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關于發布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的通知建設發[2006]312號各市建委〔建設局〕、紹興市建管局,省級有關廳、局,省建設投資集團,省標準設計站,各有關單位:
根據我廳二○○四年度、二○○五年度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編制方案〔建科發[2004]115號、建科發[2005]223號〕,由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和溫州建設集團公司共同主編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已通過審查,現批準為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其中3.1.2、6.1.2、6.1.7、6.2.2、7.1.1、7.2.2、7.2.4第一款、7.6.1、7.6.4、7.6.6第一款、8.0.1、8.0.4、8.0.5、8.0.6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該標準編號為DB33/1035-2006,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建設廳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TechnicalruleforsteeltubularformworksupportwithcouplersinbuildingconstructionDB33/1035-2006J10905-20062006-12-30發布2007-01-01實施浙江省建設廳發布目次1總那么…………12術語與符號……………………22.1術語…………32.2符號…………33材料…………33.1鋼管…………33.2扣件…………33.3其它…………34荷載…………54.1荷載分類……………………54.2荷載標準值和荷載效應組合…………………5設計計算………175.1根本設計規定………………155.2水平構件計算………………155.3立桿計算………155.4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155.5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156構造要求………196.1立桿…………156.2水平桿………156.3剪刀撐…………156.4其它…………157施工…………137.1施工準備……………………157.2鋼管、扣件管理……………157.3地基與根基……………………157.4搭設…………157.5驗收…………157.6撤除……………158安全管理…………17附錄A模板支架常用桿件截面特性……………17附錄B等跨連續梁內力和撓度系數表…………17附錄CQ235-A鋼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17附錄D等效計算長度系數和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17附錄E鋼管允許偏差……………17附錄F模板支架驗收記錄表………17本規程用詞說明…………………21條文說明…………231總那么1.0.1為了標準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確保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水平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網架、鋼構造的施工支撐架,斜向混凝土梁板構造的模板支架在考慮水平荷載影響后可參照使用。1.0.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標準的2術語與符號2.1術語2.1.1模板支架formworksupport用于支撐水平混凝土構造模板的臨時構造。2.1.2鋼管steeltube用于搭設模板支架的專用材料,標準規格為483.5mm2.1.3扣件coupler采用螺栓緊固的扣件連接件。2.1.4直角扣件right-anglecoupler用于垂直穿插桿件間連接的扣件。2.1.5旋轉扣件swivelcoupler用于平行或穿插桿件間連接的扣件。2.1.6對接扣件buttcoupler用于桿件對接連接的扣件。2.1.7底座jackbase設于立桿底部的墊座。2.1.8墊板bearingpad設于立桿下的支承板。2.1.9立桿uprighttube模板支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豎向桿件。2.1.10水平構件horizontalmember模板支架中水平布置的構件,包括底模、方木、橫向和縱向水平桿。2.1.11底模bottomform與新澆筑混凝土下外表直接接觸的承力板。2.1.12方木rectangulartimber支撐底模的矩形承力木材。2.1.13水平桿horizontaltube模板支架中水平桿件。2.1.14橫向水平桿transversehorizontaltube垂直于梁設置的水平桿。2.1.15縱向水平桿longitudinalhorizontaltube沿梁長度方向設置的水平桿。2.1.16掃地桿bottomhorizontaltube貼近樓〔地〕面,連接立桿根部的水平桿。2.1.17剪刀撐diagonalbracing模板支架中成對設置的穿插斜桿。2.1.18豎向剪刀撐verticaldiagonalbracing沿模板支架豎直面設置的剪刀撐。2.1.19水平剪刀撐horizontaldiagonalbracing沿模板支架水平面設置的剪刀撐。2.1.20拋撐bracingskewedfromlateralsurfaceofformworksupport與模板支架外側面斜交的桿件。2.1.21可調托座adjustableshoringhead設于立桿頂部的能夠調節高度的支撐件。2.1.22模板支架高度heightofformworksupport模板支架立桿底到新澆筑混凝土上外表的距離。2.1.23立桿步距liftheight上下水平桿軸線間的距離。2.1.24立桿間距spacebetweenuprighttubes模板支架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2.1.25立桿縱距longitudinalspacebetweenuprighttubes模板支架立桿的縱向間距。2.1.26立桿橫距transversespacebetweenuprighttubes模板支架立桿的橫向間距。2.1.27連墻件connectingtube連接模板支架與建筑物的桿件。