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裘錦秋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共9分)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域文化,其核心是儒家文化。進入秦漢以后,在政治大一統的背景下,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呈現出鮮明的精神特質,并以自身的不斷交融、創新、升華,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早在遠古時代,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就共同創造了早期的黃河文明,而齊文化、魯文化正是東夷文化融合而產生的地域文化。齊文化是以東夷文化為主、以周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從齊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繼承周的“重農”傳統外,又實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政策,以農業為主,農、工、商并舉;政治上,不囿于周的宗法原則,而是“舉賢而尚功”;文化上,主張寬松自由,兼容并包。齊文化最終成為一種合時俗,務實際,具有革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傳統。魯文化則是以周文化為主、以東夷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由于魯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適于農耕,這就使魯文化一開始就具有一種農業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魯國統治者強調周的宗法制度,主張“尊尊而親親”;文化上,則采取“變其俗,革其禮”的方針,用周文化強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講求的禮樂仁義即是重禮的周文化和重仁的東夷文化結合的產物。魯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仁義、尊傳統、尚倫理、貴人和的道德型文化傳統。

戰國秦漢時期,是齊魯文化的綜合發展時期。進入戰國,由于齊國對魯國的兼并,造成黃河下游地區政治上的局部統一。而學術文化界興起的百家爭鳴,則促進了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在這個背景下,齊、魯兩大文化傳統的交融日益發展,逐漸走上了一體化的道路。秦及漢初,齊學盛極一時,主要表現在黃老學和陰陽五行學的盛行。這一歷史時期齊學與魯學的融合,為其后董仲舒以陰陽五行說構筑新的儒學體系作了理論準備;同時也為漢代儒學內部的齊學與魯學以及今古文經學之爭埋下了伏線。經過東漢今古文經學的學術之爭,雙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滲透,至東漢末年,一代經學大師鄭玄會通古今文經學,最終完成了齊魯文化一體化的過程。

齊魯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它不僅融合了齊文化和魯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廣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完備的自我調節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強的文化。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后,齊魯文化實際獲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為一種政治大一統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終融入到統一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選文有改動)

1.下列對“齊魯文化”的定義,最準確的一項是(

A.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地域文化。

B.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域文化,秦漢以后,在政治大一統的背景之下,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C.齊魯文化是一種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在山東境內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地域文化演變為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文化。

D.齊魯文化是一種呈現出鮮明精神特質,并以自身的不斷交融、創新、升華,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文化。

2.下列對“齊文化”與“魯文化”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文化、魯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前者是東夷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后者是在華夏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

B.齊文化和魯文化由于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形成了各自獨立的文化系統。

C.齊文化是以東夷文化為主、以周文化為輔的功利型文化,魯文化是以周文化為主、以東夷文化為輔的道德文化。

D.戰國秦漢時期,齊文化和魯文化的交融日益發展,最終融為了一體,成為齊魯文化。

3.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含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早期的黃河文明是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共同創造的一種混合型文化。

