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注冊建筑師近代建筑史復習大綱(一)一.
近代建筑現(xiàn)象
1.復古主義
古典復興
希臘復興
柏林宮廷劇院,柏林勃蘭登堡門羅馬復興
雄獅凱旋門,巴黎萬神廟,美國國會大廈浪漫主義
哥特復興
英國國會大廈(國家浪漫主義)曼切斯特市政廳折衷主義
巴黎歌劇院哥倫比亞博覽會——折衷主義建筑的大檢閱,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擊。
貢獻:說明現(xiàn)代建筑使
十分必要的,要發(fā)展現(xiàn)代建筑必須樹立一個
靶子,先推翻復古主義。
2.初期功能主義1)背景:資本主義初期,由于工業(yè)大生產(chǎn)的
發(fā)展,促使建筑科學有了很大的
進步,
新的建筑材料,新的
結構技術,新的
設備,新的施工方法的出現(xiàn)。建筑在平面與空
間的設計上能
夠比較自由了,因而影響到形式上的變化。它能從功能出發(fā),但是對功能還沒有深刻的認識2)代表作帕克斯頓
水晶宮
新材料
:
鐵,玻璃,木的運用新方式建造
:模數(shù)制(以玻璃的尺寸)缺點:將鐵作成拱,沒有
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義:低成本,高效率,開創(chuàng)了建筑形式的新紀元拉布魯斯特
圖書館
巴黎國立圖書館
:
地面與隔墻全是鐵架與玻璃制成,這樣既可以解決采光又可以保證防火安全埃菲爾
埃非爾鐵塔(328m)
高架鐵結構
突破古代建筑高度機械館
四壁為大片玻璃,結構上首次使用了三鉸拱的
原理貢獻:主張使用新材料新技術,讓建筑師看到鐵,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
示范了,提倡了建筑要走工業(yè)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
出發(fā)點是功能這一基本原則
二.前現(xiàn)代建筑活動
1.工藝美術運動:
19世紀下半葉,在拉斯金的
設計思想影響下,在工業(yè)化發(fā)展的
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國和美國的
建筑家和藝術家為了抵制工業(yè)化對傳統(tǒng)建筑手工業(yè)的
威脅,為了復興哥特風格為中心的中世紀手工藝風氣,為了通過建筑和產(chǎn)品設計體現(xiàn)出民主思想而發(fā)起的一個具有很大試驗性質的設計運動。莫里斯
紅屋
平面根據(jù)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產(chǎn)的紅磚建造,不
加粉飾體現(xiàn)材料本身的
質感。
2.
新藝術運動
2.1
比利時
霍爾塔
布魯塞爾都靈路12號住宅新藝術運動的裝飾主題是模仿自然界生長繁盛的
草形狀的
曲線,凡是墻面,家具,欄桿及窗欞等裝飾莫不如此,裝飾中大量應用鐵構件。
2.2蘇格蘭
麥金托什
格拉斯哥藝術學校強調去除裝飾,注重體量組合
2.3德國
青年風格派
奧別列去
和貝倫斯
2.4奧地利
瓦格納
書——《現(xiàn)代建筑》1895作品——維也納儲蓄銀行
內部采用現(xiàn)代造型巴西利卡的
空間類型教授——培養(yǎng)學生,奧別列去
“分離派”路斯
“裝飾是罪惡”
ornament
is
crime去掉裝飾就
是
現(xiàn)代精神作品——維也納斯坦納住宅(強調建筑物比例,墻面和窗的
關系,成為基本立方體的
組合)
2.5西班牙
戈地
吸取東方風格與哥特式建筑的結構特點,塑性建筑米拉公寓
2.6荷蘭
貝爾拉格
“凈化”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2.7芬蘭
老沙里寧
赫爾辛基火車站3
新建筑探索
3.1
美國
芝加哥學派
沙里文
“形式隨從功能”高層辦公建筑的
五個原則p46芝加哥百貨公司大廈芝加哥學派貢獻
1)提出探索了一種新的建筑類型,高層建筑(從功能出發(fā),在有限的地區(qū)里建造)2)以沙里文為代表提出了“形式隨從功能”3)總結了高層辦公建筑原則,思路,方法4)探討了
新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運用,建筑藝術反映了
新技術的特點5)培養(yǎng)了賴特等一批人才#密斯可以說是芝加哥學派的傳人,發(fā)展了高層建筑
3.2
貝瑞工作室
貝瑞繼承法國的特點,將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運用到住宅中,他善于發(fā)現(xiàn)新材料的表現(xiàn)力巴黎富蘭克林25號公寓
1903充分發(fā)揮了材料的造型能力,可塑性強的
特點埃內比克發(fā)明了框架節(jié)點貢獻:把新的結構鋼筋混凝土應用于建筑發(fā)揮了新材料的造型能力為現(xiàn)代建筑運動培養(yǎng)人才——柯布
3.3
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
目的在于提高工業(yè)制品的
質量以求達到國際水平貝倫斯
將鋼——玻璃結構,作為“工業(yè)建筑”力圖尋求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透平機車間——現(xiàn)代建筑史的
里程碑第一座真正的現(xiàn)代建筑1914年
科隆展覽會
展覽會辦公樓(格羅皮烏斯)表現(xiàn)了鋼和玻璃的有機結合目的:在建筑設計上創(chuàng)新,使功能技術與藝術有機結合,并滿足社會需要。貢獻:a,成立了一個組織:建筑師,業(yè)務家,官員,企業(yè)家b.設計了重要的建筑
——透平機車間c.造就了偉大的建筑師——貝倫斯。柯布,格羅皮烏斯d.開創(chuàng)了鋼和玻璃的技術及建筑表現(xiàn)三.現(xiàn)代藝術派
(觀點,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1.德國
表現(xiàn)主義二十世紀初在
德國奧地利首先出現(xiàn)表現(xiàn)主義的繪畫音樂和戲劇。表現(xiàn)主義者認為藝術的人物在于表現(xiàn)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驗。門德爾松
:
愛因斯坦天文臺
——混沌的流線體形,不規(guī)則窗洞,造型奇特,神秘氣氛
2.未來主義
意大利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xiàn),歌頌工廠,機器火車,戰(zhàn)爭,工業(yè),速度桑。伊利亞
未來城市與未來建筑的構想草圖發(fā)表未來主義建筑宣言——徹底批判過去傳統(tǒng),否定的
批判用熱血來奉獻干革命
3.構成主義
俄國把抽象的幾何形體組合成的空間當作繪畫和雕刻的
