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分級及防治(劉曉暉)課件_第1頁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分級及防治(劉曉暉)課件_第2頁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分級及防治(劉曉暉)課件_第3頁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分級及防治(劉曉暉)課件_第4頁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分級及防治(劉曉暉)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外科劉曉暉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基本概念一、在實施化療前必須確定1、患者一般情況2、病理診斷3、TNM分期4、PS評分5、化療同意書6、化療方案基本概念一、在實施化療前必須確定基本概念二、按化療目的分為:1、根治性化療2、姑息性化療3、輔助性化療4、新輔助性化療5、同步化療基本概念二、按化療目的分為:

基本概念

三、化療副反應原因: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在生化代謝及DNA修復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化療藥物對正常組織及腫瘤細胞選擇性低。據美國的統計,因化療副反應及并發癥引起的死亡率為3%~10%。

基本概念

三、化療副反應原因: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在生化基本概念四、化療藥毒性反應WHO分級WHO推薦的化療藥物副反應的分度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

基本概念四、化療藥毒性反應W一、造血系統毒性反應一、造血系統毒性反應二、胃腸道毒性反應二、胃腸道毒性反應三、泌尿系統毒性反應三、泌尿系統毒性反應四、呼吸系統四、呼吸系統五、發熱(藥物所致)五、發熱(藥物所致)六、過敏六、過敏七、皮膚七、皮膚八、脫發八、脫發九、感染(特殊部位)九、感染(特殊部位)十、神經系統十、神經系統十一、疼痛十一、疼痛不良反應發生有關的因素

種類內容治療因素①抗腫瘤藥物(種類、劑量、應用方式﹡)②用藥方案(包括藥物組成、用藥順序等)患者因素①以往治療情況(用藥總量、治療次數、合并放療等)②與末次治療的間隔時間③全身狀況、年齡④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不良反應發生有關的因素種類順鉑(DDP)注意事項1:一般用鹽水配制2:致吐最強的化療藥物之一3:腎臟毒性4:一次性大劑量(60mg/m2)時應水化1.胃腸道反應:納差、惡心、嘔吐,急性嘔吐一般發生于給藥后1~2小時,可持續一周左右。順鉑(DDP)注意事項2.腎毒性:一般劑量每日超過90mg/m2即為腎毒性的危險因素。主要為腎小管損傷。急性損害一般見于用藥后10~15天,血BUN、Cr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多為可逆性,反復高劑量治療可致持久性輕至中度腎損害。目前除水化外尚無有效預防本品所致的腎毒性的手段;2.腎毒性:一般劑量每日超過90mg/m2即為腎毒性的危險3、神經毒性:神經損害如聽神經損害所致耳鳴、聽力下降較常見。末梢神經毒性與累積劑量增加有關,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手、腳套樣感覺減弱或喪失,有時出現肢端麻痹、軀干肌力下降等,一般難以恢復。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細胞和/或血小板下降)一般較輕,發生率與每療程劑量有關,若≤100mg/m2,發生率約10~20%,若劑量≥120mg/m2,約40%,但亦與聯合化療中其它抗癌藥骨髓毒性的重疊有關。3、神經毒性:神經損害如聽神經損害所致耳鳴、聽力下降較常見。氟尿嘧啶(5-FU)適應癥消化系統腫瘤、乳腺癌、頭頸部腫瘤注意事項1:一般溶于葡萄糖2:靜滴3小時以上3:與亞葉酸鈣聯合在其后使用氟尿嘧啶(5-FU)適應癥1.胃腸道反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一般劑量多不嚴重。偶見口腔黏膜炎或潰瘍,腹部不適或腹瀉。2.骨髓抑制周圍血白細胞減少常見(大多在療程開始后2~3周內達最低點,約在3~4周后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罕見。3.心臟毒性心率加快,ST段抬高,心酶譜升高,可能為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受損。4.長期應用可導致神經系統毒性四肢末端麻木、無力,VitB6治療

1.胃腸道反應亞葉酸鈣(CF)適應癥與氟尿嘧啶類聯合增效,大劑量甲氨蝶呤解毒治療注意事項1:一般用葡萄糖配制2:避免光線直接照射3:在5-FU前應用亞葉酸鈣(CF)適應癥

預防措施化療后口腔炎

口腔炎護理措施●用0.2%的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mg、慶大霉素16萬U的生理鹽水進食前含漱,每次10~15ml,在口內保留0.5~1分鐘,每天2~3次,可減輕吞咽或咀嚼時的疼痛,降低感染發生的機會,有利于粘膜上皮的修復;●若疑有霉菌感染則應予5%碳酸氫鈉或制霉菌素漱口;若疑有厭氧菌感染可用3%雙氧水含漱;●進食對口腔粘膜刺激性低、胃腸道易于消化吸收并富含維生素、高蛋白的流質飲食,以促進促進粘膜組織增生,加速潰瘍愈合;●口腔潰瘍出血嚴重者可用G-CSF或GM-CSF口含及錫類散等外敷治療。