B.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的融合孕育了作為地域文化的齊文化和魯文化。

C.齊文化和魯文化與早期的黃河文明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一種地域文化。

D.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是源,而在早期的黃河文明、齊文化、魯文化則是流。參考答案:1.C(A與B對“齊魯文化”的本質特征根括不完整;D不是對“齊魯文化”的定義,而是說它的作用。)2.A(齊文化、魯文化都是在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的基礎上融合而產生的。)3.C(“都是一種地域文化”錯,原文沒有這個信息。)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賣菜的漢子陳圣芳三里巷是條曲曲彎彎的老街,商鋪一家連著一家。王果的雜貨店立在巷口拐角,生意不是很好,但能維持他和母親的生活。母親一般是在吃飯的時候來換王果,七十多歲的人了,頭發花白,腰已佝僂,因為熱心快腸,深受街坊鄰里稱道。那天王果吃完飯回來看見錢匣里多了一張百元大鈔,問母親:“做了一筆什么大生意呀?”母親笑了笑說:“沒賣啥,就幫對面一個賣菜的換了點零錢?!蓖豕徽?,拿起紙幣望天照了照,用手抖了抖,失聲說:“是假錢哩!”母親一聽叫起來:“挨千刀的喲,五十幾歲的人了,還害人。”怕母親著急傷心,王果馬上笑著說:“折財免災,沒事,沒事!”隨口問,“媽,那人長啥樣?”“還真奇怪了,那人是個新販子,以前還沒見過他賣菜哩?!蹦赣H拍著自己的腦門說,“我咋就這傻呢!”王果說:“不怕不怕,他穿啥樣,在我的地盤我還真不擔心找不到他!”“穿草綠色軍裝,戴草帽,看上去蠻憨厚,唉,都怪我,幫他幫出鬼來了,也不知找不找得到他。”母親說。一連三日,母子倆偷偷瞅著來來往往的菜販,沒見那個賣菜男人的影。第四日母親坐在店鋪里,眼睛脧拉著街面的人群,只見斜對面電桿旁倚著一個戴草帽的男子,腳下放著一筐菜,草帽壓得很低,看不清臉面。母親一激靈,莫非是他?母親帶上店門,大步流星走到戴草帽男人面前,吊著嗓門喊:“賣菜的!”他嚇了一跳,草帽差點掉到地下。“咋的低著頭,不賣菜呀?”母親蹲下身假裝買菜。一見老人,男人羞愧難當,竟然眼角掛上了淚珠。母親看看那人,搖了搖頭,嘆口氣離開了。唉,怎么會是這樣?兒子王果來店鋪換母親,母親看那賣菜的端起擔子離開菜場,可能他也要回家了。母親感到有一些蹊蹺,于是沒有回家而是一路尾隨著他。賣菜人大步流星,七彎八拐,穿街過巷,進了八道嶺,這是一個城中村。村民土地被占用后身份一下變成了市民,田地多的吃著土地補償款,打打麻將,很是悠閑自得。母親在街口看到一個修鞋子的大爺,戴著老花眼鏡正在給一只皮鞋掌底?!按鬆敚瑒偛拍莻€賣菜的您認識嗎?”大爺“砰砰”地敲打著鞋釘,他頭也沒有抬回答著:“呵呵,這八道嶺上下十八重,還真沒有我不認識的,我在這里修鞋子就修了十二年了。你說他,我怎么能不知道啊。他叫張志明,蠻忠厚的人,只是家境不太好,他是外來戶,所以也沒有土地補償款,要命的是去年他老婆因病走了,欠了不少債,母親癱瘓在床多年,他可是一個孝子哦,人也誠實。他的女兒也爭氣,已經在武漢大學念大二了。這家,真難為他了,低保和打零工的錢不夠用,他就去販菜賣,志明這伢也真夠嗆哦。您認識他?問他干什么?。俊蹦赣H扯謊說:“哦,這孩子我以為是我以前的一個街坊的孩子,看來不是他,那孩子姓李,大爺,我認錯人了?!甭犃诉@位賣菜兄弟的家境,母親心里不是滋味,母親再也沒有去跟蹤他的想法了。第五日王果和母親看店,王果一眼就看到斜對面電桿旁倚著一個賣菜人,他的一身打扮,和母親說的騙子一模一樣,于是,他指了指那人問母親:“是不是他!”母親瞅了瞅那人,遲疑了會搖搖頭對王果說:“認錯了,不是他。”看著母親遲疑的眼神,王果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準備去抓住這個賣菜換假錢的騙子,母親一把扭住了王果的胳膊?!柏?,你給我回來!”“媽,您怎么了???”王果憤憤地說,“兒呀,也沒什么,無錢難倒英雄漢。昨天我就知道騙子是他了,我跟蹤去他家了,他可是一個孝子哦,一個人艱難支撐著一個家,老婆病逝欠債,老母親常年癱瘓在床還要吃藥治療,女兒上大學,擱一般人早趴下了。他是一條漢子,媽不怪他?!蓖豕_母親的手就朝外走,母親又一把拉住他:“兒,你怎么了?。 蓖豕α诵Γ骸拔胰ベI他的菜。”