內容,特別是雕刻,很像是工程結構物。代表作:
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碑(充分利用了鋼材的
抗拉性能)思想:用構成來表現(xiàn),用造型自身的規(guī)律,將建筑分解成一些要素,來進行構成
4.風格派
荷蘭由荷蘭的
青年藝術家組成,他們認為最好的
藝術就
是基本幾何形象的
組合和構圖。又被稱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蒙特里安
用點線面,垂直水平線條,及紅黃藍色塊組成繪畫里特維德
荷蘭烏德勒支住宅
由簡單的
立方體,光光的
板片,橫豎線條和大片玻璃錯落穿插成的
建筑。可以說是蒙特里安繪畫的
立體化。※
風格派和構成派熱衷于幾何形體,空間和
色彩的
構圖效果。他們的作品不反映客觀事物,而是反現(xiàn)實主義的
。它們所作的試驗和
探索對現(xiàn)代建筑及實用工業(yè)品的
造型設計由啟發(fā)意義。
四.現(xiàn)代建筑運動
1.范疇1)時間
兩戰(zhàn)期間2)地域
以歐洲為代表,局部為美國3)事件
a,出現(xiàn)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
b,資本主義經(jīng)濟恢復并發(fā)展
c.資本主義世界發(fā)生嚴重經(jīng)濟危機
2.背景1)政治
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城市重建
和俄國十月革命的
出現(xiàn)到后來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的爆發(fā)
2)經(jīng)濟
從恢復時期到相對穩(wěn)定到經(jīng)濟危機的爆發(fā)
3)技術
鋼和玻璃的技術結合以及混凝土的運用1)大師
歐洲四位大師
格羅皮烏斯
密斯
柯布
阿爾托
2)名作
薩伏依別墅
德國館
包豪斯
帕米歐療養(yǎng)院
3)組織
1928
CIAM4)綱領
雅典憲章5)理論
《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建筑師應該向工程師學習,機器美學6)教育
包豪斯學校的建立
——將教育,課堂教學和工廠實踐三大構成方式相結合7)展覽
魏森霍夫住宅展
德意志工作聯(lián)盟在
斯圖加特舉辦※所有以上這些構成了現(xiàn)代建筑派。注意答題的
時候不僅要列舉大師的作品還要求放到現(xiàn)代建筑派這個背景中來回答。
4.現(xiàn)代建筑風格
藝術,造型,設計風格1)設計原則。功能。
現(xiàn)代建筑認為功能是出發(fā)點,而古代認為造型是出發(fā)點。對建筑來說平面是重點,所以它是一個
從內到外的
設計。空間。
現(xiàn)代建筑運動最重要的貢獻。空間是
建筑的主角,建筑與人息息相關。古人人能為是
造型實體與人密切相關,現(xiàn)代建筑運動是
空間藝術,功能將要轉化為空間。這是現(xiàn)代建筑與古代建筑的
根本區(qū)別。柯布等大師各自有自己的
空間,但是他們的思想是一致的
。空間是
由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技術。
現(xiàn)代建筑運動強調運用新技術。在農業(yè)時代,技術相對落后,而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迅猛發(fā)展也給建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xiàn)代建筑的
初期是
實用新技術,后來慢慢變?yōu)楸憩F(xiàn)新技術,是
由于新的
功能和新的
空間往往需要新技術來表現(xiàn)。。美學。
以柯布的“機器美學為代表”。以前“視覺美學”帶給人們的
只是感觀上的沖擊,而“機器美學”則開發(fā)了感觀以外的東西,是一種實用的美學或應用美學,它與手工藝美學用手來完成不同,是依靠機械來完成的
。所以機器美學強調高效率,像機器一樣簡潔。。經(jīng)濟性。
古代建筑是帝王將相的建筑,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并且需要高技術的工人。而在
工業(yè)社會,低成本高效率,已經(jīng)成為趨勢,所以不需要高技術的建筑工人。社會性。A現(xiàn)代建筑派認為建筑具有社會功能(社會效益),社會主義烏托邦認為能解決社會問題。柯布認為能代替革命,格羅皮烏斯認為應該把包豪斯建為社會大教堂B.建筑師具有社會責任,通過社會建筑創(chuàng)作給人們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不要人們再住在沒有陽光,封閉的房子中。同時建筑師也就具有了社會改良的
責任。而在古代,建筑師是由
宗教的,或是御用建筑師,離開了權勢無法開展。※答題時候注意運用具體的建筑師作品,理論來闡述觀點,但又必須強調出要點。2)風格定位A.(造型)國際式:現(xiàn)代建筑風格的代名詞,貫穿了現(xiàn)代建筑原則才會出現(xiàn)國際式。它式
工業(yè)革命的產(chǎn)物,式要跨越時間,地域,超越民族,推向全世界的B.(平面)有人稱為功能主義“。體現(xiàn)了功能的重要性,是出發(fā)點。所以它也可以稱為現(xiàn)代建筑的代名詞。沙里文的”形式隨從功能“”功能決定形式”決定結構布局空間。C(哲學)理性主義。功能,技術,經(jīng)濟理性主義,排斥個人觀點,意愿,需要,而是一種純粹的,客觀的,典范式的,是一種先驗式的
理論(六大原則)D.有機建筑論
由賴特提出,同樣是受到工業(yè)革命的
影響其他遵循的
還有阿爾托,夏隆等人。五.第一代現(xiàn)代建筑大師1.格羅皮烏斯現(xiàn)代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現(xiàn)代主義建筑學派的倡導人之一,包豪斯的創(chuàng)辦人。。《全面的建筑觀。》1)強調建筑走工業(yè)化道路,主張用工業(yè)化方法供應住房機構。積極提倡建筑設計與工藝的統(tǒng)一,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講究功能、技術和經(jīng)濟效益。這些觀點首先體現(xiàn)在法古斯工廠和1914年科隆展覽會展出的辦公樓中。兩幢建筑均為框架結構,外墻與支柱脫開,作成大片連續(xù)輕質幕墻。2)強調三大美術一體。將美術,雕塑,繪畫有機融合。3)他對建筑功能的重視還表現(xiàn)為按空間的用途、性質、相互關系來理組織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體尺度來確定空間的最小極限等強調造型與功能的協(xié)調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這些觀點充分體現(xiàn)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和協(xié)和建筑師事務所同人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中。。