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技術概述課件_第1頁
電子信息技術概述課件_第2頁
電子信息技術概述課件_第3頁
電子信息技術概述課件_第4頁
電子信息技術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電子信息技術導論》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電子信息技術導論》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基本概念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主要技術

問題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的關系

和分工四、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技術的演進五、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走向淺析小結提綱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基本概念提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基本概念1)信息的含義:信息是人類社會、宇宙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表征。信息是知識,是資源,也是財富。當代社會將信息、材料和能源并列,被稱之為社會的三大支柱。1信息2材料3能源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2)關于信息技術:不論何種信息,要描述它都需通過語言、文字(包括定律、數學公式和數據等書面形式)或圖像反映出來,因而信息與語言、文字和圖像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信息技術是關于語言、文字和圖像的技術。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基本概念

信息技術世界文明發展

語言

人類文明開始文字

文化印刷

文藝復興郵政

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報和電話

第二次工業革命廣播和電視

第三次工業革命

信息網絡技術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密切相關!信息技術與世界文明關系表:2)關于信息技術:不論何種信息,要描述它都需通過語言、文字(創造了語言人類才由動物進化成人類。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密切相關!有了語言才能交流,才能組織社會。文字是書面語言(信息存儲的一種形式)。甲骨文像形文字創造了語言人類才由動物進化成人類。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溝通信息,交換情報的社會需求,是人類通信技術進步的源動力!古代峰火邊防海軍旗語信鴿傳書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溝通信息,交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3)關于信息科學:信息科學是人類了解自然、感知自然,了解社會、溝通情報的一門綜合性科學;信息科學是由信息論、通信工程、控制論、計算機科學、仿生學、系統工程與人工智能等學科互相滲透、相互結合而形成;如果從技術角度看,則可以認為:信息科學是系統研究信息獲取、傳輸、處理、顯示、存儲、檢索與應用的科學,它涉及語言、文字、數據(包含物理參數)、生物信息、圖像等信息形式。

“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電子信息科學技術是借助電子科學技術手段,實現信息科學技術目標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是信息科學技術中應用最廣、影響最深的一個領域。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3)關于信息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二)信息科學的廣泛含義機械信息技術:如留聲機(記錄聲音的振動波形)、手搖計算機等。留聲機手搖計算機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二)信息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光信息技術:光濾波、光放大、光信息處理等(由全光學器件實現)新聞出版、節目制作、圖書資料管理、媒體傳播學等都屬于信息科學技術范疇。頻譜面放置濾波器物平面細絲網格狀物(正交光柵)像面觀察到各種不同的像改變物的頻譜結構例:光學頻譜分析系統和空間濾波相干單色平行光照明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光信息技術: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電的通信技術是從發明電報、電話開始的

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1876貝爾發明電話貝爾電話構思模型最早期打電話情形,圖中為貝爾傳送第一句語音的液體話筒最早使用的聽筒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三)電子信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弗萊明(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續)1904年弗萊明發明的電真空二極管在電燈炮中加一金屬板1906年弗雷斯特發明的電真空三極管在二極管中加一金屬網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弗萊明(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電子管原理結構電子管實物照片1946年[美]賓州大學用18800個電子管作的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重30噸,占地約兩間教室大,耗電174千瓦時,運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電子管原理結構電子管實物照片1946年[美]賓州大學用188第一只晶體管技術進步晶體管發明者: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普通電子管陰極燈絲耗電約6W)!1947年[美]貝爾實驗室三位科學家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點接觸型鍺晶體三極管第一只晶體管技術進步晶體管發明者: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晶體管實物晶體管內部原理結構晶體管相對于電子管體積小、重量輕、耗電省,

是電子技術劃時代的發明!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普通電子管陰極燈絲耗電約6W)!晶體管實物晶體管內部原理結構晶體管相世界第一片集成電路(1958)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晶體管數目:2300,速度:108kHz基爾比1958年設計集成電路草稿1958年[美]德州儀器公司工程師杰克·基爾比在一塊6.45平方毫米硅片上集成了12個元件,研制出了一個RC移相振蕩器。這是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芯片,它標志著電路制作上的一次革命性進展。