(選自《微型小說月報》,2012年2月)13.下列對小說的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作品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圍繞一張百元鈔票的真假問題展開情節,再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謳歌了真善美的人性。B.小說開篇寫“生意不是很好”“只能維持他和母親的生活”,點明了王果母子生活的不富裕,為下文尋找換假錢的賣菜男子做鋪墊。C.小說善于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如“一見老人……竟然眼角掛上了淚珠”,神態描寫栩栩如生,表現了賣菜男子的內疚與悲傷。D.小說中“母親”了解到賣菜男子的艱難處境,從而聯想到城中村的村民“悠閑自得”的生活,這一對比使母親對賣菜男子產生了深切同情。E.小說以“賣菜的漢子”為題,既因為尋找換假錢的賣菜男子是小說的線索,又因為“漢子”是母親對賣菜男子的評價。14.小說在刻畫母親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概括并分析。(4分)15.小說的最后兩段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請探究其巧妙之處。(5分)參考答案:13.答B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14.①善良:對陌生人不設防,幫賣菜男子換零錢,理解賣菜男子的艱難處境,不怪他。②沉穩(冷靜):找到換假鈔的男子,不沖動,發現其中有蹊蹺,搖頭嘆氣離開。③寬容:有寬恕之心,制止王果抓換假鈔的賣菜男子。(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15.王果拉開母親的手往外走,似乎是找賣菜人算賬,與上文的情節吻合,情理之中;王果竟然是去買那男子的菜,出人意料。妙處:①既照應了上文的伏筆,結尾又突然轉折,起到了出奇制勝的表達效果。②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凸顯母慈子孝。③有利于彰顯小說主旨,倡導扶危濟困的悲憫情懷和謳歌純潔善良的人性之美。(意思對即可)13.【考點定位】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解答本題,首先應根據小說的三要素把握小說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誰;主要情節是什么,寫了誰干什么事,體現了人物什么特點,表現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還是側面,選項中如有誤涉及這些方面,就應該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這種描寫方式,以及對這些描寫方式的分析是否有問題;有無環境描寫,這些環境描寫又什么作用。文學類文本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對讀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態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比如本題,既有對情節內容的分析,也有對主旨技巧的分析。14.【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小說在刻畫母親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概括并分析”。這是考查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要善于抓住作品對該人物的肖像、語言、行為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和作品中的有關敘述文字進行分析。比如,從幫賣菜男子換錢,以及知道賣菜男子的處境之后不怪罪他等,可見母親是善良的;當發現換假鈔的男子時,一路跟蹤,表現出沉穩冷靜的一面;當兒子要去抓換假鈔的男子時,制止了兒子,表現出寬容大度的一面。【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久麕燑c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類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我們需要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后的本質。故事情節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沖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沖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優秀的小說,總是充分地揭示社會生活本質的矛盾和斗爭,在典型的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說來,矛盾沖突展開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鮮明。第四,借助描寫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環境描寫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探究形成人物命運和性格的社會原因)。第六,通過人物間的關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或聯系小說主題分析)。比如本題,可以抓住母親對待換假鈔男子的態度來分析母親的特點。15.【試題分析】題干中問的是“小說的最后兩段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請探究其巧妙之處”。這是針對小說的構思技巧進行設題。首先確定小說最后兩段所寫的內容,明確其出人意料之處。文章最后是寫王果拉開母親的手,看似是找賣菜人算賬,這是合乎情理的;但實際上是去買男子的菜,這是出人意料之處。至于作用應從情節、形象、主旨的角度分析?!究键c定位】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祁茂順

