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幕下腫瘤的護理幕下腫瘤的護理1內容概述幕下腫瘤的分類幕下腫瘤的手術護理幕下腫瘤的康復指導小腦腫瘤內容概述幕下腫瘤的分類2概述
小腦幕(tentoriumofcerebellum)由硬腦膜形成的,呈帳篷狀架于顱后窩上方,分隔端腦與小腦的結締組織。概述小腦幕(tentoriumofcer3幕下腫瘤的護理課件4概述小腦幕將顱腔不完全的分割成上、下兩部。小腦幕(天幕)以下的部分稱為幕下。概述5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中腦腫瘤:易阻塞導水管,故早期可出現顱高壓征,病側動眼神經麻痹和對側中樞性偏癱,眼瞼下垂、瞳孔固定,對光反應消失。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中腦腫瘤:易阻塞導水管,故早6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損害表現為病則眼球不能外展與周圍性面癱,對側肢體中樞癱瘓,對側偏身感覺障礙(痛、溫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同側肢體共濟失調。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7⑨術后10~14日拆線。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損害表現為病則眼球不能外展與周圍性面癱,對側肢體中樞癱瘓,對側偏身感覺障礙(痛、溫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同側肢體共濟失調。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做好宣傳2、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等神經系統體征及生命體征變化。造成枕骨大孔疝而引起死亡,病情觀察尤為重要。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5)術前備皮、備血、術前禁食、術前清理腸道、術前上尿管、術前晚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晚期出現肢體力弱及錐體束損害體征。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3)延髓腫瘤:雙仙后級顱神經受累(第ⅠX~XⅡ對),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舌肌麻痹或萎縮,意識障礙(嗜睡、昏迷),可出現共濟失調性呼吸(呼吸頻率和幅度極不規則)。
⑨術后10~14日拆線。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3)延髓腫瘤8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4)小腦腫瘤:發生于小及半球或蚓部,以兒童多見,易影響大腦導水管,第四腦室腦脊液循環障礙可引起顱壓增高,急性顱壓增高時可引起枕骨大孔疝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4)小腦腫瘤:發生于小及半球9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度的第Ⅴ-Ⅻ對顱神經損害,耳鳴如蟬鳴或笛鳴,頭暈、體位變動時有一時性不穩感,病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患側三叉神經痛發作,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影響導水管及第四及室腦脊液循環障礙時可發生枕骨大孔疝。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10
幕下腫瘤以星形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脊索瘤、髓母細胞瘤等多見。
11幕下腫瘤的護理
幕下腫瘤因其特定的解剖位置,極易影響大腦導水管,使第四腦室的腦脊液循環障礙,由于局部壓力的變化,易造成枕骨大孔疝而引起死亡,病情觀察尤為重要。幕下腫瘤的護理12幕下腫瘤術前護理
⑴對有反復嘔吐、頭頸項強硬、強迫體位的病人及早采取緊急措施。⑵病情許可的可先剃頭、鉆孔,安置腦室引流管以備急用。⑶對突然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進行經眶腦室穿刺挽救生命。⑷做好術前常規準備。剃頭加至雙肩岬部的皮膚剃毛準備。幕下腫瘤術前護理13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情況,營養狀況,心電圖,胸片檢查。(2)定位和定性的相關檢查。(3)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4)術前討論,手術方案的確定。(5)術前備皮、備血、術前禁食、術前清理腸道、術前上尿管、術前晚鎮靜保證休息。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14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①體位。根據手術時的體位。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后血壓及呼吸平稱的可將頭部抬高30°角。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裹腳的繃帶一般于回病房后2~3小時,血壓平穩即可解去。頭部的高度不能很快的搖低而要逐漸放低。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量,及高速顱內靜脈竇壓力防止氣栓。故在手術前將雙腳抬高15°角,約5~10分鐘,然后用繃帶從腳尖向大腿方向逐層包裹。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①體位。根據手術時的體位。15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由于腫瘤接近腦干或與腦干粘連,在手術過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可出現腦干反應。在觀察時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幅度。當出現不規呼吸或呼吸突然停止時應立即氣管插管、人工呼吸輔助呼吸,同時立即將腦室引流管剪開放出腦脊液并接上腦室引流瓶。