1961年仙童公司集成電路從此開創了微電子新時代!晶體管體積仍較大!世界第一片集成電路(1958)1971年世界上第一一塊芯片內可集成10萬以上的元器件,從此電子信息技術跨入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電子管發明至今只約100年,集成電路發明不過50年!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當今集成電路的制造水平:線寬45納米,一片集成電路就是一個電子系統!386CPU芯片芯片內部布線一塊芯片內可集成10萬以上的元器件,從此電子信息技術跨入了飛1906年第一只電真空三極管誕生至2006年電子管發明100周年!為紀念電子管發明100周年制作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混裝PC主板1906年第一只電真空三極管誕生為紀念電子管發明100周年制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二)信息傳輸(三)信息處理(四)信息的存儲(五)信息利用45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一)信息獲取1)語音是人類使用最頻繁、使用最多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語音獲取使用最多。語音獲取方法獲取的語音波形4磁體線圈紙盒送話器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續1)2)圖像信息獲取方法:光電攝像、CCD成像、紅外成像、微波成像、X光醫學圖像等。光電攝像管CCD成像器件多光譜地面成像照片X光醫學圖像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續2)3)物理參數:如溫度、壓力、張力、變形、流量(液體或氣體)、流速等。采用相應的參數傳感器,廣泛用于各工業、工程和國防控制系統中。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傳感器是將物理參數變成電信號。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信息傳輸通信系統的模型電話、廣播、電視、互聯網,都是信息傳輸系統。也稱通信系統。消息:指語音、文字、數據或圖像非電信號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信息傳輸通信系統的模型電話、廣播、電視、互聯網,都是信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二)信息傳輸(續1)4單工雙工通信系統類型半雙工無線集群通信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廣播電視注:廣播、電視數字化后,用戶可上傳信息(如點播節目),但這是利用上傳通道(另一通道)實現的。這不叫雙工,互聯網有類似情況。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二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信息傳輸(續2)信息傳輸的主要理論編碼理論調制理論檢測理論在大學“通信原理”課程中講授信息傳輸的其他課程詳見教學計劃提示:信息傳輸的理論和技術在電子信息科學技術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有待優化。移動通信鎖相技術程控交換通信系統通信網微波技術及天線通信軟件數字視頻技術通信系統仿真(等)電視原理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語音信息處理語音數據壓縮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主要用于智能機器人、翻譯機和智能玩具等從64千比/秒(固定電話)己降至1.2kbit/s(CDMA移動電話)數字圖像處理圖像數據壓縮圖像增強圖像復原圖像重建圖像分割主要用于機器視覺、工業生產監控、公安交通、醫療衛生、資源勘探、武器制導、農業估產、災害評估等等。(詳見第十二章)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己應用十分廣泛!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續1)印刷體漢字識別漢字識別聯機手寫體漢字識別脫機手寫體漢字識別手寫體漢字識別尚在發展中。用于手機、計算機漢字輸入。已較成熟。語義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基于推理、人工智能;用作不同語言的翻譯機。正迅速發展。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續2)信息處理相關課程數字圖像處理數字語音處理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自然語言理解詳見教學計劃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四)信息存儲硬盤光盤閃存/SD卡1.5英寸——攝像機中使用。2.5英寸——筆記本電腦使用。3.5英寸——臺式機使用。主流硬盤容量為120~500GB,已有1000GB產品。DVD容量:4.7~8.3GB納米存儲器容量可達16GB(USB移動存儲器)、SD卡容量更大。21世紀新的存儲器件(正大力研究)信息存儲器件硬盤光盤USB閃存、SD卡45SD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四)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45(五)信息利用信息利用能力:信息無處不在,它既存在于網絡,也存在于人們的周圍。