汪曾祺

祁茂順在午門歷史博物館蹬三輪車。

他原先不是蹬車的,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單件的燒活,接三轎馬,一個人鼓搗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燒活的時候,總有一堆孩子圍著看。糊得了,就在門外放著:一匹高頭大白馬——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韁;拉著一輛花轱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著金紙的團壽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贊嘆:“地道!祁茂順心細手巧!”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進大廳、亭臺樓閣、花園假山……一個人忙不過,就得約兩三個同行一塊干。訂燒活的規矩,事前不付定錢,由承活的先湊出一份錢墊著,交活的時候再收錢。早先訂燒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車、摩托車……人家要什么,他們都能糊出。后訂燒活的越越少了,都興火葬了。誰家還會弄一堂“車船轎馬”到八寶山去?祁茂順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頂棚了。后糊頂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講究“灰頂花磚地”,紙糊的頂棚很少見了——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祁茂順只好改行。午門歷史博物館原編制很小,沒有幾個職員,不知道為什么,卻給館長配備了一輛三輪車,用以代步。經人介紹,祁茂順到歷史博物館蹬三輪車。館長姓韓。韓館長是個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開會,平常不為私人的事用車,因此祁茂順的工作很輕松。祁茂順很愛護這輛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干干凈凈的。晚上把車蹬回家,鎖上,不許院里的孩子蹬著玩。不過街坊鄰居有事求他,他總是有求必應的。隔壁陳大媽找祁茂順?!懊槾蟾?,你大兄弟病了,高燒不退,想麻煩您送他上一趟醫院,不知您的車這會兒得空不得空?”“沒事,交給我了!”祁茂順把病人送到醫院。掛號、陪病人打針、領藥,他全都包了。祁茂順人緣很好。離祁茂順家不遠,住著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親,是“世襲罔替”的貝勒,行四。街坊則稱之為“金四爺”。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糧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學過中醫,協和醫學院特約他校點中醫典籍,他就有了穩定的收入。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大部分都賣給同仁堂樂家當了堆放藥材的樓房,只保留了三間北房。金四爺還保留一些貝勒的習慣。他不愛“灰頂花磚地”,愛腳踩方磚,頭上是紙頂棚,四白落地。上個月下雨,頂棚漏濕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爺找到了祁茂順,說:“茂順,你給我把頂棚裱糊一下?!逼蠲樥f:“行!星期天。”祁茂順星期天一早就了,帶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紙。這大白紙是紙鋪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張都一樣大小,不是要用時現裁。金四爺看著祁茂順做活。只見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紙上噌噌兩刷子,輕輕拈起,用棕笤帚托著,腕子一使勁,大白紙就“吊”上了頂棚。棕笤帚抹兩下,大白紙就在頂棚上呆住了。一張一張大白紙壓著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拐彎抹角用的紙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寬不窄,正合適,棕笤帚一抹,連一點褶子都沒有。而且,用的大白紙正好夠數,不多一張,不少一張。連糨子都正好使完,沒有一點糟踐。金四爺看著祁茂順的“表演”,看得傻了,說:“茂順,你這兩下子真不簡單,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準?”“也就是個熟?!薄皼]有個三年五載,到不了這功夫!”“那倒是。”金四爺給祁茂順倒了一杯沏了兩開的熱茶,祁茂順嘗了一口:“好茶!還是葉和元的雙窨香片?”“喝慣了?!逼蠲樃孓o?!懊?,別走,咱們到大酒缸喝兩個去?!薄按缶聘?現在上哪兒找大酒缸去?”“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嗎?他們的酥魚做得好?!薄敖鹚臓?,您這可真是老黃歷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沒了?,F在那兒改了門臉兒,賣手表照相機。酥魚?可著北京,現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魚!”“大酒缸沒有了?”“沒有嘍。”金四爺喝著茶,連說了幾句:“大酒缸沒有了。大酒缸沒有了?!焙茈y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A.這篇小說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手藝人祁茂順在時代變遷中的生活境遇,故事雖然簡單,但耐人尋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B.祁茂順糊燒活、裱糊頂棚曾經贏得了人們的贊嘆,后被迫改行,這說明他的手藝已經落伍,無法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C.作者以欣賞的筆觸描寫祁茂順的高超技藝,表達對舊民俗的留戀;敘述火葬、鋼筋水泥樓房,也表達出對新觀念、新事物的認同。D.鮮明的對比是這篇小說突出的特色,金四爺保留一些貝勒習慣的守舊做派就是通過祁茂順適應新生活的態度反襯出的。E.小說的結尾含蓄雋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讓讀者難以琢磨,也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2)小說主人公祁茂順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3)小說中祁茂順幫助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4)小說中“燒活、紙糊的頂棚、大酒缸”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參考答案:(3)①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②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③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觀點一:他們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

①從文中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都興火葬了”“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賣手表照相機”等,說明“燒活、頂棚、大酒缸”等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已經過時了。②“紙頂棚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說明不創新變化就不能適應發展,就沒有競爭力,衰敗是必然的趨勢。(觀點2分,分析每點3分)

觀點二:它們的衰落乃至消亡,令人嘆惋。

①糊燒活、糊頂棚是祁茂順的手藝,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卻因為現實的沖擊無奈改行,令人嘆惋。②它們也是傳統民俗文化的代表,構成了我們的文化記憶,衰落和消亡使得這些民俗文化失傳,令人痛惜。(觀點2分,分析每點3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15分)名實篇顏之推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于爾時,自以巧密;后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后居喪,哀毀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嘗于苫之中,以巴豆涂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①,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疑彼制作,多非機杼②,遂設燕③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沈吟,遂無覺者。韓退嘆曰:“果如所量!”鄴下有一少年,出為襄國令,頡自勉篤。公事經懷,每加撫恤,以求聲譽。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齋梨棗餅餌,人人贈別,云:“上命相煩,情所不忍;道路饑渴,以此見思。”民庶稱之,不容于口,及遷為泗州別駕,此費日廣,不可常周。一有偽情,觸涂④難繼,功績遂損敗矣?;騿栐唬骸胺蛏駵缧蜗?,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⑤鳥跡耳,何預于死者,而圣人以為名教乎?”對曰:“勸也,勸其立名,則獲其實?!鼻覄褚徊?,而千萬人立清風矣;勸一季札,而千萬人立仁風矣;勸一柳下惠,而千萬人立貞風矣。故圣人欲其魚鱗鳳翼,不絕于世,豈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蓋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注】①童豎:童仆。

②機杼: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

③燕:通“宴”,宴席。④觸涂:處處。

⑤迒háng:(鳥獸的)腳印。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但察之未熟耳

熟:熟練B.竟日歡諧

竟:整,從頭到尾C.及遷為泗州別駕

及:等到D.豈不弘哉

弘:偉大

9.下列句子全都是“求虛名”做法的一組是(

)(3分)①伯石讓卿,王莽辭政

②以孝著聲,前后居喪,哀毀逾制③以巴豆涂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

④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⑤握手送離,或齋梨棗餅餌,人人贈別

⑥四海悠悠,皆慕名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0.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作者認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實的,往往清名播揚但金錢暗入,信譽昭著但許諾有虧。B.東萊王朝晉明懷疑某一士族徒有虛名,于是設宴敘談,以作詩試探,結果驗證了他的想法。C.人一旦有了虛假的行為,后面沒辦法處處相繼周全時,那么原先的功績也就會隨之而毀。D.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人的原因是一方面可勸勉世人立名,一方面可以從中獲得實惠。

