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2古詩二首 北師大版_第1頁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2古詩二首 北師大版_第2頁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2古詩二首 北師大版_第3頁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2古詩二首 北師大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頁課時進度?古詩二首?課型特點主體課文教學目的〔須表達“三維目的〞〕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能做到正確書寫、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4.情感目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進步審美才能。教學重點、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進步審美才能。教學〔具〕準備自制課件〔西湖美麗的風景圖片并為朗讀配音〕第一課時?浪淘沙?教學目的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作者對宏偉自然的贊美之情。。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第二課時?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2.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進步審美才能。教學步驟學生活動老師活動及重點關注設計意圖第一課時?浪淘沙?一、誦讀展示背古詩。一、誦讀展示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古詩,還記得嗎?誰能背一背給同學們聽聽?師:學過的詩都記住了,很好。我國古代出了許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詩,這些詩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新詩。〔板題〕回憶知新二、理解詩意學生按要求自學?浪淘沙?默讀?浪淘沙?。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并提出不懂的問題答復。自由讀,指名讀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是寫什么的?找出讀不懂的地方。學生根據圖,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一〕讓學生按要求自學?浪淘沙?。1.默讀?浪淘沙?。2.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并提出不懂的問題。3.?浪淘沙?寫的是哪里的風光?風光是什么樣的?〔二〕全班交流1.讀正確、流利。師: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有兩個生字,請同學們學會這兩個生字后,再試著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2.理解詩句。〔1〕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是寫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讀不懂〔2〕誰會解釋這些詞?動動腦筋,查查字典,試著理解前兩句意思。〔3〕后兩句詩的意思你們理解嗎?誰能把它的意思畫出來?〔4〕誰能說出詩句的意思?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黃河磅礴的氣勢和豐富的想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想象悟情〔一〕品評“上〞字〔二〕嘗試推敲。

1、欣賞古詩重要的是要進入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范讀〕2、你們聽后能不能理解詩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樣景觀吟這首詩的?3、說得好。一天,詩人來到江邊〔投影:詩中風光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4、隨著音樂提示,詩人站在江岸上,只見海水……這些美麗的圖畫你想象到了嗎?5、請一位同學上來模擬詩人,把看到的美景說一說。6、風光這么美,你看到后會說什么?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才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四、自主小結,自主作業。談收獲,自己命題作業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展總結〕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么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進展穩固或延伸,如配樂詩朗讀,畫畫情境圖,改寫散文或現代小詩等培養自主學習的才能第二課時?飲湖上初晴后雨?一、導游介紹,激趣導入學生邊介紹邊出示課件,帶著學生領略西湖的美麗風光交流蘇軾的資料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對后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擅長運用新穎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指名解題,注意調整詞序:“飲湖上〞應為“湖上飲〞,題目可調整為“雨后初晴湖上飲〞,把省略的部分補充完好,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飲〔酒〕時〔看到的景象〕1.談話:假期中,我們班的×××同學在家人的帶著下到杭州的西湖玩耍,那里給他留下了深化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請他來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游覽一番。

西湖美嗎?從你們專注的眼神,驚異的表情,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面對西湖的山光水色,我們只感到語言的貧乏,可古時候的詩人們,卻能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西湖的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理解他嗎?

3.理解題目: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場天氣晴朗,不大功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于是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你如今能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4.過渡:900多年來,此詩婦孺皆能成誦,成為詠西湖詩中的名篇,為什么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搜集資料才能二、質疑解疑,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的停頓。

3.學生自讀、質疑,將不懂的詞、句標出。

4.學生自讀感悟。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結合西湖美景圖片理解詩文大意。

5.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6.集體交流不理解之處。給予讀詩方法并對不理解之處作出提示〔注意“瀲滟〞、“空濛〞、“西子〞、“總相宜〞的意思〕指導學生質疑并借助注釋及交流互助的方式讀懂詩意。三、吟誦品讀,深化感悟

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風光。練習朗讀,指名讀,范讀,齊讀。理解兩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無論是化淡妝穿素衣,還是涂濃妝穿錦衣,總是美麗迷人。西湖無論是晴天的波光蕩漾,還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的越國人。那時越國的地域與后來及如今所稱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當。杭州及西湖正處在西施的故土一帶。蘇軾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來與西湖相比。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這美妙的詩句。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句1.〔古詩的前兩句〕指名讀,談感受。

2.從這兩句詩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風光各是怎樣的?〔領略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妙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3.體會作者看到這般美景的心情。指導學生朗讀,建議放慢語速去讀。

4.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麗,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個美女西施,發出如此感慨。

5.〔古詩后兩句〕指名讀。為什么作者拿西施來比西湖呢?

6.因為這巧妙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世名句;也因為這傳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

7.小結:寥寥數語卻能勾畫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來,人們每每來到西湖都要吟誦這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也來回味一下,在引導學生體會意境時,運用語言描繪、圖像渲染、配圖配樂吟誦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誘發想像,使其在頭腦中再現出生動鮮活的畫面,受到相應的情感及審美陶冶。六、比較兩首詩的不同風格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進展有效評價及鼓勵經過閱讀理論,對語言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有一定的進步作業設計1.搜集與“水〞有關的古詩。

2.喜歡?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同學可以繼續搜集有關西湖的風光圖片、文字資料;喜歡?浪淘沙?同學,可以找到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