是否善于利用外部信息資源,對外部信息的利用效率與質量,

反映了一個人的信息利用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空間

與成就大小。網絡時代:給信息傳播和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

網絡信息檢索是介紹從網絡中獲取信息的方法。信息利用領域:電子商務、網絡經濟、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影視制作、各類信息服務業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45(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1計算機系統結構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01物理電子學080902電路與系統080903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0811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081103系統工程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081105導航、制導與控制教育部”工學“一、二級學科目錄:0803光學工程(不設二級學科)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各學科之間關系示意: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承擔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的研究、設計、制造與應用。它是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控制科學與工程:主要是研究信息綜合應用,分析、判斷、決策。信息與通信工程:從事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與通信網絡的理論、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存儲、計算機網絡及計算機外部設備等的理論、技術、設備的設計、制造與研究工作光電信息技術:在激光發明之后產生的新領域,它與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所有學科都已結盒,密不可分,如光計算機、光存儲、光通信、激光雷達等。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一)生產技術的進步早期人工插裝、手工焊接或波峰焊接。插裝流水線工人在流水線上插元件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一)生產技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1)通孔PCB自動插裝、暖風回流焊接。通孔PCB板暖風使錫熔化實現焊接注:當前在電力電子設備大功率PCB板生產中仍采用。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1)通孔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2)貼片機生產技術貼片機貼片機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2)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3)貼片機生產技術(續1)某手機貼片機產品電路板的截圖,原板尺寸:40毫米×37毫米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3)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4)貼片機生產技術(續2)我國中興通訊公司的一個貼片電路板生產車間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4)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5)(二)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PCB電路板生產專業廠:提供電路布線圖,為用戶生產通孔PCB板、貼片機貼片用PCB電路板。電路板貼片安裝生產專業廠:根據用戶選用的元、器件,為用戶完成貼片、元器件安裝焊接。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5)(二機箱、機殼生產專業廠:

為用戶設計機箱、機殼,并加工生產。集成電路生產專業廠:用戶提供集成電路板圖,為用戶生產專用集成電路。光刻機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6)機箱、機殼生產專業廠:集成電路生產專業廠:光刻機四、電子信息述評:電子信息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有利于新產品研究開發,并迅速形成生產能力,有利于研究型企業的成長。使人數不多的創新團隊利用專業廠就可能形成大產業。這是電子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業的獨特優勢。述評: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一)集成電路:

當前集成電路總體技術水平表現為:65nm技術已成熟,45nm技術基本完備,32nm技術正在前行。在納米級集成電路加工技術的支撐下,集成電路產品正從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集成度(107~109)階段向極大規模集成電路(GLSI,集成度109以上)階段邁進。CPU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電路產品目前已經進入了多核時代。(二)軟件:

軟件從單一產品競爭轉向平臺競爭(軟件平臺是把用戶所需的功能模塊整合在一起,具有獨立性、開放性、標準化、集成性、可擴展性特點)。軟件正從產品轉變成服務,軟件產業正在變成服務業。集成電路專用設備是實現產品制造的必要保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光刻設備。軟件外包是軟件產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據預測,到2010年,軟件外包總值將達到8000~10000億美元。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一)集成電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續1)(三)新型平板顯示:2006年液晶顯示約占平板顯示75%的市場份額,等離子顯示約占20%。

液晶顯示面板面積在加大:45英寸、52英寸與108英寸等。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面臨著嚴峻形勢,產業鏈不完整,面板材料、零部件和專用設備國產化程度較低甚至缺乏。2007年底全球平板顯示產值突破1000億美元。(五)音視頻:音視頻正向數字化、高清化和融合化發展。數字電視時代開始全面到來。移動電視發展潛力巨大。知識產權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四)移動電話:智能移動電話將是發展方向;移動互聯網將成為重要應用;移動電話正逐步從一個簡單的語音通信工具,變成一種普及型移動信息收集和處理平臺。