11.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3分)

譯文:

(2)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3分)

譯文:

參考答案:8.A(仔細)9.B(②是真情流露,不是求虛名。④體現了朝廷尋求名士的誠意。⑥體現了世人對有名望的人的仰慕之情,不是具體做法。)10.(3分)D(不是“從中獲得實惠”,而是獲得實際的名聲。)11.

(1)如今不修身卻想在世上流傳好的名聲,就好比容貌很丑卻要求在鏡子里現出美麗的影子。(令、責、句子通順各l分)(2)因為一件虛假的事情毀掉了百件真實的事情,這就是貪求虛名的欲望無休止的緣故。(以、偽、已各l分)

略5.文言文閱讀,完成小題。(共19分)重修定王臺①碑記清·夏獻云湖湘人尚氣節,風俗敦厚。雖鄉愚僻壤,談某也忠、某也孝,輒勃然色動。蓋其崇根本,漸摩成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賈太傅,孝莫著于長沙定王,一宅②一臺,巋然獨存。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來湘。光緒二年,修賈太傅祠成,議修定王臺,有志未逮。今年春,郡紳李君興謨等以重修請。官紳俱有同志,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蕆③事,煥然一新。考《漢書》,景帝二年,封子發為長沙王。以母微無寵,故王卑濕貧國。與程姬有共太后之稱,唐姬并無封號。而相傳定王筑臺,有云望程唐二母者,有云望唐母者。《長沙縣志》稱雙女墓,地不可考。亦從《水經注》、《方輿勝覽》、《楚寶》、《通志》拾遺言,望唐姬為是。宋朱、張夫子登臺有詩,元許有壬始言定王之孝?!冻殹费远ㄍ踺d米博長安土筑臺,以志思親,說必不謬?!侗焙1发苎裕骸把诐h太宗,長沙清廟?!惫馕渲信d,肇祀舂陵⑤,李碑⑥足補祀典之闕,亦文人尊崇之意耳。蓼園⑦見任昉《述異記》,尤為孝思之證云。又考,宋時臺為長沙學宮,今祀仍舊制。窗牖洞開,風景殊勝。隙地復蓼園舊跡,臺側得泉曰古澗泉。泉旁為東澗草堂,迤南為望云山館。有池有館,雜植花竹,足以備流連,志景慕已。夫整綱飭紀,守土之責;明倫尚孝,風俗之良。不忍薄于其親,則必有忠愛其君者。云從政湖南,涓埃無補,見斯邦化行俗美,而知彝⑧倫秩敘之有由來。登斯臺也,其必有聞風興起于百世下者矣。是為記。【注釋】①定王臺:為古代長沙名勝,傳為西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所筑。相傳劉發來長沙后,思念其母,派人運米去長安,再將長安的土運來長沙,筑一高臺以登臨望母。②宅:賈誼故宅。③蕆:完成。④北海碑:即麓山寺碑,唐李邕作。⑤肇祀舂陵:肇,開始。舂陵,湖南寧遠縣西北,劉發之子劉買封于此,稱舂陵侯;光武帝劉秀即為劉買后裔。⑥李碑:即邕的麓山寺碑。⑦蓼園:定王劉發宮殿中的一處苑囿。⑧彝:常道,法度。4.對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孝莫著于長沙定王著:顯著,昭著B.議修定王臺,有志未逮逮:達到,實現C.言定王載米博長安土筑臺博:增加,豐富D.夫整綱飭紀,守土之責飭:整治,整頓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A.①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來湘②斧斤以時入山林B.①談某也忠、某也孝,輒勃然色動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C.①不忍薄于其親,則必有忠愛其君者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D.①而知彝倫秩敘之有由來②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6.下列陳述和理解與原文不符的一項是(