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米。設計有如下特點:一.把建筑的實用功能作為建筑設計的出發(fā)點。二,采用靈活的不規(guī)則的構圖手法。沒有特別突出的中軸線,形成縱橫交錯變化豐富的總體效果。三,按照現(xiàn)代建筑材料和結構的特點,運用建筑本身要素取得建筑藝術效果。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磚墻承重結構。達到樸素,經(jīng)濟,實用的效果。是標志著現(xiàn)代建筑的里程碑。。建筑教育家。1915年開始在魏瑪實用美術學校任教。1919年任校長,將實用美術學校和魏瑪美術學院合并成為專門培養(yǎng)建筑和工業(yè)日用品設計人才的學校,即公立包豪斯學校。教學特點:一在設計中強調自由創(chuàng)造,反對模仿因襲墨守成規(guī)。二,將手工藝和機器生產(chǎn)結合起來。三強調各藝術間的交流,讓學生既有動手能力又有理論素養(yǎng)。四把學校教育同社會生產(chǎn)掛上鉤。讓包豪斯成為一種風格——注重滿足實用要求,發(fā)揮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技術性和美學性能,造型整齊簡潔,構圖多樣靈活。2.柯布西耶現(xiàn)代建筑大師,本世紀最重要的建筑師之一,現(xiàn)代建筑運動的積進分子和主將。1928年他與W·格羅皮烏斯、密斯·范·德·羅組織了國際現(xiàn)代建筑協(xié)會勒·柯布西耶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書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機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個特點:1.房屋底層采用獨立支柱;2.屋頂花園;3.自由平面;4.橫向長窗;5.自由的立面。他的革新思想和獨特見解是對學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沖擊。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是薩伏伊別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學生公寓、平臺別墅。薩伏依別墅:建筑理想體現(xiàn)——陽光空氣綠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點的完美結合。提出一套建筑體系——板柱承重體系社會理想——標準化構件,機器生產(chǎn),能夠承擔社會職責。體現(xiàn)了歐洲人心理深處的抹不去的古典情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的建筑風格有了明顯變化,其特征表現(xiàn)在對自由的有機形式的探索和對材料的表現(xiàn),尤其喜歡表現(xiàn)脫模后不加裝修的清水鋼筋混凝土,這種風格后被命名為粗野主義(或新粗野主義)代表作品有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爾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內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圍,回復到巨石時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認為是現(xiàn)代建筑中的精品。勒·柯布西耶又是一個城市規(guī)劃專家,他從事了大量城市規(guī)劃的研究和設計,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爾規(guī)劃等。朗鄉(xiāng)教堂:雪鐵龍承重體系,造型奇特,墻體彎曲。主要空間的周圍有三個小龕,每一個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塔”。伸出于屋頂之外。各個立面的差別很大。以地中海民宅為思想來源,內部空間關系與萬神廟內大廳和周邊空間處理相似。它的建筑形體和空間證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現(xiàn)代西方宗教的特質。3.密斯。凡德羅密斯·范·德·羅的貢獻在于通過對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筑中應用的探索,發(fā)展了一種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極端簡潔的風格。其作品特點是整潔和骨架幾乎露明的外觀,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以及簡練而制作精致的細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觀點和藝術特色。。流動空間。Flowingspace現(xiàn)代建筑以空間為主題,這個理論的提出是對現(xiàn)代建筑的重要貢獻,它打破封閉空間,在空間的流動中體驗功能平面。代表作: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主要特點是隔墻有玻璃的和大理石兩種,位置靈活,形成半封閉半開敞的空間。室內和室外互相穿插。形體處理簡單,沒有任何線腳,不同構件和不同材料之間不作過渡性處理。簡單明確,干凈利索。突出材料的固有顏色,紋理和質感。。通用空間。Totalspace。范思沃思住宅。完全是一個長方形的玻璃盒子,中間有一個小的封閉空間,其他地方全部是開敞的,白色鋼鐵構架,巨大的玻璃幕墻。簡單到無法復加的地步。是密斯“少就是多”的完美體現(xiàn)。也是他國際主義風格達到一個新高度的標志。國際主義風格的另一個體現(xiàn)——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的布朗樓。黑色玻璃幕墻。。摩天大樓。與約翰遜在紐約設計的西格拉姆大廈,是國際主義風格的頂峰。1)大樓前寬敞的廣場2)外部金屬結構,黑色青銅垂直線條,顯得格調高雅,與眾不同3)頂層是設備層,除此以外開間和窗的尺寸均相同,外形簡單。。少就是多。Lessismore最經(jīng)濟的原則,最簡潔的構造,最簡單的結構體系,最簡約的空間形式(通用空間)。技術精美。