2.1.28主節點mainnode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2.2符號2.2.1荷載和荷載效應M—彎矩設計值;Mw—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k—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Nut—立桿軸向力設計值;Ni—驗算點處立桿附加軸力;∑NGk—恒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活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Q—剪力設計值;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力設計值;p—立桿根基底面處的平均壓力;q—均布荷載;P—跨中集中荷載;v—撓度;wk—風荷載標準值;w0—根本風壓;m—彎曲正應力;—正應力;—剪應力。2.2.2材料性能和抗力E—彈性模量;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f—鋼材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m—抗彎強度設計值;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容許撓度。2.2.3幾何參數A—截面面積,根基底面面積;H—模板支架高度;W—截面模量;a—外伸長度、伸出長度;D—鋼管外直徑;d—鋼管內直徑h—立桿步距,方木高度;b—方木寬度;i—截面回轉半徑;—截面慣性矩;—長度、跨度;La—模板支架的縱向長度;Lb—模板支架的橫向長度;la—立桿縱距;lb—立桿橫距;—計算長度。2.2.4計算系數—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H—考慮模板支架高度的高度調降系數;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考慮模板支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擋風系數;—風壓高度變化系數;—風荷載體型系數;—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長細比;—容許長細比。3材料3.1鋼管3.1.13.1.2模板支架的鋼管應采用標準規格483.5mm,壁厚不得小于3.0mm3.1.3鋼管尚1鋼管的尺寸、外表質量和外形應分別符合7.22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宜大于25kg。3.2扣件3.2.1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時,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前方可使用。3.2.2扣件應符合7.2.43.2.3模板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3.3其它3.3.1方木、底模的材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3.3.4荷載4.1荷載分類4.1.1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載可分為永久荷載〔恒荷載〕與可變荷載〔活荷載〕。4.1.24.1.31施工活荷載: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風荷載。4.2荷載標準值和荷載效應組合4.2.1模板及支架的自重標準值應1模板自重標準值應根據模板設計圖紙確定。無梁樓板及肋形樓板模板的自重標準值,也可參照表4.2表4.2.1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模板構件名稱木模板組合鋼模板鋼框架膠合板模板無梁樓板模板0.300.50.40肋形樓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00.750.602支架自重標準值應根據模板支架布置確定。4.2.21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對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對其它混凝土應根據實際重力密度確定;2鋼筋自重標準值,對一般梁板構造每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鋼筋自重標準值,對樓板可采用1.1kN/m3;對梁可采用1.5kN/m3。當采用型鋼混凝土構造時,型鋼重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4.2.3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按1.0kN/m4.2.4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對水平模板按2.0kN/m4.2.5wk=0.7?μz?μs?w0〔4.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m2〕;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的規定采用;μs—模板支架風荷載體型系數,按4.w0—根本風壓〔kN/m2〕,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的規定采用。4.2.6模板支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應按表4表4.2.6模板及支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狀況系數模板支架封閉式0敞開式模板1.0注:1值可將模板支架視為桁架,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有關規定計算。2為擋風系數,,其中為擋風面積;為迎風面積。敞開式模板支架的值應按4.2.7條的規定采用。4.2.7敞開式模板支架的擋風系數,應按表4表4.2.7敞開式模板支架的擋風系數值步距〔m〕縱距〔m〕1.21.51.82.01.20.1150.1050.0990.0971.350.1100.1000.0930.0911.50.1050.0950.0890.0871.80.0990.0890.0830.0802.00.0960.0860.0800.0774.2.8對于風荷載作用在模板上的水平力,應進展整體側向力計算。圖4.2.9風荷載作用示意圖圖4.2.9風荷載作用示意圖(4.2.9)式中:—構造模板縱向擋風面積〔mm2〕;wk—風荷載標準值(N/mm2),按4.La—模板支架的縱向長度(mm);la—立桿縱距(mm)。4.2.10風荷載引起的計算單元立桿附加軸力按線性分布確定,如圖4.2.10所示。