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_第1頁
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_第2頁
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_第3頁
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_第4頁
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骨運動學骨的運動學基礎第1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骨的運動學基礎內容骨的運動適應性第2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骨的血管、淋巴與神經2骨的形狀、結構與代謝1骨的功能3

一、骨的運動學基礎第3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一)骨的形狀、結構與代謝

正常成人有206塊骨,分成軀干骨、頭顱骨、四肢骨三部分。

第4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1.骨的形狀根據骨的外部形狀,一般將其分為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四種。

第5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1)長骨

一般呈長管狀,分布于四肢。從力學角度上分析,長骨的中空性管狀結構體現出了機體的最佳工程設計,即可使長骨在矢狀面和額狀面上能有效抗彎曲及在骨的長軸上有效抗扭曲。

長骨的形態結構第6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長骨兩端膨大為骨骺。骨骺和骨干相連處,稱干骺端。幼年時期干骺端處的骺軟骨,參與骨的長長。成年后,骺軟骨板骨化,骺與骨干相互愈合后遺留成骨骺線,骨的長長也隨之停止。骨骺損傷可導致骨骼生長障礙,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骺板分離或骨折和骨軟骨炎是兒童少年時期特有的骨損傷。骺板分離大多由間接外力所致,最常見的外力是剪力、撕脫力、劈力和擠壓力。第7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2)短骨常以多個短骨集群存在,當承受壓力時,各骨緊密聚集,形成拱橋結構。因此,多分布于承受壓力較大、運動形式較復雜而運動又靈活的的部位,如踝部和腕部。(3)扁骨

多分布于頭部、胸部及四肢帶部。常圍成體腔保護內部器官,如頭顱骨圍成顱腔等。(4)不規則骨其外形極不規則,典型者如椎骨。第8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2.骨的結構

骨結構包括骨膜、骨質、骨髓、關節面軟骨及血管、神經等。骨的結構第9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1)骨膜

分骨外膜與骨內膜。

1)骨外膜:覆蓋于除關節面外的骨外表面。富有血管、神經及淋巴管,對骨的營養、新生及感覺有重要意義。膜內有成骨細胞,其細胞在幼年期非常活躍,進行分裂繁殖,可分化為成骨細胞直接參與骨的生成。到成年期轉為靜止狀態,但能終生保持分化能力。當發生骨的損傷如骨折時,可重新分化為成骨細胞,形成骨痂,愈合折端。因此,被剝離骨外膜后,骨易于壞死,且不易修復。

第10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2)骨內膜:被覆于骨髓腔及松質骨表面。

除襯在長骨骨髓腔的骨內膜在幼年時通過破骨細胞參與骨的長粗外,骨內膜尚具有終生的生骨潛能。第11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2)骨質骨的主體成分,分為骨密質與骨松質。

骨密質結構復雜,由規則且緊密成層排列的骨板構成。長骨的骨密質由外到內分別為外環骨板層、骨單位及環骨板層。骨密質因結構致密,具有抗壓、抗拉力強的特點,常分布于骨的表面及長骨的骨干。第12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1)外環骨板層

由靠表面的數層骨板繞骨干呈同心圓排列而成。外側與骨膜緊密相連,中間有與骨干垂直并橫行穿過骨板層的管道,稱穿通管,是營養血管進入骨內的管道。

2)內環骨板層

由靠近骨髓腔面的數層骨板繞骨干呈同心圓排列而成。最內層與骨內膜相連,其中亦有穿通管出現。

3)骨單位

是骨密質的基本結構單位。位于骨內、外環骨板之間,是骨干骨密質的主體。從骨單位的橫斷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為不同直徑的、—層套一層的封閉的圓柱,這種結構又被稱為哈佛氏系統。第13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骨松質由針狀或片狀的骨板構成,呈網狀結構,形成骨小梁。骨小梁按壓力及張力的方向排列,負責力學上的支撐機能。骨松質的疏松結構及骨小梁的力學特性,大大地減輕了骨的重量,又使骨達到最大的力學性能。由于骨松質結構疏松,常分布于長骨骨骺內部及其他骨的內部。第14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3)骨髓

分紅骨髓與黃骨髓。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短骨及扁平骨的松質骨網眼中的紅骨髓伴隨人的終生。黃骨髓富含脂肪組織,不具有造血功能,但在應急狀態下黃骨髓可轉化為紅骨髓而再次具有造血功能,如惡性貧血或外傷大出血時。

第15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4)關節面軟骨

由透明軟骨組成,覆蓋在骨關節面上。薄而光滑且具有彈性。在功能上主要起減少摩擦、緩沖震動的作用。

第16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3.骨的代謝是通過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參與的骨形成與骨吸收來實現的,其代謝活動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

在人的生長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呈線性增長,表現為骨皮質增厚,骨松質更密集,這一過程稱為骨構建或稱骨塑形。在成人期,骨生長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繼續,處于一種平衡狀態,稱為骨重建(remodling)。骨重建開始于骨吸收,隨后是骨形成。骨的吸收與形成連續進行,最終使骨能不斷地自我修復和適應新的應力要求。第17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骨重建過程分為5期第18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第一期:休止期或靜止期。此期既無骨吸收也無骨形成。

第二期:激活期。破骨細胞的前驅細胞分化成破骨前細胞,并附著在骨表面上。

第三期:吸收期。破骨前細胞與暴露表面接觸、融合、分化成破骨細胞,進行骨吸收。正常人約持續1個月,在吸收期骨表面形成一個陷窩,稱為吸收陷窩。第19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第四期:轉換期。吸收期結束,破骨細胞移向其他部位。第五期:形成期。成骨細胞在陷窩的表面上相繼出現并分化、增殖,形成類骨。隨后,類骨成熟骨化成骨。待陷窩接近填平時成骨細胞失去成骨活性,成為表面上的襯托細胞,此期為形成期。第20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一個骨重建周期約需3個月。

★一個骨重建所形成的結構為一個骨重建單位(BRU)。

★在骨重建過程中,先出現骨的吸收,然后再有骨的形成,但吸收與形成的骨量大致相當。

★骨重建可調節骨礦鹽平衡、修復顯微損傷及移除無承載功能的骨組織,可維持或降低骨強度和骨量。

第21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二)骨的血液、淋巴與神經

1.血管成熟骨具有豐富的血管并形成精巧的血液供應管道系統,為骨組織、骨膜提供血液來源。以長骨為例,骨骼的血液供應來自三個不同的但又相互關聯的方面:

第22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1)滋養動脈:

滋養動脈通過骨骼表面存在的滋養血管孔進入骨干。每根骨所含滋養血管的數量不等。在髓腔內每一支滋養血管分為升支和降支,并且進一步分支成更細小的動脈,然后直接進入骨內膜,為骨干區提供血液。第23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2)骨端、骨骺和干骺端血管:是長骨的第二套供血系統,由關節周圍的血管叢分支而進入薄層骨皮質供應干骺端區。當生長板閉合后,這些血管就與髓動脈及骺動脈相互吻合。第24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

(3)骨膜血管:骨膜本身有一套完整的供血系統,是長骨的第三套血供系統。在骨膜表面,纖維層和肌肉血管廣泛吻合形成血管叢或骨膜血管網。骨膜血管網再發出血管分支進入骨,供應有肌肉附著的密質骨的外層。第25頁,共27頁,2022年,5月20日,16點51分,星期六2.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