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二章聲現象復習PPT_第1頁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二章聲現象復習PPT_第2頁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二章聲現象復習PPT_第3頁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二章聲現象復習PPT_第4頁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二章聲現象復習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聲學易混淆的知識點較多,應注意對比辨析。在復習中應注重本章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復習時我們尤其要重視本章中的實驗,知道實驗探究的目的、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結論。要注意加強記憶。學法指導1.認識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依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聲速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

3.了解樂音的三個基本特性,知道響度、音調、音色(音品)與什么因素有關。

4.知道噪聲的危害和防治噪聲的途徑。

5.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及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中考熱點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聲音的產生—振動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分類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傳播介質聲速比較噪聲樂音次聲波超聲波樂音的特性?如何防治?固體液體氣體v固>v液>v氣音調、響度、音色要點總結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的產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2.聲音的傳播:(1)聲音以波的形式通過氣體、液體、固體等介質向四周傳播。(2)真空不能傳聲。(3)聲音在15℃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聲音的傳播速度:υ固>υ液>υ氣。3.回聲:(1)聲波在傳播途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2)人耳區分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為0.1s。(3)回聲測距: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測出原聲發出聲音時間和聽到回聲時間,則s=v聲t/2。

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說話聲就會被嚇走,這說明()A、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音調發生了變化;B、只有空氣能傳播聲音;C、聲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速度??;D、空氣和水都能傳播聲音。5.(2011山東濟寧)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5.發聲的物體在振動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輕小物體

1.人耳的構造:

2.途徑:

A.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人耳鼓膜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B.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骨傳導)。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三、聲音的特性樂音三個特性音調音色響度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發聲體本身性質有關聲源在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聲源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大小聲音的特色如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6、聲音的特性定義決定因素聽感表現

響度

聲音的強弱(大?。┯陕曉吹恼穹鶝Q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還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響度大:震耳欲聾響度?。狠p聲細語

音調

聲音的高低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大,音調高;頻率低,音調低音調高:聲音清脆、尖細;音調低:聲音粗獷、低沉

音色

聲音的品質也叫音質或音品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發聲方式不同,發出的音色就不同分辨不同發聲體出的聲音的重要特征1、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

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例:某物體振動20Hz表示:1S內物體振動20次聲音響度的單位:分貝(dB)2、人的聽覺范圍:20——20000Hz3、聲音的品質叫音色,又叫音品。4、聲音的三個特性:響度、音調、音色。二、實例列舉以及區別1、響度大,聲源的振動振幅不一定大,還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2、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響度在變,音調不變。二胡,鋼琴,提琴,笛子等樂器區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3、音色口技演員模仿動物發聲悅耳動聽用來形容響度引吭高歌勿高聲喧嘩震耳欲聾用來形容嗓門高(聲音洪亮)、聲如洪鐘音調男高音女生聲音高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脆如銀鈴鐵軌裂開或者螺絲松動涉及瓷器、西瓜水牛哞哞的叫是響度大,音調低蚊子嗡嗡的叫是音調高,響度小有關音調的注意點弦樂器發聲由弦的長短、粗細、和張緊程度有關:越細、越短、越緊音調越高管樂、簧樂以及其他管類:空氣柱越短音調越高“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不是聲音在延續,而是聲源在振動和回聲的作用.1.聽到聲音的條件:

A.有發聲體;

B.有傳播介質;

C.聲音的響度≥0dB;

D.20Hz≤聲音頻率≤20000Hz。2.分貝: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

0dB: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2011廣安)、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2s內振動了600次,頻率是

Hz,人類

聽到該頻率的聲音(填“能”或“不能”)。(2011武漢)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用力撥動,使鋼尺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聽它發出聲音的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A.聲音能否在固體中傳播B.響度與物體振幅的關系C.音調與物體振動頻率的關系D.音色與發聲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2011黃岡)音樂小組的幾位同學制作了各自的樂器,樂器發聲的波形圖如下圖所示,對此說法不正確的是A.樂器發聲時都在振動B.樂器發聲的音色相同C.樂器發聲的響度相同D.樂器發聲的音調相同(2011寧夏)如圖所示,在四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內裝有質量不等的同種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四個玻璃杯,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A.音調B.振幅C.音色D.響度(2011煙臺)如圖12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看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________

A丙乙甲丁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噪聲的定義:(1)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2)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它是嚴重影響人們生活的污染之一。

2.控制噪聲的三種措施:(1)防止噪聲產生——聲源處(2)阻斷它的傳播——傳播過程中(3)防止它進入耳朵——人耳處摩托車發動機安裝消聲器、無聲手槍等是在

減弱噪聲;關閉門窗,在住宅和馬路見設立屏障或植樹造林是在

減弱噪聲;“掩耳盜鈴”是在

減弱噪聲。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環境污染包括:噪聲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3.噪聲的等級和危害:30dB-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70dB:干擾談話和工作;90dB:長期忍受會嚴重影響聽力;150dB:鼓膜破裂,失去聽力。保證工作和學習的最高限度保護聽力的最高限度保證休息和睡眠的最高限度:50dB五、聲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1)回聲定位:聲吶。(可探測海洋深度、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等。)(2)利用超聲波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B超。

2.聲波可以傳播能量。如:(1)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引起的強烈振動,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2)外科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結石。3.次聲波:(1)定義:頻率小于20赫茲的聲波為次聲波。(2)主要聲源:火山爆發、地震、風暴、核爆炸等。(3)特點: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危及人的生命。(4)防止:在生產活動中盡量防止次聲波的產生,盡量遠離次生波。1.“聲音的產生條件”和“我們聽到聲音的條件”不明確。

2.“發聲停止”和“聲音消失”不加區分。物體的振動①聲源②傳播介質③人的聽覺正常聲源振動停止,但此時人仍能聽到聲音。聲是以聲波形式向周圍傳播,振動停止后,余音的聲波仍在傳播,直到聲的能量完全轉化成其它能量,人就聽不到了,感覺“聲音消失”。本章易錯點3.區分日常生活中聲音的“高”“低”是指音調還是響度。

4.超聲波和電磁波的應用混淆。音調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應用有通信……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應用于探測、導航……2011濰坊)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雷雨天氣,先看到遠處的閃電,稍后聽到雷聲B.擊鼓的力量越大,響度越大C.聲波具有傳遞能量的性質D.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2011成都)如圖1所示,小王同學正在彈奏吉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圖1A.在不同位置按壓吉他弦,可以改變音調B.吉他聲只能在空氣中傳播C.吉他音量大小與彈奏時所用的力度有關D.吉他聲具有能量交通噪聲是城市的主要來源之一,如圖1所示,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在

控制了噪聲。圖1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強烈地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