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_第1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_第2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_第3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_第4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分通關題庫A4可打印版單選題(共90題)1、骨的組成包括()A.骨質和骨纖維B.骨髓和骨質C.骨膜和骨纖維D.骨纖維和骨髓【答案】D2、單杠騎撐前回環動作是圍繞人體哪一個基本軸來完成的()A.垂直軸B.矢狀軸C.冠狀軸D.長軸【答案】C3、1952年6月10號毛澤東主席為哪一組織“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字()。A.國家體委B.中國奧體委C.中華全國體育總會D.大學生體育協會【答案】C4、關于狀態反射敘述錯誤的是()。A.狀態反射屬于比較復雜的姿態反射B.狀態反射在去大腦動物中表現最為明顯C.人體在正常狀態.頸緊張反射明顯D.頸緊張反射中樞在頸、髓部位【答案】C5、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自我實現的心理歷程,屬于哪一心理學理論的主張?()。A.行為主義心理學B.認知心理學C.建構主義心理學D.人本主義心理學【答案】D6、在日常生活中,會騎自行車的人往往比較容易掌握摩托車的騎法。這種現象被稱為()A.技能干擾B.技能遷移C.技能內化D.技能外化【答案】B7、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負荷的增加有起有伏,每次負荷下降可比前一階段的最高負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的水平。這屬于哪種增加負荷的形式?()A.波浪式B.跳躍式C.直線式D.階梯式【答案】A8、在運動訓練中,影響歸因訓練的可控性因素是()。A.飲食、準備活動、戰術應用B.飲食、隊友、教練C.天氣、隊友、比賽時間D.天氣、裁判、對手【答案】A9、用來解決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問題的選項是()。A.為什么評B.誰來評C.評什么D.怎么評【答案】D10、下列踢球方式中,可以踢出“香蕉球”的是()。A.腳背外側踢球B.腳跟踢球C.腳背正面踢球D.腳內側踢球【答案】A11、背越式跳高步點丈量方法是()。A.6步丈量法B.7步丈量法C.8步丈量法D.9步丈量法【答案】C12、依據身體素質發展規律,初中學生應當優先發展哪項身體素質()A.耐力素質B.柔韌素質C.力量素質D.靈敏素質【答案】C13、在體操、排球、網球等運動項目中,易發生損傷的關節是()。A.肩鎖關節B.跗骨間關節C.膝關節D.骶髂關節【答案】A14、排球正面傳球是指面對目標的傳球,它是傳球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掌握和運用其他各種技術的基礎。當手觸球時,十指應自然張開使兩手成半球狀,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節觸球的后下部,無名指和小指在球兩側輔助控制球的方向。兩拇指相對的形狀接近()。A.相交B.“八”字C.“一”字D.平行【答案】C1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體育教學評價的基本構成要素的是()。A.為什么評B.誰來評C.何時評D.評什么【答案】C16、一節45分鐘的體育課結束部分時間一般為()。A.1~3分鐘B.3~5分鐘C.5~7分鐘D.7~9分鐘【答案】B17、以下哪項不屬于徑賽項目()A.跳高B.競走C.跨欄跑D.馬拉松【答案】A18、鉛球比賽決賽中運動員最多可試投()。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B19、用一只手將自己拋起的球直接擊人對方場區,這屬于排球運動中哪一技術動作()A.傳球B.墊球C.發球D.扣球【答案】C20、體育課程的特點不包括()A.運動認知性B.生活教育C.綜合性D.間接性【答案】D21、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內容包含許多方面,但不包括()。A.學校健康政策B.學校健康教育C.個人健康技能D.基本健康行為【答案】D22、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以學生跟著教師學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是()。A.發現式教學模式B.傳習式教學模式C.快樂體育教學模式D.小群體學習型教學模式【答案】B23、教育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是()A.教育目的與目標B.教育過程C.教育功能D.教育實施【答案】A24、組成肌肉的基本單位是()。A.肌纖維B.肌腹C.肌束D.肌腱【答案】A25、體育教師或教練員采用贊許的表情,鼓勵那些因膽怯而不敢做動作的學生或運動員,該做法屬于()。A.暗示訓練法B.系統脫敏訓練法C.認知訓練法D.漸進放松訓練法【答案】A26、體操中,四肢移動范圍不超過180°而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動作稱為()。A.傾B.舉C.橋D.繞【答案】B27、導致馬拉松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的主要因素是()A.磷酸原的耗盡B.pH的下降C.肌糖原的耗盡D.蛋白質的耗盡【答案】C28、排球比賽中的“背飛”屬于()A.時間戰術B.力量差戰術C.空間戰術D.速度差戰術【答案】C29、向后轉走的預令和動令分別落在()上。A.右腳、右腳B.右腳、左腳C.左腳、右腳D.左腳、左腳【答案】A30、足球比賽中兩名運動員頭部發生了激烈的碰撞,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腦震蕩,判斷腦震蕩的主要依據是傷后即刻()A.短時間失去意識B.頭部明顯擦傷C.血壓突然升高D.