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復習訓練刑法、刑罰、犯罪一、單項選擇題1.2019年1月24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龐衛,孫琪非法經營疫苗案開庭審判,認定被告人龐紅衛等人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從材料得到的啟示是()A.他們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到刑罰處罰 B.違法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C.只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輿論的譴責 D.是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制裁.史某因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其中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屬于刑罰中的()A.附加刑 B.拘役 C.主刑 D.管制.下列對違法行為理解正確的有()①輕微的社會危害行為就是一般違法行為 ②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③實施違法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④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⑤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⑥犯罪的特征體現了犯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區別TOC\o"1-5"\h\z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酒駕駛造成4車追尾事故。構成危險駕駛罪,被判拘役六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這一案例說明( )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均應受刑罰處罰 ②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前提③面前人人平等 ④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國家禁毒委的權威發布顯示:當前我國234.5萬名吸毒人員中,不滿18歲的有4.3萬名,吸毒人員呈低齡化特點;販毒主體以青少年和農民為主.我國刑法將販毒的刑事責任年齡規定為14周歲,充分說明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 )A.嚴重危害性 B.普遍約束性 C.人身危害性 D.財產危害性.從法律意義上講,“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等諺語古訓告訴我們的道理是()①小錯必然鑄成大錯②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③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④我們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以下是兩位同學的對白。據此回答問題。甲:“哥們抽根煙。〃一乙:“真有味!〃甲:“哥們磕顆藥。〃一乙:“真過癮!〃甲:“哥們一起干。“一乙:”真刺激!"甲:“哥們一起坐牢了。“一乙:”真后悔!”(1)兩位同學的故事警示我們()A.違法就是犯罪,我們要防微杜漸 B.一切吸毒行為都是犯罪行為C.不良行為如果不加以控制會發展成為犯罪 D.受人唆使犯罪,不承擔法律責任(2)面對“好友〃的“盛情〃和毒品的誘惑,正確的做法是()A.接受好意,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B.珍愛生命,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C.當眾制止,并對他們實施處罰 D.婉言謝絕,只要保證自己不參與就行.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受賄案,對被告人萬慶良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上述判決中屬于附加刑的是()A.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B.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剝奪政治權利、罰金 D.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刑案〃的張君、李澤君特大搶劫殺人案,分別在重慶市、湖南省常德市公開進行一審宣判。張君、李澤君等14名罪犯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張君等人之所以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是因為()①犯罪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②犯罪是一種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③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④懲治犯罪、保護人民是我國刑法的任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演員張默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大麻,2019年1月27日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張默的行為是()A.犯罪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一般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近年來,我國把在國家考試中找人替考,試圖通過醫鬧獲利,私藏恐怖主義書籍,虐待老幼病殘等9種常見行為,列入刑事處罰范圍。這些行為共有的最本質的特征是( )A.嚴重危害性B.刑罰當罰性C.刑事違法性D.法律強制性.史某因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其中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屬于刑罰中的()A.附加刑 B.拘役 C.主刑 D.管制第2頁.高中生王某曾因偷同學的小額錢物被學校處分,但他仍然執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終因持刀搶劫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這一案例說明()A.王某持刀搶劫是刑事違法行為 B.王某持刀搶劫屬于一般違法行為C.一般違法行為必然發展為犯罪 D.王某偷同學的小額錢物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二、非選擇題.某電鍍加工廠廠長徐某,在明知工廠廢水有毒的情況下,直接將廢水排放到廠外的土地上,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2019年4月,某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人徐某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一萬元。小王同學認為:案例中徐某的行為只是一般違法行為,不屬于犯罪。小王同學的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2019年12月22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張東華、游正權、余洋等十一人進行一審公開宣判。這一詐騙團伙在境外利用網絡設備對國內居民實施詐騙,數額巨大,被以詐騙罪判處十二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材料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不少孩子不僅有電子產品,還有不少零花錢。但由于未成年人防騙意識薄弱,常常成了騙子的“獵物〃。(1)材料一中詐騙團伙的行為屬于哪類違法行為?為什么要對他們進行刑事制裁?(2)作為未成年學生,怎樣避免受騙上當?.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懲治腐敗不手軟保駕護航靠法治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反腐敗力度。昔日高官戴上手銬,將在鐵窗中度過余生,為自己的貪婪、腐敗、濫權付出代價。中紀委強調,要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嚴厲懲治腐敗。材料三廣西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廣西一號傳銷大案〃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系列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118名被告人均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被判處10年至1年7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被處以人民第3頁幣20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請回答:(1)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我國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材料三中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別是什么?