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ppt_第1頁
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ppt_第2頁
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ppt_第3頁
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ppt_第4頁
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講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及其經驗教訓蘇聯解體后的中俄關系大體分為兩個階段:1.葉利欽時期。兩國關系實現了從中蘇關系到中俄關系的平穩過渡,并連續跨越了三個臺階。2.普京時期及“梅普共治”時期。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充實和提高。目錄一、葉利欽時期二、普京時期及“梅普共治”新時期三、半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形象在中國的變化一、葉利欽時期1.葉利欽其人2.葉利欽時期的中俄關系返回目錄一、葉利欽時期1.葉利欽其人葉利欽1931年2月1日出生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一個農民家庭,是長子。葉利欽一出生就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葉利欽滿月時,其父母帶他到教堂接受洗禮,但洗完禮后,那位心不在焉的神父只顧跟別人聊天,忘了剛一個月的葉利欽還在受洗的桶里,等撈出來時已奄奄一息。返回目錄他父親因此給大難不死的兒子取名鮑里斯,意為勇士、斗士。葉利欽日后果然不負父望,成為俄羅斯當代政壇上一名性格剛強、作風勇猛的斗士。葉利欽脾氣暴躁,固執而專橫,嗜酒如命。

返回目錄葉利欽從小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他有著矛盾的雙重性格,他自由散漫,行事魯莽,好出風頭,喜歡打架。他后來曾坦率地承認,年少時有一次打群架他被打昏在地,最后被伙伴們抬回家??梢哉f,作為政治家所特有的富于冒險、鋌而走險、不惜孤注一擲的“葉利欽風格”在他少年時代就已初露端倪。返回目錄1949年,葉利欽進入烏拉爾基洛夫工學院學建筑。在大學期間葉利欽認識了后來的終生伴侶奈娜。大學最后一年,他們正式結為百年之好。1954年大學畢業后,葉利欽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烏拉爾重型管道建筑托拉斯當了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返回目錄1959年葉利欽成為總工程師,1961年任建筑局局長,同年加入蘇聯共產黨。以后便步步高升。1968年任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建設部部長,1976年任州委第一書記。返回目錄1985年,與葉利欽同齡的戈爾巴喬夫上臺執政,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大批基層干部走上中央領導崗位,戈氏此時看中了以前在工作中認識的同僚葉利欽,將其調到莫斯科,任命他為蘇共中央建筑部部長,葉利欽終于邁出了從地方政治人物到全國性政治家乃至克里姆林宮主人的關鍵一步。返回目錄這一年,葉利欽陪戈爾巴喬夫去蘇聯石油重地秋明視察,戈爾巴喬夫對葉利欽的工作能力和作風更為賞識,年底就提拔他出任蘇共政治局候補委員兼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任莫斯科市委書記后,葉利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短短幾個月內莫斯科33個區的區委書記就有23個被葉利欽罷了官。返回目錄由于對改革的進度不滿,1987年10月,葉利欽在蘇共中央全會上向戈爾巴喬夫和蘇聯的改革政策公開發難,甚至直接批評戈爾巴喬夫。隨后,11月11日戈爾巴喬夫解除了葉利欽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職務,任命他為徒有空名的建設委員會主任,保留部長級待遇,第二年初又被免去政治局候補委員。返回目錄戈氏把這個決定通知葉利欽時特意強調:“葉利欽你要記住:我決不會再讓你搞政治?!钡?988年12月的蘇聯人民代表選舉給了葉利欽重返政壇的良機。他決定參加競選人民代表。1989年3月,在首次蘇聯人民代表選舉中葉利欽當選為人民代表,并在1990年5月召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返回目錄1990年葉利毅然欽辭去建委職務,并宣布退出蘇共,這標志著他與此前一直提攜他的戈爾巴喬夫分庭抗禮。1990年7月20日,葉利欽頒布關于俄羅斯聯邦國家機關非黨化的命令,禁止各政黨以及社會團體在國家機關中的活動。返回目錄1991年6月,葉利欽以58.9%的選票當選為俄羅斯歷史上首位總統。蘇聯一個國家內出現了兩個總統、兩個政權。蘇聯分裂的征兆開始顯露,葉利欽與戈爾巴喬夫的權力斗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返回目錄在1991年的“