脈搏出現異常【答案】A31、亞健康又被稱作什么()A.第一狀態B.第二狀態C.第三狀態D.第五狀態【答案】C32、采用限制練習法、誘導練習法、自我暗示法和消退法等進行糾正,是以動作錯誤的()為依據的。A.性質B.方向C.路線D.環節【答案】A33、提高學生表象能力的方法不包括()A.表象的感官察覺訓練B.表象的清晰性訓練C.表象的控制能力訓練D.表象的模糊性訓練【答案】D34、持啞鈴做屈肘關節練習時,主要發展哪塊肌肉()A.背闊肌B.胸大肌C.三角肌D.肱二頭肌【答案】D35、下肢肌肉中慢肌纖維百分組成占優勢的人,較適宜從事的運動項目是()。A.100m跑B.800m跑C.馬拉松跑D.跳高與跳遠【答案】C36、從出血的種類來說可分為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動脈出血。下面哪種出血情況屬于靜脈出血?()A.鮮紅色的血液噴泉般流出不止,時間稍久就會有生命危險B.鮮紅色的血液從整個傷口向外滲出.時間不久自己就會凝固C.暗紅色的血液像流水一樣不斷流出.危險性較大D.鮮紅色的血液像流水一樣不斷流出.危險性較大【答案】C37、()是指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單位時間內位移的距離。A.動作速率B.動作速度C.動作節奏D.動作力量【答案】B38、在運動解剖學方位術語中,腓側指什么?()A.前臂外側B.前臂內側C.小腿外側D.小腿內側【答案】C39、運動動機的功能表現為()。A.社會、生物、內部和外部B.發動、選擇、強化和維持C.培養、激發、直接和間接D.探究、創新、轉化和完成【答案】B40、當股四頭肌拉傷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同時采取()A.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B.熱敷、針刺治療、抬高患肢C.冷敷、局部按摩、針刺治療D.熱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答案】A41、在按摩手法中,用單手或雙手拇指螺紋面或手掌面緊貼于頭面部,略用力做上下或左右的單向移動,稱為()。A.擦法B.摩法C.抹法D.推法【答案】C42、在籃球比賽中,學生發生碰撞導致面部出血。如采用間接指壓止血法,按壓的部位應該是()。A.頜外動脈止血點B.顳淺動脈止血點C.鎖骨下動脈止血點D.肱動脈止血點【答案】A43、看電視轉播排球比賽時,經常欣賞到中國女排姑娘的風采,排球比賽靠的是全隊之間的默契配合和多變的進攻戰術,在電視轉播中經常聽到“XX隊員在2號位扣球得分”的解說。下面對2號位描述正確的是()A.面對球網前排右側的位置B.面對球網前排左側的位置C.面對球網前排中間的位置D.面對球網后排中間的位置【答案】A44、()國家體委將武術列為體育競賽項目。A.1954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答案】C45、在大強度訓練中,()進入血液會影響血液酸堿平衡。A.ATPB.乳酸C.肌糖原D.碳酸飲料中的成分【答案】B46、在排球運動中,正面雙手墊中等力量來球時,其擊球點位置應保持在()。A.膝前高度B.胸前高度C.腹前高度D.額前高度【答案】C47、下列選項中,屬于骨骼肌的生理特性的是()。A.收縮性B.粘滯性C.伸展性D.彈性【答案】A48、()是推動學校體育發展成為課程的先驅者。A.盧梭B.夸美紐斯C.哈勒D.巴塞多【答案】B49、下列哪一練習可有效發展股四頭肌力量()A.跪撐后倒B.勾腳正壓腿C.負重深蹲起D.俯臥負重屈小腿【答案】C50、在課程目標中.身體健康的目標是指()。A.掌握基本醫療知識和方法B.塑造良好體形和身體姿態C.全面發展競技與健身能力D.提高適應自身環境的能力【答案】B51、構成骨膜、肌腱、韌帶的主要組織是()A.疏松結締組織B.纖維軟骨C.致密結締組織D.肌組織【答案】C52、在足球比賽中,進攻方球員發任意球時,防守方球員距離球不得近于()。A.5.50米B.7.32米C.9.15米D.11.00米【答案】C53、骨骼肌的肌肉特性包括()A.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B.化學特性和生理特性C.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D.物理特性和伸展特性【答案】C54、兒童少年時期超負荷訓練,容易使骨骼發生何種變化()A.脆性增加B.韌性增加C.生長加快D.骨化過早【答案】D55、籃球比賽中,進攻方發動快攻的首要條件是()。A.良好的體力B.強烈的快攻意識C.熟練的技術D.積極的拼搶能力【答案】B56、小腦具有重要的運動調節功能,但不包含下列哪一選項?()A.調節肌緊張B.維持身體姿勢C.協調和形成隨意運動D.調節血腦屏障【答案】D57、能反映伸肌力量耐力的項目是()A.立定跳遠B.引體向上C.俯臥撐D.握力【答案】C58、下列選項中,可以提高反應速度的方法是()A.減負法B.指令法C.信號反應法D.競賽法【答案】C59、體育能力具有一般的能力特征,又是一種特殊能力,是由個體的()、體育技術所構成的一種身心品質綜合體。A.體育品德、體育特長B.體育智慧、體育品德C.體育特長、體育知識D.體育智慧、體育知識【答案】D60、體育教學目標可分為()。A.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B.全年目標和學期目標C.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D.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答案】C61、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為了鞏固學生的運動技能,有意讓學生通過間隙,再現和重構已學內容。這是利用了哪種訓練方法()?A.認知訓練B.暗示訓練C.表象訓練D.模擬訓練【答案】C62、不懂體育的人不應該做學校的校長,這是我國哪位教育家的名言?()A.蔡元培B.張伯苓C.楊昌濟D.胡適【答案】B63、太極拳中哪一動作包含“擁、捋、擠、按”四種勁法()A.野馬分鬃B.攬雀尾C.手揮琵琶D.高探馬【答案】B64、彎道跑技術要求學生外側臂比內側臂擺動幅度和力量都應大一些,其作用是利于()。A.身體向內側傾斜產生離心力B.身體向內側傾斜產生向心力C.身體向外側傾斜產生離心力D.身體向外側傾斜產生向心力【答案】B65、體育學習評價實施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家長評價。