)(3分)A.作者認為湖湘一帶的人由于崇尚為人的根本,久之而成風習,故即便是偏僻地方的愚魯之人談及忠孝,也會神情激越。B.作者奉命來到湖南后,先修整了賈太傅祠,但定王臺的重修不太順利,后在一些地方紳士和官員的支助下才了卻心愿。C.長沙王劉發的母親因出身微賤,故而得不到景帝的寵愛,她與程姬表面上雖然都有太后的稱呼,但實際上并沒有分封。D.關于定王劉發修筑高臺的目的,歷來有多種說法,作者以《水經注》《楚寶》等典籍為據,認為應該是為了遙望唐姬。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以母微無寵,故王卑濕貧國。(5分)(2)夫整綱飭紀,守土之責;明倫尚孝,風俗之良。(5分)參考答案:4.C5.D6.C7.(1)因為劉發母親出身微賤,沒有受到寵愛,所以他就被分封到低濕貧困的地方為王。(2)整頓好秩序法紀,是把守一方土地的官員的職責;光大倫常崇尚孝道,這是風俗中優良的民風。4.試題分析:C項,博:求取,換取。故選C。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于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5.試題分析:A項“以”:①介詞,在;②介詞,按,按照。B項“也”:①語氣詞,用在句中,舒緩語氣;②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C項“則”:①連詞,那么,就;②轉折連詞,卻,可是。D項“之”:①②皆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獨。故選D。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6.試題分析:C項,錯在無中生有或曲解文意,文中并無此信息。“并無封號”不是沒有分封,而是沒有封號。故選C。解答此類題的思路是:先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再把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键c: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7.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干,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性、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并或反義合并或反義并列為構詞特征。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系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翻譯】湖湘地方的人崇尚氣節,民風敦厚。即使是窮鄉僻壤的愚魯之人,談到某某忠義、某某孝順,往往神情突變、感動奮發。大概是這里的人尊崇為人根本,浸染磨礪后,形成一種風氣很久了。那千古以來不可磨滅的人,忠義方面沒有比賈太傅更顯著的,孝道方面沒有比長沙定王更有名的,一幢賈誼宅,一座定王臺,巋然獨立在湖湘大地上。我在同治九年(庚子年)奉命來到湖南。光緒二年,修整賈太傅祠的工作完成了,就商議重修定王臺,但心愿沒有實現。今年春上,地方紳士李興謨君等人拿重修之事請求(政府)。官府里和紳士中都有心愿相同的人,一下子就湊足白銀二千余兩,沒過多久事情就完成了,定王臺面貌煥然一新。查考《漢書》的記載,漢景帝二年時,分封他的兒子劉發做長沙王。因為劉發母親出身微賤,沒有受到寵愛,所以他就被分封到低濕貧困的地方為王。他的母親與程姬都有太后的稱呼,但唐姬并沒有封號。相傳定王劉發修筑高臺,有的說是為了遙望程唐二位母親,有的說是為了眺望生母唐姬。《長沙縣志》提到過“雙女墓”,但地方已經不能查考了。從《水經注》《方輿勝覽》《楚寶》《通志》等典籍里查考那留下來的記載看,遙望唐姬應是正確的。宋代朱熹、張栻兩位夫子登臨定王臺時寫有詩作,元朝許有壬最先提到定王的孝思?!冻殹酚涊d說定王派人運米到長安,再換運來長安的土修筑高臺,以表示思親之情,這種說法一定沒錯。《北海碑》記載說:“炎漢太宗,長沙清廟。”光武帝劉秀中興后,開始到湖南舂陵祭祀先祖,李邕的北海碑足以彌補祭祀大典的缺失,也表達出文人騷客尊敬崇尚的心意。