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同步課件:第19課《一剪梅》_第1頁
(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同步課件:第19課《一剪梅》_第2頁
(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同步課件:第19課《一剪梅》_第3頁
(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同步課件:第19課《一剪梅》_第4頁
(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同步課件:第19課《一剪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剪梅李清照亂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詞,以南渡為界,前期多寫天真爛漫的少女生活或極盡相思之苦的思婦情節。南渡之后,國破家亡夫死,其詞風大變,多悲嘆身世,哀婉動人,情調感傷。

李清照簡介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剪梅》這首詞是作者早期還是晚期的作品?

這是一首閨怨詞。易安結婚不久,趙明誠就到遠處去上學,李清照“殊不忍別,覓錦帛,書《一剪梅》以送之。”(引自元人伊世珍《嫏環記》)通過朗讀,你能讀出詞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獨居生活的寂寞之情想念丈夫的相思之苦閑愁勾勒環境(點明時令):敘寫情事:

神馳遐想: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上片:寫女詩人的()生活。獨居紅藕香殘玉簞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紅藕:粉紅色的荷花。用一個“殘”字寫出荷花已經凋謝,季節已經是深秋,一片蕭條冷落。玉簞(dàn):席子的美稱。再加上一個“秋”字,更加透出了涼意。天氣變涼了,丈夫遠去了,我獨守空房,更加冷落寂寞。

為了排遣心中的冷漠孤寂,我換上秋裝,獨自蕩舟水上。一個“獨”字用的好,一個人的世界,牽掛的是遠方。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云中:我國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鴻雁從空中飛來,故稱“云中”。

錦書:寫在錦帛上的信。據《晉書》記載,竇滔妻蘇氏曾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寄給他的丈夫,后來用“錦書”指代妻子給在外丈夫的信。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給妻子的信。

云中的鴻雁什么時候能把書信寄來呢?鴻雁飛行時成“一”字型。人坐在船上想著鴻雁飛來,會帶來丈夫的書信,此時,仿佛人處西樓上,望著月亮幾時圓呢?什么時候丈夫能鴻雁傳書,什么時候丈夫能回家跟自己團聚呢?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我坐在船上,花飄水流,極為傷感;但花不懂人意,花仍在飄,水仍在流。“花自飄零水自流”境界凄美。同一種相思,我思念丈夫,丈夫也思念我,天各一方,獨自愁悶。一個“愁”字,用得巧妙。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詞的主題句。心中的情,無計排遣.,因為夫妻之間的感情真是太深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眉頭”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別人看得見的,而藏在“心頭”的感情別人卻看不見,

由此可以體會出女詞人的萬千種愁緒,給人以無止境的遐想。表現女詞人特有的深婉細膩的思想感情。因此,這一句被譽為千古名句。

【說教材】

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編選的古典詩詞,題材廣泛,風格各異,可謂集各家流派之大成,同時作品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可見教材編者的良苦用心。閨怨”作為詩詞創作的一個傳統題材,作者多半是男性,男性替婦女表達情感,雖別有一番味道,但終歸隔了一層復雜的心理。而李清照在詞作《一剪梅》中選取自己日常生活的細節來展現自我的內心世界,述說著自己獨居生活的寂寞,傾訴著自己相思別愁之苦。全詞情景交融,視角和筆觸比之男性詞人更敏感,也更細膩。

【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可塑性極強且在心理上表現出追求獨立的渴望。有一定詩詞作品的積累和鑒賞方法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作品的思想和藝術價值.

【說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共同發展的三維教學理念,結合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理念,本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通過反復誦讀,體驗韻律和音樂美,了解李清照詞的婉約風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閱讀,發散聯想,感受全詞意境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入解析詞人“別愁”的豐富內涵,體會詞人情感的變化。

【說難點、重點】

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李清照詞語言清新含蓄,多典故、意象的特點,參照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如下:

1.教學重點:感受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意境美

2.教學難點:挖掘詞中意境,培養學生發散聯想能力【說教法】

1.首先是誦讀法。詩詞教學,不能充分的誦讀就談不上深入的鑒賞。要進行有效地的誦讀指導,把握女詞人的相思別愁。

2.“情境法”教學。借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3.比較法。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在多誦讀、多分析、多聯系比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詞的藝術特色。

【說學法】

教學相長,教與學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

1.“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經歷生疑、矛盾、掙扎、釋惑,體現學習的樂趣。

2.朗讀法。讓學生反復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能力。

【說教學過程】

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情境協作會話建構

作業探究朗讀感知品味語言感受意境比較閱讀課堂總結詩畫導入【說教學過程】一、詩畫導入

1.展示一幅畫面:引導學生齊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學生直觀感受到的是作者少女時代無憂的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2.比較這首詞與《如夢令》,詞人情緒上的差別,這就是愁。

設計意圖:這里用詩畫導入意在營造氣氛,激發學生興趣,為下面的詩詞欣賞做情感的鋪墊;而兩首詞的對比閱讀,使學生有一種情緒體驗上的反差,讓學生帶著對“閑愁”的疑問去鑒賞課文。

【說教學過程】

二、朗讀指導,初步感知

1.誦讀要領:

單數句緩慢悠長,雙數句輕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韻腳幫助記憶閱讀。

2.誦讀節奏: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誦讀,感知內容,引導學生注意語調、節奏和音樂的烘托,進一步理解了詩歌的感情基調。

【說教學過程】

三、品味語言,鑒賞意象。

首先設置兩個疑問:“孤寂中詞人該如何排遣離愁呢?這份離愁是否排遣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找出詞人排遣離愁的不同嘗試。思考這些離愁又將何去何從?這是本課教學重點所在。

其次設置一個隨堂練筆: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聯系大雁、錦書、明月、西樓等意象,將詞句改寫成情景連貫的抒情散文”,這也是本課難點所在。詩歌教學重要的是鑒賞方法指導,或是從語言入手,抓住關鍵詞句,或是從意象入手,感受意境。

【說教學過程】

重點把握三組文字:

①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想借泛舟來消愁。卻獨自擊楫,只能勾引起往事,愁更愁。

(引導學生揣摩“輕”“獨”關鍵字)②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臆想鴻雁傳書,不過暫得安慰,不可能消除卻是相思之情(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聯系意象,進而感受意境之美)③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引導學生揣摩“才下,“卻上”包含的無奈與綿綿的相思愁苦”)

設計意圖:通過語言的品味、使學生體會了婉約詞的清麗、含蓄,情感的婉轉、纏綿;同時通過發散聯想,借助意象的特定內涵,感受意境之美,讓學生初步掌握詩詞欣賞的方法。【說教學過程】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古詩詞中寫“相思”的不在少數,比較閱讀李清照的《一剪梅》與其他“相思”詩在構思上的獨到之處,同時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是本課設計的亮點所在。

“原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復返”——《行行重行行》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李白《春思》“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閱讀,體會詞人以有形寫無形,將相思愁緒物理化,空間化。同時延伸了學生的閱讀,有利于進一步體驗詞人的復雜的情感。

【說教學過程】

五、課堂小結:

在這些文字背后,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被“愁”所困的女詞人,《一剪梅》的“愁”是“閨怨”、“離愁”、“相思之愁”,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明白詞人早期詞作風格的特點,理解了“愁”的豐富內涵。

【說教學過程】

六、探究性作業:

根據所學知識,搜集相關作品,比較分析李清照晚年作品《聲聲慢》表現其“愁緒”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義。

設計意圖: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作業設計可以呈現多元化的形式,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質,設計了探究性的作業

,使學生對李清照詞的興趣進行到底

【說板書設計】一剪梅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離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設計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