A.學生評價B.學生互評C.學生自評與互評D.班級互評【答案】C66、以下哪項不屬于徑賽項目()A.跳高B.競走C.跨欄跑D.馬拉松【答案】A67、當大腿出血時,壓迫哪個部位進行止血()A.髂內動脈B.髂外動脈C.股動脈D.胭動脈【答案】C68、“抽屜試驗”被用于檢查哪里的損傷?()A.肩部B.腕部C.腰部D.膝部【答案】D69、采用強度較低而持續時間長的練習主要發展()A.力量素質B.速度素質C.有氧耐力D.無氧耐力【答案】C70、前臂出血時,臨時止血應指壓()。A.鎖骨下動脈B.尺動脈C.肱動脈D.橈動脈【答案】C71、課堂教學過程中,當練習或活動存在危險隱患時,教師必須強調()A.課堂常規B.安全要求C.學生示范D.運動負荷【答案】B72、患有缺鐵性貧血應多補充以下哪種食物?()A.芹菜葉B.海菜C.雞肝D.牛奶【答案】C73、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分()三個階段。A.技能形成、適當速度、反應自動化B.起始動作、過程動作、結束姿勢C.運動感知、表象運動、技能形成D.初步形成、技能鞏固、熟練技巧【答案】D74、以下不屬于體育教學評價的功能的是()A.診斷功能B.激勵功能C.導向功能D.反思功能【答案】D75、將教學過程細分為感知——理解——鞏固——應用等幾個階段的體育教學模式是()。A.發現式體育教學模式B.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C.技能掌握式教學模式D.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答案】C76、運動過程中,隨著機體溫度的升高,血氧飽和度會降低,進入骨骼肌的氧氣量()A.不確定B.不變C.減少D.增多【答案】D77、下列哪一項不是體育教學過程獨有的特點()A.身體承受必要的運動負荷B.難度由深入淺C.體力活動和智力活動的結合D.身體直接參與【答案】B78、教學反思的形式不包括()。A.文本式反思B.行動式反思C.言語式反思D.多媒體式反思【答案】B79、健康的四大基石不包括下列哪項?()A.合理膳食B.大量運動C.規律生活D.心理平衡【答案】B80、在運動損傷急救工作中對傷者做現場檢查時,首要觀察與檢查的是()A.傷者全身狀況B.受傷局部C.血壓D.心率【答案】A81、下列選項中,屬于武術基本手型的是()。A.拳、掌、勾B.沖拳、架掌C.砸拳、劈掌D.撩掌、勾手【答案】A82、身體素質中協調性快速發展的年齡是()。A.6~8歲B.8~10歲C.10~12歲D.13~15歲【答案】C83、在排球比賽中,身體任何部位將球接住或拋出,即被判為()A.連擊犯規B.持球犯規C.發球犯規D.擊球犯規【答案】B84、牽張反射的感受器是()A.肌梭B.腱梭C.半規管D.前庭器【答案】A85、飯后參加劇烈運動前,一般應休息()。A.0.5~1小時B.1.5~2小時C.2~4小時D.5~30分鐘【答案】A86、由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引起的以清除刺激物為目的的反射性呼吸變化稱為()。A.肺牽張反射B.呼吸肌的本體感受性反射C.防御性呼吸反射D.化學感受性呼吸反射【答案】C87、制定體育教學單元計劃的重要依據是()。A.學生年齡與身心特征B.氣候特征C.項目性質與學習原理D.比賽要求【答案】C88、組成肌肉的基本單位是()。A.肌纖維B.肌腹C.肌束D.肌腱【答案】A89、扣球是排球技術中的一種()A.防守技術B.進攻技術C.串聯技術D.網上技術【答案】B90、人工呼吸是借助人工的方法來維持機體氣體交換,其吹氣頻率為每分鐘()。A.60~80次B.28~36次C.20~26次D.12~16次【答案】D大題(共20題)一、閱讀下列材料,根據提供的條件,清設計出一堂40分鐘的教案,列舉出基本部分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班級人數:初三學生,30人;場地:操場;器材:錄音機;學習內容:少年長拳。【答案】“少年長拳”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少年長拳的學習,掌握少年長拳的基本手勢、步伐等動作要領。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能夠對中華武術產生興趣,更加了解并熱愛這一運動項目;通過練習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提高對武術的欣賞水平,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二、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三、教學實施教學設計題1.準備部分課堂常規,教師帶領學生做熱身準備活動。(1)慢跑、活動各關節。(2)行進問正踢腿、行進間側踢腿、馬步、弓步、虛步。(3)手部熱身活動:進行手型猜拳,兩人一組,以手型掌、勾、拳代替包、剪、錘。2.基本部分二、某中學召開“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學研討會。會上教研組的老師踴躍發言,展開熱烈討論。王老師說:“轉變學習的方式,將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引進體育課堂,就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張老師說:“雖然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我不認為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提倡了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就能夠有較高的體育教學質量。現在,很多自主學習就是放羊,合作學習就是裝樣子討論,很多探究學習就是教師提一些學生們都已經知道的問題。”問題:(1)請你對王老師的觀點做出評價。(5分)(2)請剖析張老師所說的“很多自主學習就是放羊,合作學習就是裝樣子討論”的現象。