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課件_第1頁
QC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課件_第2頁
QC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課件_第3頁
QC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課件_第4頁
QC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

中國中鐵二局城通

分公司------中鐵二局城通分公司武漢地鐵7-9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演講人:彭笑賢2016年04月20日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中國中鐵二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二章QC小組概況第三章課題選擇第四章現狀調查第五章設定目標目錄QC內容分10部分第六章

分析原因、確定要因第七章制定對策、對策實施第八章效果檢驗第九章制定鞏固措施第十章總結及下步打算第一章工程概況目錄QC內容分第六章分析原因、確第一部分工程概況

武漢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徐家棚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采用1.5m厚地下連續墻,共計150幅。

地下連續墻接頭采用H型鋼接頭,深度約60米。地下連續墻施工范圍內由上至下主要穿越雜填土、粉質粘土、淤泥質土、粉砂、粉土、粉細砂、細砂、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中風化泥質砂巖。1.5m厚地連墻第一部分工程概況武漢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徐家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課題名稱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注冊號EJCT-15-5小組名稱中鐵二局城通分公司武漢地鐵7-9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課題類型現場型成立日期2015.4.1活動時間2015.4.10~2015.9.1注冊日期2015.4.52015.4.1活動時間小組成員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務組內職務QC教育時間(課時)謝文俊男50本科常務副經理顧問50李志宏男32本科總工程師組長60譚永彬男28本科工程部長副組長60簡東明男35本科生產副經理組員48胡吉宇男24本科技術員組員60彭笑賢男24本科技術員組員55羅夢豪男25大專技術員組員60王大慶男25大專試驗主管組員60李果男27大專測量主管組員60表1QC小組及成員概況制表人:譚永彬

日期:2015年4月12日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課題名稱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第三部分課題選擇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應控制在10cm以內。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現階段部分地連墻沉渣厚度達20cm-30cm,控制情況不太理想,因而對澆筑過程中沉渣積淀的控制要求高。徐家棚車站基坑為超深基坑,深度達34m;且承壓水頭僅位于地表下2m處,因而地連墻的防水質量本工程的重點,而墻底沉渣控制則是重中之重。故公司提出控制地連墻底沉渣的要求,項目部尋求最佳控制方法。·課題選擇質量要求設計規范要求現場施工現狀第三部分課題選擇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應控制在10cm第三部分課題選擇①濾失量: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懸浮液濾出的濾液亳升數,被稱為濾失量;其表示泥漿在槽內流失的程度。②膠體率:表示泥漿中粘土顆粒分散和水化程度。③CMC:CMC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學名為羧甲基纖維素。能夠吸水膨脹,在水中溶脹時,可以形成透明的粘稠膠液,在酸堿度方面表現為中性。羧甲基纖維素其水溶液是堿性透明的粘稠性液體,其為水溶液增稠。④重晶石:主要成分為BaSo4(硫酸鋇),在泥裝配制中主要是調節泥漿比重,泥漿比重不夠一定要適量加取重晶石,加多了很容易超過泥漿指標要求的比重。第三部分課題選擇①濾失量: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懸浮液濾出第四部分現狀調查2015年4月25日,小組針對已完成的地下連續墻,對與沉渣控制相關的工序進行了數據統計,共統計17幅地下連續墻,其中5幅地連墻沉渣厚度超標,占統計總數量的29.4%,合格率為70.6%。墻號沉渣厚度(cm)是否超標墻號沉渣厚度(cm)是否超標合格率(%)合格標準≤10否合格標準≤10否WA02910否WA04215是WA03325是WA03910否WA0348否WA0435否WA03210否WA03728是WA0355否WA04410否WA03110否WA0388否WA04030是WA04520是WA0418否WA02810否WA0369否17幅地下連續墻中5幅地連墻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9.4%。70.6%

表2沉渣厚度統計表制表:彭笑賢

日期:2015.4.25第四部分現狀調查2015年4月25日,小組針對已完成的地下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

表3施工現狀調查記錄表

備注:●——有此情況發生

○——無此情況發生

制表人:簡東明

日期:2015年4月25日

項目序號膨潤土含砂析出,沉入槽底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成槽時周圍的泥沙落入槽內砂質地層條件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四部分現狀調查表3施工現狀調查記錄表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找出了沉渣過厚的問題來源:制表人:彭笑賢

