陳,就用一根手指頭去戳許仙的腦門兒,不想,梅蘭芳用力過大,跪在那里扮演許仙的演員毫無防范地向后仰去。這是劇情里沒有設計的動作,可能是梅蘭芳入戲太深,把對許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頭上,才造成了這樣的失誤。眼見許仙就要倒地,若何辦?梅蘭芳下意識地用雙手去扶許仙。許仙是被扶住了,沒有倒下。可梅蘭芳馬上意識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負心郎許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這戲不是演砸了嗎?大師到底是大師,梅蘭芳隨機應變,在扶住他的同時,又輕輕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劇情就由原來的一戳變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白娘子對許仙愛恨交織的復雜心情。這個動作,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蘭芳就沿用了這個動作,而且,其他劇種也都移植采用了這個動作處理,這個動作成了經典之作。
由此可見,不僅在舞臺上,在各行各業,在各個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關鍵是出現失誤和錯誤以后若何去對待,若何去處理。處理不當,會釀成事故,導致全盤失敗;處理得當,能敗中取勝,化腐朽為神奇。
〔1〕為什么“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
〔2〕梅蘭芳為什么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為成功的“經典之作〞?
〔3〕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該若何對待和處理?
答案要點:
34.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提醒客觀事物發生、開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范疇。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開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開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而梅蘭芳大師這件出演失誤可以看作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所以說失誤的錯誤時難免的。2、梅蘭芳大師將舞臺事故的錯誤變成成果經典之作,是因為他的這種成功的認識來源于實踐。首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第二,實踐是認識開展的動力。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正是由于梅蘭芳大師的應對突發事故多年來積累的實踐經歷,才使得錯誤變成經典之作。3、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根基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把實踐引入認識論,認識是在實踐的根基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因此,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時,我們應該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首先,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第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過程。第三,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在實踐中把握認識,正確處理認識與實踐的關系。
35.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開展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廢除農業稅,使延續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成為歷史。隨著經濟社會開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顯著提高。從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已分別從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鄉居民你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4.8萬億元,比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萬倍。
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經濟開展起點低,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開展不平衡,造成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開展還有不適應之處,與人們的期望功能和需求還有一定差距。摘編自?人民日報?,?理論熱點面對面.2009?材料二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對醫藥衛生事業的開展做出了整體規劃。2009年四月,新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正式推出。新醫改明確建設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任務和工作。
國務院決定從2009年開場在10%的縣〔市、區〕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2020年前將覆蓋全國農民。60歲后享有“普惠式養老金〞,對廣闊農民來說,是一條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農民在“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之后,又向“養老不犯愁〞的新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摘編自人民網中國網〕
①為什么在緊急開展的同時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②若何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1〕經濟開展是社會開展的前提和根基,也是社會開展的基本保證。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強人們對經濟開展前景的信心。社會開展是經濟開展的目的,也為經濟開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當前,我國社會開展已經落后于經濟開展,在這方面,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是若何將其令人矚目的收入增長轉化為非收入方面的人類開展的可持續增長。
〔2〕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開展的根基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優先開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第二:實施擴大就業的開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第四,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第五,建設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安康水平。第六,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36.結合材料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1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時整,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廣場沸騰了!震天的歡呼直沖云霄,帽子、圍巾甚至報紙在空中飛舞······
身著深色氣泡的宋慶齡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涌動的人潮,看著廣場上矗立的孫中山畫像,不禁熱淚盈眶。8天后,她這樣想世人講述在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
“連年的偉大奮斗和艱辛的事跡,又在我眼前出現。但是另一個念頭抓住我的心,我知道,這一次不會再回頭了,不會再倒退了,這一次,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摘編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報?材料2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時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晚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偉大祖國的這一盛大節日。
