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分,每小題3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_第1頁
三、12分,每小題3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_第2頁
三、12分,每小題3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_第3頁
三、12分,每小題3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_第4頁
三、12分,每小題3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12分,每小題3分_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丁酉丙午,武帝殂。時皇子昌在長安,內(nèi)無嫡嗣,外有強敵,宿將皆將兵在外,朝無重臣,唯中領軍杜棱典宿衛(wèi)兵在建康。章皇后召棱及中書侍郎蔡景歷入禁中定議,秘不發(fā)喪,急召臨川王①于南皖。

侯安都軍還,適至南皖,與臨川王俱還朝。安都與群臣定議,奉王嗣位,王謙讓不敢當。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猶豫不能決。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遠!臨川王有大功于天下,須共立之。今日之事,后應者斬!”即按劍上殿,白皇后出璽,又手解蒨發(fā),推就喪次,遷殯大行于太極西階。皇后乃下令,以蒨纂承大統(tǒng)。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侯安都恃功驕橫,數(shù)聚文武之士騎射賦詩,齋中賓客,動至千人。部下將帥,多不遵法度,檢問收攝,輒奔歸安都。上性嚴整,內(nèi)銜之,安都弗之覺。每有表啟,封訖,有事未盡,開封自書之云:“又啟某事。”及侍宴,酒酣,或箕踞傾倚。嘗陪樂游園禊飲,謂上日:“何如作臨川王時?”上不應。安都再三言之。上日:“此雖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訖、啟借供帳水飾,欲載妻妾于御堂宴飲。上雖許之,意甚不懌。明日,安都坐于御座,賓客居群臣位,稱觴上壽。會重云殿災,安都帥將士帶甲入殿,上甚惡之,陰為之備。

及周迪反,朝議謂當使安都討之,而上更使吳明徹。又數(shù)遣臺使按問安都部下,檢括亡叛。安都遣其別駕周弘實自托于舍人蔡景歷,并問省中事。景歷錄其狀,具奏之,因希旨②稱安都謀反。上慮其不受召,故用為江州。

五月,安都自京口還建康,部伍入于石頭。六月,帝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將帥會于尚書朝堂,于坐收安都,囚于嘉德西省,又收其將帥,盡奪馬仗而釋之。因出蔡景歷表,以示于朝,乃下詔暴其罪惡,明日,賜死,宥其妻子,資給其喪。

(《資治通鑒?陳紀》,有刪節(jié))

注:①臨川王:陳蒨,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繼承大統(tǒng),史稱文帝。②希旨:符合尊長的旨意。

9.對下列句子巾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唯中領軍杜棱典宿衛(wèi)兵在建康 典:掌管

B.安都與群臣定議,奉王嗣位 嗣:繼承

C.檢問收攝,輒奔歸安都 攝:管理

D.上甚惡之,陰為之備 備:準備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四方未定,何暇及遠 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遷殯大行于太極西階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安都弗之覺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盡奪馬仗而釋之 拔劍撞而破之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說明侯安都“恃功驕橫”的一組是

①今日之事,后應者斬②數(shù)聚文武之士騎射賦詩③嘗陪樂游園禊飲,謂上曰:“何如作臨川王時?”④安都坐于御座,賓客居群臣位,稱觴上壽⑤上雖許之,意甚不懌⑥因希旨稱安都謀反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武帝駕崩,國家內(nèi)憂外患,章皇后召集杜陵、蔡景歷等人商議,秘不發(fā)喪并急召臨川王陳蓓回朝繼承皇位,以抵御外侮。

B.侯安都與臨川王一塊回朝,侯安都與章皇后商議由臨川王繼承大統(tǒng)但被臨川王陳蓓嚴詞拒絕,侯安都逼迫群臣擁立臨川王即位。

C.侯安都驕橫狂妄,其部下將領也有很多人不遵守法令制度,并曾向皇帝借帷帳和彩船,載妻妾去皇帝的宮室擺宴飲酒。

D.文帝多次派御史臺的官員審訊侯安都的部下,清查他們逃亡叛亂的事情,而蔡景歷將其舉動記錄下并向文帝告發(fā)。

第Ⅱ卷(非選擇題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即按劍上殿,白皇后出璽,又手解蒨發(fā),推就喪次。(5分)

譯文:

(2)及周迪反,朝議謂當使安都討之,而上更使吳明徹。(5分)

譯文:

試題答案:三、(12分,每小題3分)

9.C(捉拿)