日期:2015年4月25日

表4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序號

項目頻數累計頻數頻率累計頻率/%A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8880%80%B膨潤土含砂析出,沉入槽底1910%90%C成槽時周圍的泥沙落入槽內11010%100%累計1010100%100%第四部分現狀調查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找出了沉渣過厚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根據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結果繪制的排列圖如下所示:圖1:沉渣過厚來源分析排列圖制圖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4月25日從左圖可知,地下連續墻沉渣過厚主要問題來源為: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第四部分現狀調查根據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結果繪制的排列圖第五部分設定目標(1)目標設定:沉渣厚度目標:圖2沉渣厚度目標圖(2)目標依據:①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公司相關技術要求及武漢地區檢驗批質量驗收要求,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cm。②本單位一直從事地鐵車站建設,武漢市宗關車站同樣處于砂質地層中,其地下連續墻施工中沉渣厚度均控制在10cm內,有成功的經驗。25cm10cm第五部分設定目標(1)目標設定:沉渣厚度目標:圖2沉渣厚第六部分分析原因為了完成設定的目標,小組專門召開一次研討會,針對現場情況,采用“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了各種主觀和客觀原因,并進行了匯總整理。具體的原因分析見下面魚刺圖:圖4原因分析魚刺圖制圖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5日第六部分分析原因為了完成設定的目標,小組專門召開一次研討會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末端因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標準負責人日期1技術交底不清技術交底能否正確指導操作調查分析1、所有施工人員均接受了交底2、交底內容簡明清晰譚永彬2015.05.07前2制漿班組操作不當查看工人是否嚴格按照交底施工現場調查嚴格按照交底要求進行施工羅夢豪2015.5.10~2015.5.203濾砂機、空壓機及泥漿泵保養維修不及時查看設備的保養、維修是否正常運轉調查分析設備檢查、維修保養記錄是否齊全羅夢豪2015.5.10~2015.5.204膨潤土基土選擇不當以鈣基土為基土的泥漿性能指標調查分析確認鈣基土與純堿制得的泥漿PH在8-9范圍內、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5制漿外加劑選擇不當確認添加CMC外加劑,測試泥漿的性能指標調查分析測試制得泥漿的粘度22-30s、膠體率95%-98%且比重1.06-1.1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6制漿原材料未做保護防護措施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現場調查所有拌漿材料均堆放在防雨棚內李果2015.5.10~2015.5.207泥漿配比不合適配置的泥漿性能符合規范要求調查分析新制泥漿指標為比重1.06~1.1,粘度:22~30,含砂率<4%,PH:8~9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制表人:譚永彬日期:2015年5月20日經過小組各成員多次充分地分析和討論后,形成了一致意見,確認了主要末端因素,對各個因素分別指定了確認人。要因確認表如下:表5要因確認表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末端因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標準負責人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一:末端因素:技術交底不清確認標準:所有施工人員均接受了交底且交底內容簡明清晰確認:查閱工程部交底檔案,交底內容清晰,交底簽字齊全。

圖5泥漿制備技術交底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一:圖5泥漿制備技術交底非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二:末端因素:制漿班組操作不當確認標準:技術交底,并100%執行確認:在現場對操作人員進行觀察,均按照交底要求拌制泥漿。

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二: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三:末端因素:設備保養維修不及時。確認標準:設備檢查、維修保養記錄。確認:設備均按要求進行了檢查、保養,并形成了記錄。圖6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表

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三:圖6設備維修保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粘度(s)濾失量(ml/30min)結果鈣基土811932不合格鈣基土812030不合格鈣基土8119.528不合格鈣基土812130不合格鈣基土8120.531不合格鈣基土811929不合格要因確認四:末端因素:膨潤土選擇不當確認標準:泥漿PH在8-9、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確認:抽測泥漿6次,確認鈣基土與純堿制得的泥漿不合格。制表人:胡吉宇日期:2015年5月16日圖7泥漿PH、粘度性能試驗

表6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體率結果僅CMC1.062695%合格僅CMC1.042293%不合格僅CMC1.062194%不合格僅CMC1.062596%合格僅CMC1.0725.597%合格僅CMC1.052093%不合格要因確認五:末端因素:外加劑選擇不當確認標準:新制泥漿比重1.06~1.08,粘度:22~30,含砂率<4%,PH值:8~9。確認:確認外加劑類型為CMC,抽測泥漿6次,測試僅添加CMC制得的泥漿3次合格,3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0%。制表人:羅夢豪日期:2015年5月18日圖8泥漿比重性能試驗表7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六:末端因素:材料未做保護確認標準:所有拌漿材料均堆放在防雨棚內確認:現場拌漿材料均做好了防雨防潮措施。圖9拌漿池遮雨棚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六:圖9拌漿池遮雨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七:末端因素:泥漿配比不合適確認標準:新制泥漿指標比重1.06~1.08,粘度:22~30,含砂率<4,PH:8~9。確認:項目抽取新拌制泥漿檢驗17次,4次不合格,13次合格,合格率76.5%。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厚度(mm)濾失量(ml/30min)結果11.0623.53%895%113合格21.04204%893%1.527不合格31.06234%897%1.518合格41.07223%896%1.819合格51.0723.51%896%112合格61.0523.53%996%1.523合格71.0520.54%995%128不合格81.0724.52%995%1.514合格表8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七:序號泥漿比重粘度(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厚度(mm)濾失量(ml/30min)結果91.06217%893%131不合格101.0425.51.5%996%127合格111.06223%995%1.522合格121.05204%893%125不合格131.07233%896%1.520合格141.08232%897%1.528合格151.0626.51.5%895%211合格161.07262%897%1.518合格171.06253%996%1.528合格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19日表8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圖10泥漿性能試驗(PH、比重、含砂率及粘度)第六部分確定要因第七部分制定對策

