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鐵路工務安全心理分析解析_第1頁
1-2鐵路工務安全心理分析解析_第2頁
1-2鐵路工務安全心理分析解析_第3頁
1-2鐵路工務安全心理分析解析_第4頁
1-2鐵路工務安全心理分析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路工務平安心理生理分析黃守剛石家莊鐵道高校交通運輸學院平安是鐵路運輸的生命線,平安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居安需思危,警鐘應長鳴,平安是主題,思想要先行。思想要先行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是人的心理活動在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征,如分心,乏累,激情,冷靜,驚惶,松弛,克制,欲望等。生產過程中發生損害事故的因素很多,而當事者的心理狀態常常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或干脆的因素。由于人的心理結構困難多樣,人的心理活動千變萬化,很難詳盡敘述,因此下面只對常見的與導致事故關系較親密的心理狀態做一些分析。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一、僥幸心理嚴格的說,僥幸心理并不是一個心理學中的特地概念,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運用的一個詞語。僥幸心理的大致含義是:當某種行為既可以導致有利后果,業可以導致不利后果的狀況下,行為人認為不利后果不會發生的主觀推斷。可以這么說,凡是知道操作行為有確定緊急,但照舊冒險操作的人,都可以認為存有僥幸心理的。在僥幸心理驅使下的冒險行為所帶來的好處有多種多樣,如省時省事,收入提高,削減乏累,引起艷羨,社會心理滿足等,僥幸心理是職工冒險和違章的重要因素。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事故案例】昌南聯絡線8837次貨物列車脫軌重大事故1、事故概況1999年元月14日1時49分,8837次列車(編組47輛,計種3608t,換長59.8,DF4358機車)運行至昌南聯絡線K1+168時,機車第十位車輛脫軌。脫軌后列車接著運行至K0+207與京廣上行線連接的渡線108號道岔時,第13位車輛顛覆,第14、15、16位車輛運行方向前臺車脫軌,構成貨物列車脫軌重大事故。此次事故造成車輛報廢1輛、大破1輛、中破2輛、小破3輛,損壞混凝土枕12根、木枕1920根、道岔1組、鋼軌50m,無人員傷亡。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2、事故分析昌南聯絡線基礎薄弱,設備老化,線路質量差,領工員、工長沒有按規定進行設備檢查,檢查記錄不細。對小半徑曲線,道岔附帶曲線,接頭等關鍵部位養護不到位。僥幸心理是其冒險和違章的重要因素。線路幾何尺寸嚴峻違反《鐵路途路修理規范》(1997年版)第5.1.2條“線路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容許偏差值”和第3.7.6條“曲線正矢允許偏差”的規定。昌南線K1+168處為半徑300m的曲線,線路軌距過小(最小值為1428mm,鋼軌肥邊),正矢嚴峻超限,列車車輪沿曲線外股爬上鋼軌導致車輛脫軌。案例分析【事故案例】哈爾濱局2204次貨物列車顛覆事故1、事故概況1999年2月17日20時32分,哈爾濱局2204次貨物列車運行至勃七線缸窯溝至水庫K24+575,機后6至10位車脫軌,11至28位車顛覆,中斷行車19小時58分。此次事故造成貨車報廢9輛、大破5輛、中破1輛、小破7輛,損壞線路375m、混凝土枕652根,干脆經濟損失131萬元。2、事故分析鋼軌乏累裂紋,探傷人員對操作步驟執行不夠嚴謹,抱有僥幸心理的心理,未能發覺鋼軌乏累裂紋。鋼軌折斷是事故的干脆緣由。遵章學技術,不干違章活;平安忌湊合,不干僥幸活;施工勤檢查,不干馬虎活。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二、盲目自信與麻痹心理盲目自信念理表現為:認為這是常常干的工作,不知干過多少次,自己很有把握,不會有緊急等。麻痹心理指由于閱歷的影響,或者認為作業太簡潔,因而對緊急視而不見的心理過程。盲目自信和麻痹心理常常是聯系在一起的,即因自信而麻痹。在這樣的心理狀態支配下,作業者往往心不在焉,憑閱歷,印象,習慣進行操作,檢查時走馬觀花,作業時漫不經心,沒有意識到操作方法有錯誤,在作業過程中,業沒有留意到出現異樣狀況。