10.D(A項“何”分別為“副詞,用在句首表反問,哪有,怎么”與“疑問代詞,為什么”;B項“于”分別為“于,介詞,表處所,在”與“于,介詞,表對象,對于”;C項“之”分別為“之,代詞,做‘覺’的賓語”與“之,動詞,到……去”;D項“而”均為連詞,表順承,可不譯)

11.C(①是侯安都擁立臨川王時恐嚇群臣之言;⑤是說皇帝對侯安都的過分要求非常生氣;⑥乃蔡景歷所為)

12.B(“侯安都與章皇后商議由臨川王繼承大統(tǒng)”,“被臨川王陳蒨嚴詞拒絕”錯,原文為“安都與群臣定議,奉王嗣位,王謙讓不敢當”)

四、(24分)

13.(1)于是手握劍柄走上宮殿,要求皇后拿出玉璽,又親手解開陳蓓的頭發(fā),推他站到了喪事中(皇位繼承人應該站)的位置上。

(提示:得分點為“即”“白”“就”“次”等同語,語句通順)(5分)

(2)到了周迪造反時,朝中議論說應該派侯安都去討伐,但文帝卻另派了吳明徹這個人。(提示:得分點為“及”“更”“謂”“使”等詞語,語句通順)(5分)

【參考譯文】

丁酉丙午,陳武帝病逝。當時皇子陳昌被俘在長安,陳朝國內(nèi)沒有嫡親的皇位繼承人,國外又有強大的敵人,有經(jīng)驗的老將都帶兵在外頭,朝廷里也沒有重臣。只有領軍杜棱掌管宮廷宿衛(wèi)軍還在建康。章皇后召杜棱和中書侍郎蔡景歷進入宮禁之中商量主意,決定秘不發(fā)喪,緊急從南皖召回臨川王陳蒨。

侯安都的軍隊回朝,正好到達南皖,聽到消息,就和臨川王陳蒨一起回到朝廷。侯安都與各位大臣商量,決定擁戴臨川王繼承皇帝位,臨川王表示謙讓不敢接受。皇后因為皇子陳昌還活著的緣故,也不肯下這個命令,大臣們議論紛紛,猶豫著不能做出決定。侯安都說:“現(xiàn)在四方都不安定,哪有功夫想那么遠!臨川王平定東土,為國家立有大功,我們必須共同擁立他為國主。今天之事,遲疑而不立即答應的人一律斬首。”于是手握劍柄走上宮殿,要求皇后拿出玉璽,又親手解開陳蒨的頭發(fā),推他站到了喪事中(皇位繼承人應該站)的位置上,并把棺材遷到太極殿西階,隆重地為陳武帝發(fā)喪。皇后這才下了命令,讓陳蒨繼承皇帝位,當天,陳蒨就即位,頒布了大赦天下令。

司空侯安都自恃有功驕傲蠻橫,屢次糾集文人武士騎射賦詩,家里的賓客,往往多到上千人。部下將帥,大都不遵紀守法,遇到被檢舉搜捕捉拿,常常投奔侯安都。陳文帝性格嚴厲,對他含恨在心,而侯安都卻毫無覺察。每逢向皇帝上表啟事,信已經(jīng)封好,想到有些事還沒有寫完,又拆開封口補寫:“又啟奏某某事。”在侍侯皇帝宴會時,酒喝得痛快時,有時就伸腿而坐歪斜著身子。他常陪文帝到樂游園舉行修禊宴飲,飲酒時對文帝說:“現(xiàn)在比作臨川王時如何?”文帝不理他。侯安都卻再三提這件事。文帝說:“這雖然是天命,卻也是靠您的力量。”宴飲結(jié)束,侯安都向文帝借帷帳和彩船,要載上妻妾去皇帝的宮室擺宴飲酒。文帝雖然允準了他的要求,心里卻很不高興。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的座位上,賓客們坐在大臣的位子上,舉杯為他祝壽。恰巧重云殿發(fā)生火災,侯安都率領將士攜帶兵器來到重云殿,文帝非常恨他,私下作了準備。

到了周迪造反時,朝中議論說應該派侯安都去討伐,但文帝另派了吳明徹。文帝還屢次派御史臺的官員審訊侯安都的部下,清查他們逃亡叛亂的事情。侯安都派別駕周弘實投身到中書舍人蔡景歷那里,探聽中書省的機密。蔡景歷把他的行動——記錄下來,報告了文帝,迎合文帝的意旨說侯安都要謀反。文帝考慮到侯安都不會接受召命,便任命他去江州當刺史。

五月,侯安都從京口回建康,部下的軍隊開進石頭城。六月,文帝招侯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