有關蓼園的記載見于任昉的《述異記》,修建蓼園更是劉發孝思的證明。又據考證,宋代時候定王臺曾做了長沙學宮,現在我們仍照原來的構建情形祭祀。如今明窗大開,風景特別優美。再在空地上恢復蓼園的原貌,高臺側旁有一道細泉叫作古澗泉。泉流旁邊是東澗草堂,向南是望云山館。這里有泉池,有山館,又交雜種植著花草竹木,足夠當作流連停憩之所,可以在此表示崇敬仰慕之意。整頓好秩序法紀,是把守一方土地的官員的職責;光大倫常崇尚孝道,這是風俗中優良的民風。不忍心對父母無情無義的人,那一定會忠于愛戴他的君王。我在湖南從政的這段時間,一點點貢獻都沒有,看到這地方教化流行、風俗純美,就明白這里的倫常秩序法度綱紀大有來由。登上這個高臺,那一定會在百世之后再聽聞到這種遺風而人心振奮。這些聊當作記。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黃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受書,一再輒成誦。初以族祖蔭補官。紹興五年廷試,言孝弟動上心,擢進士第二人,授保寧軍節度推官。中在王府時,龍大淵已親幸,中未嘗與之狎,見則揖而退,后他教授多蒙其力,中獨不徙官。遷司封員外郎兼國子司業。芝草生武成廟,官吏請以聞,中不答,官吏陰畫圖以獻。宰相謂祭酒周綰與中曰:“治世之瑞,抑而不奏,何耶?”綰未對,中曰:“治世何用此為?”綰退,謂人曰:“黃司業之言精切簡當,惜不為諫官?!敝惺菇鸹?,言其治汴宮必徙居,宜早為計,上矍然。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中猶備邊為言,又不聽,遞請補外,上不許,曰:“黃中恬退有守。”金使賀天申節,遽以欽宗訃聞,朝論俟使去發喪。中馳白宰相:“此國家大事,臣子至痛,一有失禮,謂天下后世何!”竟得如禮。中自使還,每進見輒言邊事,又獨陳御備方略,高宗稱善。不數月,金主亮已擁眾渡淮。敵既臨江,朝臣爭遣家逃匿,中獨晏然。比敵退,眾慚服。乾道改元,中年適七十,即告老。居六年,上御講筵,顧侍臣曰:“黃中老儒,今居何許?年幾許?筋力或未衰耶?”召引對內殿,問勞甚渥。除龍圖閣學士,致仕。凡邑里后生上謁,必訓以孝弟忠信。朱熹裁書以見,有曰:“今日之來,將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進于門弟子之列,則某之志也?!逼錇槿司茨饺绱?。其后,上手書遣使訪朝政闕失。中疲以手草遺表,深以人主之職不可假之左右為戒。淳熙七年八月庚寅卒,年八十有五。(選自《宋史·黃中傳》,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B.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C.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D.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諫官,古代官職之一,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號,稱為“改元”。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年號,亦稱“改元”。C.告老,文中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其他緣故而辭職的一種借口。D.庚寅,干支之一。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中不攀附、迎合權貴。黃中面對龍大淵不卑不亢,而沒有得到龍大淵的照顧;宰相因武成廟的事質問黃中和周綰,黃中予以反駁。B.黃中受到賞識,獲得優待。他在考試中提到孝悌而打動了皇帝的心而被提拔;他七十多歲還被皇帝記在心上,皇帝給他豐厚賞賜。C.黃中富有遠見,關注邊防。他出使金國,覺察到金國人的意圖,報告皇帝,后來證明他的預見是對的;回來后,每次覲見都會提到邊防的事。D.黃中受人尊敬,心系國家。他退休后,朱熹寫信給他,謙恭地表達要做他的弟子;他上書皇帝,指出朝政的過失,生病后還親自寫遺表。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中使金回,言其治汴宮必徙居,宜早為計,上矍然。(2)金使賀天申節,遽以欽宗訃聞,朝論俟使去發喪。參考答案:7.B