綜上可知要因是:

◆膨潤土選擇不當

◆外加劑選擇不當

◆泥漿配比不合適對于以上分析出來的具體要因,QC小組集體討論,通過表決,確定責任人,責任人全權負責以后相關工作的開展,對開展后的工作實時監控,及時總結,全面掌握對策實施后的具體情況。具體對策見下表: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25日序號要因對策目標具體措施實施地點責任人完成時間1膨潤土選擇不當通過實驗對比鈣基土與鈉基土的性能PH8-9、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①向攪拌桶里放入0.8m3清水攪拌—>加入一定量的純堿,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一定量膨潤土(鈣基土),攪拌8---l0min然后進行沖刷,—>靜置發酵(10-12小時)。②膨潤土基土選用鈉基土并重復以上操作,進行對比。泥漿制備實驗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20日前表9對策表第七部分制定對策第七部分制定對策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25日序號要因對策目標具體措施實施地點責任人完成時間2外加劑選擇不當通過實驗確認除添加CMC(羧甲基纖維素)外須添加適量的重晶石(BaSo4)新制泥漿比重1.06~1.08,粘度:25~30,含砂率<4%,PH:8~9。①在確認膨潤土基土的選擇后,向攪拌桶里面放入0.8m3清水攪拌并加入一定量的純堿。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纖維素(經8-10小時發酵后的纖維素)充分攪拌,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一定量膨潤土(確認后的鈉基土),攪拌8---l0min——>用空壓機沖刷(或者泥漿泵抽泥漿池內的泥漿進行沖刷)讓純堿、纖維素充分溶解—>然后靜置發酵(10-12小時)。②在加入同量的水、純堿、纖維素及鈉基土的前提條件下增加少量重晶石到漿液中,并重復以上實驗操作。泥漿制備實驗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25日前3泥漿配比不合適調整配合比,確認CMC、純堿、重晶石及膨潤土基土的最佳摻量。新制泥漿指標比重1.06~1.08,粘度:25~30,含砂率<4,PH:8~9。1、進行泥漿配比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重復制漿的試驗操作,確定CMC、純堿、重晶石及膨潤土基土的最佳摻量以確認制漿最優配比。2、配比確認后再次交底。實驗室、會議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30日前第七部分制定對策制表人:彭笑賢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一制漿選擇合適的膨潤土基土責任人:王大慶、彭笑賢實施時段:2015.05.21~2015.06.20措施:1、收集膨潤土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對膨潤土的主要成分,種類及在配漿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學習。圖11膨潤土資料學習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一制漿選擇合適的膨潤土基土責任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膨潤土選擇試驗

徐家棚車站在前17幅地連墻施工中使用的為鈣基土,效果不太理想。所以須通過實驗選擇適合砂質地層的基土,改良泥漿原漿性能。實驗過程:向攪拌桶里面放入0.8m3清水攪拌—>加入一定量純堿,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160kg鈣基土,攪拌8---l0min然后進行沖刷,—>靜置發酵(10-12小時)。膨潤土基土選用等量的鈉基土并重復以上試驗操作。實驗過后測試鈣基土原漿與鈉基土原漿各自的粘度、泥皮厚度、濾矢量及PH值。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膨潤土選擇試驗向攪拌桶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鈣基土鈉基土砂質地層目標值1.8m3水加基土量(kg)結果粘度(s)202322-30160試驗結果表明,鈉基土各方面性能指標均優于鈣基土。泥皮厚度(mm)11.81-3濾失量(ml/30min)3017<30PH值898-9序號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粘度(s)濾失量(ml/30min)結果1鈉基土81.52318合格2鈉基土91.822.516合格3鈉基土9223.517合格4鈉基土822422合格5鈉基土91.52314合格6鈉基土91.32210合格結果顯示,選擇鈉基土所配置的泥漿各方面性能指標良好,利于沉渣厚度控制。測試結果一數據分析:根據上表試驗后的測試結果,現場制備泥漿的基土淘汰了鈣基土,選用鈉基土作為基土,并摻入適量的純堿作為基漿成分。泥漿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沉渣厚度控制及護壁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對制得的泥漿進行性能參數試驗,效果如下表所示:表11