圖圖4.2.10計算單元立桿附加軸力線性分布最大附加軸力N1,表達式為:(4.2.10-1)式中:F—作用在計算單元頂部模板上的水平力(N),按式4.2.9計算;H—模板支架高度(mm);n—計算單元立桿數;m—計算單元中附加軸力為壓力的立桿數,按下式計算:Lb—模板支架的橫向長度(mm)。當n為偶數。當n為奇數;(4.2.10當n為偶數。4.2.11驗算點處立桿附加軸力Ni按最大軸力N1及線性分布圖4.2.10確定。4.2.12假設風荷載沿模板支架縱向作用,取整體模板支架的一排縱向支架作為計算單元,立桿附加軸力按公式(4.2.9)、(4.2.10-1)和(4.2.10-2)計算時,應將式中的La、Lb互換,la換為lb。假設模板支架雙面敞開,那么按模板支架周邊長度的短向計算。4.2.13設計模板支架的承重構件時,應根據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荷載取其最不利組合進展計算,荷載效應組合宜按表4.2.13采用。表4.2.13荷載效應組合計算工程荷載效應組合縱向、橫向水平桿強度與變形永久荷載(不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載立桿穩定①永久荷載(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載②永久荷載〔包括支架自重〕+0.85〔施工活荷載+風荷載〕5設計計算5.1根本設計規定5.1.11水平桿件計算;2立桿穩定性計算;3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4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5模板支架整體抗傾覆驗算。5.1.21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取1.35;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2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1.4。5.1.3當縱向或橫向水平桿的軸線對立桿軸線的偏心距不大于5.1.4模板支架計算時,應先確定計算單元,明確荷載傳遞路徑,并5.1.5鋼管截面特性取值應根據材料進場后的抽樣檢測結果確定。無抽樣檢測結果5.1.6優先選用在梁兩側設置立桿的支撐模式,通過調整立桿縱向間距使其滿足受力要求。在梁兩側設置立桿的根基上再在梁底增設立桿時,5.1.7鋼材的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應按表5.1.7表5.1.7Q235鋼材的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N/mm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抗彎強度設計值fm205彈性模量E2.061055.1.8扣件、底座的承載力設計值應按表5.1.表5.1.項目承載力設計值對接扣件〔抗滑〕3.20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8.00底座〔抗壓〕40.00注: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5.1.9木材的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可參照表5.1.表5.1.9木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參考值〔N/mm2〕名稱抗彎強度設計值fm抗剪強度設計值fv彈性模量E方木131.39000膠合板151.460005.1.10受壓構件的長細比不應超過表5.1.表5.1.構件類別容許長細比[λ]立桿210剪刀撐中的壓桿2505.2水平構件計算5.2.1〔5.2.1〕式中:m—彎曲應力〔N/mm2〕;M—彎矩設計值(N?mm),應按5.W―截面模量〔mm3〕,按附錄A采用;m—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構件材料類別按表5.1.7、5.1.95.2M=MGk+1.4MQk〔5.2式中:—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而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MGk—模板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與鋼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彎矩總和;MQk—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標準值、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總和。5.〔5.2式中:—剪應力〔N/mm2〕;Q—剪力設計值〔N〕;b―構件寬度〔mm〕;h—構件高度〔mm〕;fV—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構件材料類別按表5.1.5.2v≤[v]〔5.式中:v—撓度(mm);簡支梁承受均布荷載時:簡支梁跨中承受集中荷載時:等跨連續梁的撓度見附錄B。其中,q—均布荷載(N/mm);P—跨中集中荷載(N);E—彈性模量(N/mm2);I—截面慣性矩(mm4);l—梁的計算長度(mm)。[v]—容許撓度,不應大于受彎構件計算跨度的或10mm。5.5.3立桿計算5.3.1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不組合風荷載時:Nut=NGk+1.4NQk〔5.3.1組合風荷載時:Nut=NGk+0.851.4NQk〔5.3.式中:Nut—計算段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與鋼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NQk—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標準值、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5.3.2對單層模板支架,不組合風荷載時:〔5.3.2組合風荷載時:〔5.3.2對兩層及兩層以上模板支架,考慮疊合效應,立桿的穩定性應按以下公式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5.3.組合風荷載時:〔5.3.式中:Nut—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應根據長細比由附錄C采用;—長細比,;l0—立桿計算長度〔mm〕,按5.3i—截面回轉半徑〔mm〕,按附錄A采用;A—立桿的截面面積〔mm2〕,按附錄A采用;KH—高度調整系數,模板支架高度超過4m時采用,按5.