8.19事件”中,葉利欽堅決反對緊急狀態委員會,在蘇聯民眾中的影響大增。葉利欽在“8·19事件”中的勝利成為蘇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僅使葉利欽為首的“民主派”徹底戰勝了以亞納耶夫為首的“傳統派”,而且也根本上削弱了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主流派”。返回目錄別洛韋日協定:1991年12月8日,葉利欽同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密林密謀,簽署了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的決定。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停止存在”。返回目錄

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宣告蘇聯停止存在。返回目錄葉利欽執政八年期間,俄羅斯一直政局動蕩;經濟嚴重衰退;軍事力量大幅縮水;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國內民族矛盾空前加??;精神世界陷于混亂;治安狀況惡化到了極點;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遭到重創。俄羅斯的總體實力大幅倒退,陷于嚴重的危機中。返回目錄在人民的不滿情緒日益上升、國內亂局無法遏制,加上自身的身體狀況越來越惡化的情況下,葉利欽于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將職權移交給時任總理的普京。返回目錄2.葉利欽時期的中俄關系葉利欽時期的中俄關系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實現了從中蘇關系到中俄關系的平穩過渡并且“相互視為友好國家”(1991.12-1994.8)第二階段:建設性伙伴關系(1994.9-1996.3)第三階段:戰略協作伙伴關系(1996.4-1999.12)返回目錄第一階段:實現了從中蘇關系到中俄關系的平穩過渡并且“互視為友好國家”(1991.12-1994.8)蘇聯的解體對中國產生了巨大震動;也為緊接著的中俄關系帶來了某種不確定性。主要原因:葉利欽政府公開實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幾乎一切重大國際問題上追隨西方國家,并不看重與中國的關系。返回目錄與葉利欽頻繁訪問西歐、北美的轟轟烈烈場面以及它們彼此簽署一項又一項“友好宣言”和“合作聲明”相比,1992年1月底李鵬與葉利欽在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上的半小時會晤實在算不了什么。中俄兩國關系一度處于冷漠甚至停滯的狀態。返回目錄為了穩定國內局勢和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鄧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針:冷靜觀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使我國比較從容地應對了冷戰突然結束所造成的極為復雜的局面。返回目錄對于蘇聯解體,中國表現了充分的尊重和善意。1991年12月27日錢其琛外長致電獨聯體12國,承認其獨立,并表示愿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同時承認俄羅斯是原蘇聯的繼承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特別指出,中國愿意繼續履行與蘇聯簽署的各項條約、協定和有關文件所規定的義務,同時也希望有關國家(包括俄羅斯)也能履行這些義務。返回目錄與此同時,西方的做法最終將俄單純依靠西方擺脫危機的夢想打碎。據IMF透露,1992年俄羅斯從西方共獲得150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其中125億是由西方政府提供的出口信貸,10億美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而西方政府的援助只有15億美元。返回目錄對于處在轉型期的龐大的俄羅斯經濟體來說,這只能是杯水車薪。面對不冷不熱的西方“情侶”,渴望盡快得到援助的俄羅斯先是心急如焚,繼而徹底失望。在此背景下中俄關系出現了轉機。返回目錄1992年1月31日李鵬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與葉利欽會面,表示中國愿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1989年和1991年兩個中蘇聯合公報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與俄羅斯聯邦的睦鄰友好關系,希望中俄兩國的邊界成為和平、友好的邊界。葉利欽回應,俄羅斯將恪守1989年和1991年中蘇聯合公報的原則,以往中蘇之間簽署的條件和外交文件繼續有效。

返回目錄1992年3月俄羅斯外交部長科濟列夫訪華,雙方交換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批準書。同年4月,中俄東段邊界勘界專家會議在北京舉行,開始著手勘界工作。與此同時,中俄兩國也開始談判解決西段邊界問題。返回目錄1992年底,葉利欽以俄羅斯國家元首身份第一次訪問北京。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關于中俄相互關系基礎的聯合聲明》,明確規定:中俄互視為友好國家,雙方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關系;返回目錄尊重各國人民自由選擇其國內發展道路的權力,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不應妨礙國家間關系的正常發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不以任何方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同第三國聯合反對對方或損害對方利益等。