移動電話的產業核心是芯片(數字基帶芯片、模擬基帶芯片、應用處理器、射頻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和軟件(系統控制軟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系統級芯片(System-on-a-chip,SoC)手機已成為重要趨勢。移動電話是年產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重點電子產品。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續1)(三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續2)(六)計算機:世界計算機產業進入平穩增長期,市場逐漸成熟。

筆記本市場規模擴大的速度要遠遠高于其他主要的計算機產品。

計算機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重心從“高性能”進到“高效能”,從“以性能為導向”過渡到“以應用為導向”。

服務器端處理器已經全面進入雙核時代,四核處理器主要應用于高端。刀片服務器的快速發展。高性能計算機在追求更高并行計算能力的同時,己更加注重低功耗技術。(七)太陽能電池:電池效率不斷提高,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效率已經提高至24.7%,多晶硅電池的實驗室效率也達到了20.3%,非晶硅薄膜電池實驗室效率達到了13%。

硅片厚度持續降低,從20世紀70年代的450~500μm降低到目前的180~240μm。注:上述七項是當前電子信息技術的產品的幾個最重要的發展領域。五、電子信息技術的

發展走向淺析(續2)(六本章小結4)介紹了電子信息整機產品生產技術進步概況。1)介紹了電子信息技術涉及的幾個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技術和信息科學。2)概述了電子信息技術的主要內容:信息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存儲和信息利用。3)淺述了電子信息技術學科劃分情況和它們之間的分工與融合。5)介紹了電子信息技術幾個主要領域的發展狀況和走向。要深入了解這些技術,需要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并通過實驗和實踐。這正是大學本科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本章小結4)介紹了電子信息整機產品生產技術進步概況。1)介紹ThankYou!第一章(完)ThankYou!第一章(完)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電子信息技術導論》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電子信息技術導論》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基本概念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主要技術

問題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的關系

和分工四、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技術的演進五、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走向淺析小結提綱第一章電子信息技術概述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基本概念提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基本概念1)信息的含義:信息是人類社會、宇宙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表征。信息是知識,是資源,也是財富。當代社會將信息、材料和能源并列,被稱之為社會的三大支柱。1信息2材料3能源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2)關于信息技術:不論何種信息,要描述它都需通過語言、文字(包括定律、數學公式和數據等書面形式)或圖像反映出來,因而信息與語言、文字和圖像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信息技術是關于語言、文字和圖像的技術。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一)幾個基本概念

信息技術世界文明發展

語言

人類文明開始文字

文化印刷

文藝復興郵政

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報和電話

第二次工業革命廣播和電視

第三次工業革命

信息網絡技術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密切相關!信息技術與世界文明關系表:2)關于信息技術:不論何種信息,要描述它都需通過語言、文字(創造了語言人類才由動物進化成人類。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密切相關!有了語言才能交流,才能組織社會。文字是書面語言(信息存儲的一種形式)。甲骨文像形文字創造了語言人類才由動物進化成人類。信息技術進步與世界文明發展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溝通信息,交換情報的社會需求,是人類通信技術進步的源動力!古代峰火邊防海軍旗語信鴿傳書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溝通信息,交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3)關于信息科學:信息科學是人類了解自然、感知自然,了解社會、溝通情報的一門綜合性科學;信息科學是由信息論、通信工程、控制論、計算機科學、仿生學、系統工程與人工智能等學科互相滲透、相互結合而形成;如果從技術角度看,則可以認為:信息科學是系統研究信息獲取、傳輸、處理、顯示、存儲、檢索與應用的科學,它涉及語言、文字、數據(包含物理參數)、生物信息、圖像等信息形式。