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N?mm〕,應按5.W―截面模量〔mm3〕,按附錄A采用;—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按表5.1.75.3.3立桿計算長度〔5.3〔5.3式中:h—立桿步距〔mm〕;a—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mm〕;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附錄D計算;μ—考慮支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等效計算長度系數,按附錄D采用。5.3.4當模板支架高度超過4m時,應采用高度調整系數〔5.3式中:H—模板支架高度(m)。5.3.5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5.3式中:Mwk—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N?mm〕;wk—風荷載標準值(N/mm2),按4.la—立桿縱距(mm);h—立桿步距(mm)。5.3.6考慮風荷載產生的附加軸力,驗算邊梁和中間梁下立桿的穩定性,對單層支架按下式重新驗算:(5.3.6-1)對兩層及兩層以上支架,考慮疊合效應,按下式驗算:(5.3.6-2)式中:Ni—驗算立桿的附加軸力;其它參數與公式(5.3.2-1)一樣。5.4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5.4.1對單層模板支架,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應按R≤Rc〔5.4對兩層及兩層以上模板支架,考慮疊合效應,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應按以下公式計算:1.05R≤Rc〔5.4式中:R—縱向、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kN〕;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應按表5.1.8采用。5.4.2R≤8.0kN時,可采用單扣件;8.0kN<R12.0kN時,應采用雙扣件;R5.5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5.5.1pfa〔5.式中:p—立桿根基底面的平均壓力(N/mm2),p=;N—上部構造傳至根基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N);A—立桿的根基底面面積(mm2);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N/mm2),按5.5.5.2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fa=kc?fak〔5.式中: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對巖石、混凝土應取1.0。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N/mm2),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根基設計標準?〔GB50007〕有關規定采用。5.5.3對搭設在樓面和地下室頂板上6構造要求6.1立桿6.1.1立桿支承在土體上時,地基承載力應滿足受力要求,防止產生不均勻沉降。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對土體采取壓實、鋪設塊石或澆筑混凝土墊層等措施。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6.1.2模板支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根基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上下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6.1.3當采用在梁底設置立桿的支撐方式時,宜采用可調托座直接傳力,可調托座與鋼管交接處應設置橫向水平桿,托座頂距離水平桿的高度不應大于300mm。梁底立桿應按梁寬均勻設置,其偏差不應大于6.1.4當在立桿底部或頂端設置可調托座時,其調節螺桿的伸縮長度不應大于6.1.5立桿的縱橫距離不應大于1200mm;對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桿的縱橫距離除滿足設計要求外,不應大于6.1.6模板支架底層步距,除滿足設計要求外,不應大于2m,其余步距不應大于6.1.7立桿接長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頭必須1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織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2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6.1.8立桿接長時,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6.2水平桿6.2.1對接扣件應交織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確實1/3;2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距離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6.2.6.2.6.3剪刀撐6.3.1模板支架高度超過4m1模板支架四邊滿布豎向剪刀撐,中間每隔四排立桿設置一道縱、橫向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2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場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6.1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宜在45~60之間。傾角為45時,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不應超過7根;傾角為60時,那么不應超過5根;2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3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4設置水平剪刀撐時,有剪刀撐斜桿的框格數量應大于框格總數的1/3。