返回目錄兩國政府官員還簽署了24項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文件。伴隨著葉利欽訪華,中俄關系走上了第一個新臺階,標志著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關系的確立,此后兩國雙邊關系得到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兩國貿易快速發展。1993年中俄之間的貿易額達76.6億美元,為兩國歷史上的最好水平。返回目錄與此同時,中俄軍事合作拉開序幕。1990年11月,中蘇雙方達成關于購買24架蘇-27SK戰機的協議。這是中國建國以來數額最大的武器引進,也是蘇-27首次出口。之后,蘇聯派蘇-27到中國,于1991年2月在北京南苑機場進行了精彩展示。其一流的外形設計和超機動性能令在場的人感嘆不已。

返回目錄1992年6月27日,首批共12架蘇-27戰斗機(包括SK單座型和UBK雙座教練型兩種)交付中國。11月8日又有12架蘇-27交付中國。此時距蘇聯正式裝備蘇-27也僅7年。至2002年9月,俄羅斯共向中國出口了3批共76架蘇-27,共耗資25億美元。返回目錄第二階段:建設性伙伴關系(1994.9-1996.3)1994年北約吹響了向東擴展的號角,其目標一部分是屬于前蘇聯勢力范圍的東歐,另一部分就是前蘇聯的一些地區。這樣一來,俄羅斯不僅經濟上沒有從西方得到所期待的好處,而且在軍事上又面臨著西方的“擠壓”。與此同時,美國大幅度提高對臺軍售水平也導致中美關系的嚴重惡化。返回目錄針對這種情況,俄羅斯與中國進一步調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兩國關系得到強化。俄羅斯同西方的關系由熱變冷,即由同盟變為“成熟的戰略伙伴”,而同中國的關系則由冷轉熱,由“友好國家”升級為“建設性的伙伴”。返回目錄1994年1月,葉利欽讓來華訪問的外長科濟列夫將一封親筆信轉交江澤民主席。葉利欽在信中建議中俄兩國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建設性伙伴關系”。接著,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于5月訪華,錢其琛外長于6月訪俄并向葉利欽轉達了江澤民對建立中俄“建設性伙伴關系”建議的積極回應。返回目錄1994年9月江澤民主席首次訪問獨立后的俄羅斯,與葉利欽總統簽署了關于兩國未來關系的《中俄聯合聲明》。聲明不僅正式宣布兩國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建設性伙伴關系”,還從政治關系、經貿和科技關系、軍事政治關系和國際關系等四個方面詳細規定了中俄兩國應當積極采取的步驟。中俄關系又上了第二個臺階。返回目錄具體成果有:1994年簽署了《中俄兩國首腦關于不將本國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的聯合聲明》;1995年簽署了《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總長55公里,沒有爭議點);1996年12月6日,俄中簽署了轉讓蘇-27生產許可證的協定,合同總金額25億美元,中國獲準生產200架,并可以出口,由沈陽飛機工業公司生產。1998年12月16日,沈飛組裝的蘇-27首飛成功。返回目錄但這一時期中俄貿易額大幅度下降,1994年貿易額只有50.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3.8%。主要原因是,1993年俄方大幅度提高進口關稅,使我國出口商品盈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另外,中國大量的假冒偽劣商品涌入俄羅斯,大大損害了中國商品的聲譽,引起了俄羅斯民眾的強烈不滿。返回目錄第三階段:戰略協作伙伴關系(1996.4至今)隨著北約加緊東擴以及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中俄兩國也越走越近。1996年4月,葉利欽第二次當選俄總統后第一次出訪就到了中國。在廣泛交換意見的基礎之上,兩國首腦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宣布,雙方“決定發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返回目錄與“建設性伙伴關系”相比,“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起點更高,并且以雙方的長遠戰略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從而大大提高了兩國合作的水平。它標志著兩國的關系水平已經超出了單純的雙邊合作范疇。在這次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十幾個合作文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雙方之間的國際合作是這次高級會晤討論問題的重點。返回目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同意,在立場相近或一致的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在立場不同的方面尋求相互諒解的途徑”。雙方保證,就建立世界政治和經濟新秩序以及亞太地區的安全與合作等全球性和地區性問題協調立場,加強協作。為了使戰略協作關系真正具有實質性內容,雙方還為此作了機制上的準備,并在同年年底開始實際運作。返回目錄主要內容:──中俄兩國國家元首每年分別在莫斯科和北京各會晤一次。──成立兩國總理委員會,每年分別于雙方首都各會晤一次。──成立雙方外交部長隨時會晤機制,在必要時隨時進行會晤磋商。──建立中俄領導人之間的電話熱線,就重大問題隨時磋商協調立場。這標志著中俄關系走上了第三個臺階。返回目錄1997年4月江澤民主席訪問莫斯科,中方對“戰略協作伙伴”的理論內涵進行了深刻和較為全面的闡述,為戰略協作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其表現為:1.由中國方面起草、被俄方認可的《關于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宣言》明確地表述了中俄兩國對當前國際關系態勢和一系列國際問題的理論共識。返回目錄2.明確闡述了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基本宗旨和政策目標。包括三個層次:⑴“深入發展雙邊合作,保持長久的睦鄰友好,促進兩國共同發展與繁榮,造福于兩國人民”;⑵“密切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協調,維護各自的獨立、主權和民族尊嚴,維護各自在國際上應有的地位和正當權益”;⑶“通過雙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促進國際局勢的緩和與穩定,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狈祷啬夸?.明確了兩國促進多極化世界形成的操作方向。方向之一是通過加強聯合國的作用推進國際政治的民主化和多極化。方向之二是支持和促進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更廣泛和深入地參與國際事務。