“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電子信息科學技術是借助電子科學技術手段,實現信息科學技術目標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是信息科學技術中應用最廣、影響最深的一個領域。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3)關于信息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二)信息科學的廣泛含義機械信息技術:如留聲機(記錄聲音的振動波形)、手搖計算機等。留聲機手搖計算機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二)信息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光信息技術:光濾波、光放大、光信息處理等(由全光學器件實現)新聞出版、節目制作、圖書資料管理、媒體傳播學等都屬于信息科學技術范疇。頻譜面放置濾波器物平面細絲網格狀物(正交光柵)像面觀察到各種不同的像改變物的頻譜結構例:光學頻譜分析系統和空間濾波相干單色平行光照明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光信息技術: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電的通信技術是從發明電報、電話開始的

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1876貝爾發明電話貝爾電話構思模型最早期打電話情形,圖中為貝爾傳送第一句語音的液體話筒最早使用的聽筒一、信息科學技術中的幾個

基本概念(三)電子信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弗萊明(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續)1904年弗萊明發明的電真空二極管在電燈炮中加一金屬板1906年弗雷斯特發明的電真空三極管在二極管中加一金屬網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弗萊明(三)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電子管原理結構電子管實物照片1946年[美]賓州大學用18800個電子管作的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重30噸,占地約兩間教室大,耗電174千瓦時,運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電子管原理結構電子管實物照片1946年[美]賓州大學用188第一只晶體管技術進步晶體管發明者: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普通電子管陰極燈絲耗電約6W)!1947年[美]貝爾實驗室三位科學家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點接觸型鍺晶體三極管第一只晶體管技術進步晶體管發明者: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晶體管實物晶體管內部原理結構晶體管相對于電子管體積小、重量輕、耗電省,

是電子技術劃時代的發明!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一個普通電子管陰極燈絲耗電約6W)!晶體管實物晶體管內部原理結構晶體管相世界第一片集成電路(1958)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晶體管數目:2300,速度:108kHz基爾比1958年設計集成電路草稿1958年[美]德州儀器公司工程師杰克·基爾比在一塊6.45平方毫米硅片上集成了12個元件,研制出了一個RC移相振蕩器。這是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芯片,它標志著電路制作上的一次革命性進展。

1961年仙童公司集成電路從此開創了微電子新時代!晶體管體積仍較大!世界第一片集成電路(1958)1971年世界上第一一塊芯片內可集成10萬以上的元器件,從此電子信息技術跨入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電子管發明至今只約100年,集成電路發明不過50年!電子信息科學是最具活力的年輕學科!當今集成電路的制造水平:線寬45納米,一片集成電路就是一個電子系統!386CPU芯片芯片內部布線一塊芯片內可集成10萬以上的元器件,從此電子信息技術跨入了飛1906年第一只電真空三極管誕生至2006年電子管發明100周年!為紀念電子管發明100周年制作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混裝PC主板1906年第一只電真空三極管誕生為紀念電子管發明100周年制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二)信息傳輸(三)信息處理(四)信息的存儲(五)信息利用45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一)信息獲取1)語音是人類使用最頻繁、使用最多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語音獲取使用最多。語音獲取方法獲取的語音波形4磁體線圈紙盒送話器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續1)2)圖像信息獲取方法:光電攝像、CCD成像、紅外成像、微波成像、X光醫學圖像等。光電攝像管CCD成像器件多光譜地面成像照片X光醫學圖像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信息獲取(續2)3)物理參數:如溫度、壓力、張力、變形、流量(液體或氣體)、流速等。采用相應的參數傳感器,廣泛用于各工業、工程和國防控制系統中。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傳感器是將物理參數變成電信號。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一)(二)信息傳輸通信系統的模型電話、廣播、電視、互聯網,都是信息傳輸系統。也稱通信系統。消息:指語音、文字、數據或圖像非電信號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信息傳輸通信系統的模型電話、廣播、電視、互聯網,都是信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二)信息傳輸(續1)4單工雙工通信系統類型半雙工無線集群通信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廣播電視注:廣播、電視數字化后,用戶可上傳信息(如點播節目),但這是利用上傳通道(另一通道)實現的。這不叫雙工,互聯網有類似情況。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5(二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信息傳輸(續2)信息傳輸的主要理論編碼理論調制理論檢測理論在大學“通信原理”課程中講授信息傳輸的其他課程詳見教學計劃提示:信息傳輸的理論和技術在電子信息科學技術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有待優化。移動通信鎖相技術程控交換通信系統通信網微波技術及天線通信軟件數字視頻技術通信系統仿真(等)電視原理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二)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語音信息處理語音數據壓縮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主要用于智能機器人、翻譯機和智能玩具等從64千比/秒(固定電話)己降至1.2kbit/s(CDMA移動電話)數字圖像處理圖像數據壓縮圖像增強圖像復原圖像重建圖像分割主要用于機器視覺、工業生產監控、公安交通、醫療衛生、資源勘探、武器制導、農業估產、災害評估等等。(詳見第十二章)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己應用十分廣泛!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續1)印刷體漢字識別漢字識別聯機手寫體漢字識別脫機手寫體漢字識別手寫體漢字識別尚在發展中。用于手機、計算機漢字輸入。已較成熟。語義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基于推理、人工智能;用作不同語言的翻譯機。正迅速發展。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信息處理(續2)信息處理相關課程數字圖像處理數字語音處理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自然語言理解詳見教學計劃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四)信息存儲硬盤光盤閃存/SD卡1.5英寸——攝像機中使用。2.5英寸——筆記本電腦使用。3.5英寸——臺式機使用。主流硬盤容量為120~500GB,已有1000GB產品。DVD容量:4.7~8.3GB納米存儲器容量可達16GB(USB移動存儲器)、SD卡容量更大。21世紀新的存儲器件(正大力研究)信息存儲器件硬盤光盤USB閃存、SD卡45SD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四)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45(五)信息利用信息利用能力:信息無處不在,它既存在于網絡,也存在于人們的周圍。