6.4其它6.4.1模板支架高度超過4m時,柱、墻板與梁板6.4.6.46.46.4.5對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7施工7.1施工準備7.1.1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7.1.1工程概況;2支撐系統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計算〔包括扣件抗滑移、地基或樓板承載力驗算〕;3支撐材料的選用、規格尺寸及接頭方法、剪刀撐等構造措施;4模板支架搭設平面、立面布置圖、細部構造大樣圖;5混凝土澆搗程序及方法、模板支撐的安裝撤除順序以及其他安全技術措施;6模板支架驗收。7.17.17.1.5對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應組織專家論證7.1.6模板支架搭設前,應由工程技術負責人向全體操作人員進展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內容應與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統一,交底的重點為搭設參數、構造措施和安全本卷須知。安全技術7.2鋼管、扣件管理7.7.2.27.1鋼管外表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2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鋼管外表銹蝕深度;鋼管的彎曲變形應符合附錄E的規定;3鋼管應進展防銹處理。7.21有裂縫、變形或螺栓出現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2扣件應進展防銹處理。7.7.7.3地基與根基7.3.1模板支架地基與根基的施工,必須根據支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根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27.37.37.4搭設7.4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2墊板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7.4.2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水平內,錯開距離應符合6.7.4.3縱向橫向掃地桿搭設應符合6.7.4.47.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匹配;2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3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7.5驗收7.5.17.5.2工程經理、工程技術負責人和7.5.3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施工企業的相關7.7.5.5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采用1抽樣檢查數量與質量判定標準,應按表7.5.5確定。表7.5.5扣件擰緊抽樣檢查數量與質量判定標準項次檢查工程安裝扣件數量〔個〕抽檢數量〔個〕允許的不合格數1連接立桿與縱〔橫〕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接長立桿、縱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0112332連接橫向水平桿與縱向水平桿的扣件〔非主節點處〕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12357102對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梁底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全數檢查。3擰緊扭力矩未到達要求的扣件必須重新擰緊,直至滿足要求。7.5.67.5.7模板支架驗收后應形成記錄,記錄表式7.6撤除7.6.1底模及其支架撤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表7.6表7.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到達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7.67.7.67.6.5多層建筑的模板支架撤除時,應保存撤除層上方不少于二層的模板支架。7.1嚴禁將鋼管、扣件由高處拋擲至地面;2運至地面的鋼管、扣件應按7.2.3、7.2.4條的規定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8安全管理8.0.18.8.8.8.8.8.8.8.8.8.8.附錄A模板支架常用桿件截面特性表A模板支架常用桿件截面特性類別規格(mm)理論重量(N/m)截面積A(×102)mm2慣性矩I(×104mm4)截面模量W(×103mm3)回轉半徑i(mm)冷彎薄壁型鋼鋼管φ48×3.033.34.2410.784.49315.94φ48×3.235.54.5011.364.73215.89φ48×3.538.44.8912.195.07715.8方木50×5012.5~16.325.052.0820.8314.4590×6027.0~35.154.0364.5081.0017.34100×5025.0~32.550.0416.6783.3328.90100×10050.0~65.0100.0833.33166.6628.90注:1鋼管截面特性計算公式:式中:D—鋼管外直徑;d—鋼管內直徑。2方木截面特性計算公式:式中:b—方木寬度;h—方木高度。附錄B等跨連續梁內力和撓度系數表表B-1二等跨梁內力和撓度系數序次荷載圖跨內最大彎矩支座彎矩剪力跨度中點撓度M1M2MBVAVB左VB右VCw1W210.0700.070-0.1250.375-0.6250.625-0.3750.5210.52120.1560.156-0.1880.312-0.6880.688-0.3120.9110.91130.2220.222-0.3330.667-1.3331.333-0.6671.4661.466注:1在均布荷載作用下:M=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2在集中荷載作用下:M=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表B-2三等跨梁內力和撓度系數序次荷載圖跨內最大彎矩支座彎矩剪力跨度中點撓度M1M2MBMCVAVB左VB右VC左VC右VDw1w2w310.0800.025-0.100-0.1000.400-0.6000.500-0.5000.600-0.4000.6770.0520.67720.1750.100-0.150-0.1500.350-0.6500.506-0.5000.650-0.3501.1460.2081.14630.2440.067-0.267-0.2670.733-1.2671.000-1.0001.267-0.7331.8830.2161.883注:1在均布荷載作用下:M=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2在集中荷載作用下:M=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V=表中系數×。