返回目錄1997年11月葉利欽第三次訪問北京,這也是中俄兩國領導人一年之內的第二次會面。兩國簽署了第五個《中俄聯合聲明》。1998年11月22-25日,江澤民訪問俄羅斯,因葉利欽總統突患肺炎,江澤民便到莫斯科中央醫院看望并和葉利欽進行會晤。

返回目錄1997年11月兩國邊界勘界工作如期完成。這標志著中俄兩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兩國邊界,使長期困擾兩國關系最敏感的領土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兩國邊界全長4300多公里,長期以來,圍繞邊界爭端兩國關系一直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返回目錄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開始對主權國家南聯盟進行軍事打擊,開了當代國際關系中極其惡劣的先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了嚴重挑戰。返回目錄北約在對南聯盟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中,出動2.6萬多架次飛機,在南聯盟10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了2.1萬多噸炸彈,炸毀了包括學校、工廠、企業、橋梁、醫院、電站、新聞機構等民用設施在內的許多目標。南聯盟在這場戰爭中共有上千平民死亡,6000多人受傷。

返回目錄北約轟炸南聯盟期間,中俄關系的“熱度”達到了頂點。剛開始轟炸時,盡管中俄兩國都反對北約的做法,但俄羅斯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不僅凍結了與西方的關系,而且派軍艦駛往亞的里亞海;而中國的反應并不激烈,沒有中斷與西方的任何往來。返回目錄1999年5月8日,美國戰機悍然襲擊中國駐南使館,造成中國3名新聞工作者犧牲,20余名外交官受傷,館舍嚴重毀壞。北約的野蠻行徑激起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強烈憤慨和譴責。中美關系急劇惡化。返回目錄俄羅斯也旗幟鮮明地站在中國一邊。葉利欽不僅親自打電話給江澤民,而且還派特使切爾諾梅爾金來北京表示對中國的同情和支持,同時對北約的暴行進行了嚴厲譴責,中俄關系急劇升溫。返回目錄這期間中俄軍事合作持續發展。中國購買的俄羅斯先進武器包括蘇-30MK殲擊機、956A、956E導彈驅逐艦、S-300地空導彈、“基洛”級潛艇;預警機;遠程雷達;幫助中國發展導彈分導技術、遠程精確巡航導彈。

返回目錄另外,中俄在地區事務方面加強了合作。最典型的是成立了上海五國合作機制。1996年4月由中俄哈吉塔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創建“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每年會晤一次。2000年五國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第五次會晤,決定發展五國全面合作,將“上海五國”由會晤機制變成上海合作組織。