當突然出現與預料相反的客觀條件變更時,由于沒有心理準備,原有定勢遭到破壞,因此往往表現為驚惶失措,手忙腳亂,未能實行有力措施,最終造成事故,生產現實中的類似例子比比皆是。(拆除平安)(視頻)案例分析【事故案例】1、事故概況2000年6月14日17時15分,廣州開往烏魯木齊的X295次行包快運專列車(編組22輛、總重1148t,換長33.3,由DF4型機車牽引)運行至蘭新下行線梧桐泉至許三灣間K644+352處,機次第8~18位脫軌、顛覆,其中8位、9位脫線,10~17位顛覆,18位一位臺車脫軌。脫軌后走行268m,機次15、16位顛覆后進入上行線,中斷下行線行車22小時15分鐘,中斷上行線行車9小時29分鐘。此次事故造成車輛報廢6輛、大破2輛、中破3輛,損壞鋼軌350m、混凝土軌枕568根,影響客運列車8列,貨物列車17列,干脆經濟損失214萬元。構成行車重大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分析經調查,蘭州工務大修段在修理施工準備作業中違章抽換枕木,在沒有限速的條件下,連續4根抽換枕木無道釘、無墊板,枕木盒內嚴峻缺砟,致使線路穩定性受到破壞。違反《鐵路工務平安規則》(2000年版)第2.1.4條“在運營線上施工或影響運營線平安的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需事先取得路局審核批準”和第2.1.7條“施工地點放行列車時,線路狀態應達到表2.1.7條最低要求”所規定的放行列車行車條件,不實行任何平安措施,盲目放行列車,是造成事故的主要緣由。X295次列車8~18位11輛應裝載不超過330t,實際裝載504.14t,超載174.18t,其中9輛車均有不同程度超載。機后第8位脫軌車P653500484,貨物裝載重量38.26t,建筑瓷磚20.537t裝在車輛右側,其他部位裝載空調等輕質貨物。機次第14位P653501046,實際裝載71.26t,超載41.26t,違反鐵道部《行包快運專列組織管理方法》的通知(鐵運(1999)17號)第五章裝卸作業第33條“運用P64、P65貨車時,裝載不得超過30t”和裝貨的有關規定。列車貨物超載、偏載嚴峻是造成這起事故的重要緣由。遵章學技術,不干違章活;守紀聽指揮,不干冒險活.

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三、逞能好強心理爭強好勝和猛烈自我表現欲屬于高層次須要,這種須要較猛烈的人,可以犧牲平安須要為代價換取逞能好強心理的滿足。有逞能心理的人雖然對平安學問略知一二,但往往在其逞能心理支配下,為表現自己,頭腦發熱,產生盲目行為,結果卻事與愿違,釀成事故。逞能好強心理是青年人較普遍的心理特征,一些青年工會在這些心理的驅使下,頭腦發熱,干出一些冒險的,愚蠢的事情,使一些原來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印度男孩被摔死(視頻)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四、捷徑心理捷徑反應是人類行為的共同特征,圖省事,走捷徑的心理人皆有之。事實上,捷徑心理是由人類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而產生的。這里所說的個人利益是廣義概念,包括多掙錢,省時間,少費勁,圖舒適,獲得敬重等。在企業生產過程,捷徑心理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是在要錢不要命的錯誤思想支配下,只講進度效率,不要平安;只抓生產,不講平安,不情愿受平安規則的制約,簡化必不行少的操作步驟,或違反操作規程,結果往往導致事故發生。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事故案例】2002年4月23日8時54分,鄭州開往烏魯木齊的T197次旅客列車運行至隴海線李家坪車站9號道岔處,機車后第8位一位臺車脫軌,接著走行520m停車,此次事故造成客車中破一輛,鋼筋混凝土枕報廢776根,構成大事故。經調查,是施工單位(烏魯木齊工程集團公司)違反工程驗交程序,在工程未達到驗交標準的狀況下懇求驗交線路,抱著走捷徑的心理,且對開通后線路存在的質量問題沒有整修,導致臺車爬上鋼軌,釀成事故。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五、屈服心理屈服心理多數是在某些權勢的壓力下形成的。由于人們預期有權勢的人會在其指令被違反的狀況下實行制約自己的措施,從而在權勢面前妥協讓步,放棄原則,違心的發生違章作業行為。