(10分)【答案】(1)王老師所說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的意義,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①探究式教學法有利于學生認識學習的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合作性學習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同學間的取長補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性和集體性;③自主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習慣于進行有個性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思考。所以只要教師安排得當,就能體現王老師所說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的意義。(2)如果對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運用安排不當,的確會出現如張老師所說“放羊”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處理好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的關系。在實際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正確地導”和“積極地學”通常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學生的積極性而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導,是一種無序的興奮的課,沒有老師的正確指導也沒有學生積極性的課,只是一堂消沉和放任的課,我們統稱“放羊”。有了教師的正確的引導而沒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則是不存在的。要做到有效地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創設情境,營造“問題”氛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②喚起原知,搭設平臺,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③張揚個性,拓展時空,幫助學生探究學習;④加強指導,促進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形成和完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應是“放羊式”的盲目自動,而是要加強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與促進。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討和解決問題,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合作、討論,激發學生在學習中探究、合作解決問題的求知欲,讓學生學會從知識的探索與對比中提出問題,留給學生充分思考與探索的空間,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從事思維活動,加深自己的理解。三、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園廣受男生喜愛的課程,它是一種全身性的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24人,教學內容為腳內側踢地滾球、停地滾球技術,新授課,40分鐘。請根據下列教學片段進行分析。問題:(1)分析該案例中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2)請指出該案例的教法、學法及時間安排上是否存在問題,并說明理由。【答案】(1)在該案例的教學目標中,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的設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識目標設置不合理。該案例從三個學習領域安排教學目標,體現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項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情感目標的設計恰到好處,能激發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但是知識目標不合理,這是一堂新授課,第一次授課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基本掌握這次課中講授的動作技術,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腳內側停地滾球技術以及多項素質能力。該案例的技能目標是合理的,在這一節課中,學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應得到相應的提高。通過以上分析,該案例的教學目標中的知識目標應改為:進一步建立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動作的概念。(2)①教法內容該案例設計的教法過于簡單,內容不詳實,略顯單調空洞。教學開始時,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做熱身運動,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可能會出現運動損傷。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需要在教師巡回觀察前加一個學生自由練習的環節。②學法問題對新授課教學內容的學習,學生僅憑觀察教師的動作講解和示范,認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隋和學習效果。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腳內側踢、停地滾球技術,在練習前最好讓學生踢固定球,這樣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學技術。