返回目錄但這一期間中俄之間也暴露露出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1.政熱經冷,經貿關系嚴重滯后。1997年雙邊貿易額僅為61.2億美元,與上年同比下降10.5%;1998年貿易額為54.8億美元,同比下降10.5%;1999年有所回升,達60億美元左右。返回目錄2.上熱下冷,俄中層和民間對發展中俄關系熱情不高。對中國的負面報道頻頻見諸俄媒體,俄中層和民間對中國發展同俄羅斯關系的動機存在諸多懷疑(“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弄虛作假”、“見利忘義”、“素質低下”等)。3.俄羅斯版的“中國威脅論”?!胺欠ㄒ泼瘛?、“蠶食俄羅斯領土”、“侵略擴張”等。返回目錄但總體上,中俄關系在葉利欽時期發展迅速,不斷加強。葉利欽在任期間4次訪華,7次與江澤民會晤。在宣布辭職后,葉利欽于2000年1月13日向江澤民主席打來熱線電話,向江主席告別。在任職期間和辭職后,葉利欽從來沒有說過中國的壞話,也沒有批評過中共。他曾說過,如果蘇共像中共一樣的話,蘇聯不會解體。

返回目錄二、普京時期及“梅普共治”新時期1.普京其人2.普京時期的中俄關系3.梅德韋杰夫其人4.這一時期中俄之間的主要分歧返回目錄1.普京其人返回目錄一個砸爛舊世界的強人讓位于一個建立新世界的強人,乃是俄羅斯的必然選擇。俄羅斯不會忘記葉利欽,但對普京,普遍的評價是,他是拯救俄羅斯的豐碑式人物,這是葉氏所望塵莫及的。

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返回目錄普京的全名是弗拉季米爾·弗拉季米羅維奇·普京,于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寧格勒市(現圣彼得堡市)。有兩個女兒。

返回目錄普京從小就受到了父親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在上小學時就說過,為了祖國的利益甘愿充當間諜。

返回目錄1970年中學畢業后,普京考入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大學畢業前夕,列寧格勒克格勃的一位工作人員找他談話,建議他為國家安全工作效力。他立刻表示同意。

返回目錄1975年普京以優異成績通過了題為《一個國家如何才能獲得別國的平等對待》的畢業論文。校方給他的評語是:“他是一位謙虛、勇于回答問題、講原則和特別誠實的學生。他懂得如何堅持自己的觀點和信仰,在集體中有威信,受尊敬。”

返回目錄畢業后,普京被分配到蘇聯克格勃對外情報局工作。1985年被派往東德德累斯頓從事國外情報工作,并很快成為蘇聯駐東德工業情報機構的核心人物。

返回目錄精通德語的普京有機會了解到蘇聯與西方在技術上存在的差距,這使他像許多前克格勃人員一樣成了后來改革的支持者。

返回目錄1989年柏林墻被推倒之后,普京回到了涅瓦河畔的故鄉,離開了克格勃,被任命為列寧格勒大學副校長主管國際事務的助理。返回目錄1990年,經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校長的推薦,普京成為列寧格勒蘇維埃委員會主席阿納托利·索布恰克的顧問,在馬林斯基宮開始了政治生涯。

返回目錄1991年,阿納托利·索布恰克當選為圣彼得堡市市長。同年6月12日,普京被任命為圣彼得堡市對外聯系委員會主席。8.19事變后圣彼得堡市市政府從馬林斯基宮遷往斯莫爾尼宮。返回目錄1992-1994年,普京任圣彼得堡市副市長兼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成為索布恰克的忠實助手。1994-1996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返回目錄1996年6月,索布恰克在市長選舉中敗北后,普京也毅然辭去了副市長的職務。

后來,應原先也在圣彼得堡工作的丘拜斯之邀到莫斯科任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返回目錄1997年3月,時任葉利欽總統辦公廳主任的丘拜斯為擴充自己的權力,將普京提拔為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負責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的聯系。

俄羅斯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布寧說:“普京是思想激進的官員,在監察總局工作時,對地區的大亨們采取了極為強硬的政策。”

返回目錄1998年5月,葉利欽任命普京為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任命為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葉任命普京為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又任命其為俄羅斯政府總理,并公開支持他競選總統。