附錄CQ235-A鋼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表CQ235-A鋼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λ012345678901.0000.9970.9950.9920.9890.9870.9840.9810.9790.976100.9740.9710.9680.9660.9630.9600.9580.9550.9520.949200.9470.9440.9410.9380.9360.9330.9300.9270.9240.921300.9180.9150.9120.9090.9060.9030.8990.8960.8930.889400.8860.8820.8790.8750.8720.8680.8640.8610.8580.855500.8520.8490.8460.8430.8390.8360.8320.8290.8250.822600.8180.8140.8100.8060.8020.7970.7930.7890.7840.779700.7750.7700.7650.7600.7550.7500.7440.7390.7330.728800.7220.7160.7100.7040.6980.6920.6860.6800.6730.667900.6610.6540.6480.6410.6340.6260.6180.6110.6030.5951000.5880.5800.5730.5660.5580.5510.5440.5370.5300.5231100.5160.5090.5020.4960.4890.4830.4760.4700.4640.4581200.4520.4460.4400.4340.4280.4230.4170.4120.4060.4011300.3960.3910.3860.3810.3760.3710.3670.3620.3570.3531400.3490.3440.3400.3360.3320.3280.3240.3200.3160.3121500.3080.3050.3010.2980.2940.2910.2870.2840.2810.2771600.2740.2710.2680.2650.2620.2590.2560.2530.2510.2481700.2450.2430.2400.2370.2350.2320.2300.2270.2250.2231800.2200.2180.2160.2140.2110.2090.2070.2050.2030.2011900.1990.1970.1950.1930.1910.1890.1880.1860.1840.1822000.1800.1790.1770.1750.1740.1720.1710.1690.1670.1662100.1640.1630.1610.1600.1590.1570.1560.1540.1530.1522200.1500.1490.1480.1460.1450.1440.1430.1410.1400.1392300.1380.1370.1360.1350.1330.1320.1310.1300.1290.1282400.1270.1260.1250.1240.1230.1220.1210.1200.1190.1182500.117—————————附錄D等效計算長度系數和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表D-1模板支架的等效計算長度系數11.21.41.61.8211.8451.8041.7821.7681.7571.7491.21.8041.7201.6711.6491.6331.6231.41.7821.6711.5901.5471.5221.5071.61.7681.6491.5471.4731.4321.4091.81.7571.6331.5221.4321.3681.32921.7491.6231.5071.4091.3291.272注:—立桿步距〔m〕;—立桿縱距〔m〕;—立桿橫距〔m〕。當或大于2時,應按2.0取值。表D-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步距1.5<h2.01.2431.1851.1671.163附錄E鋼管允許偏差表E鋼管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Δ〔mm〕示意圖檢查工具1焊接鋼管尺寸(mm),外徑48壁厚3.5-0.5-0.5游標卡尺2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0塞尺,拐角尺3鋼管外外表銹蝕深度≤0.50游標卡尺4鋼管彎曲:a各種桿鋼管的端部彎曲l≤1.5m≤5鋼板尺b立桿鋼管彎曲3m<l≤4m4m<l≤6.5m≤12≤20c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附錄F模板支架驗收記錄表表F模板支架驗收記錄表工程名稱搭設部位高度跨度最大荷載搭設班組班組長操作人員持證人數證書符合性專項方案編審程序符合性技術交底情況安全交底情況鋼管扣件進場前質量驗收情況材質、規格與方案的符合性使用前質量檢測情況外觀質量檢查情況檢查內容允許偏差方案要求實際質量情況符合性立桿間距梁底+30mm板底+30mm步距+50mm立桿垂直度≤0.75%且≯60mm扣件擰緊40—65N·m立桿根基掃地桿設置拉結點設置立桿搭接方式縱、橫向水平桿設置剪刀撐垂直縱、橫向水平(高度>4m)其他施工單位檢查結論結論:檢查日期:年月日檢查人員:工程技術負責人:工程經理: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驗收日期:年月日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標準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按……執行〞或“應符合……要求〔或規定〕。