(3)運用《思想品德》課所學知識,請你為我國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提幾點建議。.(2019?常德)在網絡技術發達、網絡交往頻繁的時代,我們要特別注意網絡安全。材料一:2019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9年6月1日正式施行,從此,我國網絡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保障。材料二:被告人蘇某與他人商議,制作網站后通過“百度推廣〃功能發布虛假的招聘“刷信譽兼職〃信息,并使用QQ賬號及電話與被害人聯系,以完成任務后即支付傭金為誘餌,要求被害人用指定的手機號碼在指定網站購買手機充值卡,后將被害人購買的手機充值卡卡號及密碼通過網絡轉售他人,非法獲利,再又以各種理由讓被害人反復充值或讓被害人直接匯款到指定賬戶。蘇某等人通過上述手段騙得巨額資金。最后,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蘇某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閱讀材料后,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蘇某為何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請從以下兩個角度簡要說說青少年應該怎樣進行網絡交往?道德上:法律上:.閱讀下面案例,回答問題案例一:2019年2月5日凌晨3點,18歲少女小王(化名)正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當她走到小區樓下電梯口時,一名男子掏出一把匕首,頂到了她的脖子上!持刀男子說:“把錢都拿出來!〃凌晨時分,樓里的住戶大多已經休息,小王也不敢大聲呼救!突然她朝著劫匪跪下,哭訴說:“我爸爸剛剛出了車禍,現在正在住院,家里正急著用錢,你能不能行行好,放過我!〃持刀男子竟也動了惻隱之心說:“我也不容易,你好歹給我點!〃,小王把包里的錢都給了他,并答應給他找工作。小王成功逃脫后馬上報警,第二天持刀男子被抓獲。案例二:16歲的小李和小謝從小就自由散漫,喜歡打架,一天下午,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吵,并約定地點“較量較量〃。隨后不久,雙方各自找了10余人,在約定地點發生了持械斗毆,造成多人受傷。接到群眾報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動。小李、小謝兩人因涉嫌聚眾斗毆罪被依法逮捕。(1)案例一中持刀男子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這種行為對公民個人和社會有什么危害?(2)請結合案例一說明小王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她的做法對你有什么啟示?(3)針對案例二中小李和小謝的行為,我們要吸取什么校訓?答案解析一、單項選擇題.【答案】A【解析】【分析】題干體現他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到刑罰的處罰,所以A符合題意;B錯誤,一般違法沒有觸犯刑法,不承擔刑事責任;C錯誤,題干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更是犯罪行為;D錯誤,題干體現不是行政違法行為,而是刑事違法行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犯罪行為。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較大,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審請題意、把握查犯罪行為的特點,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法律的相關知識。史某因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是受到的是刑罰處罰。刑罰處罰分主刑和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是屬于附加刑。違法犯罪受到的處罰要明確有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點評】考查違法犯罪受到的處罰。.【答案】B【解析】【分析】①對一般違法行為的認識不全面。違法行為是指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④混淆了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一般違法包括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刑事違法行為是犯罪。②③⑤⑥理解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違法行為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用排除法。.【答案】D【解析】【分析】高曉松雖然是著名音樂人,但是犯罪了也要收到制裁,說明③面前人人平等。④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結果。【點評】考查法律特征及犯罪特征。.【答案】A【解析】【分析】由題干描述得知,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所以A是正確的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BCD.故選A。【點評】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答案】D【解析】【分析】②④選項觀點正確,大的違法犯罪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我們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故入選。①③選項觀點錯誤,小錯不是必然鑄成大錯,只要把小錯及時改正,是能夠避免鑄成大錯誤的,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是有嚴格的界限的,故排除。解答本題可以運用排除法,排除一些帶有絕對性的說法,如必然,沒有界限。【點評】本題考查量變與質變的關系.【答案】(1)C(2)B【解析】【分析】(1)從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乙追隨著甲,從抽根煙到坐牢,從不良行為一直發展為違法犯罪,這告訴我們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嚴重的危害,如果不加改正,發展下去就會發展為違法犯罪,所以正確答案選Co(2)吸煙和毒品對青少年來說都是不良的誘惑,對于朋友的盛情邀請,應當自己堅決不做,而且還應該制止,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所以正確答案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違法犯罪、珍愛生命。.【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國附加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所以材料中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屬于附加刑,正確答案選B。【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刑罰種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張君、李澤君搶劫殺人是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理應受到刑罰的處罰,①②④正確,③正確但不是張君等人之所以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的原因。【點評】考查學生對犯罪和刑法的任務的理解。.【答案】A【解析】【分析】犯罪具有三個特征,第一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第二觸犯刑法,第三應受到刑罰處罰,在題干中張默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其中有期徒刑是犯罪刑罰中的主刑中的一種,罰金是犯罪刑罰中的附加刑中的一種,所以從這一點可知,他的行為是犯罪行為,A是正確的,其他的說法均是錯誤的,排除,故選A。.【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的危害性,認真分析題干案件,這些行為都列入刑事處罰范圍,說明他們都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的特征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考查關鍵是審清題意要求回答的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而不是一般的特征。.【答案】A【解析】【分析】史某因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是受到的是刑罰處罰。刑罰處罰分主刑和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13000元,是屬于附加刑。違法犯罪受到的處罰要明確有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點評】本題考查刑罰類型的識記。.【答案】A【解析】【分析】王某因小偷小摸的一般違法行為沒有及時改正,任其發展,最后發展為犯罪行為。