實施效果檢查制表人:王大慶日期:2015年06月15日表10實施效果檢查對比表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鈣基土鈉基土砂質地層目標值1.8m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二制漿選擇合適的外加劑責任人:王大慶、彭笑賢實施時段:2015.05.21~2015.06.25措施:1、收集膨潤土外加劑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對膨潤土相關的外加劑:純堿、CMC及重晶石等的主要成分、反應作用機理及在泥漿配制中各自的優缺點進行學習,為之后的膨潤土配置實驗奠定理論基礎。圖13制漿外加劑學習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二制漿選擇合適的外加劑責任人: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外加劑選擇試驗在前17幅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護壁泥漿的外加劑僅選用了純堿及CMC,并未加入適量的重晶石。此次實驗旨在探究重晶石對泥漿性能改良的重要性,通過實驗進一步提升泥漿在比重和膠體率方面的性能指標。實驗過程:①在對策一的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纖維素(經8-10小時發酵后的纖維素)充分攪拌②在加入同量的水、純堿、纖維素及鈉基土的前提條件下增加少量重晶石(10kg左右)到漿液中,并重復以上實驗操作。③實驗過后測試未添加重晶石的泥漿與添加重晶石的泥漿各自的比重、及膠體率。

圖14制漿外加劑試驗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外加劑選擇試驗圖14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未添加重晶石添加重晶石砂質地層目標值重晶石加入量結果比重1.051.11.06-1.1510kg左右試驗結果表明,添加重晶石后泥漿比重及膠體率的性能指標均提高。膠體率93%97%95%-98%序號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體率結果1CMC、重晶石、純堿1.062495%合格2CMC、重晶石、純堿1.072296%合格3CMC、重晶石、純堿1.0823.597%合格4CMC、重晶石、純堿1.092496%合格5CMC、重晶石、純堿1.122.597%合格6CMC、重晶石、純堿1.072395%合格除添加CMC外,在增加少量重晶石粉及純堿后,泥漿在比重和膠體率性能上有了明顯提升,護壁及沉渣控制效果有了進一步的增強。取漿抽測泥漿性能6次,結果如下:測試結果二表12添加重晶石實施效果檢查表制表人:王大慶日期:2015年06月18日表13

實施效果檢查結果顯示,添加了重晶石及純堿等外加劑后所配置的泥漿各方面性能指標良好,利于護壁及沉渣厚度控制。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未添加重晶石添加重晶石砂質地層目標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三確定合適的泥漿配比責任人:王大慶、彭笑賢實施時段:2015.05.23~2015.06.30措施:1、分析制漿所需各成分但若過量的加入純堿、CMC及重晶石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故三者的摻入量須通過實驗確定。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泥漿配比試驗進行泥漿配比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除研究對象外的其他變量,重復對策二中的制漿的試驗操作,確定CMC、純堿、重晶石及膨潤土基土的最佳摻量以確認制漿最優配比。圖15泥漿配比實驗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三確定合適的泥漿配比責任人:王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成份水(m3)鈉基土(kg)純堿(kg)重晶石(kg)CMC(L)摻量1.81507.1215.127.23、泥漿配比實驗結果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06月28日表14泥漿配比實驗結果以同樣的方法確定純堿、鈉基土、水及重晶石相應的最佳摻量。配比確認后再次交底。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成份水(m3)鈉基土(kg)純堿(kg)重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厚度(mm)濾失量(ml/30min)結果11.07233%895%1.515合格21.08222%995%220合格31.08241.5%995%118合格41.09251%896%1.819合格51.0622.52%895%1.212合格61.08241%897%1.515合格71.0923.50.5%995%110合格81.124.52%896%1.516合格為了檢驗對策實施后效果,實驗員對泥漿池內的循環漿及槽內的護壁泥漿進行含砂率、比重、粘度、PH、膠體率、泥皮厚度及濾矢量指標的抽樣測試,共抽樣8次,抽樣結果如下表所示:結果顯示,根據實驗配比配置的泥漿各方面性能指標良好,利于護壁及沉渣控制。

表15實施效果檢查表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第八部分效果檢驗10cm7cm目標值實際值沉渣厚度1、目標效果在活動期間,小組各成員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負責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對策實施后,地下連續墻在沉渣厚度控制、混凝土澆筑充盈系數控制上有了顯著的提升,混凝土澆筑時長、鋼筋籠吊裝時長及翻漿量明顯下降。沉渣厚度變化如下表所示:圖16活動效果圖制圖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8月23日第八部分效果檢驗10cm7cm目標值實際值沉渣厚度1、目標第八部分效果檢驗2、經濟效益(1)機械及人員投入:3.2萬元其他材料攤銷:1.78萬元(2)活動收益:避免延期罰款:20天×1萬元/天=20萬元節省員工工資:20天×37人×150元/天=11.1萬元后續工序誤工費:20天×1.8萬元/天=36萬元結論:活動取得的經濟效益為20+11.1+36-3.2-1.78=62.12萬元3、社會效益