密斯在60年代把自己的設計形式提高到精益求精的高度。比較重要的有芝加哥聯(lián)邦政府大樓,聯(lián)邦德國的柏林新國家藝術博物館。整個建筑空曠單一,僅僅是一個大屋頂下的巨大方形空間而已,鋼鐵構架和巨大的玻璃幕墻,簡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是當時世界建筑界頂禮膜拜的圣殿。密斯壟斷了世界建筑的面貌20年之久,但是,必須明確的是:密斯的設計和國際主義風格是工業(yè)化時代的必然產(chǎn)物。集中的表現(xiàn)了工業(yè)化的特征,任何拿后工業(yè)化的價值和審美標準唉批判他的方式,都是毫無意義的。密斯是他的時代最典型三建筑代表。4賴特(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十年代)草原式住宅羅伯茨住宅威利茨住宅草原是指住宅設計與美國西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結合的意思。平面常做成十字型,以壁爐為中心,把起居室,書房,餐室都圍繞壁爐布置,臥室常放在樓上。室內空間盡量做到既分割又聯(lián)成一片,并根據(jù)不同需要有不同凈高。體積的構圖形式室層高較低,出檐比較大,室內光線比較黯淡。體積構圖是高低不同的墻垣,坡度平緩的屋面,深遠的挑檐和層層疊疊三水平陽臺與花臺組成的水平線條,以垂直的煙囪統(tǒng)一起來,打破單調的水平線條。外部材料上質地以及深色的木框架和白色粉墻形成強烈對比。羅伯茨住宅建筑片面是慣用的十字型,大火爐在它的中央。室內采用兩種不同的層高,天花根據(jù)屋頂?shù)淖匀黄露褥`活處理。室內空間豐富。外形上互相穿插的水平屋檐,襯托出一副生動活潑的圖景。和自然環(huán)境結合緊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機建筑論將美國自己的理論與沙里文的有機思想結合流水別墅賓夕法尼亞州的郊區(qū)。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層樓板連同邊上的欄桿好像一個托盤,支撐在墻和柱墩上。各層的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懸挑能力,向各個方向遠遠的懸伸出來。用墻和玻璃圍合不同空間,或開敞,或封閉。建筑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橫墻和幾條豎向的石墻,組成橫豎交錯的構圖。整個建筑在顏色和質感上均有對比。另外,它最成功的地方是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緊密結合。體現(xiàn)了建筑的本質。(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幾何手法抽象古根漢姆美術館體形特殊,上大下小的螺旋型。美術作品沿坡道陳列,觀眾循著坡道邊上邊看。在這里,建筑第一次表現(xiàn)為塑性的。一層流入一層,代替了通常的那種待辦的樓層重疊,處處能看到構思和目的性的統(tǒng)一。。但這些與美術館的功能性質相違背。所以,它是賴特的紀念碑,而不是成功的博物館建筑。※有關賴特與現(xiàn)代派國際式的聯(lián)系:賴特的背景是美國,而現(xiàn)代派的背景是整個歐洲。歐洲以法國革命和英國的工業(yè)革命為背景,而美國以美國內戰(zhàn)為背景。所以他們的經(jīng)濟基礎是不一樣的。而且在服務對象上,歐洲面對的是整個廣大民眾,而賴特為代表的美國是面對中產(chǎn)階級的。※有關密斯的流通空間和賴特的流通空間:密斯是在空間的隔斷上做文章,強調“平面”上的流通,而賴特強調空間上的流通。五,現(xiàn)代建筑多元化階段
1.
創(chuàng)作傾向(時間,地域或國家,主要觀點或設計原則)
1)
講求技術精美
密斯
講求技術精美喜歡紀念性,大開間
及對稱性
2)
粗野主義
(brutalism)
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一時的建筑設計傾向。
經(jīng)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地方暴露出來,及其夸大那些沉重的構件,并把他們冷酷的碰撞在一起。
柯布西耶——“粗糙的混凝土,沉重的
構件和他們的粗魯組合”馬賽公寓,昌迪加爾行政大樓史密森夫婦
英國
認為結構與材料的真實表現(xiàn)作為準則,與密斯的講求技術精美似乎很密合,但從經(jīng)濟和社會角度上來考慮,兩者迥然不同。代表作品:哼斯特頓學校——鋼結構。謝菲爾德大學設計方案國際粗野主義
魯?shù)婪?/p>
丹下健三
3)典雅主義
同粗野主義并進然而在藝術上卻是孑然相反的
傾向。主要流行于美國,致力于運用傳統(tǒng)的
美學法則來使現(xiàn)代的材料與結構產(chǎn)生規(guī)整,端莊與典雅的
莊嚴感。代表人物為美國的
約翰遜,斯東和雅馬薩其,又稱為新古典主義,新復古主義。講究鋼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
精美。代表作謝而頓藝術紀念館(約翰遜),布魯塞爾世博會美國館(斯東)紐約林肯文化中心。
4)地方主義: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風格,使現(xiàn)代建筑中體現(xiàn)出地方的
特定的風格。地方主義不
等于地方傳統(tǒng)的仿古,復舊,它依然是現(xiàn)代建筑的組成部分。在
功能上,構造上都遵循現(xiàn)代的
標準和需求,僅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傳統(tǒng)的動機而已。代表作
香川縣廳舍
代代木體育館
廣島原子彈受害者紀念公園人情化
阿爾瓦。阿爾托
(強調有機形式,采用自然材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高年級學生宿舍
5)個性化
“多元論”與“有機論”建筑的另外一個方面是講求各種“個性”與“象征”的
傾向。活躍于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要使每一個房屋和每一場地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個性和特征,標準使要使各樣的人一見以后難以忘情。偏重藝術的
建筑觀,突出個人的人生觀,經(jīng)濟觀。賴特
戰(zhàn)后作品
古根漢姆美術館伊朗公主的珍珠宮貝聿銘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夏隆
柏林愛樂音樂廳柯布西耶
郎鄉(xiāng)教堂路易斯。康
里查醫(yī)學研究樓伍重
悉尼歌劇院小沙里寧
環(huán)球航空公司候機樓
2.