枕骨大孔疝的搶救需急分奪秒、否則后果慘重。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16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必要時可早期氣管切開。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17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因此術后24~48小時禁食禁水。48小時后吞咽、咳嗽反射恢復、進水時無嗆咳者可小心緩慢進食。估計短期內不能很快恢復的可給予鼻飼進食。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18(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⑨術后10~14日拆線。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剃頭加至雙肩岬部的皮膚剃毛準備。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2)定位和定性的相關檢查。6、術后可出現小腦緘默癥(指言語器官無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無障礙而表現沉默不語。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⑨術后10~14日拆線。小腦幕(天幕)以下的部分稱為幕下。小腦幕(tentoriumofcerebellum)由硬腦膜形成的,呈帳篷狀架于顱后窩上方,分隔端腦與小腦的結締組織。(4)術前討論,手術方案的確定。共濟運動障礙:小腦半球腫瘤表現為患側肢體的共濟失調,各組肌肉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⑨術后10~14日拆線。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因此術后24~48小時禁食禁水。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用胃管鼻飼的病人可從胃管內抽出胃液作隱血試驗來證實。(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19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給予保留導尿。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禁止起床解尿以免出現的意外。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20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
⑦術后接腦室體外引流的按腦室引流護理。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21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⑧手術過程中面神經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病側眼瞼閉合不全、角膜反射消失,角膜感覺減退易造成角膜營養不良、角膜干燥而致的角膜混濁、角膜白班、角膜潰瘍。因此對面神經損傷的病人做好眼球護理很重要。白天可滴林可霉素眼藥水,每2~3小時1次,夜間可用金霉素眼膏將病側眼睛涂滿并用消毒紗布蓋好,以防細菌、灰塵著落。損傷嚴重眼瞼不能閉合的可作眼瞼縫合、以保護眼球。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⑧手術過程中面神經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出22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⑨術后10~14日拆線。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⑨術后10~14日拆線。23幕下腫瘤的康復護理
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做好宣傳教育,并教會家屬如何灌鼻飼飲食及注意事項。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3~6個月后如面神經功能恢復可將縫線拆除。幕下腫瘤的康復護理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24小腦腫瘤小腦腫瘤25小腦腫瘤
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其中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常見于兒童,而轉移瘤、血管母細胞瘤、腦膜瘤卻常見于成人。小腦腫瘤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26幕下腫瘤的護理課件27小腦腫瘤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脊液循環,致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
枕大孔疝:因后顱窩容積較小,壓力過高時可導致枕大孔疝。
共濟運動障礙:小腦半球腫瘤表現為患側肢體的共濟失調,各組肌肉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小腦蚓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征陽性等。肌張力改變:常表現為患側肌張力減低,腱反射也隨之減低或消失。外展神經麻痹:腫瘤壓迫附近結構出現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減低或喪失。晚期出現肢體力弱及錐體束損害體征。小腦腫瘤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28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2、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等神經系統體征及生命體征變化。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對于某些惡性腫瘤術后需配合放射治療和化療。其中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常見于兒童,而轉移瘤、血管母細胞瘤、腦膜瘤卻常見于成人。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脊液循環,致顱內壓增高,表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酸堿平衡情況,營養狀況,心電圖,胸片檢查。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枕大孔疝:因后顱窩容積較小,壓力過高時可導致枕大孔疝。后血壓及呼吸平稱的可將頭部抬高30°角。采用軸線翻身,翻身后注意觀察呼吸情況。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6、術后可出現小腦緘默癥(指言語器官無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無障礙而表現沉默不語。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3)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度的第Ⅴ-Ⅻ對顱神經損害,耳鳴如蟬鳴或笛鳴,頭暈、體位變動時有一時性不穩感,病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患側三叉神經痛發作,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的繃帶一般于回病房后2~3小時,血壓平穩即可解去。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幕下腫瘤以星形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脊索瘤小腦腫瘤的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前額易發生壓瘡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手術29小腦腫瘤的護理注意事項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2、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等神經系統體征及生命體征變化。