避免了可能因為沉渣引起的質量事故及質量隱患,同時加快了施工進度,為按期完成業主工期目標奠定了基礎。4、技術效益

地連墻沉渣厚度控制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課題,但護壁泥漿的配置研究卻是一個新穎且重要的環節。在小組活動期間,充分發揮了各人長處,加強了大家的互動合作,使員工士氣、互信、榮譽感大大提高。本次活動使小組成員進行了一場有效的學習鍛煉,使大家總結了如何使實踐知識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方法,為今后的工作交流、總結提供良好的基礎。第八部分效果檢驗2、經濟效益3、社會效益4、技術效益第九部分制定鞏固措施圖18沉渣厚度折線圖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8月24日圖17泥漿配制作業指導書根據此次活動實驗結果編制了《泥漿配置作業指導書》鞏固期沉渣厚度降至7cm,無任何沉渣引起的質量問題和隱患第九部分制定鞏固措施第十部分總結及下步打算序號項目自我評價活動前(分數)活動后(分數)1協作精神75862參與意識72883質量意識76904改進意識75885QC知識62906技術水平7187此次QC活動成果的取得,傾注了小組全體人員的智慧和心血,為今后類似工程的施工積累了豐富經驗。通過本QC小組此次務實、規范的PDCA循環,各成員在如何開展QC活動,如何正確利用科學規范的質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并且本次活動的成功大大增強了各成員對質量管理的信心和決心。制表人:譚永彬日期:2015年8月24日表16活動自我評價表圖19評價雷達圖制圖人:譚永彬日期:2015年8月24日第十部分總結及下步打算序號項目自我評價活動前(分數)活動后第十部分總結及下步打算提高鋼管柱定位精度2、下步打算在今后工作中我們應把QC活動繼續開展下去,與項目實際情況相結合,注重創新創效,體現專業技術與管理技術的結合,用數據說話,善于發現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施工,更加深入地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

第十部分總結及下步打算提高鋼管柱定位精度2、下步打算發布完畢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評閱和指導!發布完畢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

中國中鐵二局城通

分公司------中鐵二局城通分公司武漢地鐵7-9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演講人:彭笑賢2016年04月20日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中國中鐵二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二章QC小組概況第三章課題選擇第四章現狀調查第五章設定目標目錄QC內容分10部分第六章

分析原因、確定要因第七章制定對策、對策實施第八章效果檢驗第九章制定鞏固措施第十章總結及下步打算第一章工程概況目錄QC內容分第六章分析原因、確第一部分工程概況

武漢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徐家棚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采用1.5m厚地下連續墻,共計150幅。

地下連續墻接頭采用H型鋼接頭,深度約60米。地下連續墻施工范圍內由上至下主要穿越雜填土、粉質粘土、淤泥質土、粉砂、粉土、粉細砂、細砂、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中風化泥質砂巖。1.5m厚地連墻第一部分工程概況武漢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徐家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課題名稱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注冊號EJCT-15-5小組名稱中鐵二局城通分公司武漢地鐵7-9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課題類型現場型成立日期2015.4.1活動時間2015.4.10~2015.9.1注冊日期2015.4.52015.4.1活動時間小組成員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務組內職務QC教育時間(課時)謝文俊男50本科常務副經理顧問50李志宏男32本科總工程師組長60譚永彬男28本科工程部長副組長60簡東明男35本科生產副經理組員48胡吉宇男24本科技術員組員60彭笑賢男24本科技術員組員55羅夢豪男25大專技術員組員60王大慶男25大專試驗主管組員60李果男27大專測量主管組員60表1QC小組及成員概況制表人:譚永彬

日期:2015年4月12日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課題名稱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第二部分QC小組概況第三部分課題選擇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應控制在10cm以內。降低砂質地層超深超厚地連墻沉渣厚度。現階段部分地連墻沉渣厚度達20cm-30cm,控制情況不太理想,因而對澆筑過程中沉渣積淀的控制要求高。徐家棚車站基坑為超深基坑,深度達34m;且承壓水頭僅位于地表下2m處,因而地連墻的防水質量本工程的重點,而墻底沉渣控制則是重中之重。故公司提出控制地連墻底沉渣的要求,項目部尋求最佳控制方法。·課題選擇質量要求設計規范要求現場施工現狀第三部分課題選擇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應控制在10cm第三部分課題選擇①濾失量: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懸浮液濾出的濾液亳升數,被稱為濾失量;其表示泥漿在槽內流失的程度。②膠體率:表示泥漿中粘土顆粒分散和水化程度。③CMC:CMC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學名為羧甲基纖維素。能夠吸水膨脹,在水中溶脹時,可以形成透明的粘稠膠液,在酸堿度方面表現為中性。羧甲基纖維素其水溶液是堿性透明的粘稠性液體,其為水溶液增稠。④重晶石:主要成分為BaSo4(硫酸鋇),在泥裝配制中主要是調節泥漿比重,泥漿比重不夠一定要適量加取重晶石,加多了很容易超過泥漿指標要求的比重。第三部分課題選擇①濾失量: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懸浮液濾出第四部分現狀調查2015年4月25日,小組針對已完成的地下連續墻,對與沉渣控制相關的工序進行了數據統計,共統計17幅地下連續墻,其中5幅地連墻沉渣厚度超標,占統計總數量的29.4%,合格率為70.6%。墻號沉渣厚度(cm)是否超標墻號沉渣厚度(cm)是否超標合格率(%)合格標準≤10否合格標準≤10否WA02910否WA04215是WA03325是WA03910否WA0348否WA0435否WA03210否WA03728是WA0355否WA04410否WA03110否WA0388否WA04030是WA04520是WA0418否WA02810否WA0369否17幅地下連續墻中5幅地連墻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9.4%。70.6%