代表人物
1)
小沙里寧
統(tǒng)一中的
變化發(fā)展——有機主義功能主將伊利。沙里寧之子,國際建筑運動中非常重要的大師,在國際主義風格盛行的時候,獨自突破單調刻板的
密斯傳統(tǒng),開創(chuàng)樂斯堪迪納維亞設計傳統(tǒng)的
有機功能主義風格,豐富了現(xiàn)代建筑的面貌。代表作:杰斐遜國家紀念碑
方案采用一個巨大的金屬圓拱,形成了一個面對密西西比河的
拱門形式。美國環(huán)球航空公司候機大樓
奠定他有機功能主義的
里程碑建筑其中央部分是總入口和中央大廳,形式是一只展翅騰飛的鳥的形狀,在上揚的
翼下面,又伸出兩個彎曲的翼,作為候機大樓的兩個購票,候機廳。“大鳥”的
背后是兩個彎曲的走廊,無論是建筑的外部還是內部,基本沒有幾何形態(tài),完全以有機形式作為設計的構思。同時又保持了現(xiàn)代建筑的
功能化,現(xiàn)代建筑材料和非裝飾化的基本特征,是突破了國際主義風格,走出有機形態(tài)道路的重要建筑。
杜勒斯國際機場
采用16個巨大的有機形狀的
柱子支撐住弧形拋物型的巨大屋頂。巨大的對外落地玻璃幕墻呈曲面狀,向下傾斜,能反映周圍的環(huán)境。是有機形態(tài)和理性主義的完美結合。他的
家具設計也比較突出。馬鈴薯片椅子
2)斯特林
英國杰出的后現(xiàn)代主義設計大師。采用現(xiàn)代主義與古典風格結合,并加以嘲諷式的
處理,嚴肅中充滿勒戲謔和調侃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式德國斯圖加特的新國家藝術博物館。該建筑位于斯圖加特的
一個坡地上,一邊高一邊低。因此設計上充滿利用地勢的
特點,形成具有強烈羅馬特點的建筑群。建筑采用勒花崗石和大理石為建筑
材料
,局部采用古典主義的細節(jié),如拱券,天井。但整體上的
古典主義又戲謔的局部處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墻,粉紅色的
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結構細節(jié)等。現(xiàn)代主義,波譜風格和古典主義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戲謔,冷嘲熱諷的
手段處處可見。泰特博物館克羅爾畫廊設計,更加注重古典形式的象征性效果。斯特林采用簡單的立體主義外形,低矮的
整體,使新建筑在
視覺上超越舊建筑,在
細節(jié)上在門口以標準的
古典主義的
輪廓開口,造成一個負形的古典三角門楣。是利用古典符號達到后現(xiàn)代主義形式主張的典型例子。作品還包括意大利辦公設備公司奧里維蒂公司辦公大樓,斯圖加特國家藝術博物館的附屬國家劇院等。
3)約翰遜
刻板中的優(yōu)雅國際主義風格的命名人,和密斯合作西格拉母大廈。在70年代認識到國際主義的
局限性,探索發(fā)展的可能性,設計了ATT大樓的
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作品。所以他是
國際主義風格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重要代表。前期受密斯影響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體現(xiàn)。作品包括西格拉母大廈,約翰遜住宅等。ATT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大樓
結構是現(xiàn)代的,但在
形式上則一反現(xiàn)代主義,國際主義的風格,采用傳統(tǒng)的
材料——石頭貼面,采用古典的拱券,頂部采用三角山墻,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戲成分的在三角山墻中部開一個圓形缺口的方式。因此體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
基本全部風格:裝飾主義和
現(xiàn)代主義的結合,歷史建筑的借鑒,折衷式的混合采用歷史風格,游戲性和調侃性地對待裝飾風格。作品還包括洛杉機“水晶大教堂”,紐約第三大道與53街交界處大樓,芝加哥南拉賽而大街190號大樓。六園林1.名詞對景——隨著曲線的平面布局,步移景異,層層推出或從某一觀賞點出發(fā),通過房屋山門窗或圍墻的門洞作為畫框來取景,或者通過走廊與漏窗來看風景。園冶——計成在總結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著成《園冶》一書,是我國古代最系統(tǒng)的園林藝術論著。水口——大的水面上做的許多小的水灣,使得在任何一個角度都無法看到水面邊界的全貌,使睡眠有深遠之感,余味不盡。駁岸——池岸一般都用石塊疊成曲折自然的形狀,只有少數(shù)地帶砌成整齊的池岸,可以用來停船的地方。問答園林的設計思想——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有極大的優(yōu)越。把人和物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fā)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壯麗,景象萬千,美好的景色啟發(fā)人們熱愛自然,謳歌自然。獨樹一幟的自然式山水園林就形成了。以神州大地譴責不同的山川為本原,形成以山水為景觀的造園風格。這種園林以表現(xiàn)自然竟趣為目的,排斥規(guī)則,對稱,力避人為造作氣氛。與軸線對稱,幾何圖形,分行列隊,顯示人的力量的歐洲園林大相徑庭。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區(qū)別——1)前者以祖國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帶的優(yōu)美風景為創(chuàng)作源泉。2)前者以提供皇宮貴族休息,娛樂之處,后者是貴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樂而建的。3)前者在大范圍內以堆土形成山丘澗壑的地形,再適當點綴山石,山中疊山,假山與真山相結合。后者以山石造山為主。4)前者花木配植規(guī)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后者以單株為主。私家園林的基本設計原則與手法1)把全園劃分為若干景區(qū),每區(qū)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又互相貫通,聯(lián)為整體。園中空間與景物布置主次分明,不宜均勻分布。大小空間疏密相間,構成有節(jié)奏的變化。2)水面的處理方面。池的大小有主次之別,水面處理有聚分不同。池水以聚為主,以分為輔。3)假山是園景中的重要因素,疊石造山是為了創(chuàng)造山林景色。體形高大的山林,一方面可以在山上建亭閣,眺望園林,俯望全園,達到擴大空間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阻隔視線,增加園中寧靜的氣氛。4)建筑處理方面,建筑物在我國古代園林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園景的骨干,欣賞山池風景的位置,則常在建筑物內,同時建筑又是與山,池,花木共同的構成園景。所以它即是觀察對象,又是風景觀賞點。5)花木在私家園林中以單株為主觀賞,園林以老樹為難得,略有幾株,能使園林顯的蒼古深郁。七營造法
1.須彌座:由佛座演變而來,形體復雜。一般用于高級建筑。開始形式簡單,由數(shù)道直線疊澀與較高束腰組成,沒有多少裝飾,且對稱布置。后來逐漸出現(xiàn)了蓮瓣,卷紋飾,力神。角柱,間柱等,造型日益復雜。
2.階級踏步:在踏的兩旁置垂帶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帶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園林。形式自由,有的將踏面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規(guī)則形狀。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磚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輦道或御路):是傾度平緩用以行車的坡道,常與踏跺組合在一起。
6.土戚:階級形踏跺
7.勾闌:欄桿,由望柱,尋杖,闌版構成。一層闌版為“單勾闌”二層為“重臺勾闌”。
8尋杖絞角造:木尋杖在轉角處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尋杖合角造:尋杖止在轉角處望而不伸出。
10坐欄:石欄形體往往低而寬,眼沿橋側或月臺邊布置。
11鵝頸椅:近水的廳,軒,亭等常在臨水方面設置木質曲欄的座椅。
12開間(面闊):木構建筑正面兩檐柱間的水平距離,各開間之和為“通面闊”中間一間為“明間”左右側為“次間”再外為“梢間”,最外的稱為“盡間”,九間以上增加次間的間數(shù)。
13步:屋架上的“檁”與檁中心線面的水平距離為步,各步的距離的總和與側面各開間寬度總和為“通進深”,若有斗拱,則按照前后挑檐檁中心線間水平距離計算。
14舉勢:屋面坡度。