屈服心理的另一種表現是從眾行為。具有這種心理因素的人,常常看到別人或大多數人怎么做,他也同流合污跟著做,否則會感到不合群,不近常理,怕被別人笑話,屈服于傳統的習慣勢力和輿論壓力。這種心理往往具有確定的傳染性和擴散性,嚴峻的威逼平安生產。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六、恐驚心理由于某些工種或崗位發生事故頻率高,使一部分職工產生了談虎色變的心態,思想膽怯 ,工作縮手縮腳,心神擔憂;也有的在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缺少心理準備和承受實力,驚惶失措或手足無措,導致反射性行為而發生損害事故。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七、愛美心理這里的愛美心理事實上來自于人的社會交往須要和敬重須要,即人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外在形象,給四周的其他人以某些方面的吸引力,從而增加自己社會交往的機會和地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本身并不是壞事,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會有一些職工,特殊是青年人,將不適合生產作業的愛美心理帶進生產崗位現場,產生擔憂全行為等。易引發事故的心理狀態八、逆反心理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動機具有內隱性的特征,逆反心理便是這種內隱性的特征之一。逆反心理往往在年輕人身上比較明顯,其表現一般是“你讓我這樣做,我偏要那樣做”。逆反心理通常是在受到懲處或思想上帶有某種偏見時產生的,有了逆反心理,會引起心理上的不快,產生與領導或規章制度的抵觸和對抗心情。逆反心理的行為表現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明著有意和平安操作規程或有關制度對著干;還有一種是隱藏的抵觸行為,陽奉陰違。過后不久,又故態復萌,我行我素。有逆反心理的人,對各種平安法規,規章制度缺乏理性相識,對企業的平安生產要求產生一種反感心理,這干脆影響到他們的平安意識。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1、乏累的定義乏累是一種特殊困難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它并非由單一的,明確的因素構成,目前對乏累的定義也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由于心理生理的變更,產生某一個或某些器官乃至整個機體力氣的自然衰竭狀態,稱為乏累。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2、乏累的分類乏累的分類方法很多,工作性質不同,產生的乏累現象也不同,較為合理的分類是體力乏累和精神乏累兩種現象。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3、乏累的種類為了能夠更深刻相識乏累的機理,可對乏累進一步分類。①局部乏累;作業中運用是部位不同,參與作業的部位由于驚惶,活動頻率高,在相應的局部首先產生乏累。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3、乏累的種類為了能夠更深刻相識乏累的機理,可對乏累進一步分類。

②全身性乏累;一般是全身參與較繁重的體力勞動所致,也可能由于局部肌肉乏累漸漸擴散而使其他肌肉乏累連帶產生的全身性反應,主觀疲乏感為疲乏,關節酸痛。客觀上產生操作遲鈍,動作不協調,思維混亂,視覺不能追蹤,錯誤增加,作業實力下降。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3、乏累的種類為了能夠更深刻相識乏累的機理,可對乏累進一步分類。③智力乏累;智力是指長時間從事驚惶的思維活動所引起的頭昏腦脹,失眠或貪睡,全身乏力,萎靡不振等表象。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3、乏累的種類為了能夠更深刻相識乏累的機理,可對乏累進一步分類。④技術乏累;技術乏累是須要腦力,體力勞動并重,尤其神經系統相當驚惶的勞動而引起的乏累。如駕駛飛機,駕駛汽車,操縱設備等。其乏累的傾向性由作業時腦體參與的程度而定。乏累與平安一、人的作業乏累與平安3、乏累的種類為了能夠更深刻相識乏累的機理,可對乏累進一步分類。