同時應定期觀察患者頭痛,嘔吐及肢體活動情況。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采用軸線翻身,翻身后注意觀察呼吸情況。4、小腦腫瘤患者術可因后組顱神經損傷致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減弱,易引起誤吸、排痰困難,而造成呼吸道并發癥。應根據咳嗽、吞咽反射功能,酌情給予泥狀飲食或鼻飼飲食,進食中注意觀察有無嗆咳發生。小腦腫瘤的護理注意事項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30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同時應定期觀察患者頭痛,嘔吐及肢體活動情況。用胃管鼻飼的病人可從胃管內抽出胃液作隱血試驗來證實。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在觀察時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幅度。⑨術后10~14日拆線。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采用軸線翻身,翻身后注意觀察呼吸情況。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⑦術后接腦室體外引流的按腦室引流護理。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⑨術后10~14日拆線。⑨術后10~14日拆線。當出現不規呼吸或呼吸突然停止時應立即氣管插管、人工呼吸輔助呼吸,同時立即將腦室引流管剪開放出腦脊液并接上腦室引流瓶。酸堿平衡情況,營養狀況,心電圖,胸片檢查。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⑦術后接腦室體外引流的按腦室引流護理。教育,并教會家屬如何灌鼻飼飲食及注意事項。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⑨術后10~14日拆線。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做好宣傳損傷嚴重眼瞼不能閉合的可作眼瞼縫合、以保護眼球。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⑵病情許可的可先剃頭、鉆孔,安置腦室引流管以備急用。造成枕骨大孔疝而引起死亡,病情觀察尤為重要。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采用軸線翻身,翻身后注意觀察呼吸情況。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在觀察時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幅度。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小腦腫瘤的護理注意事項5.有肢體活動障礙者,病情平穩后需早期進行肢體的功能鍛煉,并定時按摩、活動關節,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的攣縮。6、術后可出現小腦緘默癥(指言語器官無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無障礙而表現沉默不語。)、吞咽障礙、面癱、腦積水等并發癥,注意及時發現,早期開始康復訓練。7.對于某些惡性腫瘤術后需配合放射治療和化療。8.定期門診隨訪,每半年復查CT一次,防止腫瘤復發。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⑦術后接腦室體外引流31幕下腫瘤的護理幕下腫瘤的護理32內容概述幕下腫瘤的分類幕下腫瘤的手術護理幕下腫瘤的康復指導小腦腫瘤內容概述幕下腫瘤的分類33概述
小腦幕(tentoriumofcerebellum)由硬腦膜形成的,呈帳篷狀架于顱后窩上方,分隔端腦與小腦的結締組織。概述小腦幕(tentoriumofcer34幕下腫瘤的護理課件35概述小腦幕將顱腔不完全的分割成上、下兩部。小腦幕(天幕)以下的部分稱為幕下。概述36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中腦腫瘤:易阻塞導水管,故早期可出現顱高壓征,病側動眼神經麻痹和對側中樞性偏癱,眼瞼下垂、瞳孔固定,對光反應消失。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中腦腫瘤:易阻塞導水管,故早37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損害表現為病則眼球不能外展與周圍性面癱,對側肢體中樞癱瘓,對側偏身感覺障礙(痛、溫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同側肢體共濟失調。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38⑨術后10~14日拆線。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2)橋腦腫瘤:外展神經和面神經損害表現為病則眼球不能外展與周圍性面癱,對側肢體中樞癱瘓,對側偏身感覺障礙(痛、溫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同側肢體共濟失調。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做好宣傳2、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等神經系統體征及生命體征變化。造成枕骨大孔疝而引起死亡,病情觀察尤為重要。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5)術前備皮、備血、術前禁食、術前清理腸道、術前上尿管、術前晚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晚期出現肢體力弱及錐體束損害體征。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3)延髓腫瘤:雙仙后級顱神經受累(第ⅠX~XⅡ對),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舌肌麻痹或萎縮,意識障礙(嗜睡、昏迷),可出現共濟失調性呼吸(呼吸頻率和幅度極不規則)。
⑨術后10~14日拆線。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3)延髓腫瘤39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4)小腦腫瘤:發生于小及半球或蚓部,以兒童多見,易影響大腦導水管,第四腦室腦脊液循環障礙可引起顱壓增高,急性顱壓增高時可引起枕骨大孔疝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
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4)小腦腫瘤:發生于小及半球40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度的第Ⅴ-Ⅻ對顱神經損害,耳鳴如蟬鳴或笛鳴,頭暈、體位變動時有一時性不穩感,病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患側三叉神經痛發作,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影響導水管及第四及室腦脊液循環障礙時可發生枕骨大孔疝。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41