15舉架(舉折):舉,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進深與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計算屋架舉高時,由于各檁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橫斷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線,而是若干折線組成。
15.1舉折(宋):先按照房屋進深,定屋面坡度,將脊傅“舉”到額定的高度,然后從上而下,逐架“折”下來,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線和曲面。
15.2舉架(清):從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較緩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因此,最后“舉”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結果。
16升起:宋,遼建筑的檐柱由當心間向兩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條緩和的曲線。
17側腳:宋代建筑規(guī)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內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兩山向內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兩個方向都傾斜。
18都柱:秦漢宮室遺址與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僅設一根柱子。
19金廂斗底槽:內外兩圈柱。見佛光寺大殿
20單槽: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兩個區(qū)域。(山西晉祠圣母殿)
21雙槽: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三個區(qū)域(唐大明宮含元殿,北京故宮太和殿)
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河北薊縣獨樂寺山門)
23移柱法:宋遼元金,常將若干內柱移位,或減少部分內柱(減柱法)
24副階周匝:建筑主體從外到內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應用與比較隆重的建筑。
25額枋(闌額):柱子上端聯(lián)系與承重的構件。有時兩根疊用,上面的清謂之大額枋,下面的叫小額枋(由額),二者用墊板(額墊板)傳于內柱間的叫內額,位于地腳處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闌額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與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縮短梁枋的凈跨距離。可以用于柱間的花牙子下,稱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開間較窄自兩側柱挑出的雀替常聯(lián)為一體叫騎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間的掛落下,成為純裝飾構件
28坐斗:位于一組斗拱最下的構件稱為坐斗(大斗,宋為櫨斗)有時也可以單獨使用。
28.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為衡量建筑尺度的標準。
28.2斗耳:斗口兩側凸起的部分
28.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
28.4斗底:斗下傾斜的部分
28.5平盤斗:沒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29栱:是置于坐斗內或跳頭上的短橫木
栱的名稱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內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翹(華栱或卷頭)
29.1瓜栱(宋稱瓜子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
29.2萬栱(慢栱):跳頭上第二層橫栱
29.3廂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檁下的,最內跳在天花枋下的
29.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一層橫栱。
29.5正心萬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二層橫栱。
30單栱:坐斗口內或跳頭上只置一層栱的,二層的叫重栱。
31計心造:跳頭上置橫栱的
32偷心造:跳頭上不置橫栱的中國古代建筑發(fā)展概況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建筑
第二節(jié)
奴隸社會建筑
第三節(jié)
封建社會前期建筑
第四節(jié)
封建社會中期建筑
第五節(jié)
封建社會晚期建筑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紀)
一.舊石器時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傳說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
“中國”——堯舜禹時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經(jīng)》
“華夏”——春秋時中國人統(tǒng)稱為“華”或者“諸華”,異族人稱為
“夷”中國西部稱為夏,東部稱“東夏”
——《中國通史》
“朝代”——一個家族統(tǒng)治天下的一段時間
逐鹿之戰(zhàn)——遷徙、戰(zhàn)爭、聚合中
產(chǎn)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狀況:
?
近水。
?
洞口標高較高,避免水淹
?
洞口較為干燥,以利生存
?
洞口背寒風?a?a極少有朝向北方或東北方的
?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內低凹處埋死者
原始社會的建筑處于胚胎期,對后來建筑影響很大,胚胎期研究應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較分析
二.新石器時期的建筑遺存第二節(jié)
奴隸社會建筑
(B.C
21世紀——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紀——前16世紀)
二.商(前16世紀~前11世紀)
三.西周(前11世紀——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紀?a?a前16世紀)
二、商(前16世紀~前11世紀)
1.歷史背景
?
啟——太康——后羿——仲康——
“少康中興”
胤甲……商在東方強盛
?
商湯,西亳自稱武王:農業(yè)進步,商業(yè)興起
王亥:牛車、貨幣、做買賣
?
盤庚抑奢,遷殷——紂王荒淫,被周武王滅。
2.
建筑狀況:
?
宮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級制的結果
例:河南偃師二里頭、河南安陽小屯村
?
技術發(fā)展——永定柱、夯土技術
科技:青銅器、骨器、皮革、釀酒、舟車、木工、織帛等世傳技藝。
?
茅茨土階
?
藝術特征:青銅器、雷紋、云紋、甲骨文
隸書、象形文字——方正、直線多而圓角少,首尾常露鋒芒——線的藝術
?
建筑整齊方正,布局的結構美有所顯露但不自覺。傳統(tǒng)院落式布局已具雛形。
三、西周(前11世紀——前771年)
1.
歷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農—廢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
重禮。宗法秩序:分封諸侯——等級制
2.建筑狀況:
?
<1>城市——“鎬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鳳雛村遺址
3.建筑技術:
?
湖北圻春干闌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現(xiàn)
?
瓦、排水管道的出現(xiàn)
河南偃師二里頭商代宮殿復原第三節(jié)
封建社會前期建筑
一、東周(前770——前476稱為春秋,475——前280稱為戰(zhàn)國)
秦、楚、齊、燕、趙、魏、韓
1.歷史文化背景:
?
田地私有制——諸侯國戰(zhàn)爭
?
天子失學,學在四夷——諸子百家,百家爭鳴
?
先秦理性精神
?
老子將人還給自然,孔子將人還給社會——倫理理性的社會
?
色彩寓意“禮楹,天子丹,諸侯黑,大夫蒼”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強
?
<2>禮制
?
<3>線的藝術:(北)理性對稱
(南)楚漢浪漫主義,絢爛、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宮:上壓天宮,下壓黎庶
2.