返回目錄2.普京時期的中俄關系普京時期中俄關系的主要特點是: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從以建立框架為主過渡到以充實內容為主,合作的深度和寬度都得以發展,合作的方式更加豐富。返回目錄隨著合作的深入與拓展,以及兩國對各自重點國家利益的關注,兩國之間的分歧和矛盾有所增加,但分歧和矛盾始終維持在正常國家關系的較低層次上。合作是主流,分歧是支流。返回目錄第一,2001年7月17日兩國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稐l約》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概括了中俄關系的主要原則,將兩國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和發展長期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思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標志性成果:返回目錄該《條約》與《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根本不同之處:它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兩國的根本利益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基礎之上?!稐l約》是新世紀發展中俄關系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入了成熟和穩定發展的階段。這個條約是中俄關系史上第一個完全平等的,而又不具軍事聯盟性質的雙邊條約。返回目錄第二,共同倡導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

。

返回目錄第三,在事關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相互支持。第四,在推動世界多極化、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等問題上加強了合作力度。返回目錄第五,經貿關系不斷發展。2004年雙邊貿易額首次超過200億美元(212.3億),同比增長34.7%,為2001年的兩倍;2005年雙邊貿易額升至291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兩國政府還提出,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00億—800億美元、2020年前中方向俄羅斯投資120億美元等重要目標。返回目錄第六,軍事合作向縱深發展。高技術現代化軍事武器貿易;2005年和2007年聯合軍事演習。返回目錄第七,互辦“國家年”活動。2006——中國的“俄羅斯年”;2007——俄羅斯的“中國年”。返回目錄第八,國際層面的戰略協作不斷加強。2000年7月簽署《關于反導問題的聯合聲明》;2005年7月簽署《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返回目錄3.梅德韋杰夫其人返回目錄1965年9月14日生于圣彼得堡(列寧格勒)一個書香門第。1987年在列寧格勒大學獲得法律學位。1990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研究生院,法學副博士、副教授。2005年11月,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2008年5月7日,梅德韋杰夫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俄羅斯學位制度簡表研究生教育博士3年研究生教育博士3年副博士3年副博士3年碩士2年基礎高等教育5年學士基礎高等教育4年學士梅德韋杰夫成為俄羅斯新總統后,中俄關系繼續沿著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道路順利發展,而且這種趨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返回目錄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韋杰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梅德韋杰夫5月7日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首次訪華,也是他就任后第一次出訪獨聯體以外的國家。梅德韋杰夫也是四川汶川“5·12”地震后第一位到訪的外國元首。充分表明了他本人和俄羅斯政府對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返回目錄在這次訪問中,雙方強調,在涉及對方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核心內容,加強能源合作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擴大和深化人文領域合作對鞏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具有重大意義。返回目錄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梅德韋杰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中俄發布深化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表示在涉及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等兩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是中俄戰略協作的重要內容。梅德韋杰夫表示,目前俄中關系處于最高水平。返回目錄4.這一時期中俄之間的主要分歧:(1)俄政府信譽度不高,中俄關系變數較大。國際關系中的某個突發事件就可能對兩國關系形成非常大的沖擊。《反導條約》、北約東擴、石油管道。返回目錄(2)

“政熱經冷”。政治上已達到了戰略伙伴的高度,但經濟關系卻相對落后。(3)俄羅斯對中國有著強烈的不信任感?!爸袊{論”?!岸砹_斯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原材料,而設備和機械出口的份額在過去十年從25%下降到1%。俄羅斯變成中國原料附庸的趨勢是明顯可見的?!?/p>

——俄《生意人報》2007年10月25日返回目錄(4)中俄民間互信度不高。中國民眾對俄羅斯履行合作的誠意、效率不滿;俄民眾對中國公民的不良習慣及暴發戶的做派不滿。返回目錄三、半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形象在中國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半個多世紀里,中俄關系經歷了“友好—對抗—正常化”這樣一個過程。與之相伴隨,這個北方鄰國在中國的形象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天使,魔鬼,友好鄰國。返回目錄三、半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形象在中國的變化(一)天使形象(蜜月時期,1949-1960年代初)(二)魔鬼形象(對抗時期,196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期)(三)友好的鄰國(1989年至今)返回目錄本章結束(一)天使形象(蜜月時期,1949-1960年代初)整個50年代,中蘇兩國處于友好氣氛的熱浪之中。中國全方位地學習蘇聯,模仿蘇聯。當時的中國人喊出這樣的口號:“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在50年代,蘇聯的形象是非常美好的。中國人民對蘇聯懷著熾熱的情感,親切地稱呼蘇聯為“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