⑤心理性乏累;單調的作業內容很簡潔引起心里性乏累。例如列車儀表工人,表面上坐在那里“悠然自由”,事實上并不輕松,信號率越低越簡潔乏累,使警覺性下降。這時體力上并不乏累,而是大腦皮層的一個部位常常興奮引起的抑制。乏累與平安二、乏累的一般規律①乏累可以通過休息消退;青年人比老年人乏累消退的快,因為年輕人機體供血,供氧實力強,在作業過程中較老年人產生的乏累要輕。體力乏累比精神乏累消退的快。心理上造成的乏累常與心理狀態同步存在和消逝。②乏累有累積效應;未消退的乏累能持續到次日。當重度乏累后,次日仍有乏累癥狀。這是乏累累積效應的表現。③乏累程度與生理周期有關;在生理周期中機能下降時發生乏累較重,而在機能上升時發生乏累較輕。④人對乏累有確定的適應實力;機體乏累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工作實力,連續進行作業,這是體力上精神上對乏累的適應性。工作中有意識的留有余地,可以減輕作業乏累。乏累與平安三、乏累與消退乏累的關系①乏累的產生與消退是人體正常生理過程,作業產生乏累和休息復原體力,這兩者多次交替重復,使人的機能和適應實力日趨完善,作業實力及水平不斷提高。②人在作業時消耗的體力,不僅在休息時能得到復原,在作業的同時也能逐步復原。但這種復原不徹底,補償不了體力的整個消耗,對精神上的消耗同步復原很困難。因此,在腦力勞動后,必需保證適當的合理的休息。③乏累與消退乏累相互作用是適應生理心理過程的動力平衡,作業消耗體力越多,乏累越快,刺激復原的作用就越強。實質上乏累是人體中樞神經產生的疼惜性抑制,這種抑制作用刺激著機體復原過程。乏累與平安四、乏累的積累人體乏累是隨工作過程的推動漸漸產生和發展的。依據乏累的積累狀況,工作狀況一般分為四個階段。①工作起先階段,人體的工作實力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處于克服人體惰性的狀態。這時不會產生乏累。乏累與平安四、乏累的積累人體乏累是隨工作過程的推動漸漸產生和發展的。依據乏累的積累狀況,工作狀況一般分為四個階段。②工作高效階段,經過短暫的第一階段后,人體漸漸適應工作條件,人體活動效率達到最佳狀態并能持續較長時間。只要工作強度不太高,這一階段不會產生明顯乏累。乏累與平安四、乏累的積累人體乏累是隨工作過程的推動漸漸產生和發展的。依據乏累的積累狀況,工作狀況一般分為四個階段。③乏累產生階段,持續較長時間工作,伴隨乏累感增加,導致個體工作效率下降,出現了工作興奮性降低等特征。進入這一階段的時間依據勞動強度和環境條件而又很大差別。勞動強度大,環境差時,人體保持最佳工作時間就短,反之,維持在上一階段的時間就會延長。乏累與平安四、乏累的積累人體乏累是隨工作過程的推動漸漸產生和發展的。依據乏累的積累狀況,工作狀況一般分為四個階段。④乏累積累階段,乏累產生后,應實行相應的措施減輕乏累。否則由于乏累的過度積累,會導致人體短暫丟失工作實力,工作被迫停止,嚴峻時簡潔引起作業者的身心損傷。乏累就象容器,液面越高,壓力越大,減壓的方法就是打開閥門。乏累與平安五、預防和降低乏累的途徑1、合理設計作業的用力方法合理用力的一般原則;用力方法應當遵循解剖學,生理學和力學原理及動作經濟原則,提高作業的精確性,剛好性和經濟性。①隨意性原則;②平衡性原則,在作業中,實行平衡姿態;③經濟性原則;④降低動作等級原則;正確的作業姿態和體位,任何一種作業都應選擇適宜的姿態和體位,用以維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避開把體力奢侈在身體內耗和不合理動作上。乏累與平安五、預防和降低乏累的途徑2、合理支配作業休息制度休息是消退乏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無論輕勞動還是重勞動,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應規定休息時間。休息的額度、休息方式、休息時間長短、工作輪班及休息日制度等應依據具體作業性質而定。假如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須要休息的時間長,休息的次數多。若體力勞動的強度不大,而神經或運動器官持續驚惶的作業,應實行多次短時間休息。乏累與平安五、預防和降低乏累的途徑3、克服工作內容單調感單調作業是指內容單一、節奏較快、高度重復的作業。單調作業的特點是,作業簡潔、變更少、刺激少、引不起愛好。受制約多,缺乏自主性,簡潔丟失工作熱忱。對作業者技能、學識等要求不高,易造成作業者消極的心情。其主要表現為感覺體力不支、留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