秦始皇修長城、修馳道。
3.臨潼秦始皇陵:氣勢龐大,平面舒展,軸線對稱
三、漢(前206——公元220年)
1.藝術風格:
交融——開闊而奔放、自然拙樸、圓潤、氣魄恢弘庶
2.建筑狀況:
?
<1>長安城(相當于公元前4世紀羅馬城2、5倍).
?
<2>單體建筑:
?
明堂辟雍
?
洛陽白馬寺
?
園林,受術士影響湖中建仙島——蓬萊三島模式
?
闕——門通道兩邊的附屬建筑,闕上建樓——“觀”。
3.
技術成熟:
<1>木構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頂豐富,出現(xiàn)歇山
<3>拱券式、疊澀式藝術風格:
三、三國、晉、南北朝(公元220—589
1.
歷史文化背景:
?
戰(zhàn)爭、遷徙、分裂、割據(jù)
?
士族大夫厭惡戰(zhàn)亂、尋求靜謐安定
?
“魏晉玄學”
?
人的自覺——藝術形式表現(xiàn)人本身
2.
建筑狀況:
?
薄葬
?
園林——追求自然、寄情山水,有限表達無限
?
佛教建筑盛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遺存最早的佛塔
石窟,新疆克孜爾——最早的石窟
甘肅麥積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崗
洛陽龍門
太原天龍山隋、唐、五代
1.文化背景:
?
先秦儒的理性
+
魏晉南北朝道的內在精神
?
文士風度
+
佛教釋的影響
?
互存互補——“和”的意境
生機勃勃的人文鼎盛
2.建筑群的發(fā)展:
?
夯土臺——以山為陵
?
加強總體規(guī)劃——縱軸收放:“三朝五門”
?
唐長安——嚴整、有序“萬國和
”
建筑風格——開朗、朝氣蓬勃
材料充分發(fā)揮
形式、結構完美結合
3.文化的交流:
?
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朝鮮
?
引進胡床——高足家具、建筑體量加高、空間抬高
?
寺廟——佛光寺大殿、南禪寺大殿、小雁塔
4.建筑技術:
<1>
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李春建造
世界最早的—敞肩券—大跨度—石拱橋
長37米,高7.23米,
高跨比1/5
?
①四個敞肩券,減少1/5自重
?
②橋洞增加水流量——排洪、減少水壓
?
③鐵件加固——連接28道拱
?
④加契子
?
⑤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平面上兩邊大中間小
?
⑥
造型:平緩舒展,輕盈流暢
<2>木構建筑——大面積、大體量
<3>都料匠——唐代出現(xiàn)一個階層,使用神墨畫圖施工。此名延續(xù)到元代。
隋代宇文愷發(fā)明比例尺、制作模型
五代:完美——停滯——定性化。
<4>磚木混合結構——靈隱寺雙石塔(磚)
蘇州虎丘塔(磚木)
南京棲霞山舍利塔(石)
廣東光孝寺鐵塔宋、遼、金
歷史背景:公元10世紀時(北宋+遼)
12世紀時(金+南宋)
趙匡胤——“藝祖”
、軍人、喜觀看制造舟車
趙佶——喜歡繪畫詩文
1.建筑理論:李誡《營造法式》
?
按照斗拱的材模數(shù)化、定型化
?
等級制、倫理化
?
成就和局限
成就:制度成熟,節(jié)約了用料——經(jīng)濟合理
規(guī)范了結構和構造——結構合理
局限:沒有分析建筑結構構造內在的關系、作用
僵化——限制發(fā)展
2.群體結合:
?
城市——東京汴梁:開敞性、商業(yè)性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
水城蘇州——水網(wǎng)
富庶
軍事要地
“平江圖”
?
宋三大名樓——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
強調單體之間的組合
?
河北正定隆興寺
3.建筑藝術趣味:
?
宋代從唐代的恢宏變得雋永、秀麗、優(yōu)雅
園林——賞石,重個人趣味,小、秀
?
遼代承唐風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北京天寧寺塔
河北薊縣獨樂寺
?
金代為遼宋之結合,秀美纖細、色彩華麗
山西縣崇福寺彌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華嚴寺、大同善化寺、凈土寺小木作
中國古代木構架
建筑設計概論
中國建筑?多元的體系
木構架建筑體系?生土建筑體系?石構建筑體系
第一節(jié)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第二節(jié)
木構架形式—剖面
第三節(jié)
立面構圖
第四節(jié)
裝修和彩畫
第一節(jié)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一、
單體建筑平面
?
(一).單體建筑平面的構成要素-間
1.間的概念:
①四柱之間的空間
②兩榀梁架之間的空間
多數(shù)情況下是指②的說法
2.出廊
:
出廊有等級劃分:周圍廊等級最高,
不出廊最低。
①空間組織上有利、增加了中間層次,
內外空間有過渡,更具優(yōu)越性
②結構上出廊更穩(wěn)固,結構上多圈柱網(wǎng),
且柱距小,比無廊建筑更具優(yōu)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階:宋代殿閣等個體建筑周圍環(huán)繞的廊子,稱為副階。推測是由早期高臺建筑周圍的單步廊發(fā)展而來。
3.面闊和進深(如圖)
4.間的組合
:官式建筑在面闊方向堅持用
“陽數(shù)”1,3,5,7,9
“陰數(shù)”2,4,6,8意指陰宅
民間住宅、寺廟等則根據(jù)實際需要而定。
5.間的名稱:明間,次間,梢間,盡間
(二)單體建筑的基本形式(兩大類)
?
正式:長方形
?
雜式:除了長方形之外都稱雜式
二、
庭院式組群布局
(二)庭院式布局的特點
1.突出內向性的布局
?
空間聚合功能:
適和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結構
安靜、私密性強
?
氣候調節(jié)功能:
圍護墻——遮陽、擋風
內院——采光、綠化
形成小氣候
?
防護戒衛(wèi)功能
:
內部開敞、相互照應——外部封閉,含蓄、對街立面影響不大
?