天安門城樓紅墻正中懸掛著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的巨幅彩色畫像。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紀念碑兩側超寬電子屏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標語格外醒目。廣場東西兩側,56根繪有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圖案的民族團結柱,象征著56個民族共同擎起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基業。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開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摘編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若何理解宋慶齡所說的“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
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開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1〕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場的。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它的失敗,說明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以建設資產階級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為目的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就讓位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以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其前途是社會主義〕為目的的新民主主義,這是歷史開展的必然趨勢。所以說,孫中山的努力終于有了果實。
〔2〕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第一,完畢了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中華民族一洗百年來蒙受的恥辱,開場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強林。第二,完畢了本國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闊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第三,完畢了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匪夷不斷的歷史,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場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第四,蕩滌了舊社會的污泥濁水,開場樹立起安康文明的社會新風氣,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第五,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政黨。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畢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設。
37.材料
交通環境是由人、車、路構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國機動車擁有量已超過1.78億輛,擁有駕照的公民已超過1.3億人。由此帶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問題,引發社會公眾強烈反響。
以下是有關交通問題的一些調查數據:
?人民日報?關于不文明開車行為及其原因的調查個人反感的不文明開車行為不文明開車的原因斑馬線不減速讓行2156票亂停車擋道1687票司機素質普遍有待提高2269票夜間會車不關遠光燈2045票胡亂鳴笛1412票跟風,隨大流1469票“加塞兒〞,并線不打燈1928票司機出口成“臟〞1076票行人不文明導致司機不文明757票雨天不減速水濺路人1902票搶黃燈944票因車多路堵無法文明駕駛464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處交通違章的數據統計全年查處交通違章總數207萬起比例:100%其中:機動車違章112.2萬起54.2%非機動車違章80.5萬起38.9%行人違章14.3萬起6.9%
有專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現象看似個人的私事,但卻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領域社會公德和法律意識的缺失。要構建文明出行風氣,既是道德呼喚,也是法律要求。
答復以下問題:
〔1〕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喚,也是法律要求〞
〔2〕我們應若何從自身做起,構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答題要點:〔1〕有許多人的交通法制觀念、文明禮讓意識與現代文明城市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行車、乘車、行走等方面的不文明行為,極易導致交通秩序混亂,并隨時可能引發交通事故,輕者對個人帶來傷痛,重者對我們的家庭和社會造成災難。現代交通的興旺雖然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便利,但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有人曾稱交通事故為“現代社會的交通戰爭〞,交通事故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潛伏在馬路上等待著違章違規的人出現。因此,人們應當學會保護自己,要養成文明行車,文明走路的習慣。出行安全,不僅關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表達,是構筑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文明出行不只是一個城市形象問題,它還對降低運輸企業營運成本、減少意外事故保障市民安全、改善交通環境節省社會管理成本等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們不僅需要較好的生活環境,還需要良好的交通環境。為了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和有益于大家安居樂業的綜合環境.〔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為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安康開展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道德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展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那么標準的行為活動的總和。公共生活是我們生活的重要方面,維護一定的秩序是搞好公共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作為一名大學生,充分認識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點和求,自覺加強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自覺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做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模范。
38.材料一
從2009年11月23日起,一那么時長30秒“以中國制造世界合作〞為主題的廣告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正式播出。該廣告由中國商務部會同4家中國行業協會共同委托制作,被認為是中國政府的首個品牌宣傳活動,接下來還方案在包括北美、歐洲等中國的主要貿易對象地區播出。
廣告圍繞“中國制造世界合作〞這一主題,強調中國企業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正不斷與海外各國公司加強合作。廣告中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考研英語(二)翻譯翻譯技巧應用與實戰策略專項卷(漢譯英)
- AP微積分BC2024-2025年真題試卷(積分級數高級問題解析)
- 2025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實踐技能模擬試卷(病史采集與查體)-臨床醫學跨學科融合
- SQL查詢性能提升方法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2017-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文(生物)
- 安徽省阜陽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聽力
- IB課程HL化學2024-2025年模擬試卷:有機化學基礎與高級反應技巧
- 房地產估價師職業資格考試2025年理論與方法模擬試卷:深度分析與實戰技巧
- 產科護理帶教體系構建
- A-Level數學(PureMath1)2024-2025年度期中測試卷:函數與三角函數難點解析
- 國家能源集團陸上風電項目通 用造價指標(2024年)
- 九宮數獨200題(附答案全)
- 光伏行業英文詞匯.doc
- 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報告(稅務師事務所專用)
- 物聯網體系結構PPT課件
- 80噸吊車性能表
-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工程報價清單明細表
- 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質量安全自查表
- 畢業設計(論文)情況登記表
- 輪對電機跑合試驗臺操作使用說明書
- 畢業論文--剪切機設計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