幕下腫瘤以星形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脊索瘤、髓母細胞瘤等多見。
42幕下腫瘤的護理
幕下腫瘤因其特定的解剖位置,極易影響大腦導水管,使第四腦室的腦脊液循環障礙,由于局部壓力的變化,易造成枕骨大孔疝而引起死亡,病情觀察尤為重要。幕下腫瘤的護理43幕下腫瘤術前護理
⑴對有反復嘔吐、頭頸項強硬、強迫體位的病人及早采取緊急措施。⑵病情許可的可先剃頭、鉆孔,安置腦室引流管以備急用。⑶對突然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進行經眶腦室穿刺挽救生命。⑷做好術前常規準備。剃頭加至雙肩岬部的皮膚剃毛準備。幕下腫瘤術前護理44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情況,營養狀況,心電圖,胸片檢查。(2)定位和定性的相關檢查。(3)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4)術前討論,手術方案的確定。(5)術前備皮、備血、術前禁食、術前清理腸道、術前上尿管、術前晚鎮靜保證休息。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45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①體位。根據手術時的體位。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后血壓及呼吸平稱的可將頭部抬高30°角。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裹腳的繃帶一般于回病房后2~3小時,血壓平穩即可解去。頭部的高度不能很快的搖低而要逐漸放低。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量,及高速顱內靜脈竇壓力防止氣栓。故在手術前將雙腳抬高15°角,約5~10分鐘,然后用繃帶從腳尖向大腿方向逐層包裹。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①體位。根據手術時的體位。46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由于腫瘤接近腦干或與腦干粘連,在手術過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可出現腦干反應。在觀察時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幅度。當出現不規呼吸或呼吸突然停止時應立即氣管插管、人工呼吸輔助呼吸,同時立即將腦室引流管剪開放出腦脊液并接上腦室引流瓶。
枕骨大孔疝的搶救需急分奪秒、否則后果慘重。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47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必要時可早期氣管切開。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48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因此術后24~48小時禁食禁水。48小時后吞咽、咳嗽反射恢復、進水時無嗆咳者可小心緩慢進食。估計短期內不能很快恢復的可給予鼻飼進食。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49(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解質⑨術后10~14日拆線。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剃頭加至雙肩岬部的皮膚剃毛準備。3、翻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2)定位和定性的相關檢查。6、術后可出現小腦緘默癥(指言語器官無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無障礙而表現沉默不語。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⑨術后10~14日拆線。小腦幕(天幕)以下的部分稱為幕下。小腦幕(tentoriumofcerebellum)由硬腦膜形成的,呈帳篷狀架于顱后窩上方,分隔端腦與小腦的結締組織。(4)術前討論,手術方案的確定。共濟運動障礙:小腦半球腫瘤表現為患側肢體的共濟失調,各組肌肉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⑨術后10~14日拆線。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因此術后24~48小時禁食禁水。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用胃管鼻飼的病人可從胃管內抽出胃液作隱血試驗來證實。(1)術前檢查,血尿大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凝血功能,水電50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給予保留導尿。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禁止起床解尿以免出現的意外。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51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
⑦術后接腦室體外引流的按腦室引流護理。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52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⑧手術過程中面神經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病側眼瞼閉合不全、角膜反射消失,角膜感覺減退易造成角膜營養不良、角膜干燥而致的角膜混濁、角膜白班、角膜潰瘍。因此對面神經損傷的病人做好眼球護理很重要。白天可滴林可霉素眼藥水,每2~3小時1次,夜間可用金霉素眼膏將病側眼睛涂滿并用消毒紗布蓋好,以防細菌、灰塵著落。損傷嚴重眼瞼不能閉合的可作眼瞼縫合、以保護眼球。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⑧手術過程中面神經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出53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⑨術后10~14日拆線。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幕下腫瘤的術后護理⑨術后10~14日拆線。54幕下腫瘤的康復護理
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做好宣傳教育,并教會家屬如何灌鼻飼飲食及注意事項。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3~6個月后如面神經功能恢復可將縫線拆除。幕下腫瘤的康復護理①有些病人鼻飼管要使用一段時間,出院時要55小腦腫瘤小腦腫瘤56小腦腫瘤
