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包瘡的護理課件_第1頁
膿包瘡的護理課件_第2頁
膿包瘡的護理課件_第3頁
膿包瘡的護理課件_第4頁
膿包瘡的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膿皰瘡2016.07.13概念膿包瘡俗稱黃水瘡,是小兒一種最常見的化膿球菌傳染性皮膚病,系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小兒膿包瘡是發(fā)生于小兒的一種大皰型膿包瘡。小兒皮膚防御功能不健全和對細菌特別敏感是發(fā)病的重要因素。小兒膿皰瘡-病因原理小兒膿包瘡俗稱“天皰瘡”,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嬰幼兒和兒童最易感染,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表現(xiàn)是膿皰,膿皰壁薄如紙,一碰就破,破了就流水結痂,并向周圍蔓延。(1)小兒皮膚嬌嫩,角質層不完備,洗擦時很容易破損,為細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機會。(2)小兒穿的衣服、衣領及扣紐過厚過硬,擦損皮膚;或穿著存放已久的衣服,或舊的未消毒衣物。(3)小兒膿皮疹多見于與鼻腔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護理人員接觸者,如果發(fā)現(xiàn)有這種情況例如母親鼻部帶菌,應給隔離或滴鼻消滅帶菌狀態(tài),戴口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4)小兒皮膚皺褶的地方,容易潮濕積垢,為細菌繁殖提供方便。因此,護理新生兒時不可不注意。

小兒膿包瘡-病理特點

經(jīng)常發(fā)于手臂、下肢或尿布區(qū)以及皮隔皺折部位。膿皰高出皮膚表面,周圍微紅。初期皰液清晰,后期迅速成為黃色混濁液。膿皰破裂而露出紅而潤濕的面。輕者皰瘡局限于較小區(qū)域而不再陸續(xù)發(fā)生新瘡,無全身癥狀;重者新的膿包瘡不斷出現(xiàn),可并發(fā)敗血癥、腦膜炎。此時可有嚴重的中毒癥狀及特征。小兒膿包瘡-治療原則1.本病應隔離治療。患兒的衣服、枕席、床單、毛巾、手帕及玩具等污染物品,要進行消毒。

小兒膿包瘡-治療原則

2.一般作局部治療,外搽魚石脂糊劑、百多邦軟膏(2%)等。損害范圍廣泛或全身癥狀較重者,可全身使用敏感抗菌素。小兒膿包瘡-治療方法

1、取氯霉素注射液1克,2%龍膽紫12毫升,兩藥混合備用。先用淡鹽水或溫開水清洗膿液,再用棉簽蘸氯霉素龍膽紫溶液搽患部,每日3-4次,3天為一個療程。一療程后如未痊愈,可再用一個療程。2、一般應用75%酒精拭擦皮膚患處進行消毒,再用藥棉棍或消毒的細針將膿疤挑破,吸干液體。液體會不斷滲出,要注意多次吸干,涂上2%龍膽紫藥水,不使感染面擴大。對周圍的皮膚用酒精擦拭(每次喂奶前)保持清潔。平時注意勤換內衣,做好清潔護理,有膿包瘡的更要天天換內衣。如膿包瘡較多,應去醫(yī)院診治。3、輕癥一般以外治為主。病初僅有少數(shù)膿皰,宜將表皮刺破,用消毒藥棉吸去液體,涂2%紫藥水或涂上新霉素桿菌肽油膏;患處四周的皮膚須每隔2-3小時用75%的酒精消毒1次。結痂部位,要先用1:1000高錳酸鉀液沖洗后再揭去痂皮,涂些紫藥水。保持小兒的清潔衛(wèi)生,衣服的清潔衛(wèi)生和皮膚清潔干爽。6、患病的小兒,其衣服、尿布等應每天煮沸消毒一次,烈日下曝曬被褥;嬰幼兒的生活用品要經(jīng)常消毒、洗曬,并自備一套,單獨使用;要注意經(jīng)常給小兒洗澡換衣服,剪指甲;防止皮膚損傷。。小兒膿包瘡-飲食療法

生地土苓瘦肉湯:生地30g,土伏苓60g,豬瘦肉120g,調味品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絲、勾芡,余藥布包。先將諸藥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肉絲,待沸后,調入蔥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藥包,凋入豬油、食鹽、味精適量服食。可清熱解毒。龍菊魚肚:龍爪菊花50g,黃魚肚150g,調料適量。將菊花洗凈備剛,魚肚發(fā)開,鍋內放豬油適量,燒至六成熱時,下魚肚劃后撈出,改刀切塊,而后在汕溫七成熱時,放入魚肚塊炸5分鐘;將炸好的魚肚塊洗凈,切為薄片,放人雞湯中煨20分鐘。鍋內放奶湯適最煮沸后,放入魚肚片、菊花、精鹽、紹酒、味精等,煮沸3~5分鐘后,淋上雞汕即成。可疏風清熱。銀菊飲:金銀花、山楂、菊花各10g,蜂蜜50g,食用香精適量。將上藥水煎煮沸30分鐘后,起鍋濾汁;另將蜂蜜文火煮沸,燒至微黃時,緩緩倒入熬成的銀菊飲汁內,納人香精,拌勻,用紗布過濾去渣,冷卻后即成。每次一湯匙,每日3次,溫殲水沖飲。可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小兒膿包瘡-診斷要點膿胞瘡是由于嬰幼兒抵抗力差,或有輕微的皮膚損傷,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1初起時,皮膚上突然生出粒粒豌豆或蠶豆樣大小的水皰,皰內含有黃色的液體;2繼之皮膚發(fā)紅,水皰很快變大,極易破裂,皰內帶有大量細菌的液體就會流出,污染四周的皮膚,引起新的膿皰。膿皰多發(fā)生在皮膚的皺褶處;3一般身體不發(fā)熱,或僅有微熱。局部微癢,約2周內痊愈;4病況嚴重的患兒,膿瘡迅速遍布全身,皮膚發(fā)紅,隨即大片表皮脫落,同時伴有全身癥狀,如拒食、發(fā)熱、嘔吐、腹脹、休克、黃疸,可在二、三天內危及生命。小兒膿包瘡-預防措施小兒膿包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嬰幼兒及兒童最易感染,好發(fā)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癥狀為膿皰,皰壁薄如紙,破了后會流水結痂,并向周圍蔓延。此病應以預防為主,注意環(huán)境及個人衛(wèi)生則可以避免。1是新生兒娩出后,如果體表胎脂過多過厚,應當用棉球蘸石蠟油將其輕輕擦去,特別是腋下要擦掉,以免脂類氧化成脂肪酸刺激皮膚。2是應給小兒穿著寬松的棉布睡衣,不要裸身直接包裹在襁褓里,以避免皮膚與皮膚緊貼,造成局部潮濕而導致細菌侵入繼發(fā)感染。3是要給小兒勤洗澡和勤換內衣,每次洗澡后要注意拭干頸部、耳后和腋下等部位,既保持小兒皮膚干凈又保持相對干燥。4是天熱時不要包得過嚴,扎得過緊,以免出汗多、潮濕而誘發(fā)膿包瘡,同時可避免新生兒悶熱綜合癥。5注意皮膚衛(wèi)生,兒童內衣要勤洗勤換,特別是夏季應勤洗澡、剪指甲。6生了痱子或瘙癢性皮膚病,應及時治療,避免細菌感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