③時間安排在時間安排上,對于每個動作技術的學習,每個過程都才10分鐘,而比賽時間設置為20分鐘,這對于第一次授課來說,顯然是不合理的。教師應把時間花費在著重解決腳對球接觸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問進行自主練習鞏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球與支配球的能力。四、案例:某教師給初中二年級某班的學生上“魚躍前滾翻”的技巧課,技術動作的教學順序:(1)教師和一名學生代表分別作了前滾翻動作示范;(2)教師示范、講解魚躍前滾翻動作要領,并讓學生總結二者的區別與聯系;(3)講解示范練習方法,學生多種形式分組練習(“組內同質,組問異質”“差異化教學”“分組競賽合作學習”“友伴分組”),教師巡視指導;(4)分卡片指導學生自我評價。問題:(1)結合新課標分析案例運用了什么教學方法?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2)本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提出改進方法。【答案】【知識點】教學方法。(1)案例運用的是自主一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節課的教學案例值得借鑒和學習的是分組形式實現了“組內同質。組間異質”“差異化教學”“分組競賽合作學習”“友伴分組”等多種形式的分組。這些分組方式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實施起來效果尤其好.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第一,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組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利用不同的分組方式讓學生明白在小組內各自應該承擔的角色,通過變換分組方式讓小組成員擔任不同的角色.使學生在小組中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已經獲得的相關知識.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第二,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組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分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建立多邊互動.突破原有的教師和學生或是學生和學生之間交往的局限性與單一性。同時教師還能及時發現小組同學互動的積極面,鼓勵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理解、支持、分擔和分享,鼓勵他們相互表達關心等合作交往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和改善人際關系,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發展。第三,采用多種分組形式有利于組際之間的交流。通過多種分組形式的變化增加組間的合作交流,各組學生都能夠得到本組及其他組學生的經驗和成果.促進學生觀點與認識的升華,以此來增強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利用集體因素和學生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多種形式的分組合作練習既是該案例的優點.也是不足之處。因為分小組合作的方式過多容易導致真正用在動作學練上的時間很緊。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均容易流于形式,而沒有真正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體操教材中有很多教學內容和教法本身就蘊含著小組合作的因素,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非常容易貫穿于教學活動中.因而應該依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再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組合作形式及合作形式變化的次數。案例中的分組合作以“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為主,在練習過程中可以相鄰兩組的成員或是同組內的組員組成臨時友伴小組,相互幫助、指導進行學練。這樣減少了大規模的重新分組.節約課堂時間,同時還能讓學生體驗與不同的伙伴合作學習的不同之處,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合作技能更好地形成與遷移。五、高一(1)班排球墊球新授課,張老師安排學生的第一個練習是自拋自墊,大部分學生練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進入兩人一組的對墊練習時,由于經常掉球,大部分同學又在做自墊練習。看到這種情況,張老師及時做了微調,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我們現在要不要來一組小組間的PK呀!小組的每一個同學都要爭取墊3次以上,看哪一組墊球的總次數最多。”聽到老師的建議后,同學們紛紛響應,經過小組內部的簡單討論后,全班同學全神貫注地投入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對墊練習,一邊墊一邊數“1、2、3、4、……”,課堂氛圍異常激烈。問題:(1)分析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變化的原因。(6分)(2)請指出教學存在的不足,并列出3種提高墊球技術的練習方法。