8.D

9.D

10.(1)黃中出使金國回來,說金國人修治汴宮必定要遷居,應當早做打算,皇上大吃一驚。(2)金國使臣來賀天申節,突然把欽宗去世的消息告訴大家,朝廷討論等金國使臣離開后辦喪事。7.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此外,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對文言文句讀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斷句題還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斷開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題。比如本題:“沈介歸乃不聞此”的意思是:沈介回朝,竟然沒聽見這話。句中“沈介”作主語,“歸”作謂語,“乃”的意思是“竟然”,作狀語,一般在句首,故應在“歸”和“乃”之間停頓,排除C項、D項?!耙殉槔舨渴汤伞钡囊馑际牵喝缓笫谌紊蚪闉槔舨渴汤?。句中的“已”作連詞,然后?!俺弊髦^語,授予官職?!袄舨渴汤伞弊髻e語。句意完整,語法合理,故應在“已”是前面停頓,排除A項。據此推斷B項正確。原文標點:宰相顧謂中曰:“沈介歸,乃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補其處。文言斷句后,語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語意:宰相回頭對黃中說:“沈介回朝,竟然沒聽見這話,為什么?”過了幾天,黃中告訴宰相,請求因隨意說話等待處分。然后授任沈介為吏部侍郎,調黃中補充沈介的位置。8.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平常的學習中,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相關的知識,應有意識的進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D項,錯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應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9.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D項,“他上書皇帝,指出朝政的過失”錯,應是皇上寫信派遣使臣向他咨詢朝廷的缺點。10.試題分析:題干是“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北绢}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第一句關鍵點:“治”:“修治”;“徙”:“遷徙”;“矍然”:“驚懼的樣子”。第二句關鍵點:“遽”:“突然”;“以”:“把”;“聞”:“使……知道”“俟”:“等到”;“發喪”:“辦理喪事”;。點睛:翻譯句子要解釋出關鍵的字詞的意思,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五是有些虛詞表示各種語氣的,需要譯出。參考譯文:黃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年讀書,一遍兩遍就能背誦。起初因族祖恩蔭得官。紹興五年廷試,講孝悌之道感動了皇帝,提升為進士第二,授任保寧軍節度推官。黃中在王府的時候,龍大淵已得皇帝寵幸,黃中不曾和他親近,見面就作揖而退,以后其他教授大多得到龍大淵的幫忙,只有黃中不曾升官。升為司封員外郎兼國子司業。芝草生在武成廟中,官吏請求上奏讓皇帝知道,黃中不答應,官吏私下畫圖進獻。宰相對祭酒周綰和黃中說:“太平盛世的吉兆,壓下而不上奏,為什么?”周綰沒回答,黃中說:“太平盛世要這個有什么用?”周綰退下來,對別人說:“黃司業的話精當切實簡短扼要,可惜不是諫官?!秉S中出使金國回來,說金國人修治汴宮必定要遷居,應當早做打算,皇上大吃一驚。宰相回頭對黃中說:“沈介回朝,竟然沒聽見這話,為什么?”過了幾天,黃中告訴宰相,請求因隨意說話等待處分。然后授任沈介為吏部侍郎,調黃中補充沈介的位置。黃中還進言戒備邊防,又不被采納,于是請求調到地方任職?;噬喜淮饝f:“黃中淡泊謙讓有操守?!苯饑钩紒碣R天申節,突然把欽宗去世的消息告訴大家,朝廷討論等金國使臣離開后辦喪事。黃中騎馬趕去報告宰相,說:“這是國家大事,臣子極為哀痛,一旦有所失禮,對天下后世的人怎么交代!”最終得以按照禮節辦理。黃中自從出使回朝,每逢拜見皇帝都進言邊防大事,又特別陳述守衛防備的方法策略,高宗稱好。不過幾個月,金朝完顏亮已經聚兵渡過淮河。敵人已經到了長江邊,朝廷大臣爭著遣散家人逃跑躲藏,只有黃中鎮定平靜。等到敵人退走,大家慚愧敬服。乾道改年號時,黃中年齡剛好七十歲,就因年老辭官。過了六年,皇上駕臨講筵,回頭對侍臣說:“黃中是位老儒,現在哪里?年紀多大了?精力或許還沒衰退吧?”召喚入朝在內殿接見,慰問非常優厚。授任龍圖閣學士,退休。凡是鄉里晚輩后生前來拜見,一定用孝悌忠義誠信教育他們。朱熹寫信求見,有這樣的話:“今天我前來,將在堂下拜兩次,希望您坐著接受,使我前進到學生的行列,那就是我的愿望了。”他被人敬慕像這個樣子。這以后,皇上寫信派遣使臣向他咨詢朝廷的缺失。黃中生了病卻還親手起草遺表,深深把君主的職權不可以讓左右的人代管作為告誡。淳熙七年八月庚寅日去世,享年八十五歲。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有一位同學想在下午的上課時間到書店買一本重要的書,于是請他的朋友向老師請假,說他因為身體不舒服不能上課。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打算如何拒絕他的請求,請設計你的“拒絕詞”,包括標點符號不超過30個字。(4分)參考答案:(1)一定要今天去嗎?等哪天有空我陪你一起去怎樣?(點評:該拒絕詞委婉溫和,它沒有否認對方買書的愿望卻誘使對方否定自己提出的不當要求。)(2)我不會幫我最親愛的朋友去欺騙老師并縱容他曠課的。(點評:表明關系,指明后果,語氣強硬,斷然拒絕,對方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視自己為畏友。)(評分標準:遷就同學的錯誤請求、未予拒絕的不給分;語言生硬、會引起對方反感的,給1~2分;有其他毛病的酌情扣分。)8.請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簡要說明畫面的主要內容,并揭示漫畫的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1)畫面的主要內容(不超過40字):(2)漫畫的寓意(不超過20字):參考答案:(1)畫面的主要內容:畫的右上角是一個母親的頭像,她嘮叨的話如灑出的水珠,灑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2)漫畫的寓意:媽媽的嘮叨像雨露滋潤孩子茁壯成長。(或媽媽的嘮叨呵護著兒女茁壯成長)點睛:由于漫畫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直接或間接的反映,或表達對真善美的歌頌,或是對假惡丑的鞭撻,所以有些題目還會要求我們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漫畫的要義。因此在解題時,還要將漫畫這一直觀圖像所反映的內容同社會現實聯系起來,想想自己周圍有沒有漫畫中所要歌頌或諷刺的對象,從而準確地理解、把握漫畫的要義或蘊涵的道理。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古代較早的正式書寫都是_______。由于簡上的文字都是用毛筆蘸墨或漆汁書寫,___________,就用一種被稱為“削”的青銅利器削去一層后重寫。這種“削”又稱刀,一般長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