〞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TechnicalruleforsteeltubularformworksupportwithcouplersinbuildingconstructionDB33/1035-2006J10905-2006條文說明目次1總那么………112術語與符號…………………122.1術語……………………132.2符號………133材料………133.1鋼管………133.2扣件………133.3其它………134荷載………154.1荷載分類…………………154.2荷載標準值和荷載效應組合……………155 設計計算……………………175.1根本設計規定……………155.2水平構件計算……………155.3立桿計算…………………155.4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155.5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156構造要求……………………196.1立桿………156.2水平桿……………………156.3剪刀撐……………………156.4其它………157施工………137.1施工準備…………………157.2鋼管、扣件管理…………157.3地基與根基………………157.4搭設………157.5驗收………157.6撤除……………………158安全管理……………………171總那么1.0.1~1.0.3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因其施工方便,適用性強等特點在多、高層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中被廣泛使用。近年來浙江省發生的多起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倒塌事故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浙江省建設廳專門立項研究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安全性。在對浙江省內10個施工現場調查研究根基上,開展了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安全風險的研究工作,在推廣和應用中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為制定地方規程創造了條件。本規程的制定遵循了?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2001〕、?建筑地基根基設計標準?〔GB50007-2002〕、?建筑構造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等現行國家標準和標準,密切結合了浙江省建設廳工程科研成果。本規程主要針對工業與民用建筑水平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當模板支架的受力情況、構件材料性能等根本條件與本規程的編制依據不同時,那么需要考慮具體情況,酌情參照使用本規程。2術語與符號2.1術語本節術語所述模板支架有關桿件的位置示于以以以下圖。2.2符號本標準的符號采用現行國家標準?工程構造設計根本術語和通用符號?〔GBJ132〕的規定。3材料3.1鋼管3.1.3.1.2標準規格為483.5mm的鋼管具有使用性能好的特點,在浙江省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和腳手架使用中占有主導地位,原局部施工企業使用的51由于鋼管壁厚對模板支架穩定承載力有顯著影響,而調查研究和試驗資料證實,目前鋼管普遍存在壁厚缺乏的問題,因此增加了鋼管壁厚不得小于3.0mm的規定。3.2扣件3.2.13.2.3我國目前各生產廠的扣件螺栓所采用的材質差異較大,檢查說明,當螺栓扭力矩達70Nm3.3其他3.3.1~3.3.2對模板支架中的方木、底模及其他輔助材料的質量作了相關規定。4荷載4.1荷載分類4.1.1~4.1.3永久荷載〔恒荷載〕和可變荷載〔活荷載〕分類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2.1.1、2.1.2條確定。4.2荷載標準值和荷載效應組合4.2.1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未考慮模板支架自重荷載隨著搭設高度的增加而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立桿計算〔尤其是支架高度超過4m〕時增加模板支架的自重荷載,可經測算,一般情況下支架自重按模板支架高度以0.15kN/m取值,可以反映這一影響。4.2.24.2.3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按作用于水平模板面的均布荷載考慮,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統一按1kN/m2計算。4.2.8考慮到水平構造邊梁受到風荷載的直接作用,且還有如混凝土輸送泵等水平力對模板支撐架的作用,確實會對模板支架的整體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增加對模板支撐架整體作用的水平力作用,以水平構造邊梁上風荷載的形式出現。5設計計算5.1根本設計規定5.1.2根據?建筑構造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7.0.4條規定: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當其效應對構造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而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對于模板支架而言,永久荷載效應一般起到控制作用,故取永久荷載分項系數為1.35。計算說明,當樓板厚度不大于120mm5.1.5.1.6從受力合理性考慮,應優先選用在梁兩側設置立桿的支撐模式。因梁寬較大而必須在在梁兩側設置立桿的根基上再在梁底增設立桿時,那么應按等跨連續梁進展計算。附錄B提供了5.2水平構件計算5.2.1~5.2.5典型的模板支架的傳力路線為:荷重——底模——方木——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5.3立桿計算5.3.2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未考慮模板支架搭設高度對整體穩定性產生的不利影響,這是不夠合理的。本規程借鑒英國標準,對于高度大于4m模板支架的穩定承載力進展調降,立桿穩定性計算公式也相應作了對于連續澆筑的多層建筑,考慮了上層模板支架傳下的荷載,將立桿的軸力利用修正系數進展調整。根據現場實測,修正系數在1.05~1.10之間。考慮到其變異性、安全性和實際操作性,取修正系數為1.05。5.3.3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中,外腳手架的立桿計算長度采用l0=kμh,模板支架的立桿計算長度那么采用l0=h+2a。