(9分)【答案】(1)課堂氛圍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從枯燥的墊球練習,改為積極引導學生以小組運動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更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更符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助于調節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具體表現在:①運動競賽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②組間競爭,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③合理的目標(墊3個球)設置,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增強成功的體驗。(2)不足:①對于新授課,老師沒有講解示范,直接讓學生進行自拋自墊,學生很難完成。②練習內容設置不合理,在同學們還沒有掌握墊球技術時就開始進行兩人一組的對墊練習,導致學生重新進行自拋自墊練習;在沒有正確的技術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比賽,不利于技術動作的掌握。③體育課堂的組織與管理不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保證一致的教學進度,有些學生分組對墊,有些學生重新開始自拋自墊。練習方法:①徒手模仿練習,聽教師口令做原地墊球徒手動作;看教師手勢做前、后、左、右的移動墊球練習。②擊固定球練習,兩人一組,一人雙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墊擊球動作。③兩人或三人一組,一人拋球,另一人或兩人輪流向左、右、前、后移動墊球。要求移動速度不宜過快,墊出的球要稍高,并控制好落點。墊球者盡量做到正對墊球方向墊球。六、案例:實習生李老師給初二(3)班上健美課時,一開始就采用分解示范進行教學,結果發現當學生學的很慢,教學效果也不好,休息時,幾個女同學走過來和李老師說:“老師,您能不能連貫著做動作呀,你把動作分解了我們感覺很別扭,做不習慣。”李老師聽后有些茫然,心想:“我們大學老師教我們的時候強調要分解示范,學生怎么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呢?”......請指出李老師在課的開始就進行分解教學的優點和不足。【答案】分解法是把一個身體訓練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或環節),按部分逐次進行教學,最后完整地掌握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優點:是對于較難的身體訓練可以突出重點,有利于過渡難點,簡化教程,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習比較復雜的動作還有一定的幫助。缺點:是容易破壞身體訓練的技術結構,影響完整動作技術概念的形成。在李老師進行健美操教學采用了分解教學法,這就導致了學生對老師提出了動作不優美、不連貫的觀點。七、某學校高二(l)班學生在體育館內上課,學習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師給學生用多媒體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學生看完后躍躍欲試,紛紛模仿;然后,李老師認真細致地講解了青年拳的動作技術要領,接著讓學生分成4組討論,并進行分組合作練習;之后,各組學生分別進行表演,其他同學觀摩,相互交流學習體會。下課鈴聲響起,突然兩名學生利用所學動作相互對打起來,導致其中一名學生鼻出血,這時李老師嚴厲批評了對打的兩名學生,學生感到很委屈。談談你對案例中“對打事件”的看法。【答案】游戲練習法是以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案例中的兩名學生利用所學動作相互對打起來,導致其中一名學生鼻出血,屬于偶然突發事件。他們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是正常的課堂活動,發生事故是因未完全掌握青年拳的套路以及不-『解其注意事項和威力所致的。案例中李老師沒有利用保護與幫助、預防與糾正錯誤等方法提前告知學生們注意事項,造成了受傷事故,其負有一定的責任,不能一味苛責學生。老師在今后應加強課堂安全防范工作,學生們也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八、閱讀材料,設計一堂45分鐘的課程,列舉出基本部分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班級人數:初一學生,40人;場地:操場;器材:體操墊;學習內容:魚躍前滾翻。【答案】九、案例:某校初二(2)班,學生38人。教學內容:耐久跑的終點沖刺。教學要求:提高反應速度,掌握耐久跑的終點沖刺方法。教學重點:耐久跑終點沖刺技術。教學步驟:(1)上課。教師提問耐久跑的終點沖刺的要點,即如何在耐久跑中節省力氣?如何在沖刺時調動保存的體力?(2)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講解規范姿勢的要點:一是跑步過程中時刻調整呼吸;二是沖刺前就要調整肌肉狀態,使腿部肌肉克服乳酸轉化的酸脹感。(3)準備運動:①四面轉法;②齊步走、跑步走;③各關節活動。(4)終點沖刺跑練習。①介紹沖刺跑的動作要領、練習方法以及目標要求;②分組成縱隊站立于起跑線上,聽哨音做后蹬跑20米過終點線,練習2~3次;【答案】(1)上述案例運用了全班教學的組織形式,同時加入了競賽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2)該組織教學有以下優點:一是安排集體聽課能夠充分觀察學生,并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二是結合項目特點進行的相關準備運動,為正式動作技能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三是本案例體現了玩中有學,學中有玩的教學理念。合理的游戲競爭模式,引導了學生的“玩”,也吸引了他們的“動”。