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糖尿病實驗動物選擇)課件_第1頁
實驗動物(糖尿病實驗動物選擇)課件_第2頁
實驗動物(糖尿病實驗動物選擇)課件_第3頁
實驗動物(糖尿病實驗動物選擇)課件_第4頁
實驗動物(糖尿病實驗動物選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動物

小鼠、大鼠選擇實驗動物的基本原則選擇與人體結構、機能、代謝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動物選用結構簡單又能反映研究指標的動物選擇適齡的實驗動物選擇易獲得、經濟、易飼養管理的標準化動物3R原則減少(Reduction)——盡可能地減少實驗中所用動物的數量,提高實驗動物的利用率和實驗的精確度優化(Refinement)——減少動物的精神緊張和痛苦,比如采用麻醉或其它適當的實驗方法替代(Replacement)——不再利用活體動物進行實驗,而是以單細胞生物、微生物或細胞、組織、器官甚至電腦模擬來加以替代。

“3R法則”在發達國家已經普遍采用,并被許多國家列入了保護動物的法律及修正案中。

歐美的“3R法則”

實驗動物等級GB14922-2001《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監測等級》

一級普通動物(conventionalanimal)不攜帶主要人獸共患病原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的病原。一般為教學示范用。二級清潔動物(cleananimal)除一級動物應排除的病原外,不攜帶對動物危害大和對科學研究干擾大的病原。三級無特殊病原體動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除一、二級動物應排除的病原外,不攜帶主要潛在感染或條件致病和對科學實驗有干擾的病原。國際標準實驗動物。四級無菌動物(germfreeanimal)無可檢出的一切生命體。包括悉生動物。遺傳背景實驗動物必須是遺傳背景明確的品系動物近交系:遺傳均質性保證了實驗反應的穩定性;封閉群:較好地代表自然群體的遺傳特性;F1雜交群:兼有近交系和封閉群的特點;突變動物:往往具有某些鮮明的人類疾病模型特征。近交系動物(inbredanimal)近交系動物是指雜種動物經過相當于20代全同胞兄妹單線連續繁殖,各條染色體上的基因趨于純合,品系內個體差異趨于零。

個體之間極為一致,對實驗反應一致,實驗數據標準差較小,在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都只需少量的動物。隱性基因純合性狀得以暴露,可以獲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動物模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這些動物家系清楚,取材方便,是進行基因連鎖分析、遺傳學、生理學和胚胎生物學研究的理想實驗材料。封閉群動物(closedcolony)又稱遠交群(outbredstock)。是一個長時期與外界隔離,雌雄個體之間能夠隨機交配的動物群。其遺傳組成比較接近于自然狀態下的動物群體結構。避免了近交衰退的出現,具有繁殖率高,疾病抵抗力、生育力強。群內個體間而言,因其有雜合性,個體間的重復性和一致性不如近交系動物好。封閉群動物一般適用于藥物篩選、毒理安全試驗和教學使用。大鼠:成熟早、繁殖力強。適配鼠齡,雄性為90日齡,雌性為80日齡;一般大鼠生育期為90~300天,壽命為2—3年。倉鼠:壽命1-1.5年,2個月性成熟可交配,每胎產仔5-6只,妊娠期16-18天,哺乳期20-22天。一般特性體型小,性情溫順,易于飼養管理。小鼠是哺乳動物中體型較小的動物,出生時體重1.5g,體長20mm左右。成年體重30-40g。小鼠出生后20日齡左右體重達14g(10-16g)左右,即可用于實驗及科研(18-22g)。小鼠常用品種、品系近交系小鼠:1.中國培育的近交系小鼠有:TA1(津白一號)、TA2(津白二號)、615系2.引進的近交系小鼠有20多種,常用的有4種:1)C3H小鼠:1975年從美國引進2)C57BL/6小鼠:1975年從日本引進3)BALB/c:Bagg1913年獲得小鼠白化株4)DBA:分為DBA/1和DBA/2兩個品系,1977年由美國實驗動物中心引進。

常用小鼠品系--近交系C57BL/6BALB/cDBA129C3H遠交種(封閉群)小鼠1.KM種小鼠:我國生產量、使用量最大的遠交種小鼠,白色。抗病力和適應力

強,繁殖力和成活率高。廣泛應用于藥理、毒理、微生物學的研究以及

藥品、生物制品的檢定。2.ICR:1973年由日本國立腫瘤研究所引入我國,白色,其顯著特點是繁殖力強。3.CFW:1973年由日本國日本國立腫瘤研究所引入我國,白色,起源于

Webster小鼠,經20代近親交配后,采用隨機交配而成。4.LACA:1973年由英國實驗動物中心引入我國,白色。其實是小鼠改名而成。5.NIH: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培育而成,白色。繁殖力強,幼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廣泛用于藥理和毒理研究以及生物制品檢定。封閉群小鼠KMNIH昆明小鼠長爪沙鼠(蒙古沙土鼠)突變系小鼠SCID小鼠裸小鼠小鼠內分泌疾病的研究

小鼠內分泌結構的缺陷常引起類似人類的內分泌疾病。

如腎上腺皮質肥大造成腎上腺功能亢進,發生類似人類的庫欣綜合癥;

甲狀旁腺激素失活引起的鈣磷代謝紊亂和次生骨吸收障礙等。大鼠(Rat)近交系大鼠目前大鼠近交系達上百種(1)ACI:黑色,腹部和腳白色。有自發腫瘤傾向,該品系大鼠血壓低。(2)F344:白化。該品系大鼠可允許多種腫瘤移植生長。(3)LEW:白化,可移植多種腫瘤,高脂肪食物容易引起肥胖癥。(4)LOU/C和LOU/M:兩系大鼠均為白化,分別為漿細胞瘤的高發系和低發系。(5)SHR:白化。自發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對降壓藥物有反應,可作為高血壓動物模型用于藥物篩選。突變系大鼠1.肥胖癥大鼠(ObeseRat):血漿中膽固醇、磷脂含量較高,3周齡就表現出肥胖,5周齡肥胖明顯。食量大,體重比正常大鼠大一倍。雌性不育。可作為研究人肥胖癥模型。2.SHR/OLa大鼠: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白色。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而且無明顯原發性腎臟和腎上腺損傷。對抗高血壓藥物有反應,是篩選抗高血壓藥物的良好模型。3.癲癇大鼠4.白內障大鼠5.尿崩癥大鼠大鼠常用品系近交系F344封閉群Wistar封閉群SD內分泌應用1.大鼠垂體一腎上腺系統發達,垂體摘除比較容易,可用來進行腎上腺、垂體,卵巢等內分泌研究。2.大鼠對營養缺乏比較敏感,可發生典型的癥狀,是研究營養學的首選動物。1)曾用它作了大量維生素A、B、C和蛋白質缺乏等營養代謝研究。還常選用大鼠作氨基酸和鈣、磷代謝研究。2)可進行動脈粥樣硬化、淀粉樣變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腸潰瘍,營養不良等研究。用于營養不良和饑餓對身體發育所產生不利影響的研究;用于代謝性疾病的研究。3.自發高血壓肥胖大鼠SHR/N-CP用于研究2型糖尿病;4.自發糖尿病大鼠“BB”Wista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