表2沉渣厚度統計表制表:彭笑賢

日期:2015.4.25第四部分現狀調查2015年4月25日,小組針對已完成的地下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

表3施工現狀調查記錄表

備注:●——有此情況發生

○——無此情況發生

制表人:簡東明

日期:2015年4月25日

項目序號膨潤土含砂析出,沉入槽底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成槽時周圍的泥沙落入槽內砂質地層條件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四部分現狀調查表3施工現狀調查記錄表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找出了沉渣過厚的問題來源:制表人:彭笑賢

日期:2015年4月25日

表4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序號

項目頻數累計頻數頻率累計頻率/%A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8880%80%B膨潤土含砂析出,沉入槽底1910%90%C成槽時周圍的泥沙落入槽內11010%100%累計1010100%100%第四部分現狀調查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找出了沉渣過厚

第四部分現狀調查根據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結果繪制的排列圖如下所示:圖1:沉渣過厚來源分析排列圖制圖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4月25日從左圖可知,地下連續墻沉渣過厚主要問題來源為:泥漿性能差,護壁效果不好第四部分現狀調查根據沉渣控制因素統計表結果繪制的排列圖第五部分設定目標(1)目標設定:沉渣厚度目標:圖2沉渣厚度目標圖(2)目標依據:①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公司相關技術要求及武漢地區檢驗批質量驗收要求,地下連續墻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cm。②本單位一直從事地鐵車站建設,武漢市宗關車站同樣處于砂質地層中,其地下連續墻施工中沉渣厚度均控制在10cm內,有成功的經驗。25cm10cm第五部分設定目標(1)目標設定:沉渣厚度目標:圖2沉渣厚第六部分分析原因為了完成設定的目標,小組專門召開一次研討會,針對現場情況,采用“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了各種主觀和客觀原因,并進行了匯總整理。具體的原因分析見下面魚刺圖:圖4原因分析魚刺圖制圖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5日第六部分分析原因為了完成設定的目標,小組專門召開一次研討會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末端因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標準負責人日期1技術交底不清技術交底能否正確指導操作調查分析1、所有施工人員均接受了交底2、交底內容簡明清晰譚永彬2015.05.07前2制漿班組操作不當查看工人是否嚴格按照交底施工現場調查嚴格按照交底要求進行施工羅夢豪2015.5.10~2015.5.203濾砂機、空壓機及泥漿泵保養維修不及時查看設備的保養、維修是否正常運轉調查分析設備檢查、維修保養記錄是否齊全羅夢豪2015.5.10~2015.5.204膨潤土基土選擇不當以鈣基土為基土的泥漿性能指標調查分析確認鈣基土與純堿制得的泥漿PH在8-9范圍內、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5制漿外加劑選擇不當確認添加CMC外加劑,測試泥漿的性能指標調查分析測試制得泥漿的粘度22-30s、膠體率95%-98%且比重1.06-1.1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6制漿原材料未做保護防護措施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現場調查所有拌漿材料均堆放在防雨棚內李果2015.5.10~2015.5.207泥漿配比不合適配置的泥漿性能符合規范要求調查分析新制泥漿指標為比重1.06~1.1,粘度:22~30,含砂率<4%,PH:8~9王大慶、彭笑賢2015.5.10~2015.5.20制表人:譚永彬日期:2015年5月20日經過小組各成員多次充分地分析和討論后,形成了一致意見,確認了主要末端因素,對各個因素分別指定了確認人。要因確認表如下:表5要因確認表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末端因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標準負責人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一:末端因素:技術交底不清確認標準:所有施工人員均接受了交底且交底內容簡明清晰確認:查閱工程部交底檔案,交底內容清晰,交底簽字齊全。

圖5泥漿制備技術交底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一:圖5泥漿制備技術交底非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二:末端因素:制漿班組操作不當確認標準:技術交底,并100%執行確認:在現場對操作人員進行觀察,均按照交底要求拌制泥漿。