倫理禮儀所需
:主從、正偏關系
三、庭院式的構成形制和組合方式
(一)構成形制
1
廊院式
2
合院式
(二)組合方式
1.對稱式的組合
2.半對稱的組合
3.不對稱的組合第二節(jié)
木構架形式
——剖面
一、抬梁式和穿斗式構架
二、斗拱
三、雀替(綽幕枋)
四、對木構架的評析
一、抬梁式構架和穿斗式構架
(一)、兩種構架的不同特點
1
抬梁式:梁柱結構體系
梁是受彎構件
用材較大
空間可做得大
空間相對靈活
2
穿斗式
檁柱結構體系
以小材代替了大材
簡化了屋面用材
增加了構造的靈活性
整體剛性好
?
柱
①角柱
②檐柱
③中柱
④金柱
⑤山柱
瓜柱
2.梁,承受幾個檁子就叫幾架梁
n
架梁——n-1
步架
3.檁:與屋脊平行的構件叫檁,
它的取名方式
與柱子名稱一致
檐檁
脊檁
上金檁
中金檁
下金檁
挑檐檁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1.大式做法
2.小式做法
①出廊
四種情況均可
無周圍廊
5-11開間
3-5間
②屋架:5-11檁
3-7檁
③斗拱
可有可無
無斗拱
構架
有飛檐
無飛椽
有扶脊木
無扶脊木
④細部
有隨梁枋
無隨梁枋
有角背
無角背
⑤屋頂
可用琉璃瓦*
不能用琉璃瓦三、斗拱
(一).斗拱的作用
1.增加承托的作用
2.出跳形成懸臂梁
支撐挑檐檁
3.聯(lián)結柱網(wǎng):均勻傳遞荷載
4.減少凈跨:減小彎矩.剪力
5.減震:吸收震波
6.裝飾作用
7.等級標志
8.模數(shù)作用
(二)斗拱的組成
1.斗
2.拱
?
卷殺
對木構件
曲線輪廓
藝術加工
的方法。
(三)、斗拱的出跳
1.鋪作:指一層層的小木塊疊加起來,形象地表示斗拱
的層次。
出一跳——四鋪作
出二跳——五鋪作
出三跳——六鋪作
出四跳——七鋪作
出五跳——八鋪作
(四)斗拱的類別
清代
柱頭科
——柱頭鋪作
宋代
平身科
——補間鋪作
角
科——轉角鋪作
柱頭科:承托梁,受力斗拱
平身科:沒有梁架,間接受力
材分八等:
據(jù)等級之別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徑大小已被確定:2個足材到3材
即42分…45分之間
四、對木構架的評析
(一)、木構架是梁柱框架體系
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
1.可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建筑功能
(宮殿、亭子都可)
?
2.可以適應不同地區(qū)的氣候條件
?
3.可以搭配使用各種地方材料(墻體)
?
4.可以適應不同的造型
可輕巧也可雄厚第六章
園林建筑
與自然的關系
與人的關系
造園主旨
建筑的角色
游線組織
植物的處理
人的感受
第一節(jié)
園林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利用自然--模擬自然--寫仿自然--抽象自然)
1.從利用自然到人造假山
(囿臺→巡獵→自然
)
·先秦時期,帝王貴族狩獵苑囿。“囿”——蓄養(yǎng)野獸供打獵的場所,臺——高臺,摹擬圣山,以觀天象、通天神及登高遠眺,
·紂王筑沙丘苑臺,西周設“囿人”管理,林囿內樹木繁茂,蓄養(yǎng)大量飛禽走獸,供王打獵。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勢力強大,竟建苑囿。魏有溫囿,魯有部囿、吳有長洲苑、越有樂躬苑。吳王闔閭筑始蘇臺。夫差作天池。
2.造園大發(fā)展(秦、漢)
?
統(tǒng)一——國力強盛——造遠大發(fā)展
?
道教發(fā)達——相傳有長生不老的地方
《史記》——徐福的故事
秦始皇在上林苑開池,建蓬萊山
漢武帝建太液池,池中建象征仙境的三山
“蓬萊、瀛州、方丈”
“一池三山”從此成為皇家園林的主要模式
3.私家園林、寺院、郊邑園林興起
(西晉、南北朝)
4.宮苑竟奢,詩畫私園崛起
(隋、唐、園林的全盛期)?
經(jīng)濟強盛——知識分子變避世退隱為積極干政。文化兼容并蓄,藝術氣度開廓恢宏,園林昌盛。
?
華清宮
——秦始皇始建“驪山湯”。蓮化湯為御用,即詩中所云“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
芙蓉池、曲江池
——公共風景區(qū)
?
私家園林興盛。王維“輞川別業(yè)”
、
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詩人參與創(chuàng)作——昭示文人園林的萌芽,園林藝術開始有意識地融進詩情畫意,詩、畫、園林三種藝術相滲透。志趣盎然,開擴、接納的姿態(tài)。
5.堆山疊石的藝術高潮(宋、遼、元金)
?
宋徽宗“艮岳”(萬歲山)實際上是個大型
園林
遼、金延續(xù)
?
大量太湖石,徽宗精于書畫,藝術素養(yǎng)
極高,“思精志巧、多才可屬”
?
宋畫中的園林建筑形式也相當豐富,
“舞榭歌臺,多情點被雨打風吹去”(辛
棄疾)
?
沈園——陸游
6.造園高潮
(明、清)
?
兩個高潮:明中晚期南北兩京和江南一帶官僚地主園林的繁榮;清中葉帝王苑囿和楊州、江南各地私家園林的興盛(乾隆下江南)
?
理論:計成《園冶》明——第一部系統(tǒng)總結園林藝術和技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中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內容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加強紡織工程師證書考試能力的試題及答案選擇
- it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廣告運行流程試題及答案
- jsp考試筆試題及答案
- 了解紡織行業(yè)人才流動與變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實務技巧試題及答案
- 禾望電氣筆試題及答案
- 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航運樞紐大壩運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指南
- 《測繪生產(chǎn)成本費用定額》(2025版)
- 第11課《浪花》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 《休閑農業(yè)》課件 項目六 休閑農業(yè)經(jīng)營管理
- T-CWEC 40-2023 防汛排澇抗旱一體化泵車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2月統(tǒng)測英語試卷(含答案)
- 中央2024年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點(頻考版試卷)附帶答案詳解
- 《植物的成花生理》課件
- 梅毒、乙肝、艾滋病介紹與防治
- 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MOOC】中西文化鑒賞-鄭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