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小腦腫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可分為:轉移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膜瘤等。其中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常見于兒童,而轉移瘤、血管母細胞瘤、腦膜瘤卻常見于成人。小腦腫瘤小腦腫瘤是發生在小腦半球或其蚓部的腫瘤。57幕下腫瘤的護理課件58小腦腫瘤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脊液循環,致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
枕大孔疝:因后顱窩容積較小,壓力過高時可導致枕大孔疝。
共濟運動障礙:小腦半球腫瘤表現為患側肢體的共濟失調,各組肌肉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小腦蚓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征陽性等。肌張力改變:常表現為患側肌張力減低,腱反射也隨之減低或消失。外展神經麻痹:腫瘤壓迫附近結構出現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減低或喪失。晚期出現肢體力弱及錐體束損害體征。小腦腫瘤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59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2、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等神經系統體征及生命體征變化。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對于某些惡性腫瘤術后需配合放射治療和化療。其中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常見于兒童,而轉移瘤、血管母細胞瘤、腦膜瘤卻常見于成人。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臨床常見的幕下腫瘤有: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⑥后顱窩手術后可影響排尿,引起尿潴留,此時應立即顱內壓增高:小腦腫瘤早期即可影響腦脊液循環,致顱內壓增高,表對減壓窗飽滿的有一定張力的傷口拆線后要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使用激素時間長的患者的傷口也應注意。酸堿平衡情況,營養狀況,心電圖,胸片檢查。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④術后由于后組顱神經的麻痹,吞咽、咳嗽反射可消失,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手術時取側臥位的回病房后仍平臥,頭轉向健側,清醒②回病房后按幕下術后護理常規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及格拉斯哥評分。切忌用雙手擠壓充盈的膀胱而引起繼發性顱壓力增高。手術時坐位病人回病房仍取半臥位,頭轉向健側。枕大孔疝:因后顱窩容積較小,壓力過高時可導致枕大孔疝。后血壓及呼吸平稱的可將頭部抬高30°角。采用軸線翻身,翻身后注意觀察呼吸情況。部腫瘤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平衡障礙,如坐立不穩、鴨行步態、閉目難立對坐位手術病人為防止體位造成的低血壓,增加靜脈回心血量,維持心輸出⑤在觀察過程中,病人主訴中上腹不適,呃逆,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腦干反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及時給予藥物治療。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頭痛、頻繁的噴射性嘔吐等。幕下腫瘤的【常規術前準備】6、術后可出現小腦緘默癥(指言語器官無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無障礙而表現沉默不語。慢性的可出現頭暈、嘔吐、頸部強硬、強迫體位、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肌肉松馳、反射減弱、眼球震顫(水平位)。(3)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③由于術后后組顱神經麻痹或損傷,吞咽和咳嗽反射差,肺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有效的吸痰可以防止肺部并發癥和減輕腦組織的缺氧、水腫。(5)小腦橋腦角腫瘤:有不同程度的第Ⅴ-Ⅻ對顱神經損害,耳鳴如蟬鳴或笛鳴,頭暈、體位變動時有一時性不穩感,病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患側三叉神經痛發作,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的繃帶一般于回病房后2~3小時,血壓平穩即可解去。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②眼瞼縫合的病人做好眼睛護理。幕下腫瘤以星形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脊索瘤小腦腫瘤的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前額易發生壓瘡運動時不能協調,如指鼻試驗、輪替試驗,跟膝脛試驗陽性等;手術60小腦腫瘤的護理注意事項1、患者術后出現走路不穩,外出時應注意安全,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引起外傷。2、病情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本溪中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職業生涯發展中的軟技能應用試題及答案
- 電商中物流體系的構建與優化試題及答案
- 真實案例商務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擇業傾向測試題及答案
- 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產業競爭力分析報告
- 輝縣特崗面試真題及答案
- 數字技術在2025年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播中的應用策略分析報告
- 綠色建筑材料市場推廣困境與政策支持路徑探索:2025年行業分析報告
- 理解樂曲結構2025年樂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夏至時節中醫養生
- 2023年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TCR-T療法簡介演示
- 農貿市場規劃設計方案
- 出租屋消防培訓課件
- 城市社會保障
-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讀寫教程4(思政智慧版)課件 Unitr 4 Man and nature Section A
- 無人機駕駛員培訓計劃及大綱
- 20以內進位加法100題(精心整理6套-可打印A4)
- 廈門大學放射性藥物研發實驗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北師大版(2019) 必修第二冊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Writing Workshop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