是否善于利用外部信息資源,對外部信息的利用效率與質量,

反映了一個人的信息利用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空間

與成就大小。網絡時代:給信息傳播和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

網絡信息檢索是介紹從網絡中獲取信息的方法。信息利用領域:電子商務、網絡經濟、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影視制作、各類信息服務業等。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研究的

主要技術問題45(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1計算機系統結構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01物理電子學080902電路與系統080903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0811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081103系統工程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081105導航、制導與控制教育部”工學“一、二級學科目錄:0803光學工程(不設二級學科)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各學科之間關系示意: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承擔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的研究、設計、制造與應用。它是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控制科學與工程:主要是研究信息綜合應用,分析、判斷、決策。信息與通信工程:從事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與通信網絡的理論、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存儲、計算機網絡及計算機外部設備等的理論、技術、設備的設計、制造與研究工作光電信息技術:在激光發明之后產生的新領域,它與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所有學科都已結盒,密不可分,如光計算機、光存儲、光通信、激光雷達等。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各學科

之間的關系和分工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一)生產技術的進步早期人工插裝、手工焊接或波峰焊接。插裝流水線工人在流水線上插元件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一)生產技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1)通孔PCB自動插裝、暖風回流焊接。通孔PCB板暖風使錫熔化實現焊接注:當前在電力電子設備大功率PCB板生產中仍采用。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1)通孔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2)貼片機生產技術貼片機貼片機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2)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3)貼片機生產技術(續1)某手機貼片機產品電路板的截圖,原板尺寸:40毫米×37毫米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3)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4)貼片機生產技術(續2)我國中興通訊公司的一個貼片電路板生產車間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4)貼片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5)(二)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PCB電路板生產專業廠:提供電路布線圖,為用戶生產通孔PCB板、貼片機貼片用PCB電路板。電路板貼片安裝生產專業廠:根據用戶選用的元、器件,為用戶完成貼片、元器件安裝焊接。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5)(二機箱、機殼生產專業廠:

為用戶設計機箱、機殼,并加工生產。集成電路生產專業廠:用戶提供集成電路板圖,為用戶生產專用集成電路。光刻機四、電子信息產品

生產技術的演進(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