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二: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三:末端因素:設備保養維修不及時。確認標準:設備檢查、維修保養記錄。確認:設備均按要求進行了檢查、保養,并形成了記錄。圖6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表

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三:圖6設備維修保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粘度(s)濾失量(ml/30min)結果鈣基土811932不合格鈣基土812030不合格鈣基土8119.528不合格鈣基土812130不合格鈣基土8120.531不合格鈣基土811929不合格要因確認四:末端因素:膨潤土選擇不當確認標準:泥漿PH在8-9、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確認:抽測泥漿6次,確認鈣基土與純堿制得的泥漿不合格。制表人:胡吉宇日期:2015年5月16日圖7泥漿PH、粘度性能試驗

表6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體率結果僅CMC1.062695%合格僅CMC1.042293%不合格僅CMC1.062194%不合格僅CMC1.062596%合格僅CMC1.0725.597%合格僅CMC1.052093%不合格要因確認五:末端因素:外加劑選擇不當確認標準:新制泥漿比重1.06~1.08,粘度:22~30,含砂率<4%,PH值:8~9。確認:確認外加劑類型為CMC,抽測泥漿6次,測試僅添加CMC制得的泥漿3次合格,3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0%。制表人:羅夢豪日期:2015年5月18日圖8泥漿比重性能試驗表7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六:末端因素:材料未做保護確認標準:所有拌漿材料均堆放在防雨棚內確認:現場拌漿材料均做好了防雨防潮措施。圖9拌漿池遮雨棚非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六:圖9拌漿池遮雨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要因確認七:末端因素:泥漿配比不合適確認標準:新制泥漿指標比重1.06~1.08,粘度:22~30,含砂率<4,PH:8~9。確認:項目抽取新拌制泥漿檢驗17次,4次不合格,13次合格,合格率76.5%。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厚度(mm)濾失量(ml/30min)結果11.0623.53%895%113合格21.04204%893%1.527不合格31.06234%897%1.518合格41.07223%896%1.819合格51.0723.51%896%112合格61.0523.53%996%1.523合格71.0520.54%995%128不合格81.0724.52%995%1.514合格表8第六部分確定要因要因確認七:序號泥漿比重粘度(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H膠體率泥皮厚度(mm)濾失量(ml/30min)結果91.06217%893%131不合格101.0425.51.5%996%127合格111.06223%995%1.522合格121.05204%893%125不合格131.07233%896%1.520合格141.08232%897%1.528合格151.0626.51.5%895%211合格161.07262%897%1.518合格171.06253%996%1.528合格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19日表8要因第六部分確定要因序號泥漿比重粘度(s)含砂率P第六部分確定要因

圖10泥漿性能試驗(PH、比重、含砂率及粘度)第六部分確定要因第七部分制定對策

綜上可知要因是:

◆膨潤土選擇不當

◆外加劑選擇不當

◆泥漿配比不合適對于以上分析出來的具體要因,QC小組集體討論,通過表決,確定責任人,責任人全權負責以后相關工作的開展,對開展后的工作實時監控,及時總結,全面掌握對策實施后的具體情況。具體對策見下表: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25日序號要因對策目標具體措施實施地點責任人完成時間1膨潤土選擇不當通過實驗對比鈣基土與鈉基土的性能PH8-9、泥皮厚度1-3mm、粘度22-30s且濾失量<30ml/30min。①向攪拌桶里放入0.8m3清水攪拌—>加入一定量的純堿,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一定量膨潤土(鈣基土),攪拌8---l0min然后進行沖刷,—>靜置發酵(10-12小時)。②膨潤土基土選用鈉基土并重復以上操作,進行對比。泥漿制備實驗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20日前表9對策表第七部分制定對策第七部分制定對策制表人:彭笑賢日期:2015年5月25日序號要因對策目標具體措施實施地點責任人完成時間2外加劑選擇不當通過實驗確認除添加CMC(羧甲基纖維素)外須添加適量的重晶石(BaSo4)新制泥漿比重1.06~1.08,粘度:25~30,含砂率<4%,PH:8~9。①在確認膨潤土基土的選擇后,向攪拌桶里面放入0.8m3清水攪拌并加入一定量的純堿。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纖維素(經8-10小時發酵后的纖維素)充分攪拌,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一定量膨潤土(確認后的鈉基土),攪拌8---l0min——>用空壓機沖刷(或者泥漿泵抽泥漿池內的泥漿進行沖刷)讓純堿、纖維素充分溶解—>然后靜置發酵(10-12小時)。②在加入同量的水、純堿、纖維素及鈉基土的前提條件下增加少量重晶石到漿液中,并重復以上實驗操作。泥漿制備實驗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25日前3泥漿配比不合適調整配合比,確認CMC、純堿、重晶石及膨潤土基土的最佳摻量。新制泥漿指標比重1.06~1.08,粘度:25~30,含砂率<4,PH:8~9。1、進行泥漿配比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重復制漿的試驗操作,確定CMC、純堿、重晶石及膨潤土基土的最佳摻量以確認制漿最優配比。2、配比確認后再次交底。實驗室、會議室王大慶、彭笑賢2015年6月30日前第七部分制定對策制表人:彭笑賢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一制漿選擇合適的膨潤土基土責任人:王大慶、彭笑賢實施時段:2015.05.21~2015.06.20措施:1、收集膨潤土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對膨潤土的主要成分,種類及在配漿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學習。圖11膨潤土資料學習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一制漿選擇合適的膨潤土基土責任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膨潤土選擇試驗