當某模板支架步距1800、a=300,可求得l0=1.8+20.3=2.4m;假設某外架步距同樣為1800,橫距1050,連墻桿三步四跨時l0=3.53m,二步三跨時l0雖然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通過設置剪刀撐確保構架整體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但在垂直荷載作用下,其節點仍可發生位移,因此,可將其視為“有側移多層框架〞進展分析。根據?鋼構造設計標準?〔GB50017—2003〕的附表D-2,有側移多層框架柱的計算長度系數μ取決于其上、下節點各相交桿件線剛度的比值K1和K2。線剛度i由下式確定式中:E—桿件材料的彈性模量;—桿件橫截面的慣性矩;—桿件的幾何長度。和分別為相交于柱上端和下端的線剛度之和與柱線剛度之和的比值,即,式中:、—分別為上節點A左、右橫桿的線剛度;、—分別為下節點B左、右橫桿的線剛度;—節點A之上立桿的線剛度;—節點B之下立桿的線剛度;—被驗算立桿AB的線剛度。由于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桿件為同一規格鋼管,其、值一樣,因此,和只與桿長有關,即,當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為統一構造尺寸,即立桿長度,橫桿長度=立桿縱距或立桿橫距,那么立桿計算長度系數僅與和有關,且隨()的增加而減少。但是?鋼構造設計標準?〔GB50017—2003〕的附表D-2的適用對象應是鋼柱與鋼梁的節點為“剛接〞的框架,而扣件節點是介于鉸接與剛接之間的“半剛性連接〞。這就導致了按附表D-2推導的計算長度偏小,計算承載力偏高。因此,對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穩定承載力進展了理論分析。在直角扣件抗扭剛度試驗根基上,考慮扣件連接的半剛性,建設了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穩定承載能力分析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非線性屈曲方法,計算了在步距h=1.2、1.3、1.4、1.5、1.6、1.7、1.8m情況下,、=1.0~2.0時,不同搭設變量下的穩定承載力。為方便應用于實際工程,將整架視為中心受壓桿,把模板支架的穩定承載力轉換為計算長度系數μ。結果說明步距不同但、一樣時計算長度系數μ相近,故取七個步距對應的計算長度系數μ的均值作為模板支架設計驗算時使用的等效計算長度系數μ值,其值如附錄D所示。按照附錄D,當步距h=1.8m、縱距=1.2m、橫距=1.05m時,μ=1.49;當步距h=1.8m、縱距=1.5m、橫距=1.55m時,μ=1.72,與雙排腳手架計算長度系數μ=1.5~1.8保持一致。當縱、橫距la=lb=1.0m固定不變,只改變步距時,步距取h1=1.0m時,計算長度系數μ1=1.845,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1=1.185,計算長度l01=k1μ1h1=1.185×1.845×1.0m=2.186m;步距h2=2.0m時,計算長度系數μ2=k2μ2h2=1.163×1.272×2.0=2.959m。由上可知,雖然在縱、橫距一樣,步距h1<h2的情況下,μ1>μ2,但是立桿計算長度l01<l02,最終支模架穩定承載力Pu1>Pu2。當步距h=1.2m固定不變只改變縱、橫距時,縱、橫距取la1=lb1=1.0m時,計算長度系數μ1=1.720,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1=1.185,計算長度l01=k1μ1h1=1.185×1.720×1.2m=2.446m;縱、橫距取la2=lb2=1.2m時,計算長度系數μ2=1.845,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2=1.185,計算長度l02=k2μ2h=1.185×1.845×1.2m=2.624m;由上可知,步距一樣的兩個架體對比,縱、橫距小的架體計算長度l01較小,進而穩定承載力pu1較高。假設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進展設計,這兩個架體的穩定承載力一樣。因此,JGJ130沒有考慮架體的空間協同效應,而本規程考慮到了當立桿步距一樣時,立桿縱、橫距對架體穩定承載力的影響。根據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的理論分析結果,本規程提出了立桿計算長度按分別進展計算,并取兩者最大值的規定。為使按概率極限狀態設計式得到的穩定計算結果到達單一系數法的安全度要求,對立桿計算長度進展調整,即取立桿的計算長度。根據杜榮軍的文獻“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的設計和使用安全〞(施工技術,2002年第31卷第3期第3-8頁),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按附錄D取值。5.3.4借鑒英國標準,5.4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5.模板支架的承載力在很多場合由支架頂部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抗滑承載力決定,此點有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Web社會影響的探討試題及答案
- 1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實施方案(參考范文)
- 人教版小學數學3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行政法學知識體系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系統運維管理試題及答案
- 買賣合同擔保協議書
- 牌坊加工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軟件測試團隊的最佳實踐經驗總結試題及答案
- 山地轉賣合同協議書
- 管道施工的合同協議書
- 液壓缸設計模板
- 2024北京西城區初一(下)期末道法試題和答案
- 《基于STM32單片機健康監測模塊的設計與實現》7200字(論文)
- 靜脈留置針留置護理
- 設備技術規范書模板
- 2025年浙江寧波慈溪工貿集團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路橋梁工程前場安全培訓
- 企業門衛培訓課件
- 企業門衛培訓內容
- 年產1000噸方便面工廠設計說明書
- 2024-2025學年數學滬科版七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四)(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