不僅是身體,頭腦也能隨著比賽游戲動起來,從而促使學生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該組織教學有以下缺點:第一,全班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和單調,不利于學生逐一、深入地學習體育技能;第二,教師在學生分組進行競賽后沒有給予一定的輔導,可能導致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不能充分理解,也就不能鞏固耐久跑沖刺的必備知識。一十、下面是某實習生李老師,給高二(1)班上的一節籃球后轉身運球課教案的部分內容,見下表。分析快速轉動頭部能提高運球轉身的運動生理學基礎。【答案】快速轉動頭部以提高籃球運球后轉身的動作是運用了運動生理學中翻正反射這一反射規律。當人和動物處于不正常體位時,通過一系列動作將體位恢復常態的反射活動稱為翻正反射。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動,最先是由頭部位置不正常,視覺與內耳迷路感受刺激,從而引起頭部的位置翻正。頭部翻正以后,頭與軀干的位置關系不正常,使頸部關節韌帶或肌肉受到刺激,從而使軀干的位置也翻正。翻正反射是姿勢反射中的一種。在體育運動中,很多動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在籃球技術的教學中經常會根據這一規律的特點而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來進行訓練。綜合以上表述,快速轉頭可以提高運球后轉身的技術動作。一十一、某校初三(1)班,學生40人,籃球場1塊。教學內容:籃球運球前進傳球,新授課。教學步驟:(1)教師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2)講解雙手正面運球技術的動作要點及重點。(3)學生練習:單手原地運球練習3~5次,一人一組運球前進練習3~5次,兩人一組運球傳球練習3~5次。(4)游戲: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比賽”,10人一隊,四隊一起進行,從半場開始第一名學生帶球向前跑到籃下(兩隊一側)。投籃,進球得一分,帶球回來,交給第二名,依次重復,先完成者獲勝。(5)小結,下課,收器材。問題:(1)該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2)該案例中教學過程是否完整?為什么?請簡單說明。【答案】(1)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實習作業法進行教學。(2)教學過程一般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此題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環節是否完整,內容是否符合階段要求等等。一十二、寒假結束后,某校高-(2)班第一周星期二的體育課上,李老師在完成了排球扣球技術的教學內容后,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安排了3組×10次的蛙跳練習和3組×10次的團身跳練習。在星期四第二次上體育課時,張同學問李老師:“老師,我前天上完體育課后,昨天渾身酸疼,今天還疼得厲害,這是怎么回事啊?”張同學說完,又有幾個同學也喊起來:“是啊!我們也渾身酸疼,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應該怎么處理啊?”李老師看著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神態,心里非常高興,然后開始給同學們解釋……李老師第一次體育課的內容安排是否合理?為什么?(6分)【答案】李老師第一次體育課的內容安排不合理,因為經過一個寒假的休息,學生的各個運動器官的機能不能適應大強度的工作。各運動器官恢復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而李老師在開學第一周的第一次課上,安排學生學習運動技術之后又進行了下肢力量練習,且運動量較大,不符合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一十三、初三(5)班體育課,教學內容是“單杠——單腳蹬地翻身上成支撐”。張老師在宣布本次課教學內容后,做了一個漂亮的完整動作示范,同學們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隨后就開始分組練習。張老師在巡回指導中發現,趙同學在腿向上蹬擺的時候頭總是向后仰,從而導致兩臂伸直,腿又掉下來,總是完不成動作。張老師站在邊上看著,并一直說:“你胳膊不要伸直!上體靠單杠近一點!”但是趙同學又做了幾遍,還是完不成動作…試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趙同學完不成動作的原因,并給出糾正方法。【答案】初中生求知欲強烈,容易吸收新鮮事物。在初學單杠翻身上成支撐動作時,由于青少年神經系統的特點,注意范圍比較窄、知覺的準確性較低,加上翻身上成支撐在杠上完成的時間短,使學生不能感知出教師示范動作的細節。運動技能的形成包括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三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最終達到動作的自動化。趙同學完不成動作的主要原因是對該動作技能的掌握處于泛化階段,此階段的神經特點是只有感性認知,不清楚技能的內在規律和特點,大腦皮質細胞強烈興奮和抑制尚未確立,動作表現為僵硬、不協調、費力。糾正的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主要環節,正確地示范動作,并進行簡練的講解,對完不成動作的學生進行保護,對做動作的學生進行助力,幫助他們完成完整動作,降低動作難度,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技術要領,然后逐步增加難度讓學生完成完整動作。一十四、案例:某校初二(1)班,學生40人,操場1塊。教學內容為少年拳(甲段)套路,新授課。教學過程:首先,王老師用多媒體播放了少年拳的完整套路,學生看完后躍躍欲試,紛紛模仿。然后,王老師認真細致地講解了少年拳的動作技術要領并進行基本動作的示范。