徐家棚車站在前17幅地連墻施工中使用的為鈣基土,效果不太理想。所以須通過實驗選擇適合砂質地層的基土,改良泥漿原漿性能。實驗過程:向攪拌桶里面放入0.8m3清水攪拌—>加入一定量純堿,然后加入清水至1.8m3時加入160kg鈣基土,攪拌8---l0min然后進行沖刷,—>靜置發酵(10-12小時)。膨潤土基土選用等量的鈉基土并重復以上試驗操作。實驗過后測試鈣基土原漿與鈉基土原漿各自的粘度、泥皮厚度、濾矢量及PH值。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膨潤土選擇試驗向攪拌桶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鈣基土鈉基土砂質地層目標值1.8m3水加基土量(kg)結果粘度(s)202322-30160試驗結果表明,鈉基土各方面性能指標均優于鈣基土。泥皮厚度(mm)11.81-3濾失量(ml/30min)3017<30PH值898-9序號膨潤土類型PH泥皮厚度(mm)粘度(s)濾失量(ml/30min)結果1鈉基土81.52318合格2鈉基土91.822.516合格3鈉基土9223.517合格4鈉基土822422合格5鈉基土91.52314合格6鈉基土91.32210合格結果顯示,選擇鈉基土所配置的泥漿各方面性能指標良好,利于沉渣厚度控制。測試結果一數據分析:根據上表試驗后的測試結果,現場制備泥漿的基土淘汰了鈣基土,選用鈉基土作為基土,并摻入適量的純堿作為基漿成分。泥漿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沉渣厚度控制及護壁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對制得的泥漿進行性能參數試驗,效果如下表所示:表11

實施效果檢查制表人:王大慶日期:2015年06月15日表10實施效果檢查對比表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鈣基土鈉基土砂質地層目標值1.8m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二制漿選擇合適的外加劑責任人:王大慶、彭笑賢實施時段:2015.05.21~2015.06.25措施:1、收集膨潤土外加劑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對膨潤土相關的外加劑:純堿、CMC及重晶石等的主要成分、反應作用機理及在泥漿配制中各自的優缺點進行學習,為之后的膨潤土配置實驗奠定理論基礎。圖13制漿外加劑學習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二制漿選擇合適的外加劑責任人: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外加劑選擇試驗在前17幅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護壁泥漿的外加劑僅選用了純堿及CMC,并未加入適量的重晶石。此次實驗旨在探究重晶石對泥漿性能改良的重要性,通過實驗進一步提升泥漿在比重和膠體率方面的性能指標。實驗過程:①在對策一的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纖維素(經8-10小時發酵后的纖維素)充分攪拌②在加入同量的水、純堿、纖維素及鈉基土的前提條件下增加少量重晶石(10kg左右)到漿液中,并重復以上實驗操作。③實驗過后測試未添加重晶石的泥漿與添加重晶石的泥漿各自的比重、及膠體率。

圖14制漿外加劑試驗第七部分對策實施2、在制漿實驗室進行外加劑選擇試驗圖14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未添加重晶石添加重晶石砂質地層目標值重晶石加入量結果比重1.051.11.06-1.1510kg左右試驗結果表明,添加重晶石后泥漿比重及膠體率的性能指標均提高。膠體率93%97%95%-98%序號外加劑類型泥漿比重粘度(s)膠體率結果1CMC、重晶石、純堿1.062495%合格2CMC、重晶石、純堿1.072296%合格3CMC、重晶石、純堿1.0823.597%合格4CMC、重晶石、純堿1.092496%合格5CMC、重晶石、純堿1.122.597%合格6CMC、重晶石、純堿1.072395%合格除添加CMC外,在增加少量重晶石粉及純堿后,泥漿在比重和膠體率性能上有了明顯提升,護壁及沉渣控制效果有了進一步的增強。取漿抽測泥漿性能6次,結果如下:測試結果二表12添加重晶石實施效果檢查表制表人:王大慶日期:2015年06月18日表13

實施效果檢查結果顯示,添加了重晶石及純堿等外加劑后所配置的泥漿各方面性能指標良好,利于護壁及沉渣厚度控制。第七部分對策實施性能指標未添加重晶石添加重晶石砂質地層目標第七部分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三確定合適的泥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