持刀搶劫是犯罪行為,違反了刑法,故A選項正確,且符合題意。B、C、D選項觀點錯誤,一般違法行為要能及時改正,不會發展為犯罪,小偷小摸的社會危害性不嚴重,所以答案選A。【點評】本題考查一般違法行為及犯罪和兩者之間的關系。二、非選擇題14【答案】小王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的。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徐某亂排有毒污水,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也違反了《刑法》規定。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一萬元,受到了刑罰處罰,所以徐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解析】【分析】從材料中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屬于刑罰處罰,所以其行為屬于犯罪,材料中的小王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理由從犯罪特征:許某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違反的法律,受到的刑罰處罰等方面回答。【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犯罪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往往從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結合案情去分析即可。.【答案】(1)犯罪行為(或: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原因:①制止他們繼續犯罪,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②對社會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懾作用,使他們懸崖勒馬,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2)①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提高防騙意識;②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好零花錢;③對網上信息要有分辨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避免輕信盲從。【解析】【分析】(1)從材料中詐騙團伙被判處刑罰可知,他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對他們進行刑事制裁的原因可以從刑法的作用。即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震懾罪犯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2)本題可從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抵制不良誘惑,增強辨是非的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刑法的作用及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抵制不良誘惑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第7頁.【答案】(1)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主刑:10年至1年7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附加刑:處以20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3)深化改革,創新體制;不斷拓寬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領域;繼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力度,嚴厲懲處腐敗分子。【解析】【分析】(1)法律的主要特征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材料中“廣西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廣西一號傳銷大案〃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系歹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這體現了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反腐敗力度。這說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高官還是普通群眾,任何人觸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刑罰中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在材料中“判處10年至1年7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屬于主刑,附加刑有剝奪政治權利、罰金、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在材料中“被處以人民幣20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屬于附加刑。⑶為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國家應該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懲罰力度,嚴厲懲處腐敗分子,不斷地改革創新,憲善相關體制,不給貪污腐敗提供可趁之機,從源頭上控制腐敗問題等。.【答案】(1)蘇某等通過詐騙手段,詐取巨額資金,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經觸犯我國刑法,屬于犯罪行為,應受刑罰處罰。(2)道德上:青少年要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做到文明健康上網,利用網絡,廣交朋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遵守網絡規則、網絡道德,做到文明上網,不瀏覽色情網頁,不沉溺網絡游戲。法律上:遵守法律,做到不傳播流言,不惡意攻擊他人,不進行詐騙活動,不泄露國家秘密;登陸綠色網站,遠離黑網吧。【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犯罪行為的認識和理解。根據犯罪的特征即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刑罰當罰性分析作答即可。(2)本題考查青少年網絡交往。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道德上的要求結合文明上網、自我保護、不瀏覽不良信息、明辨是非等方面展開作答;法律上結合遵守法律規定、不信謠,不傳謠、尊重他人權利、依法行事、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等方面展開作答。【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犯罪行為、遵守網絡規則等。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也稱為嚴重違法行為。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網更要遵守法律。.【答案】(1)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既會對他人造成人身或財產等方面的損害,也傷害了自己,甚至會葬送自己的前程,同時還會給被害人家庭乃至自己的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廠安全課件
- 2025年市場信號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行業的競爭動態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職業知識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員考試應用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的知識框架 試題及答案
- 2024農業植保員考前備戰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考試內容目錄試題及答案
- 電信網絡安全課件視頻
- 基礎與應用結合的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DPtechIPS2000系列入侵防御系統培訓膠片課件
- “四不傷害”安全生產專題培訓課件
- 阿特拉斯空壓機保養課件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3年版
- 幼兒園中班語言《小兔子開鋪子》課件
- 公司面談表模板
- 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10課形形色色的動物課件25張
- 超聲診斷學:局灶性肝病(肝臟占位性病變)
- GB∕T 5019.8-2009 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 第8部分:玻璃布補強B階環氧樹脂粘合云母帶
- 延期還款申請表
- OSN9800光傳輸網絡解決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