口腔炎護理措施●用0.2%的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mg、慶大霉謝謝謝謝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外科劉曉暉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基本概念一、在實施化療前必須確定1、患者一般情況2、病理診斷3、TNM分期4、PS評分5、化療同意書6、化療方案基本概念一、在實施化療前必須確定基本概念二、按化療目的分為:1、根治性化療2、姑息性化療3、輔助性化療4、新輔助性化療5、同步化療基本概念二、按化療目的分為:

基本概念

三、化療副反應原因: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在生化代謝及DNA修復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化療藥物對正常組織及腫瘤細胞選擇性低。據美國的統計,因化療副反應及并發癥引起的死亡率為3%~10%。

基本概念

三、化療副反應原因: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在生化基本概念四、化療藥毒性反應WHO分級WHO推薦的化療藥物副反應的分度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

基本概念四、化療藥毒性反應W一、造血系統毒性反應一、造血系統毒性反應二、胃腸道毒性反應二、胃腸道毒性反應三、泌尿系統毒性反應三、泌尿系統毒性反應四、呼吸系統四、呼吸系統五、發熱(藥物所致)五、發熱(藥物所致)六、過敏六、過敏七、皮膚七、皮膚八、脫發八、脫發九、感染(特殊部位)九、感染(特殊部位)十、神經系統十、神經系統十一、疼痛十一、疼痛不良反應發生有關的因素

種類內容治療因素①抗腫瘤藥物(種類、劑量、應用方式﹡)②用藥方案(包括藥物組成、用藥順序等)患者因素①以往治療情況(用藥總量、治療次數、合并放療等)②與末次治療的間隔時間③全身狀況、年齡④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不良反應發生有關的因素種類順鉑(DDP)注意事項1:一般用鹽水配制2:致吐最強的化療藥物之一3:腎臟毒性4:一次性大劑量(60mg/m2)時應水化1.胃腸道反應:納差、惡心、嘔吐,急性嘔吐一般發生于給藥后1~2小時,可持續一周左右。順鉑(DDP)注意事項2.腎毒性:一般劑量每日超過90mg/m2即為腎毒性的危險因素。主要為腎小管損傷。急性損害一般見于用藥后10~15天,血BUN、Cr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多為可逆性,反復高劑量治療可致持久性輕至中度腎損害。目前除水化外尚無有效預防本品所致的腎毒性的手段;2.腎毒性:一般劑量每日超過90mg/m2即為腎毒性的危險3、神經毒性:神經損害如聽神經損害所致耳鳴、聽力下降較常見。末梢神經毒性與累積劑量增加有關,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手、腳套樣感覺減弱或喪失,有時出現肢端麻痹、軀干肌力下降等,一般難以恢復。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細胞和/或血小板下降)一般較輕,發生率與每療程劑量有關,若≤100mg/m2,發生率約10~20%,若劑量≥120mg/m2,約40%,但亦與聯合化療中其它抗癌藥骨髓毒性的重疊有關。3、神經毒性:神經損害如聽神經損害所致耳鳴、聽力下降較常見。氟尿嘧啶(5-FU)適應癥消化系統腫瘤、乳腺癌、頭頸部腫瘤注意事項1:一般溶于葡萄糖2:靜滴3小時以上3:與亞葉酸鈣聯合在其后使用氟尿嘧啶(5-FU)適應癥1.胃腸道反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一般劑量多不嚴重。偶見口腔黏膜炎或潰瘍,腹部不適或腹瀉。2.骨髓抑制周圍血白細胞減少常見(大多在療程開始后2~3周內達最低點,約在3~4周后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罕見。3.心臟毒性心率加快,ST段抬高,心酶譜升高,可能為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受損。4.長期應用可導致神經系統毒性四肢末端麻木、無力,VitB6治療

1.胃腸道反應亞葉酸鈣(CF)適應癥與氟尿嘧啶類聯合增效,大劑量甲氨蝶呤解毒治療注意事項1:一般用葡萄糖配制2:避免光線直接照射3:在5-FU前應用亞葉酸鈣(CF)適應癥

預防措施化療后口腔炎

口腔炎護理措施●用0.2%的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mg、慶大霉素16萬U的生理鹽水進食前含漱,每次10~15ml,在口內保留0.5~1分鐘,每天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