接著,王老師把學生分成8組,并進行分組合作練習,教師巡回走動糾正錯誤。之后,各組學生分別進行表演,其他同學觀摩,相互交流學習。期間,兩位同學利用所學動作相互演練對打起來,導致其中一名學生鼻子出血。王老師嚴厲地批評了對打的兩名學生,可學生們感到很委屈。問題:(1)該案例運用了哪些教學策略?(2)談談對案例中學生“對打事件”的看法。【答案】(1)該案例運用了多種教學策略:一是示范一模仿教學策略,教師先向學生播放了整套少年拳的完整套路,然后闡明少年拳的動作要領,并示范少年拳的基本動作,由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結果給予幫助、糾正和強化;二是情境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開始時用多媒體播放少年拳的完整套路,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案例中的兩名學生在游戲練習環節中,利用所學動作相互對打,屬于偶發事件,是這兩名學生在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屬于正常的課堂活動,發生事故是不小心所為。案例中的王老師沒有提前告知學生們練習少年拳的注意事項以及自我保護的方法,造成學生受傷,王老師應負有一定的責任,不能一味苛責學生。王老師應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課堂安全防范措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一十五、案例:某校初三(1)班,學生40人,籃球場1塊。教學內容:籃球運球前進傳球,新授課。教學步驟:(1)教師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2)講解雙手正面運球技術的動作要點及重點。(3)學生練習:單手原地運球練習3~5次,一人一組運球前進練習3~5次,兩人一組運球傳球練習3~5次。(4)游戲: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比賽”,10人一隊,四隊一起進行,從半場開始第一名學生帶球向前跑到籃下(兩隊一側)。投籃,進球得一分,帶球回來,交給第二名,依次重復,先完成者獲勝。(5)小結,下課,收器材。問題:(1)該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2)該案例中教學過程是否完整?為什么?請簡單說明。【答案】(1)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實習作業法進行教學。(2)教學過程一般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此題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環節是否完整,內容是否符合階段要求等等。一十六、初一(2)班體育課中練習前滾翻,李同學每次練習時總是偏向一側,體育委員對他說:“你兩手臂要用力一致。”李同學按要求練習了幾遍,但還是朝一側偏,引起了一些同學的嘲笑。李同學找到體育老師問:“張老師,我做前滾翻時為什么總朝一側偏呢?應該怎么辦?”張老師說:“你做一遍我看看。”張老師看后說:“你在兩手臂用力均勻的同時,一定要把頭放正。然后在張老師的保護與幫助下李同學又做了一遍,身體不再偏了。李同學非常高興。指出張老師可能采用的保護與幫助的方法。【答案】張老師單跪于李同學的前側方,前滾時一手托其頸部,隨后換托其背,另一手托其大腿后部。一十七、體育組長提供了4項新授內容(倒向滑步推鉛球、武術側踹推和蹬踢腿、魚躍前滾翻和挺身式跳遠騰空步)和4項復習內容(快速跑、有氧健身操、側手翻接前滾翻,耐久跑。要求實習生對所提供的教材內容進行合理搭配,每次課安排2項教材內容。下表是張同學所完成的教材內容組合搭配。教材內容組合搭配問題:(1)指出表中哪些搭配合理?并說明理由。(2)指出表中哪些搭配不合理,為什么?【答案】(1)A和B搭配是合理的A的搭配理由:①挺身式跳遠分為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而快速跑的復習有利于助跑的練習,有利于助跑水平速度的提升。②課堂的連續性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前后聯系,先進行跑的練習可以很好的為后面教學內容做鋪墊。③先進行跑的練習能夠使心率達到課堂的要求,同時能夠再次使得腿部熱身,避免在練習造成時運動損傷。B的搭配理由:①側向滑步推鉛球屬于爆發性的運動項目,功能系統是磷酸原系統,有氧操是耐力項目,功能系統是有氧氧化系統,兩種主要系統在一節課利用能夠很好的避免運動性疲勞。②側向滑步推鉛球的練習不能夠達到課前的預設心率,而進行有氧操的復習則可以使心率達到課堂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夠促進學生爆發力、耐力協調性全面發展。③因為側向滑步推鉛球推鉛球不可能所有人同時進行,練習密度會受到影響,進行全體的有氧操練習可以均衡課堂的練習密度。(2)C和D不合理C的搭配理由:①場地的布置比較繁瑣,體操的復習需要用到墊子或者體操房,而武術的練習則需要在空曠的場地或者武術館。②兩種屬于不同類屬的運動技能,中公教師研究院提供對于練習這要求較高,對于協調性較差者,兩種技能會存在相互干擾。D的搭配①魚躍前滾翻以及耐久跑都是學生較抵抗的項目,難度較大,兩者放在同一節課一方面易造成運動性疲勞,另一方面會使得學習興趣下降,不利于課堂的教學。②教學原則指出要循序漸進,兩種難度較大的項目進行違背了此原則。③練習的密度會受到一定影響,課堂練習密度一般在35%-40%左右,魚躍前滾翻練習次數必然因為各方面原因受限,而耐久跑練習次數也不會太多。綜上所述,正確的搭配C為:武術側踢腿、蹬踢腿和耐久跑,D為:魚躍前滾翻和側手翻接前滾翻。一十八、案例:初一(3)班,學生人數為40人。這節課王老師預備讓同學們練習立定跳遠。進入集體練習模式后,剛練習了一會兒,就有學生反映:“王老師,太累了!”還有的說:“……太單調了……”問題:(1)針對材料中出現的問題,請問該教師應如何將立定跳遠這樣簡單的體育教學變得生動且富有趣味性?(2)在體育教學中,常被采用的同學問合作學習模式的優點有哪些?【答案】(1)面對簡單的體育教學項目,學生往往很難提起興趣,這時可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